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不少西方文学 、 影视作品对中世纪圣殿骑士的借 用 、 描 述 与 追 捧 , 似 乎 一 时 成 为 热 流 , 充 斥 “ 密 码 ” 、 “ 奇案 ” 之类的故事情节被精巧地同真实的历史记述和虚 幻传说加以组接 , 炒得热火朝天 , 甚至连让 ・ 雷诺 、 热拉 尔 ・ 德帕迪约这样的国际级大牌影星 , 也不惜披挂一身古 装 , 兴味盎然地演绎起这类游走古今之间的时空穿梭者角 色来了 。 一些出版商近年来也急步其后 , 陆续推出几种相 关作品 , 无不以圣殿骑士人物为主角 。 圣殿骑士降生在富有神奇色彩的中世纪十字军时代 , 在那个年代的西欧与地中海东岸的交往关系 , 以及后来西 欧国家的生活中 , 有过引人瞩目的影响 。 这些盔甲裹身 、 荣耀傲岸的骑士 , 似乎多是同崇教拯危 、 忠义侠勇 、 甚至 财势灸人 、 富埒王侯一类的形象联系着的 。 国内史学界对 圣殿骑士团的了解却并不充分 , 关于其真实的历史面貌 , 究竟由何而兴 , 又是如何衰亡的 , 其间经历过哪些重大历 史活动 , 其实都可以继续探究 , 也是需要梳理清楚的 。 一 圣殿骑士团的历史 , 大致可分为两个活动时期 , 一为 形成 、 发展的中东时期 , 二为退据本土 、 经济上一度继续 繁盛直至最后衰亡的欧洲时期 。 而中东时期的发端 , 则可 溯至十字军东征初兴之时 。 11 世纪末的中东耶路撒冷 , 历来被基督教 、 犹太教 和伊斯兰教视作各自的宗教圣地 , 各大宗教都力图单独控 制这座圣城 。 此时塞尔柱突厥人的入侵与征服活动 , 使耶 路撒冷遽然沦入伊斯兰势力之手 , 这一危机事件也就成为 诱发欧洲十字军东征的直接导火索 。 在罗马教廷的直接鼓动与组织下 , 1096 年 , 西欧 封 建贵族开始发起第一次十字军东征 。 1099 年 , 十字军以 重兵攻陷耶路撒冷 , 取 得在 地 中 海 东岸 部 分 地 区 的统 治 权 。 随后 , 便在占领区相继建立起了四个十字军国家 : 耶 路撒冷王国 、 埃德萨伯国 、 安条克公国和的黎波里伯国 。 这些十字军国家 , 大体照搬西欧母邦的采邑模式 , 从上到 下形成一种 “ 金字塔 ” 型的封建等级制 , 划有男爵 、 骑士 领地 , 对居人口多数的当地居民 , 实行欧洲式的政治统治 和经济奴役 。 中东的本地居民包括了希腊人 、 亚美尼亚人 、 叙利亚人 、 阿拉伯人 、 犹太人和其他民族 [1](p.103) , 语言 、 宗教 背景和十字军后迁入的西欧移民都不相同 ; 受十字军役使 的农奴不是叙利亚人 , 便是阿拉伯人 [2](p.492) 。 西欧封建贵族 在中东的土地上封侯称王 , 俨然以合法统治者自居 , 而战 争期间所犯的血腥暴行与战后的严酷统治 , 则给周邻的东 方民族留下了惨痛的记忆 , 也理所当然地引发了他们极度 的愤恨与仇视 , 扎波罗夫曾对当时十字军势力同中东本地 居民之间的敌对关系做过大量描述 [1](pp.104-109) 。 这些从外部强 加给中东地区的十字军国家 , 实 际 上 带有 军 事 殖 民 的性 质 , 所以 , 从建立伊始起 , 便卷入了急流漩涡 , 置身在同 当地民众强烈对抗的生存环境和紧张氛围之中 , 自无安全 可言 。 圣殿骑士团就是在这样的历史境况下组建起来的 , 可 说是十字军东征的一份副产物 。 当时为防范中东十字军国 家可能遭遇的外来攻袭 , 以仍滞留未归的一部分欧洲骑士 为 基 础 , 先 后 建 立 起 三 个 常 设 军 事 组 织 : 圣 殿 骑 士 团 ( Templars , 亦称神庙骑士团 ) 、 医院骑士团 ( Hospitallers , 亦称医护骑士团或约翰骑士团 ) 和条顿骑士团 ( Teutonic Order ) , 分别主要由法 、 意 、 德三国的骑士构成 。 骑士团 的成员 , 负有普通基督教士的使命 , 同时又是军人 , 亦即 僧侣骑士的身份 。 就其性质而言 , 或如有人所称的骑士制 度和修道制度奇怪的 “ 混血儿 ” [3](p.22) 。 三个骑士团的外观装 束 , 一如典型的欧洲中 世 纪骑 士 , 都 是 全身 披 挂 金 属 甲 胄 , 寒光逼人 , 武装到牙齿 。 然大同中也有小异 , 区别在 于 , 圣殿骑士最初的标志是 , 甲胄外面套的是白色无袖长 袍 , 大约 1147 年第二次十字军东征后 , 开始在白色长袍 的左肩上缀以红色十字架 。 医院骑士先为黑色 、 后改红色 的长袍上 , 则饰着白色十字架 ; 而条顿骑士则是饰以黑十 字架的白长袍 。 圣殿骑士团的徽章图案为两名持盾和矛的 骑马圣殿骑士 , 盾上绘有红色十字 , 徽章象征着骑士团成 员初为贫穷骑士 , 后来则 被 解释 为 骑 士 团成 员 的 袍 泽 之 谊 。 圣殿骑士团的口号是 “ 神的旨意 ” , 在战场上人们便 是呼喊着这一口号冲锋陷阵的 。 圣殿骑士团最初成立时的具体时间和人员状况 , 迄无 定论 , 一般认为在约 1119 年或 1120 年初 [4]( 第 7 卷 p.202)[5]( Ⅱ p.1160) , 亦有说 1118 年左右的 [1](p.121)[6](p.81) 。 法国香槟贵族于格 ・ 德 ・ 帕 扬 ( Hugh de Payns ) 为代表的 9 位 ( 或 16 位 ) 骑士 [6](p.81) 发愿献 身 , 建立一个保护基督教朝圣者的宗教团体 , 因耶路撒冷 国王鲍德温二世 ( Baldwin Ⅱ ) 最初拨给他们居住和活动 的场所 , 位于原犹太教所罗门圣殿区王宫的一角 , 遂得名 为圣殿骑士团 。 作为军人 、 骑士 , 圣殿骑士团的成员一般精擅兵器骑 术 , 习武征伐 , 讲求忠 勇 无 畏 , 又 有 着 基 督 教僧 侣 的 身 份 , 须行卫教济民之责 。 他们要像其他僧侣那样 , 严守教 规戒律 , 受宗教誓言约 束 , 不得 娶 妻 成 家 , 不 得 私 敛 财 富 , 而必须绝对服从教会 。 骑士团的团规章程 , 是由西多 派神学家克莱沃的伯尔纳 ( Bernard de Clairvaux ) 于 1128 年 制 定 的 , 后 获 特 鲁 瓦 宗 教 会 议 和 教 皇 霍 诺 留 二 世 ( Honorius Ⅱ ) 的 批 准 。 1139 年 , 教 皇 英 诺 森 二 世 (Innocent Ⅱ ) 发 布 圣 谕 , 再 度 确 认 了圣 殿 骑 士 团的 地 位 , 并将其置于教皇直接管辖之下 。 骑士团从此只尊奉罗马教 皇 , 不受各国僧俗统治者支配 , 享有免税权 、 豁免权 , 并 像一般教会那样 , 被允许在领地内征收什一税 , 他们拥有 的财产 , 甚至连所在教区的主教都无权过问 。 这种历史上 罕见的特殊权位 , 使得骑士团形同 “ 国中之国 ” , 与中东 十字军国家之间的关系显得格外错综复杂 , 一方面可借助 其强大武力起到排拒伊斯兰势力 、 拱卫自身的作用 , 另一 方面他们这种只知效忠罗马教廷 、 完全脱离十字军政权而 独行其是的状态 , 却又在实际上形成了某种显而易见的不 和谐音 , 并成为十字军 “ 一个内部衰弱的根源 ” [2](p.504) 。 圣殿骑士团如同另外两个骑士团一样 , 内部实行集权 制 , 等级鲜明 , 以总团长 ( Grand Master , 旧译称大宗师 ) 为最高首领 , 下辖若干分团 , 各由司令或分团长指挥 。 骑 士团成员分四级 : 骑士 ( 必须具有贵族血统 ) 、 军士 、 随 军教士和侍役 , 只有骑士才能循例正式着骑士装 。 圣殿骑 士团的规模 , 从开初寥 寥数 人 的 小 股队 伍 , 渐 渐 扩展 壮 大 , 极盛时达约 2 万人 , 形成了一个势力四处伸展 、 广及 军事政治经济领域的庞大网络 。 圣殿骑士团浴火而生 , 骁勇善战 , 堪为十字军的精锐 之师 , 它的历史与一系列的喋血鏖战相伴 。 早年驻守中东 十字军国家时 , 圣殿骑士团就在各战略要地筑堡建城 , 布 兵戍卫 , 频频加入对本地穆斯林的作战 。 风雨颠沛 , 一路 行来 , 其间所历的兵燹战乱 , 胜败沉浮 , 已难一一道尽 。 从 1129 年的围攻大马士革 , 到 1291 年阿克城的陷落 , 圣 殿骑士团几乎参与了在中东地区的所有战事 。 作战中 , 每 个骑士后面都有几十人作为支持力量 , 有人把他们看成现 代职业军队中精锐部队的先声 。 骑士团成员 , 一般都训练 有素 , 作战时动用的兵力并不很多 , 几百人就是一支大部 队了 , 与当时的穆斯林军队相比 , 其实际战斗能力则远在 人 数 之 上 。 吉 萨 山 战 役 中 , 耶 路 撒 冷 国 王 鲍 德 温 四 世 (Baldwin Ⅳ ) 亲率 500 骑兵配以步兵 , 去攻打埃及苏丹萨 拉丁 (Saladin) 的 3 万大军 , 有 80 名圣殿骑士参战 , 结果 一战全歼萨拉丁最精锐的马木留克骑兵 , 致使埃及军队伤 亡 2 万人 , 最后只有不到 1/10 的人逃回 # $ 。 圣殿骑士团打仗 , 也像诸多古代战争那样 , 旨在掳掠尽 可能多的战利品 , 1153 年进攻埃及人防守的阿斯卡隆时 , 圣殿骑士率先攻进城内 , 为独吞战果 , 便利圣殿骑士们有机 会单独在城里挨家挨户搜掠财宝 , 竟在攻破的城墙缺口处 留守了 40 名士兵 , 以阻拦其他的欧洲军人冲入 [1](pp.122-123) 。 打 仗既有得手之时 , 也不乏败阵丢丑的困窘 。 1187 年 7 月 , 他们同其他十字军部队一道参加对萨拉丁的海廷会战 , 结 果被困沙漠 , 远离水源 , 干渴难耐中不得不狼狈地蒙受兵 败之辱 。 全军覆没之下 , 作为基督教圣物的真十字架也被 穆斯林夺去 , 许多骑士战死 , 或被俘杀 , 侥幸的是 , 当时 与 耶 路 撒 冷 国 王 同 被 俘 获 的 圣 殿 骑 士 团 总 团 长 杰 勒 德 ( Gerard ) 却为萨拉丁所开释 , 得以保全了性命 。 在对穆斯林作战的同时 , 圣殿骑士团因杀伐无度 , 有 历史教学问题 2007 年第 5 期 时也直接侵害到它所极力护卫的十字军国家头上 , 迫使其 统治当局最后不得不同它武力摊牌 。 1173 年 , 西顿的圣 殿骑士擅自杀死奉派前来与耶 路 撒冷 国 王 阿 马里 克 一 世 ( Amalric Ⅰ ) 谈判的穆斯林使臣 。 国王出于外交上的考虑 , 立即责令骑士团交出凶手 , 骑士团团长却以只有教皇才拥 有对圣殿骑士的审判权为由拒不从命 。 阿马里克一世只得 发兵强行攻打西顿的圣殿骑士团驻地 , 直至将凶手捕获归 案 [1](p.124) 。 在当时这种以分裂割据为特征的封建体制下 , 任何政 治军事势力的启承转合 , 都是围绕着对于利益的无尽追逐 而展开的 , 政治游戏里没有永久的盟友 , 也没有固定的敌 人 , 左右逢源 , 朝秦暮楚 , 都是司空见惯 、 不足为奇的 。 同是支助十字军的意大利城市 , 彼此间很快即因争夺商业 霸权而在东方大打出手起来 。 1156 ~ 1158 年在阿克那场热 火朝天 、 曾有多方卷入的战争中 , 圣殿骑士团站在了威尼 斯一边 , 同热那亚相对抗 [2](p.508) 。 1255 年又爆发了同样性质 的圣贞德争夺战 , 圣殿骑士团再度加入威尼斯阵营 [2](p.521) 。 13 世纪下半叶 , 随着后来几次东征的失利 , 十字军 的东方地盘遂日趋萎缩 。 1291 年十字军的最后据点阿克 陷落之后 , 命运相系的圣殿骑士团在中东就再也站不住脚 了 , 不得不伙同医院骑士团一起移驻塞浦路斯岛 , 尔后又 退回欧洲本土 , 这也许是圣 殿 骑 士团 逐 渐 走 向没 落 的 开 端 。 作为整个十字军运动的一部分 , 潮起潮落之下 , 圣殿 骑士团的由进而退 , 恐怕也是难以避免的 , 失掉自己的政 治根基后 , 自然只有受制于人 , 听凭摆布了 。 相比之下 , 医院骑士团和条顿骑士团的境况则相对游刃有余 , 医院骑 士团毕竟占有过罗得岛 , 有个赖以苦苦撑持的据点 , 日后 迁往马耳他岛后还有过自己的骑士团国家 。 条顿骑士团则 转移东欧 , 也曾在普鲁士一度创建骑士团国家 。 而圣殿骑 士团的返回法国 , 则完全是在丧失了必要的历史机遇和政 治空间的条件下的迫不得已 , 被人形容为自投罗网 , 不久 他们便无可挽回地滑入了毁灭之途 。 二 旷日持久的军事赌博 , 既给骑士团带来巨大的风险和 伤害 , 也使他们有可能通过掠取战利品而投机自肥 , 趁乱 捞上一把 。 但除此而外 , 圣殿骑士团累积财富的最大来 源 , 仍以得自社会各方面的宗教捐赠为主 。 在中世纪弥漫 社会上下的宗教氛围里 , 教 徒 向 教 会及 其 代 表 捐赠 财 物 ( 田产 、 房屋 、 钱财 ) , 皆为平常之举 。 十字军占领地中海 东岸地区后 , 一些欧洲贵族朝圣者往往委托骑士团在东方 的巴勒斯坦 、 叙利亚一带代购领地 、 宫殿 、 房屋 , 以便他 们到圣地朝觐时居住 , 而居用完毕后又大多捐给骑士团为 产业 。 圣殿骑士团同当时的法国国王路易七世 ( Louis Ⅶ ) 之女康斯坦西娅公主 、 捷克公爵弗拉迪斯拉夫 ( Vladislav ) 等就订立过这类协定 。 准备朝圣的匈牙利统治者 , 也曾向 他们交付巨金代购宫室 [1](p.122) 。 这些产业后来都被陆续转入 骑士团名下 。 应该说 , 从中东时期起 , 这种集聚财富的过 程就已经开始了 , 这一势头后来在骑士团返回欧洲本土后 又变得益发不可收拾 。 欧洲人对十字军东征的热忱 , 曾使圣殿骑士团在相当 一个时期内源源不断地获得各种捐赠 。 作为虔诚基督徒的 西班牙阿拉贡和纳瓦拉国王阿方索一世 (Alfonso Ⅰ ) , 临终前 曾于 1131 年遗言将自己的整个王国赠与圣殿骑士团和医 院骑士团 , 只是由于国内各等级的反对才未付诸实现 [6](p.81)[2]( p.503) 。 英王亨利二世 (Henry Ⅱ ) 、 狮心王理查 (Richard Ⅰ the Lion- Heart) 父 子 , 也 同 圣 殿 骑 士 团 建 立 了 密 切 的 关 系 。 亨利二世向它馈赠过许多金钱 , 至于狮心王本身 , 有人干 脆指称他可能就是骑士团的秘密成员 $ % 。 事实上 , 当时不少 贵族就是通过向骑士团捐赠庄园田产而取得骑士团成员资 格的 , 他们往往在本人或家人出发朝圣前 , 进行这样的财产 捐赠 , 以向上帝和教会表明心迹 。 狮心理查的临终遗言是 , 把自己的欲望留给西多教团 , 把骄傲留给圣殿骑士团 [3](p.25) 。 十字军在中东地区参与瓜分土地时 , 狮心理查还曾试图就 所占领的有 “ 地中海上产铜王后 ” 之称的塞浦路斯岛的转 售事宜 , 同圣殿骑士团做过一番交易 [2](p.511) 。 圣殿骑士团在支援十字军名义下募得的大量资金 , 结 果并未完全投入战争事业 , 而是转化成可观的财富 , 用于 投资牟利 。 它在欧洲各地所拥有的领地 、 田产 、 房屋 、 葡 萄园 、 盐场各项产业 , 据说广及法国 、 意大利 、 英国 、 德 意志 、 西班牙 、 葡萄牙 、 匈牙利 、 捷克各地 。 在骑士团武 力保护下 , 利用当时高效的运输系统及遍布各地的库房 , 在地中海沿岸的水陆交通网络中往返运送金钱商货 , 可免 劫难之虞 。 据英国历史学家马修 ・ 帕里斯估计 , 13 世纪中 期 , 圣殿骑士团拥有的城堡 、 庄园就有 9000 处 [3](p.22) , 已达 富可敌国的地步 。 圣殿骑士团手中掌控的万贯巨财 , 引起各方人士的垂 涎 , 1179 年 , 拉特兰宗教会议曾要求其放弃在此前十年 间得到的所有财产 , 结果徒劳无功 [3](p.22) 。 骑士团由此聚敛 起来的可观财富则被转用于各项投资 , 以增值牟利 。 他们 很早便懂得向贵族朝圣者借钱放债 , 充当起金融家的角色 来 。 后来 , 借贷的对象范围愈益广泛 , 甚至包括敌对的穆 斯林统治者 , 更遑论己方的教皇君侯 、 富商巨贾了 , 他们 全都成了骑士团的债务人 。 圣殿骑士团向外借钱 , 也经营 类似今日银行的诸多其他业务 , 像替人保管钱财 、 珠宝 、 遗嘱 、 文件乃至外交协约 , 英王约翰 (John) 的玉玺 、 王 冠宝石 、 教廷的税款 、 坎特伯雷教堂的金银器皿 , 也都曾 寄存于骑士团的窖库之中 [3](p.22) 。 他们拥有完整的内部管理制度 , 后人发现他们已经在 采用一种严格的帐册和簿记方式 , 清楚地记录着不同背景 客户的资金 、 物品出入 。 骑士团内人材济济 , 曾经给西班 牙的阿拉贡 、 意大利的那不勒斯王国提供过若干位大臣和 财政官员 。 作为金融家的名声 , 圣殿骑士团已不逊于当时 活跃在欧洲市场上的意大利伦巴第人和犹太人 , 而同为欧 洲近代金融业的前辈 。 由于不必纳税 , 且享有诸多特权 , 圣殿骑士团收取的借贷利息要比伦巴第人和犹太人银行家 为低 [3](p.25) 。 在随后的竞争中 , 同比它拥有更雄厚资产的医 院骑士团也展开了激烈的角逐 。 13 世纪末 , 曾有人提议 这两个骑士团合并为一 , 以消弭裂痕 , 达成犹如现今经济 体间的 “ 强强组合 ” , 但目光短浅 、 过于自信的圣殿骑士 团末任总团长雅克 ・ 德 ・ 莫莱 ( Jacques de Molay ) 却傲慢地 拒绝了这一联合主张 [3](p.36) 。 耐人寻味的是 , 当时倡导的这 一联盟如获实现 , 历史的结局将会是如何 , 圣殿骑士团能 够免遭日后那场可悲的灭顶之灾吗 ? 12 世纪末十字军运动衰落以后 , 圣殿骑士团的存在 价值急遽下降 , 战争期间享有的种种特权 , 借此迅速积聚 的巨量财富 , 还有那副充当债权人时的咄咄逼人之态 , 都 不免使圣殿骑士团树敌多多 , 处处遭人白眼 , 从教皇 、 国 王 、 贵族到普通市民 、 农民 , 无不对其惧恨交集 , 连他们 的白底红十字服饰也被人视作贪婪的象征 。 这样 , 也就把 他们渐渐推向了千夫所指的倾覆边缘 。 圣殿骑士 团 的终 结 者 , 就 是有 名 的 法 国国 王 “ 美 男 子 ” 腓力四世 ( Philip IV ) 。 在他的政 治 生 涯中 , 出 于 加 强君主地位 , 扩展法兰西的民族利益 , 不惜与罗马教廷频 频交恶 。 为因应连年征 战 、 国 库 日 绌 的 局面 , 他 打 破 常 规 , 下 令 向 教 会 征 税 , 从 而 触 怒 了 教 廷 。 1302 年 4 月 , 同教皇的斗争正趋白热化 , 腓力四世召开了法国历史上首 次三级会议 , 大力贯彻其既定方针 , 迫使法国的主教们终 于屈从其意志 。 教皇卜尼法斯八世 ( Boniface Ⅷ ) 发布通 谕 , 威胁要罚以开除教籍 。 腓力四世却置之不顾 , 针锋相 对 , 1303 年索性派人将卜尼法斯八世拘禁入狱 , 恣意虐 待 。 年近古稀的教皇怎堪 这 般 羞 辱 , 被 释 不 久 便一 命 呜 呼 。 腓力四世随即扶立法国波尔多大主教雷蒙 ・ 贝特兰 ・ 德 戈特继任教皇 , 称克莱门五世 (Clement Ⅴ ) , 并将教廷从 罗马移至法国南部的阿维尼翁 , 摆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直接 监管 。 由于长年举债 , 无力偿还 , 腓力四世的财政境况依然 十分窘困 。 早在 1289 年 , 腓力四世即曾确认其父对圣殿 骑士团所有特权的承诺 。 但后来却一改初衷 , 也是出于现 实的考量 , 更是为了最 终 实现 强 化 王 权的 宿 愿 。 从 眼 前 看 , 他是为摆脱债务困境 , 遂倚恃强权一再拿自己的债权 人开刀 , 对犹太人和伦巴第人课征重税 , 并一举剪除圣殿 骑士团 , 趁势夺其资财 。 显然 , 圣殿骑士团的走向末日 , 是从 1303 年其政治支柱罗马教廷的倒台 、 克莱门五世随 后出任法王的御用教皇之时起开始的 。 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 , 腓力四世突然给各级官员下达 密函 , 命令他们在 1307 年 10 月 13 日 ( 时值星期五 , 即 后来所谓 “ 黑色星期五 ” 的由来 ) 同一时间迅速逮捕各地 的圣殿骑士团成员 。 这次突袭立刻获得圆满成功 , 法国境 内几乎所有的圣殿骑士相继落网 , 仅巴黎一地就有 138 人 被捕 , 骑士团总团长雅克 ・ 德 ・ 莫莱亦未幸免 # $ 。 随后 , 在宗教裁判的名义下 , 对圣殿骑士团成员开始 了臭名昭著的审讯 。 当 时 被罗 织 的 罪 名 五花 八 门 , 从 走 私 、 耍弄妖术 、 崇信异说 , 直至向十字架吐唾沫 、 道德败 坏之类 , 多属诬告和酷刑下的屈打成招 % $ [3](p.37) 。 不少圣殿骑 士团成员因不堪其辱 , 后又接连翻供 , 在阿维尼翁教廷派 来的主教面前否认先前的供词 , 但结果仍大都命丧黑狱 。 1310 年 5 月 10 日 , 否认供词的骑士团成员被指控为 异端累犯 , 判处火刑 , 55 名圣殿骑士在巴黎被用纹火活 活烤死 。 4 天后 , 另外 9 人在桑利同罹厄运 [3](p.38) 。 1312 年 3 月 12 日 , 在腓力四世的压力下 , 阿维尼翁教皇克莱门 五世正式宣布取缔圣殿骑士团 。 从塞浦路斯被骗回法国 、 审讯期间始终拒不认罪的总团长雅克 ・ 德 ・ 莫莱 , 1314 年 在巴黎塞纳河的一个小岛上最后也被人以火刑处决 [6](p.189) 。 圣殿骑士团奇案过去已近 7 个世纪 , 早就烟消云散 、 尘埃落定 , 但其间的 是 非 曲 折 , 一 直 备 受 争 议 , 纷 纷 扬 扬 , 人们如今大都认定 , 其冤屈性质几乎是毋庸置疑的 , 受刑的圣殿骑士不过是又 一场 中 世 纪 式野 蛮 迫 害 的牺 牲 品 。 在一定意 义 上可 以 说 , 腓 力四 世 正 是 由于 击 败 了 教 廷 , 才得以消灭圣殿骑士团并没收其财产的 [7](p.112) , “ 卜尼法 斯八世的失败增强了他的实力 ” [3](p.36) 。 没有法国王权对教权 的贬斥 , 没有这种釜底抽薪式的对教皇的胜利 , 也就不可 能决然扳倒圣殿骑士团 。 历史上腓力四世清除圣殿骑士团的真实动机 , 从未明 白表露过 。 有人认为 , 系 出于 他 同 骑 士 团由 来 已 久 的矛 盾 , 相传当初他或曾有意加入骑士团而遭拒绝 , 以致久久 怀恨于心 。 也有人认为 , 腓力四世是为阻止他们建立骑士 团国家的企图 , 以维护法国的统一 。 但比较公认的看法 , 主要还在于经济上的理由 。 腓力四世觊觎圣殿骑士团的财 产久矣 , 又欠骑士团巨款 , 消灭了债主 , 旧债岂不就一笔 勾销 , 彻底赖账了 ? 缺钱而又欠债 , “ 哪里有钱就向哪里 取 ” [8](p.110) , 似乎已成合乎逻辑的因果链 。 伏尔泰说 , 腓力四 世便从圣殿骑士团 的 财 产 中取 得 20 万 利 弗 , 他的 儿 子 , 日后的法国国王路易十世也攫取了 6 万利弗 [9] ( p.110 ) 。 然而从 根本上说来 , 经济与政治的综合考量又如何能够完全分割 开 ? 从更广阔的历史背景看 , 作为当时欧洲正在崛起的新 兴民族国家的法兰西 , 腓力四世治下 “ 关于王权的新思想 是发展了 ” [3](p.41) , 王权在冲破封建割据后的高扬 、 民族权益 的保障 , 势必要同力去民族差异 、 秉持世界主义理念的罗 马教会及教皇本人发生冲撞 , 原以教廷为后盾的圣殿骑士 团这一超国家组织的存在 , 显然不可能为法国的王室利益 所容 , 迟早将会酿成双方发生尖锐对峙以至彻底摊牌的局 面 , 圣殿骑士团之最终败亡 , 终究也就难以避免了 。 当然也有人认为 , 腓力四世当时其实并未得到太多好 处 , 圣殿骑士团在灾难来临前可能亦早有预感 , 已将其法 国境内财产大部转移海外 , 带到了某些不为人知的所在 。 被教皇取缔的消息传到欧洲各国后 , 圣殿骑士团在英国 、 西班牙 、 意大利和德意志诸邦的结局 , 并不完全相同 。 除 依教廷旨意同样被指控为异端而遭取缔 , 领地不是被各国 王室 、 就是被医院 、 条 顿 骑 士 团和 一 些 当 地骑 士 团 瓜 分 外 , 圣殿骑士团的成员则大都没有像在法国那样惨遭迫害 , 声名狼藉 , 也不曾蒙受严刑拷问及处决 。 许多圣殿骑士后来 陆续转入医院骑士团门下 , 或改换身份 , 另投别径 [3](pp.38-39) , 日后兴起的共济会等组织就曾将圣殿骑士团视作为自己的 前身 。 圣殿骑士团不是一支国家军队 , 亦非贵族领主武装 , 而是一个隶属于教廷的超国家宗教军事组织 。 骑士团以中 世纪十字军东征年代的独特背景起家 , 经由战争掳掠和接 受宗教捐赠累积起巨量财富 , 但这些财富并未像在其他有 历史教学问题 2007 年第 5 期 ! " # 《 申报 》 1913 年 4 月 3 日 。 ! $ # 《 申报 》 1913 年 4 月 4 日 。 ! % # 《 申报 》 1913 年 4 月 6 日 。 ! & # 《 申报 》 1913 年 4 月 9 日 。 ! ’ # 《 申报 》 1913 年 4 月 14 日 。 ! ( # 《 申报 》 1913 年 4 月 19 日 。 ! ) # 《 申报 》 1913 年 4 月 25 日 。 ! * # 《 申报 》 1913 年 4 月 22 日 。 ! + # 《 申报 》 1913 年 4 月 29 日 。 ! , # 《 申报 》 1913 年 5 月 2 日 。 - " # 《 申报 》 1913 年 5 月 5 日 。 - $ # 《 申报 》 1913 年 5 月 30 日 。 - % # 《 申报 》 1913 年 6 月 6 日 。 - & # 《 申报 》 1913 年 6 月 8 日 。 - ’ # 《 申报 》 1913 年 6 月 17 日 。 - ( # 《 申报 》 1913 年 7 月 18 日 。 - ) # 《 申报 》 1913 年 9 月 19 日 。 - * # 《 申报 》 1913 年 9 月 9 日 。 参考文献 : [1] 张皓 . 中国现代政治制度史 [M ]. 北京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04. [2] 张宪文等 . 中华民国史 ( 第四卷 ) [M ]. 南京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2006. [3] 朱宗震 , 杨光辉 . 民初政争与二次革命 [M ]. 上海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1983. [4] 张宪文等 : 中华民国史 ( 第一卷 ) [M ]. 南京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2006. 些地方的权势集团处那样被置于骄奢淫逸的享乐追求而最 终挥霍殆尽 , 而是通过借贷放债 、 操控投资进而部分转化 成了用于盈利的货币资本 , 它也由此成长为权倾一时的经 济 - 政治权力实体 。 一个宗教军事组织能同经济活动如此 紧密相联 , 操弄运作如 此 纯熟 , 带 来 的 历 史影 响 如 此 深 巨 , 这在欧洲以外地区几乎是见所未见的 , 亦属世界历史 上的一份特殊例证 。 作为一种曾经的历史存在 , 圣殿骑士团自然早已隐没 在厚重的历史帷幕之后 , 但由于它同宗教意蕴和中世纪传 奇的密切关联 , 以及它本身所包孕的一定文化象征意义 , 由此而产生了相应的种种叙说与想像 , 扑朔迷离 , 泛射着 一种神奇的历史异彩 , 也不时成为激发今人文学创作灵感 的取之不竭的源泉 。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