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简论俾斯麦在统一德国中的领导艺术

http://www.newdu.com 2017-11-11 未知 newdu 参加讨论
 
    1871
    年
    ,
    在分裂了约五个世纪之后
    ,
    最终在德国人民的企盼下一步一步地完
    成了统一。统一的实现恢复了德意志人民那久违的
    “
    自尊
    ”
    和
    “
    自信
    ”
    。而给德意志
    人民这一切的
    ,
    就是被人们誉为
    “
    铁血宰相
    ”
    的俾斯麦。俾斯麦在德国统一过程中
    是如何发挥自己作用的呢。
  
  
    一、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战略目标
    ,
    并能以坚强的意志果断地去实施这个目
    标。
  
  
    神圣罗马帝国早在
    14
    世纪中期就陷入了分裂
    ,
    实现国家的统一
    ,
    可以说是德
    国多少代人的梦想和愿望。但德国的统一需要具备多种必须的国内外条件。就
    19
    世纪中叶的德国来讲
    ,
    它所面对的国内外形势并不乐观
    :
    从国际环境来看
    ,
    三十
    年战争结束之后
    ,
    德国的统一就已经
    “
    不光是德国的问题
    ”
    了
    ,
    一个四分五裂的德意
    志似乎更合乎欧洲各列强的利益
    ,
    因此如果得不到欧洲列强的首肯
    ,
    德国的统一势
    必会遇到他们的各种干扰和阻挠
    ;
    从其内部来讲
    ,
    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容克地主
    ,
    从
    维护其既得利益出发
    ,
    大多也是反对国家统一的。对于这些消极因素
    ,
    俾斯麦有着
    十分清醒的认识
    ,
    他首先意识到制定强硬政策的必要性
    ,
    他认为
    “
    如果我们不设法
    成为铁锤
    ,
    那么我们就将成为铁砧。
    ”
    也正是基于这一认识
    ,
    他以务实的态度
    ,
    制定
    了以武力为后盾来完成国家统一的
    “
    铁血政策
    ”
    。
    俾斯麦始终把建设一支强大的军
    队看作是实现国家统一的重要前提
    ,
    他说
    :“
    没有普鲁士的军队
    ,
    并且是一支强大的
    普鲁士军队
    ,
    德意志民族的观念根本就不会实现。
    ”
    也正是出于这样的信念
    ,
    他一上
    台就强调
    “
    普鲁士必须积蓄自己的力量
    ,
    以待有利时机。
    俾斯麦虽然崇尚
    “
    强权即真理
    ”,
    但他又是一位理性主义者。俾斯麦非常清楚
    当时德国自身四面受敌的地缘政治环境。俾斯麦意识到
    ,
    德意志为了生存和强大
    ,
    就必须学会克制自己
    ,
    尽力去避免四面树敌。俾斯麦的这一观点
    ,
    在三次王朝战争
    爆发前的外交活动中
    ,
    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尤其是在打败奥地利之后对待战败
    者的态度上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
    为了防止法国与奥地利可能的结盟
    ,
    俾斯麦非常
    爽快地答应了充当居间调停者的法国的要求
    ,
    同时也给奥地利留足了面子。同样
    ,
    当他认识到法国对即将发生的普奥战争的重要性时
    ,
    为了在对奥战争中争取法国
    的中立
    ,
    他忍辱负重地三次赴法国去拜访拿破仑三世。
    作为一个优秀的战略家和决策者
    ,
    俾斯麦具备坚强的意志
    ,
    从不瞻前顾后。他
    清楚地认识到
    ,
    决定德国命运的
    “
    绝对不是我们的议院
    ,
    而是外交和战场。
    ”
    在实施
    其决策的过程中
    ,
    俾斯麦表现得更是英勇果敢
    ,
    任何障碍都阻挡不了他前进的脚
    步。譬如他曾说
    “
    必须在战场上解决普鲁士和奥地利之间的敌对问题
    ,
    因为不可能
  
  
    有别的解决办法。
    ”
    这个时候
    ,
    他已经决心来打这场别无选择的
    “
    兄弟阋墙之战
    ”
    。
    有合适的借口
    ,
    我就向奥地利宣战
    ,
    拆散德意志联邦
    ,
    把那些小国置于我的影响之
    下
    ,
    从而建立一个以普鲁士为首领的统一的德国。
  
  
    二、
    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前瞻性的能力去推动国家目标的实施
    ,
    他善于
    调动和利用国内外的一切积极因素来为达到自己的目标服务
    ,
    运用其灵活多变的
    外交手段来加速其目标的实现。
  
  
    作为实施德国统一的
    “
    总导演
    ”,
    俾斯麦确实具有政治家必备的战略眼光和前
    瞻能力。早在克里米亚战争期间
    ,
    英国曾以丰厚的诱饵来吸引普鲁士加入英法一
    边对俄作战
    ,
    以实现对俄国的肢解
    ,
    但俾斯麦坚决抵制了英国向德国抛出的这一诱
    惑。他明白
    “
    对于一个外交家来说
    ,
    最大的危险是抱有幻想。历史的发展充分证明
    了他的先见之明
    :
    如果没有俄国的支持哪怕仅仅是默许
    ,
    德国的统一之路都将是另
    外一条漫长的坎坷之路。在如何对待战败的奥地利问题上
    ,
    俾斯麦外交的灵活性
    和前瞻性更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他在奥地利败局已定和法国出面调停的时候
    ,
    他
    不顾普鲁士国王和将军们要乘胜进军维也纳的巨大压力
    ,
    毅然接受了法国的调停
    ,
    对战败的奥地利也表示出极大的宽容
    ,
    从而显现出他作为一个机敏政治家高度的
    战略克制。俾斯麦这样做的结果
    ,
    既给法国领导人拿破仑三世留足了面子
    ,
    不至于
    激怒他出面干预
    ,
    同时也没有过分羞辱奥地利
    ,
    使其在未来的普法战争中保持了对
    普鲁士十分有利的中立地位。
  
  
    俾斯麦为了实施自己的政治宏图
    ,
    他善于调动国内外各种积极因素为其目标
    服务。
    早在
    1848
    年革命之后不久
    ,
    俾斯麦就确立了以武力统一德国的目标
    ,
    他认定
    武力是取得成功的基石
    ,
    是实现德国统一的决定性因素。在他担任普鲁士首相和
    外交大臣之后
    ,
    通过发表其著名的
    “
    铁血
    ”
    演说
    ,
    就更加明确、更直接地提出了以武
    力来实现国家统一的这一根本目标。俾斯麦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
    ,
    表现出了
    较高的战略智慧和心理素质。为促使这一目标的顺利实现
    ,
    俾斯麦非常重视利用
    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譬如
    ,
    他就非常重视利用德意志人对王朝的忠诚和强烈的
    民族主义情感
    ,
    为了把整个德意志人民团结在普鲁士国王的大旗之下。在发动对
    丹麦战争前
    ,
    他还利用了国内人民的民族情绪为其外交政策服务。为了制造舆论
    ,
    他曾经组织了群众请愿活动。此外
    ,
    他为了完成德国的最终统一
    ,
    他还利用西南四
    邦的民族主义情绪来对付法国。面对当时各大国反对德国进一步统一的局面
    ,
    俾
    斯麦却成功地利用了南德的民族主义情绪。在打败奥地利之后
    ,
    俾斯麦并没有因
    南德四邦曾站在奥地利一边而去惩罚他们
    ,
    也没有迫使他们加入北德意志联邦
    ,
    而
    是利用了拿破仑三世的野心
    ,
    他把普奥战争后拿破仑三世对莱茵河诸邦的吞并野
    心通知给巴伐利亚国王和南德诸邦政府
    ,
    从而在他们中间造成了恐惧法国的心
    理。
    他的心血没有白费
    , 1866
    年他以宽大的和约为条件
    ,
    换取了南德四邦与普鲁士
    结成抵御法国进攻的攻守同盟
    ,
    1867
    年南德四邦又加入了由普鲁士主导的关税
    同盟。这样一来
    ,
    他就轻而易举地把南德四个邦从军事和经济两个层面上置于自
    己的控制之下。所以等后来普法战争爆发的时候
    ,
    法国面对的不仅仅是以普鲁士
    为首的北德意志联邦
    ,
    而是包括南德四邦在内的整个德意志民族。
  
  
    作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
    ,
    俾斯麦时刻关注政治风云的变化
    ,
    他总是能抓住有利
    时机
    ,
    争取主动
    ,
    把责任推给对方
    ,
    陷对方于不义。
    这在他对待石勒苏益格
    -
    荷尔斯泰
    因两个公国的问题上和成功地通过篡改
    “爱姆斯急电”
    让法国挑起战争的做法上
    ,
    都得到几乎完美的体现。
    。
  
  
    俾斯麦留给后人印象最深的还是其出色的外交才能。
    良好的外交才能使他在
    处理问题时纵横捭阖而游刃有余。俾斯麦之所以能成为一代外交宗师
    ,
    就是因为
  
  
    他具有丰富的外交阅历和令后人望尘莫及的外交艺术。
    俾斯麦作为一代外交大师
    ,
    他善于施展纵横捭阖的外交手腕。他能审时度势
    ,
    化解和利用各种矛盾
    ,
    最大限度
    地孤立对手
    ,
    获取对自己最有利的位置和时机。对欧洲列强
    ,
    俾斯麦坚持以“军事
    大国政策”为基础
    ,
    积极开展灵活外交
    ,
    “推行一种多面政策
    ,
    为自己打开一切门
    路”
    。
    譬如
    :
    他为了在对奥战争中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
    除了千方百计去拉拢俄国之
    外
    ,
    还竭力对英国表示出友善的姿态
    :
    通过与英国达成协议
    ,
    降低了英国商品的进
    口关税
    ;
    他为了争取法国的中立
    ,
    他想法设法去讨取拿破仑三世的欢心
    ,
    就象前文
    提到的那样
    ,
    他曾忍辱负重先后三次去法国拜访拿破仑三世
    ,
    并暗示法国可以兼并
    卢森堡、
    比利时或是普鲁士莱茵省的一部分。
    他还利用拿破仑三世在欧洲奉行
    “支
    持民族独立的原则”以及支持民族自决的特点
    ,
    以支持意大利收复威尼西亚和允
    诺将丹麦人居住的石勒苏益格北部割让给丹麦来博取他的欢心。作为回报
    ,
    拿破
    仑三世允诺在未来的普奥战争中不会与奥地利结盟
    ,
    他说
    :
    “我不会站在靶子一
    边。
    ”
    所有这些
    ,
    他都是为了麻痹和利用法国
    ,
    最大程度地孤立奥地利。
    就象俾斯麦
    自己所说的那样
    :
    “我们决不能忽视波拿巴所提供的这种暂时的、失算的支持而
    不加以利用”
    。
  
  
    19
    世纪
    60~70
    年代的德国统一
    ,
    是其自身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
    也是德意志人
    民为之奋斗几个世纪的正义事业。作为这一进步的事业“助产婆”
    ,
    俾斯麦的历
    史作用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
    俾斯麦在德国统一过程中所展现的外交艺术也成为
    后世许多政治家外交家膜拜学习的对象。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