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文化的十字路口:犹太主义还是希腊主义?--兼论基督宗教产生的背景

http://www.newdu.com 2017-11-11 未知 newdu 参加讨论

    一、犹太人和希腊人的早期接触
    亚历山大入侵波斯帝国前夕,大流士统辖下犹迪亚[1]还是个不太重要的省份。像波斯帝国境内的其他省份一样,犹迪亚可以拥有自己的文化和宗教。然而,这种情况到亚历山大统治时期发生了变化。亚历山大在伊苏斯击败大流士军队之后,沿海岸南下埃及。途中那些没有让亚历山大通过的城市,亚历山大就下令围攻并毁灭之。推罗和加沙陷落之后,包括耶路撒冷在内的其余城市都向年轻的亚历山大派遣代表团。这是犹太人和希腊人、犹太主义[2]和希腊主义之间相遇的最早的官方记载,这场遭遇最终改变了西方文明的进程。
    亚历山大从没去过耶路撒冷,在犹迪亚呆的时间也不太长。但是如此年轻的征服者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丰功伟绩,以至犹太人创造了亚历山大传奇--一个独特的犹太式的传奇--传奇说亚历山大将去耶路撒冷,承认上帝的力量,并在上帝面前弯腰。这个由约瑟夫斯讲述的故事[3]表明犹太人和马其顿人的第一次遭遇就是非凡的。[4]亚历山大在南下过程中举办希腊人运动会,因为其深知在外国文化中引进这样的运动会是极其重要的。因此,东方仪式和希腊仪式第一次融合了。[5]在离开埃及之前,亚历山大设计了一座新城,这座城市注定要成为古代世界最伟大的城市,这就是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传统的说法认为犹太人受到邀请定居在这座新城里。
    当亚历山大在高加美拉击败波斯人时,亚历山大成为波斯帝国无可争议的皇帝。波斯帝国的毁灭,意味着东西方之间的界限正在逐渐消除。东方国家的大门向希腊人敞开了,在地中海世界出现了东西方合而为一的文化共同体,这就是希腊主义,因此也就诞生历史上光芒万丈的希腊化时代(前323-前30年)。就是在非常偏僻的地方,希腊主义也和根深蒂固的犹太传统发生了碰撞、冲突。
    犹太人继承了祖先流传下来的一神教信仰。他们恪守他们的先知,紧随苛刻的律法。新的习惯,尤其是新的宗教信仰与犹太人古老信仰格格不入。要想抵御这些奢华又极富吸引力的生活方式是不容易的,因此许多犹太人成了希腊主义的信徒。但也有一些不屈者,他们采取更加坚定的立场来抵御那些企图改变他们的力量。
    自从第一圣殿被巴比伦人在公元前586年毁灭以来,耶路撒冷的居民遭到了放逐,犹太人生活在波斯帝国境内的各个地方,不过这一时期的犹太人很繁荣,有农夫,也有成功的商人和国际贸易者。巴比伦的商路把犹太人带到帝国的各个角落。当居鲁士在公元前539年击败巴比伦人时候,"王中之王"的他同意犹太人返回犹迪亚并在耶路撒冷重建圣殿,但许多犹太人并没有返回犹迪亚。
    大流散期间的犹太宗教经历了一场变革。从律法上来说圣殿已和耶路撒冷成为一体,犹太人必须根据严格的礼仪和形式来祭祀。但是耶路撒冷不再有圣殿可以祭祀了,因此犹太人建立供宗教集会用的会堂,取代对上帝的祭祀,信仰也不再和特定的僧侣、圣殿或国家相联系。犹太人在任何地方都履行他们的宗教仪式,并且仍可以与上帝保持联系。现在宗教不再受时空的限制了,犹太宗教成为一种可流动的信仰了。
    在放逐期间,圣殿仍为犹太教的中心。剩下的犹太人依旧住在废墟附近,这些人和那些返回犹迪亚的犹太人共同重建了避难所。高级牧师再次成为耶路撒冷最重要的官员。尽管有许多人已转为商人,但大多数人还是从事农业生产。犹迪亚的人口又繁盛了,迪奥多洛斯(Diodorus)告诉我们"犹太人从一开始就是一个人口众多的民族。"[6]
    亚历山大之前,这两种文化之间几乎没有什么联系。在希腊文献中没有提到过犹太人;或许希罗多德有过不经意的评论,他所提到的叙利亚人中间的包皮切割术或许指的就是犹太人,不过也可能指的是埃及人。确定无疑的是,犹太人商人肯定和希腊人有过联系,但是犹太人的语言和阿拉姆语的一致性掩盖了这两个民族的区别。我们必须牢记的是在希腊语中蛮族意味着"不说希腊语的人",因此希腊人可以把任何不说希腊语的民族当作未开化的民族。也就是说对于希腊旅行者来讲,在小亚细亚的犹太人、伊朗人,他们都是巴比伦人。[7]只是在亚历山大东征以后,希腊人才意识到犹太这一独特民族的存在。当亚历山大带领他的军队离开推罗向大流士进攻时,他军中辅助部队就有一些犹太人。在高加美拉击败大流士以后,亚历山大被宣布为王中之王,他下令在巴比伦恢复庙宇。这时的希腊人才知道犹太人厌恶偶像崇拜,"不管是肉体惩罚还是沉重的税收都不能迫使亚历山大军中的犹太人士兵为建造蛮族的庙宇而工作。"[8]
    公元前3世纪的希腊作家开始注意到犹太人。亚里士多德的继承者提奥夫拉斯图斯(Theophrastus)把犹太人当作"哲学家"。[9]托勒密一世的顾问官阿布德拉的赫卡泰戊斯(Hecataeus of Abdera)写了一部内容广泛的犹太人历史,这部著作或许是更加宏伟的埃及史的一部分。[10]该书成为有关这一主题的权威书籍,3个世纪以后,该书融入迪奥多洛斯通史一书中。赫卡泰戊斯主要依据埃及祭司来报道犹太人的起源,在埃及祭司看来,犹太人起源于埃及,他告诉我们"埃及发生了瘟疫"[11]人们把这种瘟疫的归咎于住在他们中间又拥有不同宗教仪式的陌生人造成的。这些陌生人被驱逐出埃及。他写到:
    这一群人由智勇双全名叫摩西的人率领。他占领了他们所发现的土地,除其他城市以外,现在最为我们大家所熟悉的城市叫耶路撒冷。此外,他还建立了圣殿,在那里拥有主要的崇拜,他把崇拜和礼仪制度化了,制定了法律并且安排了政治制度。 迪奥多洛斯XL 3:3-6 
    这是第一次在希腊文献中提到犹太人律法。赫卡泰戊斯告诉我们耶路撒冷的人口是120000人。这个数字可能夸大了些,不过犹太人已是人口很多的民族,以至他们太小的疆域难以容纳这些人。[12]公元前300年之后不久,希腊知识分子对犹迪亚人失去了兴趣,直到马加比起义时,希腊人才再次注意到犹太人。
    当然在马其顿人入侵之前,犹太人也注意到希腊人。在《圣经·创世纪》的民族表格中提到"Yavan"一词,该词语意味着"爱奥尼亚人"(Ionians),所有的"蛮族"都用这个名字称呼希腊人;[13]在约旦河两岸发现了迈锡尼时代的陶器;[14]《撒母耳记下》告诉我们说大卫王显然使用了来自克里特岛的雇佣兵;[15]巴比伦之囚以后,犹太商人在波斯境内各地到处旅行。希腊雇佣兵受埃及法老的雇佣也来到巴勒斯坦。在埃及和死海洞穴中发现的纸草文献逐渐使人们对这一时期有了清晰的了解,但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的文献是缺乏的。
    二、从平和到暴力--犹太-希腊化进程
    亚历山大去世后,他的将军们瓜分了帝国,其中权势最大的是托勒密和塞琉古。埃及和小亚细亚之间最重要的商路巴勒斯坦是争夺最激烈的地方,托勒密最终控制了埃及和巴勒斯坦,塞琉古则控制了叙利亚。在托勒密的统治下,生活相对较为良好。托勒密及其继承者继续执行波斯帝国的让每一个地区都可自行支配自己文化和宗教习俗的政策。赫卡泰戊斯告诉我们耶路撒冷由任命终生的世袭贵族祭司统治。[16]在这大约100年的和平期间,犹太人在犹迪亚和大流散的地方繁荣起来了。
    从公元前321年到前30年期间,亚洲和埃及经历了不同的统治者。对于大流散时期的犹太人来说,这意味着他们不仅在政治上是分裂的,而且在文化上也是分裂的。从西奈半岛到喜玛拉亚的近东地区继续使用阿拉米语思考和交流,而且波斯帝国的语言在托勒密埃及消失了。[17]在这里非埃及人必须说希腊语。这也意味着外国人不仅要成为希腊城邦公民,而且在灵魂上也要成为希腊人。[18]
    亚历山大新建的城市需要大量的移民,这些人像潮水一样从帝国境内各处涌进来。国王已经从撒玛利亚把犹太人带到了埃及,托勒密一世在巴勒斯坦的战役又把更多的犹太人作为俘虏和奴隶带到埃及。斐洛估计亚历山大里亚的犹太人达100万,远远超过了犹迪亚的犹太人。[19]这个数字容有夸大。现代历史学家估计在亚历山大里亚的犹太总人口大约有300000万,在罗马时代增加到1000000万。
    使人惊奇的是在托勒密埃及的犹太人怎么这样快就放弃了他们熟悉的阿拉米语而使用希腊语。[20]犹太人的希腊化很明显地开始了。希腊化首先影响了犹太人的语言、礼节、风俗,最终波及到犹太人的道德、伦理和宗教。在犹太青年人中间盛行希腊运动会和裸体摔跤。[21]《马加比书》告诉我们:"他们在耶路撒冷建立非犹太人式的体育馆。"[22]也就是在这个期间《圣经律法书》被翻译成希腊语。
    大约100年后,巴勒斯坦再次易手。塞琉古国王安条克三世(Antiochus III,前242-前287)在公元前200年控制了巴勒斯坦。控制了这个地区不久,他就宣布法令给予耶路撒冷特权。他同意犹太人"根据他们祖先的律法"[23]生活。
    但是到了安条克四世(Antiochus IV Epiphanesa,前187-前175)统治时期,政策发生了变化。安条克向全国颁布诏令:"在帝国境内,所有臣民将成为一个民族,每个民族放弃各自的法律和宗教。"[24]耶路撒冷的臣民禁止信仰他们的宗教。
    安息日和新年将遭到亵渎;圣殿及其祭司受到污染。祭坛、偶像和神圣的区域将建立;将用猪和其他不洁的兽献祭。禁止为他们的儿子实行割礼;他们必须极力使自己厌恶、不洁和亵渎以便忘记律法和改变他们所有的雕像。违反这些法令者处死。
    《马加比书》第1卷1:45-50
    在整个犹迪亚境内建立起了异教祭坛。所有被发现的律法书都被焚烧,不得私藏希伯来文的书籍,违者处死。下令废除所有犹太节期,禁止犹太太守安息日,禁止他们割礼。安条克甚至将"毁灭性的可憎之物"[25]--宙斯的祭坛安放在圣殿的祭坛上,并在上面祭献了一头犹太人最忌讳的猪。犹太人对于亵渎他们神圣宗教的行为无比愤慨。安条克并没有因犹太人不满而有所收敛,反而变本加厉地进行镇压。有两为犹太妇女因给婴儿行割礼而被游街示众,婴儿吊在母亲的胸前,最后这两个妇女被头朝下扔下了城墙。有一批犹太人聚集到耶路撒冷附近的一个山洞里秘密地守安息日,被塞琉古军队抓获后活活烧死。[26]塞琉古人还强迫犹太人吃猪肉。犹太人中德高望重的文士以利亚撒拒绝吃猪肉,塞琉古人撬开他的嘴,强行把猪肉塞进去,以利亚撒愤怒地把猪肉吐出来,昂首走向刑场,最后被塞琉古人鞭打至死。
    这一切残暴统治,终于激起了犹太人的反抗。[27]《马加比书》第2卷叙述了许多宁死而不愿向安条克法律屈服的殉教者。公元前168年,当马提亚--一位来自耶路撒冷Joarib家族的祭司--看到圣殿遭到亵渎的时候,他说:"我们不应服从国王的法律,我们一点儿也不应违背我们信仰仪式。"[28]一边说着这些话,他一边杀死了那个准备向异教献祭的犹太人。随后他和5个儿子逃往深山老林建立秘密反抗中心。
    马加比起义按年代可分为四个阶段。[29]第1阶段公元前166-前164年,主要在犹大·马加比的率领下进行游击战,以攻占耶路撒冷为高潮;第2阶段公元前164-前160年,净化了圣殿之后,犹大继续为那些受到异教邻居攻击过的犹太人报仇;第3阶段公元前160-前152年,对于哈斯蒙尼家族来说是一个命运多舛的时期;第4阶段从公元前152-前141年,是这个家族最为昌盛的时期之一。在公元前141年,马加比最小的兄弟西蒙年宣布从塞琉古王朝中独立出来,建立哈斯蒙尼王朝。这样,犹太人在古代南北两个王国被消灭后又出现了一个短暂的中兴时期。
    马加比起义在宗教意义上最大的事件是光明节(修殿节或哈努卡节)的出现。公元前164年,犹大率领武装部队向耶路撒冷进军。遭到3年玷污的圣殿得以清洗并重新献祭。节日持续了八天。"公民大会通过了一个措施,得到犹大·马加比的赞许,大意是全部犹太人每年都应遵守这些节日。"[30]通过这次公众集会,犹大和他的人民宣布"自己是真正的以色列。"[31]这一事件的意义是深远的,因为这完全符合希腊的惯例。当一个事件被认为是重要的时候,希腊人认为应该永远纪念它。因此犹太"是模仿敌人惯例的始作俑者,但是同时这种习惯也融入犹太宗中。"[32]犹太人在有意或无意中都受到希腊的影响了。
    哈斯蒙尼王朝一直延续到庞培时代,直到他决定吞并叙利亚为止,这时罗马干涉犹迪亚已不可避免。公元前63年,庞培占领了耶路撒冷,废除了哈斯蒙尼王朝,犹迪亚成为罗马治理下的一个行省。
    哈斯蒙尼王朝的业绩是什么呢?自公元前10世纪在大卫和所罗门统治以来,犹太就不是一个独立国家。在哈斯蒙尼王朝的治理下,疆域得到了扩展。这里成为包括黎巴嫩和约旦部分地区在内的主要政治中心。[33]哈斯蒙尼王朝一个基本的政策就是宗教净化。[34]
    在这一期间犹太社会产生了分化,较明显地表现为犹太教士的内部分化、本土犹太人和境外犹太人的分化、讲希腊语的犹太人和不讲希腊语的犹太人的分化。在宗教上则表现为三个宗教党派:法利赛派、 撒都该派、艾赛尼派。犹太教的分化为基督宗教[35]的诞生奠定了历史基础,为日后神性观的变革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36]
    艾赛尼派是禁欲主义党派,为了宗教那种沉思冥想的生活,他们可以抛弃一切。他们形成他们自己的团体,发展出一种弥赛亚式的宗教。他们远离社会、远离圣殿,过着清贫的集体生活,财产共有,终生不婚,也不养奴。库姆兰社团就属于该派。
    撒都该人来自祭司阶级的成员,和哈斯蒙尼统治阶级形成联盟。他们是富有、贵族阶级,他们被认为是赞成希腊化的人。但是在宗教信仰方面,他们是保守的。撒都该人否定"灵魂的永存不朽,及在阴间的惩罚和奖赏"。他们还说"灵魂随着身躯逝去"。撒都该人坚信要对《律法书》进行严格的解释--圣殿、祭司和献祭都是极其神圣的。从他们不信天使和死后得生的立场看来,他们视法利赛人为改革派,而他们自己则是保守派。
    他们的竞争对手是法利赛人,与此相反的是法利赛人在政治上是保守的,而在解释律法方面却是自由的。他们的观点很盛行。他们强调口传律法和成文律法一样重要。他们支持会堂,代表拉比和祈祷者。是他们把弹性引进犹太教,这使得犹太人在困难时期可以让宗教得以生存。法利赛人引进了报偿、复苏的概念,"正直的人应犒以新生"。[37]他们反对希腊主义,因为希腊主义代表的是外来文化。法利赛派的学说逐渐演变为拉比犹太教学说。
     三党派争论一览表
    但最重要的成就是犹太主义和希腊主义的综合。毕克曼称之为"适度的希腊主义"。[38]领导人采用希腊名字,钱币用希伯来语和希腊语双语铸造。[39]
    历史学家总会问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这时会发生宗教迫害?况且历史上异教世界很少有宗教迫害发生。统治者或许会把他的神祇强加在大众头上,但从不消灭地方神祇。安条克受四世过最好的希腊传统教育(他曾去雅典专门研究希腊哲学),况且宗教迫害并不是希腊文化、政治的组成部分。比克曼在《马加比的神》(The God of the Maccabees)中提出一种观点来解释这种情况,在麦涅牢斯统治下的希腊化犹太人邀请安条克进入耶路撒冷并同意安条克玷污圣殿,不过他也承认证据并不充足。他进一步说明马加比起义是一场内战,"一场改革派和正统派之间的宗教争斗。"[40]
    柴利克夫与毕克曼的观点相左。认为对犹太人的迫害只与安条克的名字相联系。没有什么材料可以说明耶孙和麦涅牢斯是宗教迫害者。柴利克夫寻找在宗教迫害前犹太人就进行反抗的原因。安条克的宗教迫害只是企图镇压已经在耶路撒冷发生的反抗的一部分,这时的犹太教已有了明显的裂痕。反抗是一场贵族和人民、Tobiads家族和Oniads家族--杀害高级祭司的跟随者之间的内战。[41]
    埃迪在《国王是死的》中宣称希腊化在犹迪亚和在大流散其他地区一样影响很深。希腊化一直持续到安条克四世。[42]所有公元前3世纪的作品都有两个主要的抱怨;憎恨外国国王、厌恶深受贫穷所困扰的人所面临的犹迪亚艰苦的条件。[43]当安条克在埃及作战的时候,暴乱发生了。不幸的是,国王异常愤怒,他认为这是反对他的统治的暴乱。安条克并没有废除犹太教的习俗,他只是禁止这种习俗。况且他的法令并不适用于大流散的犹太人。在安条克看来,他并没有实行宗教迫害,他所采取的只是政治行动。他仅仅建立了新的法律。他的所作所为是任何希腊化国王都会做的。
    犹太人的抵抗是维持当地生活方式的一种努力,当这种生活的连续性为希腊主义为阻碍时,反抗仅仅直接指向那些真正妨碍东方习俗的希腊制度。[44]总的看来并没有反对希腊主义。一个事实是犹太人在不利的情况下拿起武器反对强大的帝国是为了保卫他们自己的习俗和宗教。最终他们找到了领导人犹大·马加比,他和他的部队为人民赢得了民族的独立。他们的斗争巩固了犹太教,这也使得后来的犹太历史和欧洲历史有了全面发展的可能。
    三、两希交流的成就--基督宗教的产生
    传说埃及有一种鸟叫凤凰,五百年自焚而死一次,就在死灰中复活,飞出一只新凤凰。这只新凤凰在衰落的古典世界灰烬中诞生了,它就是基督宗教。古典文化就靠基督宗教的传承而发展为近代西方文化。因为基督宗教是两希文化在碰撞、交流中产生的,在教会和修道院里保存着大量的两希文献,犹太人从两种不同的古文化中取长补短,创造性地建设新文化,这种因素再加上日尔曼的实干精神就铸造了独具特殊的欧洲文化。
    希腊化时代的犹太作家是如何用希腊哲学的主题来掩护他们宗教的呢?或者说他们是如何论证希腊哲学是适合犹太教的呢?既希伯来文化与希腊文化碰撞为什么能产生基督宗教呢?其秘密就在于《圣经》与希腊哲学的可比性,既两者都信仰同一位神祇。故与"希腊文化相接,便有一见如故之雅。"[45]古希腊哲学是通过希腊化时期对犹太教的影响,以及古罗马时期其学派对基督宗教的直接影响而渗入基督宗教文化体系的。其中罗马时期的新柏拉图学派与后期斯多噶学派对基督宗教学说体系的确立,更是产生过不可低估的深刻影响。 
    希腊化世界的宗教有以下几点特色:1、首先是诸神合胞体盛行,即西方和西亚神祇的混合或融合。例如大马士革的哈达神和奥林匹克的宙斯神等同,腓尼基的亚斯塔特和希腊的阿芙洛狄特并肩;2、在希腊化时代就已经有了自觉地私自组织来崇拜异邦的神祇,埃及的伊西斯和波斯的弥斯拉两女神同被崇拜,其祭祀仪式互相混合,一致持续到罗马时代;3、普遍的对个人拯救的渴望和永生的信念,并喜欢参加一种通常称为神秘教的半隐匿的仪式;4、僧侣政治的兴盛;5、表现在当时哲学上和宗教上的命题是:拼命争取内心的自由,和感情上的自我满足,通过一种内在化了的行为准则作为慎独和克服孤寂的指导。[46] 
    犹太教在这个环境中受到了怎样的影响呢?如果我们把"希腊化"作广义的解释,把社会情况,知识范围和时代心理最强音的调整都算在内,那么从公元前三世纪和公元前二世纪开始犹太教就在某种程度上希腊化了。如某些艺术的装饰和咒语就有明显的希腊化烙印;犹太人的某些阶层中的人物坚决拒绝希腊思想的态度上,这种拒绝也是一种感染,表明了犹太教的一种新走向。如前述光明节的出现。正是这种古犹太人的思想遗产,通过希腊哲学的改造,而成为现代西方文明的组成部分。
    希腊文明中的"智慧"与"思辨"传统,给基督宗教留下了极为重要的思想文化遗产,构成其神学体系得以奠立的形而上学思辨因素。除了希腊思想的"爱智"哲学,其文化传统中的宗教神话、政治社会理论等也对基督宗教产生过潜移默化的影响。
    "哲学"一词据传源自毕达哥拉斯,他借此表示人们"趋向智慧的努力"。毕达哥拉斯的"灵魂轮回"、"灵魂不朽"、"神秘主义"和"数字主义"等学说曾对基督宗教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认为"灵魂不朽",可以转化为别种生物;凡是存在的事物,都要在某种循环里再生。因此,他主张形成一种从道德净化及灵魂得救着眼的生活规律。诚如罗素所言:"有一个只能显示于理智而不能显示于感官的永恒世界,全部的这一观念都是从毕达哥拉斯那里来的。如果不是他,基督徒便不会认为基督就是道;如果不是他,神学家就不会追求上帝存在与灵魂不朽的逻辑证明。"[47] 
    述而不作的苏格拉底因提倡新神而被信奉奥林匹斯多神教的雅典人处死,这新神独特之处就在于它有一个"灵"。鼓励他去死的这个"灵"与基督宗教所宣扬的三位一体的上帝似同出一辙,正如查斯丁所指出的:"鼓舞苏格拉底的理性(即'道'),自那时以后便化为人形,托生于耶稣·基督。所以基督教徒是与苏格拉底及柏拉图崇拜同一个上帝。"[48]苏格拉底所表现出来的宗教殉情精神和对待生死的超然态度,使他成为西方文化史最大的精神圣徒和道德典范。即使在后来的基督教徒眼中,苏格拉底之死的重要性也仅次于耶稣受难。苏格拉底之死的意义并不在于他对死亡的无畏,而在于他对死亡的超然。他在死亡时阐述了许多关于灵与肉的关系的思想,这些思想构成了基督宗教信仰的理论来源。早期基督教使徒(如保罗)和教父们的神学思想,大部分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柏拉图和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49]
    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这位第一个使用了"神"(Theologia)一词并提出了哲学史上第一个有关神之存在的证明的哲学家,曾被早期基督教哲学家誉为"说希腊语的摩西"或"犹太化的哲学家",其对基督宗教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50]这种影响主要基于其"理念论"、"回忆说"、"灵魂不灭论"和"世界等级模式"等学说,为基督宗教的创立提供了现成的模式和材料。 
    希腊化时代哲学界对柏拉图学说有过各种各样的解释,有的人从神秘主义的观点出发,把它解释为极端的宗教哲学,这为斯多噶派等所吸收。结果,有些犹太人去深入地钻研希腊的各种智慧、学问,有的娴熟辩论术和修辞学,有的洞悉逻辑学和伦理学,有的深谙"理想国"以及自然的本质。另外一些犹太人只间接地吸取了一些通俗的论点,因而觉得自己正面临着挑战--一种知识渊源不同的挑战。这种研究和探讨,在思想上起了刺激和反省作用,大大地促进了犹太教的发展。
    在巴勒斯坦和巴比伦尼亚,希伯来语仍然是文学语言。口语中使用的阿拉米语是足够可以让那些没有受过教育的人保持交流。但是在埃及,当希腊文学有极大吸引力的时候,希伯来语知识成为特殊语种了。该城很多犹太作家只用希腊语进行写作的,其中有些人的著作以全集的形式保留在基督教会里,有些人所存留的作品只是片言只语。因此不管是在宗教仪式方面还是个人阅读方面,《圣经律法书》必须翻译成希腊语,犹太人才能看懂。 
    亚历山大里亚犹太人最早最重要的希腊化成果就是把希伯来文的《圣经》翻译为希腊文,即著名的"七十子译本"(Septuagint,LXX)。这个故事由保存在犹太古史中阿里斯特亚(Aristeas)的信件流传下来,阿里斯特亚是埃及犹太人,他告诉我们说托勒密二世(Ptolemy II Philadelphus,前285-前247)邀请72名学者[51]把犹太人的律法书翻译为希腊语保存在亚历山大里亚图书馆。约瑟夫斯叙述了这一传说: 
    假如那将使您感到高兴,哦,大王,您可以给犹太高级祭司写信,让每个部落派遣6位非常精通律法的长老,通过他们我们或许可以知道这些书籍的清晰的、一致的感觉,或许可以更加精确地理解这些书籍的内容,或许这些收集品也适合犹太人自己的愿望。
    约瑟夫斯,II:4-5 
    这个传说的可靠性是不大的。但无论如何,在希腊语世界,不管是犹太人还是非犹太人同样可以很方便地得到旧约圣经。这使得希腊化的犹太人"与更为传统和正统的犹太人分离出来,"[52]为基督教的产生奠定了文本基础。 
    由于希伯来文和希腊文的文法、单词意义的不同,翻译是十分困难的,而"七十子译本"却十分成功,[53]为后来研究《圣经》的人在关键的概念上打下很好的基础,例如"律法"、"灵魂"、"罪"、"拯救"等基本概念。于好几百年时间中,"七十子译本"被地中海沿岸说希腊语的犹太人视为《圣经》的标准本。公元前二世纪,有些新的比较自由的意译本出现了,但它们大多希腊化了,"七十子译本"被称为最重要的译本,忠实又流利可读,虽不能说是十全十美,但通过它,使《圣经》最初成为西方文化传统的因素之一。诚如埃班所言:"如果没有希腊文《旧约全书》,原始基督教的传教士就不可能使讲希腊语的异教徒皈依,基督教也绝不可能成为世界性的宗教。"[54]公元一世纪时该译本流传至巴勒斯坦,成为基督教最早应用的《圣经·旧约》,现在仍为希腊正教会的通行本。 
    除"七十子译本"外,希腊化犹太文学还有以《圣经》为题材的史诗和悲剧,但只有少数保留下来:历史类著作有记载马加比起义的过程的《马加比书》第一卷、第二卷。第一卷开卷就言简意赅地叙述了从亚历山大帝国到安条克四世的历史。该卷的其余部分讲述了马加比起义直到前135年西蒙去世为止。第二卷由锤子约大·马加比几次辉煌胜利构成。这包括超自然疾病、天使、奇迹和死而复活。[55]不过也叙述了这场起义以前的相关事件。这是仅有的资料,供给"历史学家有关耶路撒冷希腊化者的统治……完整的材料"。[56]另有叙述公元前三世纪中叶一个犹太人在埃及受迫害的情况的《马加比三书》和记述"七十子译本"的翻译故事传说的《阿里斯特亚的书简》等。 
    由于塞琉古王朝对犹太人的极端高压,前2世纪期出现一种名为"启示录"(Apocalyptic,希腊语意为启示)的文学形式。它的主题包括对"个人虔诚、赏罚、觉醒、不朽和弥塞亚"[57]的强调。这类文学作品深受希腊女神巫预言体文学影响。如《但以里书》第10-12章就包括这种文体。写于公元前250-前200年之间圣经旧约中的《传道书》(Ecclesiates,即希伯来语Koheleth的希腊语写法,意为教师)比早期圣经醉心于上帝的作品更加接近于希腊的伊璧纠鲁主义和怀疑主义这些精神。作者写到:"他是为了解决生活的困惑而探求智慧和快乐的方法,"[58]所得出的结论是"万事皆空"。[59]《伪经》中的《西比路神谕》(Sibylline Oracles)利用了《希腊西比路神谕》的文体、格调写成宣扬犹太教信仰和盼望弥赛亚来临的《西比路神谕》。这些作品多半写在《但以里书》之后,即公元前160年左右。 
    现代历史学家看到这些作品后想知道的是犹太人是怎样被希腊化的?不幸的是希腊化时代最伟大的历史学家的作品已丢失了。现存的只是一些片段。现代历史学家依靠的绝大多数资料是犹太人写的,这些犹太人只对复述圣经历史感兴趣,只对"一个人是否做坏事--或行善--在上帝的眼中"[60]的叙述事件感兴趣。假如这不是犹太经典文献的组成部分,拉比对保存它们便不感兴趣。对于公元前4世纪和早期基督时代之间这段时间来说,学者依靠的是《次经》(Apocrypha),《次经》被早期基督教教父翻译成希腊文和拉丁文而得以保存,现在这部作品在天主教和希腊正教中成已为旧约圣经的组成部分。 
    所有历史学家都认为希腊化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61]绝大多数也同意有关这一时期的资料是贫乏的。研究希腊对犹太教的影响已成为一个特别的学科,每个学者都可以申明不同的观点。一些人认为希腊化的程度很深,如比克曼和亨格尔;有些人认为希腊化是很肤浅的,如柴利克夫;[62]还有一些人采取中庸路线,认为两个情况都是可能的,这就要依具体情况而定了。在偏远的乡村地区犹太主义和希腊世界联系较少,影响也不大。生活仍旧按部就班地进行下去。在大城市里,希腊化的影响是巨大的。每一座希腊城市都有体育馆、形体训练学校、修辞学校(所传授的是文学、艺术和政治)。体育馆对于城邦、尤其是对于青年来说是社会的中心、主要的娱乐场所。虔诚的犹太人为那些在体育馆里举行的裸体运动、希腊戏剧、诗歌朗诵所激怒。然而,希腊主义还是传播开来,至少在富裕的犹太人和青年贵族中间如此。不幸的是政治史由于只是片段的材料而显的模糊不清。 
    这一时期还有几种显示希腊哲学影响犹太人的论文,如《次经》中的《所罗门智慧》、《马加比四书》以及斐洛的作品。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