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从车臣战争到南奥塞梯事变

http://www.newdu.com 2017-11-11 未知 newdu 参加讨论
 
  
  
  
  
    ★车臣战争有两个重要因素:人员和弹药。第二次战争中,车臣人
    口在
    23-25
    万,武装人员
    2
    万余人,他们的战斗经验丰富了,但是俄军
    的经验也丰富了。
    俄军是一支富于战争传统的军队,他的善战基因一旦
    被激活,
    任何强敌都难以取胜。
    俄军的战斗原则很简单:
    想尽一切手段,
    不惜一切代价,杀伤和消耗车臣的人员和弹药。统观这次战争,俄军把
    这些原则发挥得淋漓尽至。耐人寻味的是,俄军从科索沃战争中北约大
    量空袭民用目标的战法得到了启发。北约最终迫使南联盟就范,主要依
    仗大量炸毁南斯拉夫民用设施:桥梁、通信中心、铁路枢纽、电视台和
    发射塔、
    炼油厂和化工厂、
    汽车制造厂和重型机械厂、
    政府机构、
    党部、
    报社和通讯社,但凡支持一个现代国家正常经济、政治、文化、日常生
    活的所有设施均在空袭目标之列。
    俄国空军在车臣的轰炸基本照搬这张
    单子。平心而论,大规模轰炸民用设施,可以大大降低整个国民对战争
    的支持能力。
    大轰炸对平民心理上的破坏尤其惨烈。军队不得不从前线
    撤回部分兵力,
    以支持警察保障治安,
    修复损毁设施。
    平民和军属伤亡,
    立即影响到军人士气,由于轰炸,武器制造和维修能力、弹药生产能力
    的下降,直接关系到军队的持续战斗力。二战历史充分说明这一点。越
    南战争中,北越工业民用设施全被炸坏,
    如果没有中国和其他社会主义
    国家的全力支援,
    很难把战争进行下去。
    1995
    年车臣战争,
    俄军轻视对
    手,空军没有大规模参战,地面部队伤亡很大。这一次,从一开始,空
    军就准备介入,并且作了非常细致的方案。
    1999
    年
    10
    月,战事重开,
    俄军空地配合默契,
    有如一位拳师左右手打出的组合拳。当车臣武装被
    空袭炸得昏头转向,
    不知该先修复哪个基础设施时,俄国地面部队开始
  
  
    进攻。俄军打得很有章法,先进行小兵团试探,车臣武装刚一狙击,就
    遭到俄歼击机、强击机和武装直升机的炸射。俄军并不急于进攻,也没
    有带政治色彩的紧迫时间表,
    一切都以尽可能多地在格罗兹尼郊外杀伤
    敌人有生兵力。
    俄军的计划大致分四步:
    先逐步攻占杰列克河以北地区,
    该地区为平原,人口稠密,面积占车臣四分之一,人口也占四分之一;
    再进据格市近郊,对格城围而不攻,吸引车臣武装从格城反扑和突围,
    在格城郊区大量歼敌,减轻巷战压力和流血;
    待困守格城的敌军消耗得
    差不多了,相机攻克格城。攻城时,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小火炖肉,
    以歼敌为主,占楼为辅;一但占稳格市,从容调整部署,一一攻占其他
    中小城镇,并且在车臣南部山区建立一条防线,结合伞兵、特种部队,
    清剿残敌。从战争进程来看,计划基本实现了。
  
  
    ★从对格市的围攻上看,
    俄军也汲取了上次的教训。俄军学习了车
    臣武装的战法,反其道而用在格市战役中。俄军把支持他们的车臣民兵
    (
    他们熟悉地形和对手作战特点
    )
    和内卫部队分成许多分队和战斗小组,
    每小组
    3-5
    人;
    每分队
    30-50
    人,
    由狙击手、
    冲锋枪手、
    火箭筒手组成,
    分别担任爆破、突击和掩护任务;
    俄军主力主要担负重火器和航空兵支
    援。攻击时,一旦遇到坚强抵抗点,就实施狂轰烂炸或精确制导弹药的
    打击,直到抵抗点化作一片焦土。俄军的伤亡大大降低,可是高加索名
    城格罗兹尼却变成瓦砾场,无法为任何人提供居住和生存条件,从此从
    文明史上抹去。
  
  
  
    ★除单纯军事行动外,
    俄国政府和军队为对付游击战想了不少招数。
    给老弱病残的车臣人配给食品,使他们没有多余粮食支援战斗人员;监
    视中青年人,时刻对他们处于戒备状态;经常突击搜查居民区,寻找秘
    密弹药粮食储藏地;
    重新研究二战时俄国游击队的经验、越南游击队经
    验和苏军在阿富汗反游击战的经验和教训,军事,政治,经济,国际合
    作多管齐下。
  
  
    ★俄军官兵这一次打得相当英勇灵活。清剿战斗中,
    俄军通常派一
    些加强排和伞兵连进驻战术要地和山隘谷口,
    引诱敌人来攻;
    为防止车
    臣武装围点打援,
    俄军甚至不予施救;
    俄军人少引得敌人聚集后反复攻
    击,
    甚至动用珍贵的重武器和迫击炮弹;
    处于无助地位的俄军分队被迫
    长时间殊死抵抗,
    大量杀伤了车臣武装的人员。如果这些人员使用他们
    善长的游击战法,
    俄军将付出许多倍的代价;
    这些俄军分队起了类似敢
    死队的作用,虽然许多官兵牺牲了,但他们的战斗精神令敌人胆寒。
  
  
    ○车臣武装虽然溃败,但其战法也有可圈点之处。
    以一个二三十万
    人的小民族,
    单独对抗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非常强大的俄罗斯,其困难
    可想而知。车臣地域狭小,四周皆为异族,没有海上和江河通道。车臣
    没有军火工业,所有武器弹药全靠国际军火走私网输入,周围国家雁过
    拔毛,武器补给时通断,全然靠不住。格城之战后,车臣武装进入游击
    状态,
    武器弹药已经非常缺乏。
    2000
    年
    4
    月俄军缴获的文件表明,
    车臣
  
  
    武装分队每次作战仅限于一千发子弹。对于
    AK
    突击步枪来讲,这些子
    弹仅装备
    30
    个弹夹,
    仅够一个
    60
    人的分队
    (
    除枪支外还有其他武器
    )
    射
    击
    3-5
    分钟。俄军通常用装甲车运兵,突击步枪杀伤力有限。车臣武装
    攻击装甲车队主要使用“苍蝇”型轻型火箭筒,它比
    PGR
    系列反坦克火
    箭筒轻,可能车臣人在第一次战争后自己进行了仿制。
    (
    由于火箭筒工
    艺较简单,连
    70
    年代的越南人也大量仿制过
    )
  
  
    ○从军需品上看,车臣人在
    5
    年的时间里集中了几个重点:子弹;
    轻火箭筒及火箭弹;地雷;改进通信系统和通联方式。秘密弹药储藏点
    尽可能多,每个地点储量有限,仅
    1-2
    个基数。从训练上看,车臣武装
    侧重单兵武装和化装侦察、分队设伏和突然袭击、
    撤退路线的选择和撤
    退掩护——旨在保护有生力量;
    自救医疗和特种爆破也是车臣武装广泛
    实施的内容。
    在游击战环境下不能设立野战医院,
    只能用急救包和医学
    自救知识自己救自己,否则分队减员很大,尤其是经验丰富的作战人员
    负伤后难以替代。
    特种爆破是代价小杀伤力强影响大的军事行动方式之
    一,它同恐怖主义行为之间的界线很模糊。特种爆破又分定时爆破、遥
    控爆破等,都需要较高的专业技术和器材。
    2000
    年
    5
    月
    30
    日,俄驻车
    臣副代表兹维列夫
    (
    俄在车的第二号人物
    )
    就遭遥控地雷暗算身亡。
  
  
    ○车臣武装在全独联体境内的地工网和国外的支持网络之大,
    组织
    之严密,效能之高,令人吃惊。
    2000
    年春,普京去圣彼得堡,几乎被刺
  
  
    杀,
    多亏俄情报机构从国际互联网上破译了车臣首脑的指令,
    才抓获了
    刺客。
  
  
    ○第一次车臣战争后,车臣武装看似得手,但是却掩盖着深刻的危
    机。
    车臣獍内,
    政治门派林立,
    互助对峙,
    各有外国支持,
    谁也不服谁;
    军事上,军阀众多,互相割据,自立山头,谁也管不了谁;马斯哈多夫
    名为总统,
    听命者寡,
    违命者众。
    各派别利用和平时机,
    拼命发展自己,
    既不顾整体利益,
    也不管道义上的国际影响,
    随意绑架外国人质竟达成
    2000
    人之多,
    其中有相当数量的西方记者,
    造成车臣在世界上恶名昭著,
    连美国也不大敢为它说话;贩毒和恐怖活动也时时与车臣有染,正经国
    家对它畏而远之;袭击平民,以图报仇复,更为人所不耻。车臣武装和
    车臣人为此付出了极其高昂的代价。时至今日,车臣武装早已把打击目
    标定在俄军身上,但是这支武装从整体上已经不复存在。
  
  
    今天,车臣的战火渐渐平息,但重建工作远未开始。俄罗斯虽经艰
    苦战斗平定了车臣,
    在一定时间内也摄服了高加索地区,但是谈不上长
    治久安。高加索的火药筒,因里海石油而日趋灼热,包括西方在内的多
    种势力都想插手这一地区。它的宁静,不会让我们平静;它的动荡,也
    不令我们吃惊。风云人物来而复去,伟大的高加索,一如被锁在它山岩
    上的普罗米修斯,永世长存。
    (
    全文完
    )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