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中学历史的四大痼疾(上)(20041220)

http://www.newdu.com 2017-11-11 未知 newdu 参加讨论

    先从前几天我区举行的初中历史优质课比赛说起,上课内容是《三国鼎立》,有位选手在课即将结束时,抛出了一个问题作为课后思考题,统一是否一定优于分裂?这个问题的提出遭到了大多数评委和老师的反对,他们认为,这个问题会把学生思想搞乱,不利于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没有体现出历史的教育功能,有的老师认为,对初中学生不适合提这个问题,有的老师则认为,统一的优越是不容质疑的,尤其在目前还存在一个台湾问题的情况下。
    对中学历史教学我早有看法,这件事刺激了我整理自己的思路。我无意具体探讨"统一是否一定优于分裂",但我的确想探讨历史教育的本质或者历史课究竟要教给学生什么东西的问题。长期以来,中学历史界对历史工具性的追求已经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却被人们心安理得的接受,几乎所有的人都是"平静的生活在绝望当中"(梭罗),生活在精神的阉割当中,有被迫的阉割,有主动的阉割,把历史教育搞成了马戏团里面的驯兽表演,除了应试技术还是应试技术。所谓能力培养其实还是应试能力的培养,所谓开放式教学实际是在划定的圈子内的开放,所谓阐释历史是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前提下进行伪阐释。以精神的自我矮化为前提,构建一个虚幻的能力体系,这就是当前历史教学的现状。
    历史教育本质上应该是吸取前人智慧,因为人类具有一个特殊优势,即可以通过文化传播共享生存智慧,由此迅速提高个体和整个物种的生存能力。但从中国的历史教学来看,恰恰是在禁锢智慧,在意识形态的强势压力下,自觉或不自觉地充当着服务工具.自由思考、自由表达是传递智慧的前提,真相只有在自由状态下才能获得,就象阿克顿所说:"历史不是一位主人而是一位老师,它充满了邪恶,它只对那些在历史中选择实例的自由人诉说它的真相"(《自由与权力》),真相缺席的历史教育往往导致良知的缺失和偏见的滋长。
    目前人们已经意识到历史教育缺乏人文性,偏离了历史教育的本质,但我们还缺乏深入追问的勇气,为什么会缺乏人文性?难道仅仅是因为高考的存在吗?台湾和日本也有类似于我们高考的联考制度,但他们的历史教育比我们更加生动和鲜活,是真正的人文教育。我想,把历史教育中的一切弊病推给高考是不能说服人的,在许多地方的初中历史不参加升学考试,高一和高二理科的历史并没有升学压力,我们不也同样执着于"工具教育"吗?其实,历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远不是把问题推给高考就可以让我们全身而退的,从事历史教育工作的人没有人是无辜的,固然有教育体制的问题,有高考的压力,有教科书相对滞后的原因,有主管部门不够重视等等理由,但我认为还是人的因素是主要的,人们习惯了编织谎言,为历史作伪证,使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吃着狼奶长大,提供狼奶的教育怎么可能有人文性?以至于有的学者认为"我们需要花一生的时间来吐尽狼奶"。
    近十年,狭隘民族主义大泛滥,历史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为这类民族主义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当偏见和激情结合在一起时,它会产生令人生畏的破坏力,历史教育说到底是一种思想和价值观的教育,毕竟"历史思想远远多于历史知识"(《自由与权力》),我们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意识到了思想观念对一个民族乃至于对历史的影响力呢?我对此不乐观。
    其实改变现状很简单,一是自由思考,允许讨论历史中的一切问题,不设任何禁区,没有什么是不可以质疑的,二是说真话,就如同李慎之所说:知不知道固然重要,但说与不说才是关键。出于对思想观念巨大能量的畏惧,出于对教育那种令人望而生畏影响力的忌惮,我们也必须自由言说。
    然而,当前的历史教育是令人悲观的,假话、偏见、为尊者讳、甚至颠倒黑白已经司空见惯,以至于有人冷不丁讲几句真话,往往被人看作偏激,对意识形态无条件的服从成了许多人的本能,古人所讲求的"史家的良心"早已成为远古绝唱,历史教师作为启蒙者的价值对我们而言就象是天方夜谈。在文科中,问题越严重的学科越是不得批判,语文被人指责为"误尽天下苍生",而问题比语文严重得多的历史教育,仿佛一贯正确,不容他人置喙,就连硬伤一类最肤浅的批评(如2000年黄安年的批评),都无法接受,我不仅要问,谁来为青少年畸形的价值观买单?谁来为我们的未来负责?这是任何一个有良知的历史工作者无法回避的问题。新课标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可以说是切中了历史教育中的时弊,正是这个领域成为了历史教育过程中的重灾区。不是没有价值观,而是我们在宣扬畸形的价值观,在价值观方面,历史教育存在以下四大痼疾。
    一 腐朽的臣民意识
    我国著名学者李慎之先生曾痛切的说:"千差距,万差距,缺乏公民意识,是中国与先进国家最大的差距。"李慎之的所说的公民意识建立在"自由之意志,独立之精神"基础上,而臣民意识说穿了就是服从意识,与怀疑意识和平等诉求相对。与先进国家在意识上的差距,由多种原因促成,历史教育就是原因之一。
    臣民意识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被动接受,二是主动形成。众所周知,我们的言论空间有限,课堂上更是如此,"戴着镣铐舞蹈"构成了对被动接受的暗示,无论考试如何开放,一旦言论违背主流意识形态,学生就必然接受分数的惩罚,所谓开放式命题不过是"披着羊皮的狼",教师必须服从大纲要求,学生必须服从教材标准。表面上看,有些课堂讨论得激烈,观点很冲突,其实都是在老师精心的设计下,小心翼翼地饶开了某些"永远正确"的思想暗礁,在风平浪静的湖泊里进行思想操练,顶多掀起一点茶壶里的波涛,而那些被饶开的话题,才是真正关系到人类心智发展的真问题。不管我们如何用"逼良为娼"一类的话来为自己开脱,不可否认的是,客观上,学生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愿望,只想接受老师提供的"正确答案"。
    主动的服从意识形态的要求,则是大多数历史教师的客观写照,他们首先完成精神上的自我阉割,然后再去阉割学生,如同《葵花宝典》的要求:欲练神功,必先挥刀自宫。他们一站上讲台,首先是做凛然正气状,自觉的根据意识形态的需要,调整自己讲话的内容,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哪些话说浅点,哪些话说深点,仿佛教师面前有一个无形的主人,教师必须看他的脸色行事,教师所要做的不是最大限度的接近历史真相,不是刺激学生对精神世界的关注,而是千方百计地避免学生成为自由思想者,一门心思惦记着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是瞒和骗的教育。就以文章开头提到的"统一是否一定优于分裂"的问题而言,大多数历史教师都不赞成讨论这个问题,怕把学生思想搞乱,其实本质上是惧怕多元,思想对我们很多中学老师来说无异于洪水猛兽。他们已经早早地自觉把自己的思想和主流意识形态统一在了一起,正是先有自觉的服从,以为自己真理在握,然后才有思想的霸道,不容置疑,不容讨论。不允许争论某些问题的谬误在于,假如那意见是对的,那么他们是被剥夺了以错误换真理的机会;假如那意见是错的,那末他们是失掉了一个差不多同样大的利益,那就是从真理与错误冲突中产生出来的对于真理的更加清楚的认识和更加生动的印象,所以密尔斩钉截铁地说:"我们永远不能确信我们所力图窒闭的意见是一个谬误的意见;假如我们确信,要窒闭它仍然是一个罪恶"。
    中学生应不应该是自由思想者,在先进国家早已经不构成争论,在我们的臣民教育的影响下,却构成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话题,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悲哀,尤其是历史教育的悲哀,孩子的心灵尚未舒展就已经逼仄。
    在《死亡诗社》当中,基丁老师表达过这样一个观点:"一个人寻找自己的声音,开始得越早,找到的可能性越大,开始得越晚,找到的可能性越小。"我们的历史教育却是反其道而行之,常常以学生的年龄小做借口,向学生掩盖真相,用精心删减后的史实来体现所谓"教育的功能",其实是愚弄学生。美国的小学历史教育常常宏大叙事,要求孩子们写的历史论文,有"关于对杜鲁门外交政策的评论",有"对种族歧视问题渊源的探究"(黄痊愈《素质教育在美国》),题目大得匪夷所思。我不认为孩子年龄小,可以成为历史教学中对他们讲假话的理由,除非你能证明中国孩子的智商和情商都比美国孩子低,低到了我们的孩子不能正确对待真话,以至于发生意外而损害孩子身心健康的程度。
    不可否认,被长期禁锢的头脑突然被解放,会出现不适应的现象,就象长期处于黑暗中的眼睛突然遭遇阳光会晕眩一样,这不能成为掩盖真相的理由,它表明了服从意识对人的摧残,更表明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必须从小开始,在不正常的观念世界呆久了的人无法一下子适应正常的世界,一个高一的学生曾给我写过这样一封信,让我理解了这种的感受。
    "魏老师,我恨你,佩服你,同情你,希望永远都不会遇到像你这样的人,因为你让我感到卑微、惭愧、痛苦。我渐渐地可怜自己。
    当你第一次来上课时,我觉得你很博学。知道许多我们不知道的东西,敢说别人不敢说的话。但几节课后,我就对历史不感兴趣了,对你讲的那些也不感兴趣。我根本不关心中国的什么制度,什么真相被淹没,什么不公正的评价。我最关心的是我的成绩,我觉得那些很无聊,是自找苦吃……
    我不要痛苦地生活在真相中,我愿意随大流,愿意愚昧地、快快乐乐地活一辈子。我不知那样的生命是否有意义,但在我看来,生命的意义是无法诠释的。我知道人要心安理得地活在一个属于自己的时代,如果超越了那个时代就注定了要独自一个人地漂泊在错乱的时空当中。
    对不起老师,请允许我辜负你的牺牲,选择做一个没有思想的庸人。在以后的人生路上,你会是我难忘的好老师,我想不论是支持你还是讨厌你的那些学生,他们一生中最难忘的一定是你!因为他们有的已经有胆量认识真相,有的只是害怕那样做,时间,时间会让他们有一天认识真实,认识你!"
    这封信让我百感交集,我既对同学给予我的信任而由衷地感激,又对他对真相的畏惧感到难过,他还只有十六、七岁,却已经没有了梦想,丧失了享受思想的能力,体会不到精神世界发现的乐趣。同时,这封信也让我深思,一个人有没有拒绝自由的自由?我们是否应该给予他和追求自由的人同等的尊重?这个问题我将另外著文阐述。我不愿把"臣民"一词用在这孩子身上,但我的确感觉到了臣民教育的罪恶,我自负地想到,如果我从初中就开始教他,那么他现在绝不是这样的想法。
    二 僵化的唯物史观
    我们中的许多人开口"历史唯物主义",闭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仿佛那是不证自明的公理,在讨论问题之前往往把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预设前提,唯物史观就如同文革时的毛泽东,压根没有人想到它会有问题。
    在认识历史人物的作用时,人教95年社出版的《高中世界近现代史》教参(现在在使用)第 116页,有这样一段话:"我们还可以看到,拿破仑夺取政权,是时势造成的,即当时的法国需要这样一个军事**者,来维护大资产阶级的统治。假如不曾有拿破仑这样一个人,那么他的角色会由另一个人来扮演。"这段话完全是马恩言论的翻版,马克思在《法兰西阶级斗争》(69页)中写道:"如爱而维修所说的那样,每一个社会都需要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换句话说,这些人之所以伟大并不归功于他们的卓越才能,而应归功于历史的必然性。恩格斯也作了完全相同的表达,他在致施塔尔根堡的信中说:"恰巧某个特定的任务,而不是其他的人,在一定时局出现于某个国家,这当然是一种纯粹的偶然现象。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个人除掉,那时就会需要另一个来人代替他,而且这个代替者总是会被找到。恰巧拿破仑这个特定的科西嘉人,做了被战争弄得精疲力尽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者--这是个偶然现象。但是,假如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也会有另一个人来填充他的位置;这点可以由下面的事实来证明,即每当需要一个人的时候,他就总会被找到:恺撒、奥古斯都、克伦威尔。"
    事实上,这种观点是彻头彻尾的胡扯,接受这样的立场就等于智力自杀。认为假如不曾有过拿破仑,某一个别的人,而不是他,就会成为拿破仑(这就是说,就会完成拿破仑的工作),于是把下述事实当作论据提出来,即社会每当需要一个伟人时,他就总会被找到,这在逻辑上是幼稚的。这是因为,当社会需要一个伟人时,我们是怎样知道的呢?当然不是在他出现之后,对他的需要必定是先于他的出现而存在。但是,社会是否只是在当恺撒、克伦威尔、拿破仑和其他人出人头地的那些时期,才需要伟大人物呢?说社会总是需要伟人,事实上更加准确。那么伟大人物为什么并不总是随时都有的呢?当蒙古人蹂躏俄国并阻挠它的发展的那个时候,伟大人物在哪里呢?为什么19世纪的中国和印度,没有一个伟大人物起来团结全国反对西方列强呢?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时,中国的伟人隐藏在哪里?当1921年的意大利、1923年的德意志在客观上已经具备了革命条件时,伟人在哪里?那时不需要他们吗?假定拿破仑、马克思、列宁、毛泽东出现的时候,存在着对他们的需要,我们怎么能担保说那种需要,如果不是被这些人,也会被象他们"一样伟大"的别人所必然付诸实现?试想,假如列宁在瑞士流浪中已经病逝,那么,俄国革命在1917年11月会发生吗?而假如俄国革命在1917年10月不曾发生,俄国以后的事件是否会采取同样的进程?假如拿破仑在第一次远征意大利时丧命,欧洲的历史是否会有所不同?假如苏拉在公元前82年,除了剥夺恺撒的财产和祭司的职务以外,不听从修女们的调停,并按照计划执行了恺撒的死刑,那么罗马会上升到世界帝国的顶点吗?
    对于这些问题本来不能作出教条式地肯定答复,而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不是把这些问题留交到历史上各种可能性的精致分析去解决,而是僵硬地和机械地用历史唯物主义来预先解决所有一切困难。50多年以来,我们的历史教育在这个问题上,以无比的虔诚玩着猴子学样的把戏。
    历史唯物主义除了在评价历史人物作用时荒唐以外,在认识社会、历史发展对经济的依赖方面也存在严重夸大,体现出了庸俗唯物主义的倾向。
    波谱曾在《开放的社会及其敌人》中,批判历史唯物主义过分强调经济在历史中的作用。他说:"经济主义经常一扫无遗地被人解释为这一种理论,即认为一切社会发展都依赖于经济条件的发展,尤其依赖于生产的物质手段的发展。可是这种理论显而易见是错误的。在经济条件和观念之间存在一种互动,但后者并不是简单地单方面依赖于前者。试想某一天,如果我们的经济体系(包括全部的机器设备和社会组织)被毁灭了,但是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却还能保存下来。在这个例子中,它要获得重建(在一种较小的范围内,经过无数人饿死之后),可想而知用不了多少时间。然而,试想有关这些事物的一切知识都消失了,而这些物质的东西却保存着。这好比是一个野蛮的部落占据了一个高度工业化却又废弃了的国家所发生的情形。它很快就会导致文明的物质遗迹的完全消失。" 简言之,马克思把社会历史发展对经济的依赖夸大到了不适当的程度。马克思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也许有它的价值,但是不应该过于认真对待;我们不过应当把它看做一种最有价值的揭示,它仅仅向我们表明,考虑事情必须照顾到它们与经济背景的关系而已。经济绝不是所有社会现象、历史运动的最终的、唯一的根源。
    我们在历史教学中是怎样处理这个问题的?长期从事高三历史教学的老师都知道,在各种高考模拟试题甚至高考试题中,非常重视对历史事件根本原因的探讨,但这种"探讨"是非常搞笑的,例如: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答: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答: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基本上成了一种固定模式:某某革命(或改革)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某某的统治阻碍了某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我们这样教学生:无论历史事件有多么纷繁复杂千差万别,它的根源一定落脚于经济层面,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不这样思考问题,你就不得分,你就将在高考中被淘汰。你千万不要相信题目中所说"请谈谈你的看法"的真实性,你若真的谈你的看法,那你就傻了,人家只是跟你客气,你岂能当真?就象成都人顺口说一句"留下来吃饭吧!",你若真留下来了,人家恨你一辈子。所以,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用不着自己思考问题,因为历史唯物主义已经替我们预先想好了所有社会、历史问题的终极答案,你唯一要做的就是依葫芦画瓢。
    有这样的历史教育,我们怎么可能通过文化传播共享生存智慧,由此迅速提高个体和整个物种的生存能力呢?唯物史观的全部问题就在于,它把历史发展过程看作是不可更改的,从而产生出一种特殊形式的"宿命论",事实上,"历史发展的过程从来不是由理论构思(即使很好的理论构思)来规定的,虽然这些方案和其他不那么合理的(甚或十分不合理的)诸多因素会起来无疑会有某种影响"(波谱《历史决定论的贫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