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奥古斯都与和平的形像——有关奥古斯都和平祭坛的新研究

http://www.newdu.com 2017-11-11 未知 newdu 参加讨论

    演讲者: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艺术史系  Christopher Hallett 教授
    恺撒·奥古斯都,罗马的第一个皇帝,在罗马共和国晚期的一系列内战中崛起,最终成为罗马的唯一统治者。他的权力主要来自他那些能征善战的将军,也就是说,来自军事上的成功。奥古斯都一直通过忠实的下属全面控制着罗马的兵团,直至他过世为止。
    现代历史学对奥古斯都统治的描述常同这尊著名的雕像相联系,这雕像来自奥古斯都的妻子李维亚在Primaporta的别墅,是一件比真人还要大的大理石雕像。但是,我们也许并不知道,罗马的第一位皇帝身着战袍的雕像极为罕见。事实上,只有Primaporta的这尊雕像清楚的反映出他的共和国军队总司令的身份。
    出于多种原因,奥古斯都一直力图淡化他依靠军事力量上台的事实。这位统治者在一场血腥的内战中依靠暴力攫取权利,但是,却想为他的权力披上合法的外衣,因此,颂扬他的军事权力的公共形像无疑不和时宜。因为这类形像放错了重点,它们等于一直在提醒人们,这位统治者依靠军权上台,他的权利的合法性是令人半新半疑的。
    从公元前30年奥古斯都成为罗马的独裁者开始,他一直力图将自己的形像同军事保持一定的距离。即便是在宫廷艺术中也是如此,这些艺术品不是服务于广大的罗马公民,而是少数的罗马上层贵族。在奥古斯都的继父尤里乌斯·恺撒在公元前44年被元老院中的共和派刺杀后,奥古斯都已经将恺撒提升成神,而奥古斯都本人自从位及至尊之后也似乎一直期望死后能跻身于罗马的万神殿,成为享受香火的神祗。在这样的思想和宗教的气氛之中,宫廷艺术家们很可能利用一些神祗的标志来暗示奥古斯都在罗马国家中的特殊地位。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一个宫廷浮雕宝石,被称为Gemma Augustea,奥古斯都的宝石,由缠丝玛瑙雕成,直径约为20多厘米,奥古斯都皇帝正在罗马女神身边登位,文明世界的化身为他带上王冠。我们看到奥古斯都袒露胸膛,身穿袍服,手拿罗马万神殿中主神朱庇特拥有的那根高高的节仗。王冠旁边是朱庇特的鹰,武器散落在皇帝的脚下,但是他自己没有佩带武器。只是在他伸出的手上拿着一根罗马祭司的权仗,罗马的占卜官就是使用此物去查明朱庇特的旨意。
    皇帝的继子们,也就是他的权位的候选人,站在他的前面。提比略(他后来成为罗马的第二位皇帝)正从一辆得胜归来的战车上走下来,仿佛刚刚完成了一场盛大的凯旋式。日尔曼尼库斯,皇帝的另一个继子,则身着罗马军事指挥官的盔甲。
    在下方的横栏,我们可以看出奥古斯都的后继者们坚实的军事基础,被打败的日尔曼蛮族成为奴隶,被罗马军团的士兵们牵引着,巨大的纪念碑树立起来,以彰现罗马人的新胜利。
    在其他的宫廷形像中,皇帝也都同军事力量的像征没有关联。许多雕刻宝石显示出他同神祗的像征物相连。,我们看到皇帝的左肩上带着朱庇特神的盾,右手持着墨丘利,使者和和约的保护神的权仗。
    以上这两类形像,无论是着军装的形像,还是带有神祗像征物的形像,其实都不是奥古斯都的独创。早在罗马人之前统治东地中海的马其顿诸王,早在奥古斯都之前的共和国的领袖们,如庞培和恺撒,都曾经这样塑造自己的形像。但是,罗马第一皇帝在自己的公共纪念性建筑中树立的形像却并非上述二者,事实上,就希腊罗马的统治者的形像而言,奥古斯都的公共形像可说是颇具新意。
    自公元前27年奥古斯都重组罗马国家,获得奥古斯都的尊号(神圣,庄严,伟大),成为罗马的第一任皇帝开始,他在钱币上的最常见的形像是身穿托加。他的全身雕像也是如此。在罗马人的思想中,托加像征和平。此外,无论是钱币还是雕像,奥古斯都都头带披巾,如同主持祭祀仪式的罗马祭司一样。由此可见,经过一个世纪令罗马传统蒙羞的内战之后,罗马国家的新领袖把自己塑造成一个虔诚和缔造和平之人。
    2.奥古斯都和平祭坛的重要性
    (幻6)在这样的情境之中,著名的和平祭坛,古罗马保存的最完好的纪念建筑物之一,对艺术史学家来说就尤其具有研究旨趣。和平祭坛以更全面,更成熟的形式表现了奥古斯都的和平意念,所以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细节来分析罗马第一皇帝的新形像。
    此建筑物于公元前13年由元老院下令建造,4年之后完工。它有一个石砌祭坛和四堵围墙组成,大约11平方米。它并非奥古斯都时代最大的建筑物,就规模而论,和平祭坛远远无法同同时代的许多建筑相比,但是,我们知道和平祭坛对奥古斯都来说却非同一般。
    有两个证据。首先是它的位置。它离台伯河畔奥古斯都为自己和家族建造的巨型墓群相距不远,它本来是一个日晷的一部分,这个日晷使用一个埃及的方尖碑作为指针,每年秋分的日子,也就是奥古斯都的生日,方尖碑投下的阴影正好指向和平祭坛。
    此外,第一皇帝的自述也证明和平祭坛的重要。奥古斯都自己在76岁时撰写了Res Gestae ,《奥古斯都的丰功伟绩》,正式地记叙他为后世繁荣奠定的基业。这篇文献被刻在两块大铜牌上,树立在他的墓前。
    左图显示的是它现在的样子,右图是学者们建构的复员图。在这篇铭文中,皇帝只提到了两个纪念建筑物,都是有元老院为了纪念他的伟大成就建造的,二者都是祭坛。一个是幸运女神降临祭坛,现在已经佚失了。另一件就是奥古斯都和平祭坛。
    奥古斯都这样提到第二个祭坛,(你们手中的材料就是这段话的拉丁文原文和英文译文):
    “值提比略·尼禄及帕波里·昆提良任罗马执政官之际,吾自西班牙和高卢返,诸省方略已定,元老院特令建造奥古斯都和平祭坛,地接战神广场Campus Martius,以志吾之凯旋。罗马之行政官,祭司团和贞女祭司皆依令于此供奉牺牲,以悦诸神。
    接着,皇帝就开始描述他的第三个荣誉,直接同和平祭坛相关。他接着写到:
    “吾祖先之意愿,凡战功足以确保和平,泽被吾罗马帝国全境之山川河泽,即应关闭雅努斯神庙之门。自建城之日(公元前750年)至吾出生,史册所载,神庙之门仅关闭两次,然吾为第一公民以来,庙门之关闭凡三矣。“
    这当然是了不起的成就。正是这一成就,在全罗马帝国境内实现和平,构成了建造和平祭坛的动机。此后的皇帝们每当达到了同样的成就,无论时间多麽短暂,他们发行的钱币上都会出现和平祭坛或者大门关闭的雅努斯神庙。
    这两枚钱币是由尼禄皇帝发行的,左边的打印出和平祭坛的形像,右边的表现雅努斯神庙,周遭的铭文是:“和平降临大地海洋,因他的名义雅努斯庙门关闭”。
    奥古斯都的自传铭文,以及和平祭坛对后世皇帝们的重要性都有助于我们理解祭坛为什麽可以保存得这样完好。因为祭坛包括大量的浮雕装饰,大部分的雕刻极为精细。整个20世纪,有关祭坛的论著不胜枚举,但是,最近的研究证明我们对和平祭坛上的图像的理解仍然是不确定的,因此需要不同的解读。这种不确定性就是我今天演讲的主题。
    3.祭坛的结构和浮雕
    首先让我们了解以下祭坛本身的结构和浮雕的位置。整个建筑物由一个大的U型祭坛组成,祭坛建在高高的石级底座之上,四周围绕外墙。祭坛和外墙上都有浮雕。像所有的罗马浮雕一样,它们原来都涂着油彩。但是油彩早已消失,今天只留下白色的大理石。
    外墙的内侧雕刻着由树叶,果子和花朵组成的花环,这些是传统的祭坛外墙图像,可能反映了当时真的使用了花环和牛头骨——它们是动物祭品的残留物,环绕着祭祀的地点连成一圈。
    这幅当时的罗马建筑内的壁画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花环的色彩。花环之上是paterae,用来倒专门供奉神祗的葡萄酒的浅钵。
    祭坛本身的上部装饰着小幅浮雕,里外都有,表现的是正在准备动物祭品的宗教行列。无疑,它描绘的就是在祭坛这里年祭的场景。
    外墙的外部有两组对应的浮雕。四堵墙的下部都装饰这鼠尾草和葡萄藤。
    在两侧长墙的上部,是另一种图像,表现的是有奥古斯都集团所有重要成员参加的游行,包括皇帝本人和家庭成员。我们将在后面进一步分析有关的内容。
    在两堵短墙上,也就是带门的两侧,在门上的部位我们可以看到四幅浮雕。每幅都是表现一个带有人物的场景。在这,图像的题材不是当时的事件,东侧我们可以看到关于罗马早期历史的图像,西侧是两幅同神话有关的题材。
    4.四幅浮雕图像的分析
    和平祭坛已经被学者们仔细地研究了许多年,但是,令人惊讶的是,我们对于画面仍然所知甚少,让我们从两幅已经被普遍认同的图像开始,也就是较短的一(东)侧的浮雕开始。奇怪的是,这两幅浮雕残缺最多,却最容易确定画面的内容。你们手中的材料上就是大家一直认同的复原图。
    西侧的浮雕一度被认为表现Romulus和Remus——他们是孪生兄弟,Rumulus后来建立了罗马城。他们正被母狼哺乳。这个传说是早期罗马艺术中非常常见的题材,很容易辨认。这里是早期罗马银币上的同样的画面。
    这里我们看到的是另一幅大理石浮雕,表现双生子被牧羊人发现的整个场景,它可能也是建造和平祭坛的那段时间雕刻的。东侧外墙上的浮雕,就是同双生子相对应的这幅,表现的是罗马女神,罗马城的化身。
    女神的衣服独具特色,因此尽管有残缺,依然容易辨认。浮雕上的她一如皇帝尼禄时代这枚铜币上的形像。
    另外两块保存较完好的浮雕上的题材通常被认为是:西侧是特洛伊英雄艾涅阿斯,正在向神供奉母猪作为祭品,东侧是地母神提路斯,这样,艾涅阿斯和罗慕路斯和勒摩斯相对,地母和罗马女神相对。
    整个20世纪,这些比定已经被学术界接受。你们手中的材料上显示的就是这种比定。不时,有人对地母神的比定提出不同的看法,去年,这些必定受到了严重的挑战。下面,我将简述有关的争论。我们首先从艾涅阿斯浮雕开始。
    5.有关艾涅阿斯浮雕的解释
    艺术史学家们一直认为这里表现的是诗人维吉尔为了颂扬奥古斯都在公元前19年创作的史诗《艾涅阿德》中的一个片段。在诗中,根据神的预言,艾涅阿斯在台伯河畔发现了一头母猪,刚刚生出了一窝小猪,他由此得知这里就是他为他的人民建造新城的地方。
    为了感谢神的预言,艾涅阿斯将母猪和小猪供奉给神。接着,他建立了拉文图姆城。他将人民安置在台伯河畔,让他们和本地人混住,通过他的儿子尤路斯,他成为朱里安家族的祖先,这也就是奥古斯都的家族。
    在去年的《艺术通报》杂志上,研究希腊罗马的考古学家保尔瑞海克提出,传统的艾涅阿斯比定是错误的。因为图像和故事之间有许多不一致的地方。首先,预言中的小猪在哪呢,这可是预言中的关键因素。保存至今的浮雕没有显示出小猪的踪影。
    此外,故事中描绘的只是在荒郊野外确定了建立新城的地点。但是,在背景中我们看到已经建好的神庙,里面还有两个头戴王冠的形像。
    学者们曾经认为这个小庙中的神祗就是艾涅阿斯供奉的对像——他的祖先神护神。但是,罗马艺术中的护神从来都是头戴王冠,留着胡须的老年人形像,手中拿着 权杖。而护神总是被描绘成年轻的,身穿军服,手持长矛的形像。那麽,这两个神是谁呢?
    第三,艾涅阿斯和他的随从都没有穿特洛伊的服装。特洛伊人来自小亚的普里子亚,在希腊罗马艺术中他们通常被表现为身穿波斯服装:带袖子的束腰外衣和裤子。这些衣服罗马人是从来不穿的。右图我们看到奥古斯都时代的一个银杯,画面上特洛伊的国王普里阿姆正在亲吻希腊英雄阿基里斯。请注意人物的袖子和裤子。
    在这我们看到玻璃仿制的宝石浮雕,表现普里阿姆的儿子,特洛伊王子帕里斯,这是奥古斯都时代创作的故事《帕里斯的审判》中的一个情节。请再一次注意他的波斯人的头饰和长袖子。
    这里是一幅年代稍后的壁画,出土于庞培的一个普通民居之中。我们看到特洛伊的艾涅阿斯正在疗伤,注意旁边的医生和他的儿子尤路斯身穿长袖衣和裤子。
    瑞海克提出了新解释,祭坛浮雕上的人物不是艾涅阿斯,而是罗马的第二个国王努马。有些奥古斯都时代的作者称颂他为罗马城的第二建造者。对于一个庆祝和平的纪念性建筑物来说,国王努马是个极为合适的选择,是他建立了罗马人缔结和约的程序和仪式。也是他建立了雅努斯神庙。他还是第一个关闭雅努斯神庙的罗马国王,他为罗马人建立了持久的和平。
    我们知道努马设计的仪式中包括供奉母猪作为祭品,正如我们在浮雕上所见。罗马的早期钱币上出现了这种仪式的图像,如同你们在右图所见。如果我们没有从文献材料中知道仪式中包括在祭坛上奉献母猪作为祭品,我们也许很难辨认出来。瑞海克认为我们在浮雕上所见的就是努马正在为缔结和约建立新的宗教仪式。
    因此,神庙中的形像是朱庇特和第斯,罗马神话中天界和冥界的统治者。他们在这里出现,见证缔约的双方起誓。因此,他们不是被供奉的对像,罗马艺术中的朱庇特和第斯正是浮雕中的样子,头戴王冠,留着长胡须。
    浮雕上的主角带有引人注目的长胡须,事实上这正是罗马艺术中的努马王形像。我们见到的是共和国晚期的罗马钱币,在和平祭坛建造之前得三十年发行。努马的名字出现在人物头上的王冠中。
    这个人物形像所穿戴的恰好是早期罗马国王的服装。他袒露胸膛,罗马作家们告诉我们,罗马的卡皮托尔山上有一个古老的纪念性建筑物,其中包括罗马早期国王的雕像。他们全都留着胡须,穿着老式的托加,也就是里面不加内衣。露出胸膛的托加。
    努马身后站着另一个形像,现在大部分残缺了,这是一个男性形像,同努马一样高,手拿权杖,说明他也是国王。他的袖子和非罗马人的服装显示出他的外国人身份。因此,瑞海克认为,浮雕表现的是努马正在准备供奉母猪,同时为缔结罗马的第一个和约起誓,身后的人物是同他缔约的外国国王。
    显然,新旧解释之间必定有一个更加合理,人物或者是艾涅阿斯,或者是努马,或者是尚被认定的其他人物。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在两个解释之间做出抉择。我将在稍后继续讨论这个问题。
    6.对地母神浮雕的解释
    瑞海克的新论点也涉及到我们如何理解那通常被认为是地母神的形像。学者们早就认为这一形像带有更多地母神的标志。
    她头戴由麦束,罂粟壳组成的花冠,这是罗马的丰收和农业女神塞里斯的花冠。罗马的纪念性建筑物中的塞里斯常被表现成这样。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