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走进俄罗斯——彼得大帝

http://www.newdu.com 2017-11-11 未知 newdu 参加讨论
一、彼得大帝其人其事
    彼得大帝用野蛮征服了俄国的野蛮——卡尔·马克思
    彼得生于
    1672
    年,他的父亲共有
    13
    个儿子,他的姐姐索菲亚也是个野心勃勃的
    人,经过残酷的宫廷斗争,
    22
    岁的彼得才赢得了皇位。彼得身高
    2.05
    米,气度非凡,
    精力充沛,他的仆人曾惊叹的说他几乎不休息。他是个早熟的孩子,具有无限的求知
    欲和惊人的学习能力,虽没受过系统的教育,但在他很小的时候开始独立学习。他经
    常向外国专家学习他最想学的军事学、航海学和筑城学。并不拘一格招募了完全隶属
    于他的人才团队。
    令人惊讶的是,彼得为了学习西方技术,竟然亲自带着约
    250
    人的团队去西欧各
    国学习,这在俄国历史上是不曾有过的。他待了整整
    18
    个月。考察期间,彼得学习
    了造船技术。
    他曾在东印度公司荷兰船场作船舶木工,
    也曾在英国皇家造船厂工作过,
    还在普鲁士学习过枪炮制造技术,并参观了工厂、学校、博物馆,英国议会。总之,
    他努力学习一切能够学到的西方科学、
    工业和管理技术,
    这些都大大开阔了他的眼界。
    并在回到俄国前,他招募了
    750
    多名西方人才到俄国工作。
    二、西方化改革
  
  
    回到俄国后,他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希望俄国的一切,包括政府、社会、日常生
    活和文化都西方化和现代化。在改革中,
    他尊重专家的意见,
    但也坚持独立思考,
    能够果断
    地视具体情况来调整计划。
    改革落实到行政、
    外交、
    工商业、
    军事和教育等所有基础环节中。
    政治改革:他努力让西方的制度适合俄罗斯农奴制的国情。彼得信奉开明的专制主义,
    把自己视为国家的第一仆人。他鼓励政府内部出现更多的观点和交锋。设立了九个委员会,
    废除了效率低下的衙门。他设计的官秩共有
    14
    层,并规定了每一层所需政绩。这让整个官
    场面貌焕然一新。
    教育文化改革:终其一生,彼得对科学和技术有着火一般的热情。他在教育和文化改革
    中成效是最持久的,
    他建立了数学和航海学校,
    建立了俄国第一个科学院。
    他通过引进西方
    的服装、礼仪和生活习惯,改变了俄国人的生活。
    虽然这困难重重,但是俄国人还是剪掉了
    胡子和肥大的衣袖,穿起了简便的服饰。彼得大帝取得了如胡服骑射般的伟绩。
  
  
  
    军事改革:
    彼得一手缔造了新海军,
    他自己身体力行,
    全面研习了普通士兵和水手的军事技
    能之后,
    他把才自己提拔以为军官。
    这一切都让俄国军人们肃然起敬并效仿,
    他在俄国设立
    了现代化军校,
    这些新式的学校完全按照兵营管理,
    为了监督学员,
    彼得下令由退役的士官
    手持鞭子守在课堂上。很快,这支新军强大起来。
    民族经济改革:改革中,彼得发现自己总是缺钱,他加强了税收。所以这也是他不知疲
    倦努力的一个领域,
    彼得花了大力气引进了西方的技术,
    加强了工业基础建设,
    舍得国家的
    经济更加多样化,
    也更有生气。
    他信奉重商主义,
    为了促进贸易,
    彼得大帝开凿了许多运河,
    在他的努力下,俄国的贸易额翻了两番。
    宗教改革:俄国人的宗教是东正教,彼得视出家的修道士为无用的废物,以至于剥夺教
    会的财产,但另一方面,彼得加强了教会学校。
    虽然彼得的改革让俄国人的曾经熟悉的田园生活一去不复返,
    人口锐减三分之一,
    但是
    通过大北方战争的胜利,整个世界都知道了一个北方巨人的崛起。
    三、大北方战争和圣彼得堡
   
    在军事改革之后,俄罗斯民族特有的扩张心理在彼得心中增长起来,他想得到黑海和
    波罗的海的出海口,
    已得到开往欧洲的窗户,
    让俄罗斯时刻和欧洲互往交流。
    而这两个出海
    口在瑞典和土耳其手中。
    经过一系列外交谈判后无果,
    彼得和瑞典开战了,
    而当时瑞典的国
    王查理十二是一个军事天才,他
    1700
    年突袭了俄国的纳瓦罗要塞,迅速击败了他们。查理
    十二转而攻击了波兰,
    在这六年的间隙中,
    彼得组建了一支新的炮兵和步兵,
    并在波罗的海
    重新建立了一支海军。
    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
    俄罗斯国教东正教教堂的钟都被融化来制造大
    炮,这足以证明彼得为战争作出的努力和决心。
    1708
    年,在波尔塔瓦,查理十二和彼得大帝的决战开始了,参战的瑞典只有不到三万
    人,而俄军超过四万,在炮火方面处于更大的劣势。瑞典人进行了惊人的战斗,但与纳瓦罗
    相比,俄国人的指挥才能、军纪、战斗精神和效率有了巨大的进步,彼得大帝亲历战阵,带
    领自己的士兵战斗在最激烈的地方,
    最终赢得了这场决定性胜利,
    永久地赢得了波路的海出
  
    海口。并在那永久地建立了一座美丽的城市——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甚至把首都搬到了那。圣彼得堡建立在一片沼泽地上,
    它的设计一切都是西方式的,
    为了建设这座城市,
    俄国
    人死的人比在大北方战争中还要多。
    四、彼得大帝人的一面
   
    他的个性和他的精力、
    坚强的意志和冒险精神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但相比与彼得大
    帝所做的伟业相比,
    他并不是一个吸引人的人。但他喜欢咄咄逼人,粗鲁无礼,时不时有残
    忍的举动。他酗酒,好色,而且亵渎神灵。这些在他的时代,是十分过分的。
    关于他的残忍,
    最直接的证明是太子阿列克谢,他强烈抗议他的改革,
    并付诸武力。彼
    得要求阿列克谢,要么认可他的改革,要么放弃继承权。太子放弃了,并逃亡了奥地利,彼
    得强迫其回国后,审判了他的儿子。
    当时在场的一位大臣做了这样的记录:
    “沙皇严厉地斥
    责了太子的罪恶阴谋。
    这时太子以一种完全出人意料的坚决口吻承认,
    他想煽起全俄起义的
    烽火,
    他宣称他是古风旧习以及俄罗斯信仰的维护者,
    而且以此赢得了人民对他的同情和爱
    戴。”
    太子阿列克谢在审判中死了,而审判官就是他的父亲——彼得。
    彼得是一个纯粹为祖国奉献一切的人,而作为皇帝,他要求他的臣民也做到跟他一样,
    而这是他的臣民们无法做到的。
    彼得死后,
    他的西方化改革让俄罗斯人迅速成为两派,
    斯拉夫派和西方派,
    斯拉夫派认
    为彼得大帝之前的生活是最美好的,而西方派则鼓吹彼得大帝的改革。从大历史角度来讲,
    这位改革者没有选择余地,
    他不可能把西方文化同时带给他的所有臣民。
    而这由沙俄历史上
    第二个大帝,叶卡捷琳娜二世来完成。
    五、评价彼得大帝
    从地缘政治角度看,
    俄罗斯迟早被欧化,
    这是无法避免的,
    彼得就是这一历史宿命的主
    要执行人。
    彼得是不是一个理论家,
    但他是伟大的梦想家。
    基于其特有的高瞻远瞩和乐观精
    神,他心目中有一个现代化的、强大的、繁荣的和开化的俄罗斯蓝图,为实现这个蓝图,彼
    得奋斗了一生。这也是他被称之为大帝的根本原因。
    为了衬托彼得的伟大,我们来回同样是伟大的帝王清朝康熙做一下比较:同样是少年
    登基,
    同样是经过宫廷政变获得皇权,同样是博学勤政,
    同样是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
    中俄
    两国在其后的一百年中,
    却出现了迥异的巨变。
    可以说,
    彼得大帝是俄国旭日东升前的曙光,
    而康熙大帝虽创出一个康乾盛世,
    却终究是落日前的辉煌!
    究其原因,
    康熙所做的是明智的,
    顺乎潮流的改革。他轻徭役,减赋税。促进商业发展,但他为了巩固满族人的统治,放弃了
    海洋,
    他实行了闭关锁国,
    关闭了清朝帝国大门。
    相比彼得大帝,
    他只能算得上是封建之君。
    而彼得大帝并不单单是一个顺乎潮流的君主,而是一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人。正
    是由于是他的先见之明使俄国历史发生了变化,改变了俄罗斯前进的方向。其西方化
    改革最伟大的成就在于:以后的发展都建立在他的成就之上,俄罗斯只能前进,不能
    后退。整个俄罗斯帝国在彼得之前和彼得之后决裂了。
    这才是一个伟大帝王的成就,彼得大帝,关于他的一切值得每个有雄心的人学习!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