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荷马史诗研读报告:《伊利亚特》的内容、价值和它所反映的欧洲人格

http://www.newdu.com 2017-11-11 未知 newdu 参加讨论

    

      
        公元11世纪至前9世纪,是古希腊史上的荷马时代,它得名于盲诗人荷马整理与汇编的两部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其中,《伊利亚特》直接描绘了希腊军队联军同特洛伊人两军对垒的场面,记述了双方历时十年的战争最为悲壮的一页。相比于《奥德赛》以奥德修斯个人的返乡经历及他和家人对无理求婚者的斗争过程为叙述内容,虽不能说前者更好,但不容质疑的是,《伊利亚特》对文明展示的视角是更为国家化、宏大化的。
    第一部分   《伊利亚特》的内容和价值
    对于每一个读过或未读过《伊利亚特》的人来说,有两个问题是最为基本的,即它究竟写了什么?价值何在?而对这两个问题,实际上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因为“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在此,我以我的理解和视角做一个回答。
    (一)   内容——全景特洛伊之战
    《伊利亚特》共24卷,15693行,描写了在交战第十年,希腊联军最后攻克特洛伊之前的51天里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从字面上看,史诗仅着墨于战争双方由相持不下到希腊占据上风这一过程,即只是截取战争最后关头的一个片段在写;而事实上,史诗的内容是向人们全景式的展现了这场波澜壮阔的特洛伊之战,从开始到转折到结局。。。。。。。。。在我看来,《伊利亚特》对这场战争的原因、经过、结果都已做了或直接或间接,或正面或侧面,或显性或隐性的说明。
    关于引发这场战争的原因,整部史诗至少反映出两点:
    第一,争夺海伦。这就涉及到另一个希腊神话——“不和的金苹果”的故事。荷马史诗中的英雄阿喀琉斯是裴琉斯和海洋女神塞提斯之子,而在裴琉斯和塞提斯结婚时,他们曾广邀各路神灵出席婚礼,却惟独忘了不和女神厄里斯。这位女神生气了,她有意挑起一场纠纷。当婚礼举行时,她在宴会上投下一个金苹果,上面写着“给最美的女神”。这引起了天后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爱神阿芙罗底忒对金苹果的争夺。最终,特络伊王子帕里斯把金苹果判给了爱神。后来,为了酬谢帕里斯,爱神帮助他把天下最美的女人——斯巴达国王墨涅劳斯的王后海伦给诱拐走了。在《伊利亚特》中,海伦的第一次亮相是在第三卷,帕里斯和墨涅劳斯即将为了她决斗的时候,她来到城楼观战。诗人称其为“长裙飘舞的海伦,女人中闪光的佼佼者”,并借诗中人物之口说;“她的长相就想不死的女神,简直像极了。”、“难怪,为了她,特洛伊人和胫甲坚固的阿凯亚人今年奋战,含辛茹苦——谁能责备他们呢?”;而帕里斯则被描述为“神一样的亚力克山德罗斯”、“仪表堂皇的”、“衣衫光亮,潇洒俊美”。在第三卷75页海伦与帕里斯的对话中写道:“以前你可是个吹牛的好手,自称比阿瑞斯气钟爱的墨涅劳斯出色,无论是比力气、手劲还是枪投。”这表明,帕里斯以前经常在海伦面前自我夸耀,从而诱惑她;在帕里斯的回答中又写道;“当初把你从美丽的拉凯戴蒙带出,乘坐破浪远洋的海船离走。。。。。”,显然,这便是“拐”。而这一“诱”一“拐”的的结果,便是引发了双方旷日持久的特洛伊战争。为了报仇复怨,夺回海伦,希腊联军不惜舟车劳顿、大举远征。第二卷第47页写道:“来自群山环抱、沟壑跌宕的拉凯代蒙、法里斯……….的兵勇们,由阿伽门农的兄弟、啸吼战场的墨涅劳斯率领,统辖六十条海船,离着其它军旅群聚。他巡视在队伍里,坚信自己的刚勇,催督部属向前,因他渴望报仇,比谁都心切:为了海伦,他们承受了战争的悲苦和磨难。”由此可见,对海伦的争夺正是整场战争的直接导火索。但其实也只是希腊发动战争的一个借口而已。
    第二,希腊方面掠夺财富。这是荷马史诗透露出来的关于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第一卷第一页,在克鲁塞斯对阿伽门农的乞求中有这样一句话;“但愿家住俄林波斯的众神答应,让你们洗劫普里阿摩斯的城堡”;第6页在阿喀琉斯与阿伽门农的对话中又有一句:“将来,倘若宙斯允许我们荡劫城垣精固的特洛伊……..”而在第7页双方的争吵中,阿喀琉斯更直截了当的斥责阿伽门农发动战争是为“积聚财富,增添库存”;第2卷第30页,连阿伽门农自己也吐露了真实的意图:“来此投枪的战勇,打退了我的进攻,不让我实现我的意愿,荡劫伊利昂,这座人丁兴旺的城。”事实上,特洛伊扼守着爱琴海乃至整个地中海地区与黑海相通的咽喉要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又加上这里农牧业发达、工商业繁荣,所以自古以来就以富庶著称于希腊诸邦。而当时,由于国内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的愈演愈烈,又加上周边贸易伙伴埃及、赫梯的衰落,迈锡尼各邦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统治者为了转移这种危机,从海外获得财源,才结成联盟远征特洛伊并苦战十年。这就类似于二战中的德、意、日三国,为转嫁因经济危机引发的国内政治、社会危机而结成轴心国同盟向海外扩张。
    对于这场战争的过程,史诗采取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的表现方法。用对第十年最后几十天战事的描写为人们还原了整个十年战争的图景:
    在前九年,双方将士浴血奋战、互有攻守,以致长期相持不下。这是希腊联军内部围绕着“是否继续战争”而发生了多次分歧。第2卷第30页,联军统帅阿伽门农对全体将士说:“属于大神宙斯的时间,九年过去了;海船的木板已经腐烂,缆绳已经蚀断。在那遥远的故乡,我们的妻房和幼小的孩子正坐身厅堂,等盼着我们,而我们的战事仍在继续——为了它,我们离家在此——像以往一样无有穷期。不干了,按我说的做!让我们顺从屈服,登船上路,逃反我们热爱的故乡——我们永远抢攻不下路面宽阔的伊利昂!”而这番讲话“掀腾起澎湃的心浪,在全体兵勇的胸腔”,“他们清出下水的道口,叫喊之声响彻云天;士兵们归心似箭,动手搬开船底的挡塞。”最终,是在神的指示下,由“足智多谋的俄底修斯”“用和气的话语拖劝回每一位兵汉”,平息了这一次士兵们企图返乡的事件。不过,也可由此想见,远离家乡和亲人,而特洛伊城又久攻不下,这已使得念返故乡的希腊军队意志消沉,几近放弃的边缘。
    在第十年,战场形势却风云突变。诚然,这种“突变”是此前漫漫九年的战争里日积月累的量变达到质变所引起的大爆发。而我们也应看到,推动这一巨变得以实现的直接动力则来源于阿喀琉斯的愤怒。在《伊利亚特》中,阿喀琉斯一共有两次愤怒:第一次是在第1卷,原因是阿伽门农无理的夺走了他的战礼,他心爱的姑娘——布里塞伊丝。为此,阿喀琉斯愤而退出战斗,致使希腊方面损兵折将、节节败退;第二次是在第18卷,原因是赫克托耳杀死了他的好友帕特罗克洛斯。为此,阿喀琉斯重返战场,杀死了赫克托耳,而这也预示了特洛伊城的可悲结局。简而言之,阿喀琉斯的两次愤怒,一为“女人”、一为“兄弟”,使他在战场上一“出”、一“进”。对希腊军队而言,这使得原来平行演进的僵持的形势蓦地一“降”一“升”,就像一个波浪式的起伏,从而实现了战争的转折。也正因如此,阿喀琉斯的愤怒被被人们认为是一条十分重要的、贯穿《伊利亚特》全篇的鲜明主线。
    阿喀琉斯杀死赫克托耳之后,特洛伊老国王普里阿摩斯冒险来到希腊军营,乞求前者返还儿子的尸体。阿喀琉斯应允了老人。在描写完赫克托耳的葬礼之后,史诗戛然而止。这使读者产生一个误解,即《伊利亚特》没有对特洛伊战争的结局进行叙述,是不完整的。其实,这正是荷马的高明之处。诗人一反传统,没有平铺直叙的从正面描写战争的结局,而是将之隐性的表现于全诗之中。在《伊利亚特》里,许多地方都能明显的看出荷马对战争结局的揭示:
    第一, 赫克托耳英雄陨落。在第二卷第56页写道:“高大的赫克托耳是特洛伊人的统帅,普里阿摩斯之子,头顶闪亮的帽盔,率领着最好最勇敢的兵丁。”第七卷第156页,阿伽门农劝告墨涅劳斯不要同赫克托耳作战,他说;“疯啦。宙斯钟爱的墨涅劳斯!不要这般冲动——克制自己,虽然这会刺痛你的心胸!不要只为了决斗,同赫克托耳,普里阿摩斯之子,一个远比你出色的人交手。在他面前,其他战勇亦会害怕发抖。在人们争得荣誉的战场,就连阿喀琉斯也怕他三分。”于是,墨涅劳斯放弃了决斗,而所有希腊人也都畏缩不前。可以说,赫克托耳是特洛伊抵拒希腊人的中坚和砥柱。第六卷第147页说:“赫克托耳,独自一人,保卫着特洛伊城堡。”然而在第二十二卷,“赫克托耳,一个被特洛伊人,在他们的城里被尊为神一样的凡人”,最终丧命于阿喀琉斯的枪矛之下。这就意味着特洛伊城支柱已倒,大厦将倾。以至面对他的死亡,特洛伊人如丧考妣,“无不痛哭流涕,哀悼之声响彻全城的每一个角落。此番呼号,此番悲烈,似乎高耸的特洛伊城已全部葬身烧腾地火海,从楼顶到墙垣的跟沿!”
    第二,葬礼的悲哀预示。第二十四卷第594页,在赫克托耳的葬礼上,安德罗玛开纵情哭诉:“我的丈夫,你死得这般年轻!你丢下我,宫居里的寡妇,守着尚是婴儿的男孩,你我的后代,一对不幸的人儿!我知道,他不会长大成人:在此之前,我们的城堡将被荡为平地,从楼顶到底面的墙沿!因为你已不在人间,你,城堡的卫士,保卫着城内高贵的妻子和无力自卫的孩童——不幸的人们,将被深旷的海船运往陌生的国度。我也一样,随同被抢的女人;而你,我的孩子,将随我同往,超越体力的负荷,替一位苛刻的主人干起沉重的苦活。或许,某个阿开亚强人会伸手把你夺走,扔下城楼,暴死在墙基边…….”这与其说是诗中人物的悲戚悼词,倒不如说是诗人借安德罗玛开之口向人们讲述了战争的最终结局——特洛伊城被攻陷、被夷荡;人民被杀死、被掳掠。而当史诗写到特洛伊人“汇拢聚合,分享祭奠赫克托耳的盛宴”,我不禁想到,也许这便是他们最后的晚餐。
    第三,众神的争斗和宙斯的属意。我们知道,在《伊利亚特》中,神的参与贯穿着整个特洛伊战争,他们的力量支配着战争形势的发展。天后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裂地之神波塞冬等是支持希腊军队的神灵代表;而太阳神阿波罗、战神阿瑞斯、爱神阿芙罗底忒等则站在特洛伊人一边。两个神灵集团为了使各自支持的一方获胜,各显神通、互相争斗。首先,神们在宙斯面前彼此指责、相互攻讦,企图以此影响宙斯的抉择。比如第五卷第125页,赫拉因阿瑞斯狂杀阿开亚人而愤怒“对克罗诺斯之子、至高无上的宙斯问道‘父亲宙斯,瞧这个横霸人间的阿瑞斯,杀死了这么多骠健的阿开亚战勇,毫无理由,不顾体统,只是为了让我伤心。对他的作为,你,你不感到愤怒吗?此外,库普里斯和银弓手阿波罗挑起了阿瑞斯的杀性——这个疯子,他哪里知道何为公正——此时正乐滋滋地闲坐观望。’”而在该卷第130页,阿瑞斯又在宙斯面前指斥雅典娜,说她是一个“该受诅咒的妇道,心中只想着行凶作恶”、“我行我素”、“挑惹灾祸”的“疯女”。其次,神们为各自支持的军队出谋划策,催励和指引人们的行动。比如第二卷第31页,雅典娜告诫俄底修斯,让他及时阻止了希腊士兵的溃散,整饬了军队的秩序;又如第十三卷,波塞冬从深海了出来,幻取凡人的形象,第303页说他“不敢明目张胆的助佑,而只能用隐晦的形式”“穿行在阿耳吉维人中间,督励他们向前。”再次,神们千方百计的为各自支持的一方创造条件,是战事朝着有利于己方的态势发展。除了有名的“阿波罗计划”,在第十四卷中还写到了“赫拉的诱惑”。赫拉为了迷乱宙斯的心眼而绞尽脑汁,第328页说:“经过一番思考,她觉得此法甚妙:把自己打扮起来,下到伊达山上,兴许能挑起他的情欲,贴着他的肉身,一起同床做爱。这样,她也许能用香熟的睡眠,合拢宙斯的双眼,迷糊他的感察、他的警觉。”然后,赫拉如此做了,而趁着诱使宙斯与他合欢之际,她传信给波塞冬,让他“全力以赴,助佑达奈兵勇,使他们争得荣光”。最后,神门还直接参与到激烈的战斗中,要么给兵勇们输进源源不断的勇气和体力,要么给亲自作战。比如第五卷中,赫拉和雅典娜就曾举鞭策马、手抓枪矛、冲下俄林波斯山,加入与阿瑞斯及其支持的特洛伊人的战斗。第129页更特别写到了阿瑞斯与雅典娜这一对男女战神的精彩对决:“阿瑞斯首先投枪铜矛飞过轭架和马缰,凶暴狂烈,试图将对手夺杀。但女神,眼睛灰蓝的雅典娜,伸手抓住枪矛,将它拨离马车,使之一无所获。接着,啸吼战场的狄俄墨得斯奋臂投出铜枪,帕拉斯.雅典娜加剧了它的冲莽,把它深深的扎进阿瑞斯的肚腹,系绑腰带的地方。她选中这个部位,把枪矛推进深厚的肉层,然后将它绞拔出来。披裹铜甲的阿瑞斯痛得大声喊叫…….”而从整部《伊利亚特》来看,在两派神灵的争斗中,赫拉和雅典娜等支持希腊人的神灵是占据上风的,这突出表现为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宙斯的属意。第四卷开篇写众神正在对战争进行着商议,作为神界之王的宙斯,本意是青睐特洛伊人的,他希望两军“缔结和约,言归于好”,但却因赫拉的反对而作罢。赫拉说;“克罗诺斯之子,可怕的王者,你说了些什么?是想让我的努力一无所获,付诸东流?我曾汗流浃背,把驭马干得筋疲力尽,为了召聚起军队,给普里阿摩斯和他的儿子们送去灾愁。做去吧,宙斯,但我等众神绝不会一致赞同。”而宙斯答道:“………….你爱怎么做都行,但要记住,不要让这次争吵日后给你我带来悲愁。………我已给你这次允诺,尽管违背我的心意。……”可见在此处,宙斯已答应赫拉最终让希腊人攻破特洛伊,而整场战争的结局亦由此而敲定。
    综上,伊利亚特全景式的在现了特洛伊战争的点滴历程,那种认为此书因只记述了一个特定片段而显得不够系统,或不读《奥德赛》就无法知晓战争结局的看法,是不能成立的。
    (二)价值——多方位的意义审视
    作为一部所记事件如此久远而重要,所述内容如此恢弘而丰富的传奇性史诗,对它的价值的认定,我想,站在人文学的领域,无论从哪一个角度去审视而最终给予其卓然的肯定与评价都是无可厚非的。此处,我提出文学、史学、哲学、美学四个方面,浅析一下《伊利亚特》在这些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价值与意义。
    (1)  文学价值
    荷马不是古希腊第一个诗人,但却可以说是古希腊第一个伟大的诗人。在他之前,没有一部像《伊利亚特》一样规模如此宏伟、构思如此精致、语言运用及表达如此成熟的史诗作品。今天,荷马史诗被认为是古希腊文学辉煌的代表,已经成为欧美叙事诗的典范。用对一部文学作品进行解剖的眼光来看,伊利亚特的文学价值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宏观构思上:严谨有度、巧制精编,处处昭示着这是经作者缜密思虑后的产物。《伊利亚特》的时间跨度长达十年之久,内容庞杂,然而却显得线索清晰、主题明确、中心突出,这是由于诗人在进行题材处理和谋篇布局时采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把故事集中在某一段时间、某一个事件、某一个人物身上,从而把纷繁的情节和画面浓缩为一个浑圆的整体。比如,第五卷中,在人喊马嘶、刀光剑影的战场上,荷马始终把目光聚焦于狄俄墨得斯,描写他的豪勇和冲杀。我们还发现,诗人是把十年的战争集中到最后51天来写,又把这最后51天突出为最关键的20几天,而这20几天的重中之重又不过4天而已。相比于过去那种“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流水账”,这种电影似的层层推进的技法实在堪称一大创举。
    第二,情节安排上:跌宕起伏、有曲有折,避免了令人乏味的平铺直叙。从宏观上看,整部史诗以阿喀琉斯的愤怒为端点经历了两次大的转折,正如我前面所讲,这造成了战场形势一降一升的“大波动”。而从微观上看,一些局部区域也还存在着类似的“小波动”。比如第二卷中原本“很可能冲破命运的制约,实现回家的企愿”的希腊士兵们,最终却被俄底修斯阻拦了;又如第三卷中,前一秒还在沙场与墨涅劳斯血腥拼杀的帕里斯,后一秒却被爱神掳送回宫居与海伦寻欢作乐去了…………..而正是这些大大小小的波动,构成了史诗不同寻常的、精彩绝伦的、引人入胜的故事延展,我想,这也是荷马史诗得以为人所爱、广泛流传的重要原因。
    第三,人物刻画上:鲜明、细腻,栩栩如生。“鲜明”是指诗中人物性格突出,比如阿喀琉斯是英勇冲动的,赫克托耳是敢于担当的,俄底修斯是足智多谋的,阿伽门农是刚愎自用的等等。“细腻”则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诗人善于表现人物主导性格之外的其他性情。如一向阳刚勇武的阿喀琉斯会因布里塞伊丝被抢而哭哭啼啼,“悲痛交加,睁着眼泪汪汪的眼睛,远离着伙伴,独自坐在灰蓝色大洋的滩缘………”;又如阿伽门农也有勇于自责的时候——第二卷第39页,他说道:“为了一个姑娘,我和阿喀琉斯竟致唇枪舌剑,而我还率先动了雷霆。倘若我俩能齐心合谋,特洛伊人就难以继续躲避灭顶的重击,一刻也不能!”“细腻”的第二层含义是指诗人善于捕捉人物的心理活动,并且总能将之准确的表现出来。比如第二十四卷中普里阿摩斯来到希腊军营,希望阿喀琉斯归还赫克托耳的尸体。他“展臂抱住他的膝盖,亲吻他的双手”,而“阿喀琉斯此时表情愕然,望着普里阿摩斯”,“众人面面相觑,惊诧不已”。后来,“老人一番诉说,在阿喀琉斯心里催发了哭念父亲的激情。他握着老人的手,轻轻的把他推开;如烟的记忆,笼罩在他俩心头。老人蜷缩在裴琉斯之子的脚边,哭悼着杀人的赫克托耳,而阿喀琉斯则时而哭念他的父亲,时而悲悼帕特罗克洛斯的死亡;悲戚的哭声在营棚里回转。当卓越的阿喀琉斯流够了辛酸的眼泪,恸哭的激情随之离开了肉体和心灵——他从座椅上起身,握着老人的手,把他扶站起来,看着他灰白的须发,心中泛起了怜悯之情……..”可见,在这里,无论是普里阿摩斯还是阿喀琉斯的心理活动都是极为复杂的。而诗人将这种“复杂”通过表情、语言、动作等的描写完美的呈现在了读者的面前。总之,是这种“鲜明”与“细腻”的二相叠合才构成了史诗人物的生动鲜活,我们仿佛真切的看到一个个英雄从字里行间跃然而起,徐徐走来。
    第四,语言表达上:风格洗练而肃穆,手法多样而成熟。比喻和象征是不能不提的两种表达技巧,因为它们在史诗中俯拾即是,几乎成为伊利亚特在语言方面最突出的特色、最耀眼的地标。比如隐喻,“民众的牧者”喻首领、“羊群的母亲”喻大地;又如明喻,第三卷第59页有几行描述希腊军队进兵情景的文字:“阿开亚人静静行进,吞吐着腾腾的杀气,人人狠了心肠,决心生死与共。兵勇们急速行进,穿越平原,脚下掀卷起一股股浓密的泥尘,密得犹如南风刮来弥罩峰峦的浓雾——它不是牧人的朋友,但对小偷,却比黑夜还要宝贵——使人的目力仅限于一块投石可及的距离。”这里将“浓密的泥尘”比作“浓雾”,又将“浓雾”比作“黑夜”,借以表现了兵勇行军速度的迅疾;再如象征,第16卷第399页,“福伊波斯.阿波罗捣落他的帽盔,带着四条冠脊,成排的洞孔,滚落在马蹄下面,碰撞出叽叽嘎嘎的声响;鲜血和泥尘玷污了鬃冠。在此之前,谁也不能用泥秽脏浊这顶铜盔………..”这里,铜盔的滑落象征着帕特罗克洛斯的死亡。
    上述四个方面的内容对日后西方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源本”式的影响,从而彰显了《伊利亚特》的文学价值。
    (2) 史学价值
    尽管《伊利亚特》最初是作为一部文学作品而流传下来,但文学是对社会的反映,因此,它的史学价值同样彪炳千秋。
    由于荷马时代是古希腊史上的“黑暗时代”,社会经济呈现出衰退状态,没有城市、没有宫殿、没有文字,所以保留下来的无论是考古资料还是文献资料都非常贫乏。这样,作为那个时代的文学作品,尤其又是一部大部头的史诗,它的史学价值首先便在于一定程度上保存了历史,使之为后人所知;其次,它也弥补了因材料稀缺而导致的古希腊史研究的一页空白,成为了史学工作者了解和研究那段历史最基本最重要的材料;再次,由于荷马史诗的故事初步形成于前8C,前6C首次成本,至前3C最终考订,因而在几个世纪的传唱过程中,它杂合了迈锡尼时代晚期和荷马时代的文明。这样,荷马史诗所载的内容便成为了衔接两个时代的关键,也在很多方面体现出了这种时代过渡的特点,这是十分独特的。比如荷马史诗所反映的当时的社会形态为父系氏族公社,生产工具上铁器的制造和使用,军事民主制之下公民大会中的成员、贵族会议中的成员和总首领的权利、地位、义务、三方的关系,乃至当时的社会道德、夫妻关系在时代大背景中的状况等等;然后,史诗涉及的领域宽、内容丰,这样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作品为我们全方位深层次的“立体研究”提供了可能。于是,战争史、经济史、社会史、宗教史等等领域的学人纷至沓来,在书中放大了眼睛寻找信息,以培植新的学术成果;最后,《伊利亚特》在考古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也值得大书一笔,因为正是在它的指导下,施里曼先后发掘出了特洛伊遗址和所谓“阿伽门农的宝藏”,成为20世纪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当然,这也反过来证实了荷马史诗的真实性。此外,相比《奥德赛》,《伊利亚特》以国家为单位直接描写了恢弘的战争冲突,这种文明展示手段使后代史学研究者在研究二书时往往采取不同的方法:对《伊利亚特》正面介入,对《奥德赛》则侧面介入。我想,这对于多样的史学研究方法的启迪和开拓有积极影响。
    (3) 哲学价值
    我认为,《伊利亚特》的哲学价值可以概括为两个的方面——宗教神学的奠基和人本意识的滥觞。
    希罗多德说荷马和稍后的赫西俄德是古希腊神学的奠基人。在《伊利亚特》中,荷马描绘了众多神灵,而又不仅仅着墨于表现他们对战争进程所发挥的力量,更重要的是,在整部史诗中,诗人一方面尝试着厘清其谱系,另一方面还极力将神灵人格化。可以说,赫西俄德的《神谱》是在荷马史诗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的。而从本质上讲,神和人的区别只有两点:神可以长生、神有法力。而人所有的七情六欲,神同样具备。比如第十八卷第434页,当阿喀琉斯因帕特罗克洛斯之死而愤怒,其母塞提斯也生发极大悲痛和担忧,她说:“姐妹们,奈柔斯的女儿们,听我说,听我唱,唉,我的苦痛和烦恼!了不起的生育,吃尽苦头的母亲!我生养了一个完美无缺、强健剽悍的的儿子,英雄中的俊杰,…………然而,我却把他送上弯翘的海船,前往伊利昂地面,和特洛伊战斗!我再也见不到他的身影,见不到他回反自己的家园……..”又如第十八卷第348页,当波塞东听闻宙斯要求他退出战斗、返回深海的命令后,竟“怒不可遏,嚷道:‘真是蛮横至极!虽然,他很了不起,但他的话语近乎强暴!………所以我没有理由唯宙斯之命是从!’”;再如该卷第346页赫拉曾评价宙斯是“多么固执和傲慢”,第二十四卷第546页,,阿波罗因赫克托耳之死曾悲愤交加的指斥众神为“狠心的神祗,残酷无情的天尊”。可见,《伊利亚特》中的神不同于东方的神——具有完璧无瑕的品德,处于与世无争、超然物外、无忧无虑的极乐状态。相反,他们有血有肉、爱憎分明,这正构建起古希腊神学一大鲜明的特点。而正因为神有着人的性格,所以他们会凭着自己的心意主导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一切,这种理论表现了时人古朴的唯心主义哲学观。
    
    B.《伊利亚特》通过对神与神、神与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叙写,还抛出了一个发人深思的哲学命题:人与人生。对于“人生”,荷马的定性是“短暂”而“苦难”。在第六卷第137页他借格劳科斯之口对人们说:“凡人的生活就如树叶的聚落。”是的,也许还未曾经意,它便已飘然而下;与此同时,从人出生一刻开始,便已受到命运的摆布,笼上了死亡的阴影,注定多舛。对于“”,诗人主要对其属性和价值进行了思考,流露出两个方面的的认识
    第一, 人在自然规律、战争、宿命面前是渺小的、苍白的、柔弱的首先,人类无法摆脱死亡。第十八卷中,阿波罗承认他不会为了人与波塞冬开战,在他看来,人“纵然一时间风华森茂”,但终究难逃一死,“枯竭衰老,体毁人亡”。其次,无论生前如何辉煌,死后也不能延续。在血腥厮杀的战场上,人命如蝼蚁,曾经的勇士倒下了,也不过是一具蓬头垢面的死尸。第二十二卷里,英雄赫克托耳死后,铠甲被剥落、尸身被侮辱,“阿开亚人的儿子们跑来围在他的身边……人人都用手中的利器,给尸身添裂一道新的痕伤………”最后,尽管《伊利亚特》显示在理论上,人在某些情况下能够超越命运的束缚,然而事实上,人永远无法实现这种超越。阿喀琉斯有其宿命——为荣誉战死疆场、赫克托耳有其宿命——为责任身死人手、海伦曾被阿芙罗底忒以蛮横的态度当做玩偶操纵………所有人都无法抵拒宿命,纵然为此奋力拼搏。显然,这体现出浓厚的我悲剧色彩,被认为是西方悲剧意识的源头。
    第二, 人的力量隐隐闪光。“悲剧”不意味着“悲观”。人的渺小、苍白和无力是上天注定的,是外界植入我们这个种类的相对静固的因子;但我们动态的行为活动却可以不渺小、不苍白、不柔弱。诚然,死亡终会降临、战争碾压了生命、宿命不可抗拒,然而《伊利亚特》中的人物仍在顽强的拼搏,而非消极沉沦,徒任命运摆弄。阿喀琉斯知晓宿命也要一往无前,赫克托耳明知必死也仍义无反顾,英雄们如是,普通的士兵们又何尝不如是?——“让我们冲上前去,要么为自己争得荣光,要么把他拱手让给敌人”——他们甚至没有名字,但却能视死如归、冲锋陷阵,为的是竭求胜利和光荣。另外,还有两件事也值得一提。一是人可以斥责神。第三卷第56页,普里阿摩斯对海伦说:“过来吧,亲爱的孩子,坐在我的面前,看看离别多年的前夫,还有你的乡亲和朋友。我没有责怪你,在我看来,该受责备的是神,是他们把我拖入了这场对抗阿开亚人的悲苦的战争。”又该卷第74页,海伦呵斥阿芙罗底忒:“疯了吗,我的女神!如此处心积虑的诱惑,用意何在?你还打算把我引向何方?……….你来到这里,心怀狡黠的筹谋?要去你自己去吧……抛弃神的地位……替他吃苦受难,永远同住厮守,直到他娶你为妻,或把你当做一名供他役使的伴仆。”第二件事是人可以打伤神。第五卷第111页—第112页,阿芙罗底忒被狄俄墨得斯刺伤,“枪尖穿过雅典娜精心织制的、永不败坏的群袍,毁裂了皮肤,位于掌腕之间,放出涓涓滴淌的神血”,而女神“带着钻心的疼痛,惶惶离去”。在狄娥奈对峙的宽慰话语中又透露出:“家住俄林波斯的神祗,当我们互相以痛苦相扰时,吃过凡人的苦头何止一二?”厄菲阿尔特斯和俄托斯曾把阿瑞斯捆绑在青铜大锅里长达13个月,赫拉克列斯曾用箭射中了赫拉和哀地斯…….神灵本是不可亵渎的,然而在《伊利亚特》中,然却可以怨恨之、攻伐之,这既表达了人(包括诗中人物和作者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又显示了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力量的凸起。
    在对上述两点进行认识的过程中,荷马采用了一种近似欲扬先抑的手法:先向人们展示人生的“短暂”和“苦难”以及人的固有属性的渺小、苍白、柔弱;然后告诉人们越是如此就越应奋进不息。他催励人们把握现实,珍惜当下,倡导人们为荣誉、爱情、友情、责任乃至是物欲的东西而努力拼搏、冲击(尽管不能“冲破”)命定、实现自我。显然,这具有很强的个体本位意识。后来,这种意识逐步演化为以复兴古希罗文化为旗帜的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潮,真正举世闻名的——“人文主义”。
    (4)美学价值
    伊利亚特中的美为三大类:人体美物件美景象美。而这三大美,不仅深刻的影响了后世西方人的美学观念,甚至可以说为他们的审美确立了典范,至今,能在生活中感受到。
    首先,人体美分男性美和女性美。在《伊利亚特》中,男性美的典范首推阿喀琉斯,他有着“俊美、高大挺拔的身躯,就像神明一般”。事实上,荷马笔下的英雄几乎都有一个共性,即“膀阔腰圆,力大如牛”,他一次充分张扬着他所推崇的纯粹阳刚和勇力的男性美。而女性美的代表非海伦莫属。史诗中,她的一举一动都流露着动人的纤柔和妖娆。其实,荷马对人体之美进行表现的初衷是为了更好的映衬人物性格。充其量还可以凸显人的健美、力量和存在价值,比如文艺复兴时,米开朗琪罗的雕塑“大卫”就是基于这个目的而创造的。不过发展到后来,它渐渐独立出来,日益成为了现代欧美人的一种主流审美标准。我们似乎可以从一双手拦阻列车脱轨的蜘蛛侠或以一身发达肌肉著称世界的斯瓦辛格身上,看到臂腕强健、体格壮实的阿喀琉斯的影子;又或者从蒙娜丽莎的微笑里感受到长裙飘舞的海伦的惊鸿一瞥!
    其次,《伊利亚特》还提到了当时古希腊人使用的许多物件,诸如裙袍、头盔、铠甲、枪矛、战车等等,诗人把这些东西刻画得十分精美。比如第五卷第124页有一段对赫拉的战车的描写:“赫蓓出手迅捷,把滚圆的轮子装上马车,每个车轮由八根条幅支撑,青铜铸就,一边一个,装在铁质的轴杆上。轮缘取料永不败坏的黄金,外沿镶着青铜,一轮坚实的滚圆——看了让人惊赞不已。银质的轮觳围转在车两边,车身上紧贴着一片片黄金和白银,由两根杆条拱围,车干闪着纯银的光亮。”
    再比如第十卷第277页对俄底修斯的皮盔的描写:“取料牛皮,里层是纵横交错的坚实的皮条,外面是一排排雪白的牙片,取自一头獠牙闪亮的野猪,衔接齐整,做工巧妙、精致,中间垫着一层绒毡。”对这些物件的细致描写,一来反映出时人的审美已达到一个比较细腻的高度,而来也体现出当时工艺技术的精湛。比如第十八卷中,赫法伊斯托斯为阿喀琉斯打制铠甲,第一步是用“二十只风箱对着坩埚吹呼”,“喷出温高不等的热风”;第二步是“把金属丢进火里,坚韧的青铜,还有锡块、贵重的黄金和白银”;第三步是“把硕大的帖板搬上平台,一手抓起沉重的鎯锤,一手拿稳了钳夹”,冶煅甲械。先是战盾,然后是胸甲、盔盖、脊冠和胫甲。这里,为我们真实的还原了当时金属冶炼的基本生产流程。
    最后,《伊利亚特》给我印象较深的是它对农耕景象的描绘。在连编累牍的对战争场面的叙写之余,诗人对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的展现令我们心旷神怡。比如第十八卷中,他写了“广袤的平原,肥沃、深厚的农田”,人们在上面忙碌的收割,有“果实累累的葡萄园”“呈现深蓝的颜色”,姑娘小伙们带着天真的笑容,乐师们在弹拨竖琴………我们可以把这看作是诗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也可以把它看做是对过去幸福日子的回忆,总之,这样一些祥和宁静画面与残酷暴烈的战争形成了强烈对比,鲜明的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态度。同时,也给读者带来赏心悦目的愉悦
    

    第二部分   《伊利亚特》所反映的欧洲人格
    荷马史诗又被称作“英雄史诗”,因为它塑造了众多的英雄形象。其中,两个丰碑式的人物即阿喀琉斯和赫克托耳。他们的性格鲜明,有异有同,一起堆砌出当时乃至后世欧洲人的基本人格。
    在我看来,阿喀琉斯是一个典型的性情中人。他冲动、易怒:当布里塞伊丝被抢,他坚决退出战斗;当帕特罗克洛斯被杀,他狂烈的重返战场。一“出”一“进”都带有浓重的个人色彩。他无畏、固执:退出战斗后,总是面对希腊方面损兵折将亦绝不返还,冷眼旁观;他不顾母亲的苦苦哀求,明智赫克托耳死后就是自己的死亡,仍然要杀之而快。他暴虐、骠悍:赫克托耳死后,他还疯狂地对尸体发泄仇怨;第二十一卷,因阿波罗阻挠了他杀人,他竟不顾一切的追杀太阳神。他直率、真实:布里塞伊丝被夺,他竟为之“泪眼汪汪”的伤心难过;闻知帕特罗克洛斯死讯,他跪倒在地、手扯头发、失声嚎啕,痛苦之情表露无遗。这是一个硬汉的泪水,多么震撼人心的力量。
    
    赫克托耳是一个爱国爱民爱家的责任感极强的人,并以之为原则。他有作为、敢担当。他冲杀在两军之间,英勇无敌,成为特洛伊人最有力的保卫者;和妻子的诀别催人泪下,尤其是抱起儿子逗乐的一瞬间,父爱奔涌、闪光,这是全诗中最能体现他“爱家”的一幕;他断然拒绝父母的乞求,坦然步入与阿喀琉斯决斗的战场,也是他的坟墓,这一个“断然”、一个“坦然”又使读者分明触到了那份“荡气回肠”。
    以上是分析两位英雄的个性,而我的重点不在于此,在于探讨二者之间是相对立还是相统一的关系。有人说,像阿喀琉斯那样一个为个人荣誉、利益、友情而战的人是属于利己主义的;相反,赫克托耳则属于利他主义。其实,这并非荷马意欲着力表现的初衷。他是想在对这两个或两类英雄的塑造中,勾勒出完整欧洲人格之下的两个面——阿喀琉斯代表社会对个人诉求或权利的认同;赫克托耳则象征个人对社会的义务性和责任心。他们本不是对立的,我们也不应一味将之区别以待,说阿喀琉斯是一个“西方式英雄”,而赫克托耳则更接近于“东方式英雄”,甚至说史诗中阿喀琉斯杀死了赫克托耳意味着西方人格打败了东方人格。因为它们本来就是属于一个主体——荷马时代的欧洲人。由此,我们可以说,这也是当时欧洲人格的一大鲜明特点——同时强调人社会的责任和社会对人的满足。后来,罗马共和国时,更明确定性:人是拥有权利与责任的公民。尽管现在看来,欧洲人成天在向世界呐喊“人权”、“民主”,似乎已经更强调人的权力性,而实际上,这是文艺复兴以来,他们有意识的将古希腊人格中并举的“权利和“责任”中的“权利”部分独立出来予以放大的结果。而无论是强调人的权利还是强调并举人的“权利”与“责任”,都与我们中国不同。自古以来,我们便一直在强调人对社会的责任感,以致几乎淹没了自我意识。特别是儒家哲学的人格典范——“君子”、“仁人”,这要求人们要到的是“爱人”、“克己复礼”…..强调要对别人好、为别人着想,甚至不惜牺牲自我,这叫“义”。
    不禁思考,以前学者们强调的,形成不同文化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形态和生产方式的不同。而读完荷马史诗,我们倒重新审视这个观点。我觉得还是应该落脚于“人”的角度去看待。梁簌铭先生在《东西方文明及其哲学》中说:“文化的区分本质在于译者克服外在障碍和满足自己欲望的态度与方式。”这就是说,是不同的国民人格铸就了不同的文化。就像同是工人,为什么思想观念还是那么大呢?同是学生,为什么衣着风格迥异?是不同性格决定的。至于为什么会形成这种人格差异?这种人格差异又是如何在历史上一步步形成的?我们可以另作研究。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