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农业起源和传播对中西早期文明发展影响的比较研究(上)(20050904)

http://www.newdu.com 2017-11-11 未知 newdu 参加讨论

    提  要
    本文通过对原始农业起源和传播的特征进行分析后,将中西文明分别归纳为本土产生的原生农业文明和它处迁徙而来的次生农业文明。由于中西文明的土壤--早期自然和经济环境不同,中国文明发展的最初体现神话是深沉和负重的;西方文明的最初体现希腊神话是欢快和轻松的。中国文明的早期类型是一个早熟的婴儿;西方文明早期的希腊文明是一个发育正常的婴儿。中国古代社会由于现实的问题太多,知识分子所面临的焦点问题是致力于社会和谐,文化内涵中道德伦理的成分浓厚,科技的发展主要放在实用科学方面,易繁荣,但缺点是后劲不足;西方古代社会由于现实问题不太多,知识分子把精力主要放在认识自然方面,文化内涵中求知的色彩浓厚,科技发展主要着眼于基础科学,不易迅速繁荣,但优点是后劲足。
     近年来,学术界对农业起源研究着力颇多,但是大多数研究者多从起源本身进行研究,而有关农业起源对文明起源及演变的关系则少有研究。我们知道,农业的起源时代远远早于文明的起源时代,并且农业的发生和发展直接孕育文明的起源和发展,然而学术界对这一问题则鲜有论及。因此本文就农业的起源和发展如何影响着早期文明的起源和演变的问题作一宏观地视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农业和文明的起源本身就是一个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问题,要在一篇短文中将其关系阐释透彻,显然非本人能力所能承担,但是为了求得问题探讨的深入,本文不揣浅陋,抛砖引玉,希望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一、农业起源及其地域特征
    大约在距今一万多年前,更新世冰期还未退却,在冰期之中萌发的观念农业,因不能将种植和驯养活动持续下去,只能短暂地进行,从而种植和驯养行为不能成为当时人们生活中衣食的来源。到了距今一万年左右,冰期退却,气温上升,气候变暖,植物茂盛,动物大量繁殖,这样越过冰期的人们有条件将剩余的采集种子贮藏起来以待适时种植,将一时捕获的野兽拘系起来从事驯养活动,经过长时间持续的努力,又由于定居的需要,人们生活中衣食来源更多地依赖这种种植和驯养活动,这样农耕和畜养便由此产生。(1)
    农业,确切地说是农耕和畜牧的产生,是在特定条件下和特定地域内才能产生的。其特定条件是:更新世冰期的影响不能太强也不能太弱。太强则使人类无法生存,如欧洲北部及美洲北部地区,在更新世冰期中,欧洲的冰川中心在斯堪纳维亚山脉,由此向东、南和西南方向推进,掩埋了欧洲大部分地区,形成了巨大的大陆冰川。(2)由于大陆冰川的存在,土地被冰川覆盖,种植根本不可能进行,因此欧洲中部及北部地区如日后农业发达的多瑙河流域,未能孕育农耕;美洲北部的情形和欧洲北部的情形一样,当时的维斯康辛冰期发育,平均气温比现在下降13—15℃,且北部主要是平原,地表被冰原覆盖,人类无法生存,因此无法从事种植和驯养行为,农耕和畜牧也就无法产生。
     冰期的影响太微小,则无法改变先前采集和狩猎的生活方式。如南半球以及赤道周围,由于气温变化不是太强烈,因此没有一种压力促使人们在采集和狩猎比较容易满足食物需求的情况下从事种植,虽然不排除这里后来也有可能成为种植和驯养和起源地,但肯定这一过程要漫长得多。在那种悠闲的生活环境中,即使有类似种植的行为,也没有必要将其持续的维持下去,因此农耕和驯化也就不能在冰期影响适度地区同一时间产生,因此象澳大利亚、太平洋诸岛及南部非洲等地的人们在外部势力未进入以前,依然过着采集和狩猎为主的生活。农耕的产生只能在特定的地域--第四纪冰期影响适度的地球中纬度地区,这一地区包括西亚两河流域、南美安第斯山地区、黄河及长江流域地区,这里的冰期作用适度,既导致使人类食物来源减少,同时又没有欧美北部那样的严寒而使人类不能生存,在这里的人们通过在食物相对多一些的季节采集一些食物,以备乏食季节需要的这一过程,对植物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又在贮藏过程中将食物尝试种植,从而萌发了农业行为,待到冰期结束以后,由于食物相对充裕,因此他们有条件也有必要将贮藏的种子用于种植,将一时吃不掉的野兽尤其是幼小的草食及杂食动物的拘系起来,而当这种种植和拘系过程持续进行后,植物种子和动物分别发生变化。植物种子的主要变化是因为贮藏与自然撒落过程有别,种子的理化特征由此发生变化。自然撒落的种子发芽是根据自然条件而随之发生的,而贮藏的种子则因脱离了原先的湿润和被土壤覆盖的保暖环境,而处于干燥裸露的环境,再行撒落入土种植肯定比自然撒落自行发芽大不一样;动物通过拘系以后则主要表现在性情方面发生变化,一些草食动物如牛羊相对来说性情较温顺,有一种天然的与人类能和平相处的特征,当野性逐渐减弱时,它们就成为家养动物了,农耕和畜牧随之产生。(3)
    关于农耕起源地域的研究,学术界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其中苏联学者瓦维洛夫的八大起源中心说颇有影响。瓦维洛夫运用达尔文物种变异的概念,追求栽培植物的多样性和变异的幅度与区域性,他把物种的变异集中出现的地区作为变异形成区,并假设该地区作为栽培物种的发源地,发现世界上有八处栽培物种发源中心地区,它们分别是中国、印度、印度——马来西亚、中亚、近东亚、地中海、阿比西尼亚、墨西哥南部、南美(秘鲁及波利维亚)、智利等。(4)
    这八大栽培植物起源中心多位于中纬度地区,由此可以旁证前述农业起源于中纬度地区的结论,如果进一步考虑栽培植物起源中心中的某一些中心可能不是农业起源的传播地,由此我们更有理由断定农业起源于中纬度地区。如印度及印度——马来西亚中心极有可能是物种变异中心,而在全新世来临时农业没有在该地产生,只是由于后来农耕中心向外扩展中,才将种植行为传播到该地,而当地物种资源丰富,后来在农耕传播到该地后,逐渐驯化了一些新的物种,这种后起的物种变异中心,瓦维洛夫将其归为农业起源中心。究其原因有二,其一:印度及马来西亚现今最早农业遗址的年代都较晚;(5)其二:青藏高原的隆起,使得发自蒙古高压的冬季风,极少能从甘新一带越过青藏高原到达印缅一带,因而印缅一带接近赤道,全年平均气温相当温暖。(6)第四纪冰期的影响小,因此其农业在全新世来临后立即产生的可能性极小。由上述推论可知,农业起源于地球中纬度的有限地区,其它地区包括本文所要论及的欧洲地区的农业,是在地球中纬度地区农业产生后,逐渐传播而产生的。
     二、农业传播及其地域特征
    农业是在特定条件下特定地域内产生的,而现今农业则随处可见,因此农业在其产生后就有一个扩张或推广过程。农业的发展和传播要受一些自然因子的限制,其中主要是气候因素,气候的干湿冷暖决定农业传播的命运,西亚和黄河流域的农业在产生后不久就分别向周围传播,由于各自的辐射区的自然条
    件不同,传播的结局和特征也就各自不同。
    (一)西亚的农业传播;
    西亚地区农业传播有两条途径,其一向欧洲的传播,其二是向南阿拉伯地区传播,其中向南的传播由于受沙漠及高原的影响,那里的人们主营半农半游牧式生活;而西亚农业向欧洲的传播,则直接孕育了欧洲文明。
    西亚的农业向欧洲传播过程中,最早也是最快的是传播畜牧驯养技术。欧洲在更新世冰期之中,由于发育了大陆冰川,种植几乎不可能孕育,但是欧洲大陆上存在着狩猎的早期居民,如冰河时期的德国的驯鹿猎取者。(7)此外当全新世来临后,随着气温的上升,欧洲大部分地区冰原不复存在,动物也就随之更为广泛栖息到欧洲,一些狩猎和驯养者先采集者一步到达欧洲,这样欧洲的驯养业先农业而产生。
     恩格斯曾说:“野蛮时代的中级阶段是从驯养供给乳和肉的动物开始,而植物的种植,这里在这一时期似乎很久还不知道。牲畜的驯养和繁殖以及较大规模的畜群的形成,看来是雅利安人和闪米特人从其余的野蛮群分离出来的原因。在欧亚两洲的雅利安人中间,家畜的名称是互通的,而所栽培的植物的名称却差不多总是互异的。”(8)
    恩格斯认为农耕是因为满足牲畜饲料而产生的这一观点,作为早期农耕产生的普通规律,今天学术界未予认同,但是这一论述并非完全错误,它却道出了欧洲早期畜牧和农耕的关系,
    即在欧洲畜牧或驯养业先于种植业而产生的。欧洲的农耕文化—─新石器文化的出现于西亚的农耕的扩展有着密切联系的,这一点已为考古发现所证实。欧洲的东南部即包括现在所说的爱琴海及巴尔干半岛地区,是最早接受西亚农耕文化的区域。西亚农耕在向欧洲传播过程中,沿着两条线路,他们分别是在
    多瑙河中游一带形成的线纹陶文化和沿地中海传播的印纹陶文化而传播的。(9)西亚农业向北传播中,由于欧洲既适合于畜牧又适合农耕,因此农业传播出现了先传播驯养畜牧技术后传播种植技术的前后两次传播过程。
    西亚农耕在欧洲的传播面临着一个适应性问题。在农耕产生的关键性因素气候和土壤这一点上讲,尽管欧洲的各地环境有别,但是大多数地区都相对适合于农耕。由于气温相对较低土壤有机质散失不多,土壤肥沃;此外欧洲大部份地区降雨较多,干旱地区较少。(10)
    因此与其说农耕在向欧洲传播,倒不如说农耕找到了自己的理想的归宿。欧洲农耕传播过程中,由于在南欧地区和西地区气候都属地中海式温和气候,农耕类型相差不大。而当农耕进入中欧乃至西欧,这里气候属温带海洋性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就存在一个农耕与当地环境相适应的过程,(11)但总的来说对麦类作物的传播是有利的。
    (二)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农业传播
    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被现今学术界认为是中国的原始农业的两大起源区,其中黄河流域的早期农耕文明以河北武安滋山遗址和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所代表的农业为代表,长江流域则以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所代表的农业为代表。更新世末期,两大流域都受冰期影响而萌发种植,待全新世来临以后,农业随之产生。当两大流域农业发明以后,也有一个向外传播的过程,其中黄河流域向北部向南部的传播,在向南部的传播过程中,由于长江流域的农业已经产生,因此黄河流域的农业文明主要向北传播。但是在黄河流域向北传播过程中,首先是驯养和畜牧的传播,因为全新世以后,北部地区冰原消失,先前生活在这里的狩猎者和黄河流域进入该地的驯化和狩猎者在此营狩猎生活,在这里驯养业因狩猎而逐渐产生。这点可以通过考古发现来证实。大量的考古发现表明: 中国北方广大地区在石器时代广泛分布着以细石器为特征的细石器文化,考古学上一般认为这是一种营狩猎和畜牧生活方式的人类生活特征,它主要在草原沙漠地区及其邻近地带形成的,(12)因为这里的环境更适合于狩猎和畜牧,从而说明更新世末期北方广大地区主要是狩猎的人类栖息。到了全新世以后,由于气温普遍上升,这一局面因此相应改变,即由于动物群落栖息范围变化,人类活动范围也变大了,先前生活在黄河流域一带的人们也有进入这一带从事狩猎或驯养家畜的可能,此后黄河流域一带的农耕为特征的文明也有进入该地的可能,以山西省石器时代考古的材料可以说明这一点。黄河流域的山西,存在着两个石器系统,即:一个是“大石片砍砸器——三棱大尖状器传统,也叫大石器系统;另一个是“船头刮前器——雕刻器传统。大石器系统代表着采集为主,狩猎为辅的生活方式;小石器系统则代表着以狩猎为主采集为辅的生活方式。未次冰期结束以前,以采集经济为代表的大石器系统文化遗址,在长城以北始终没有发现过,由此说明当地不可能出现需要通过采集而发明的农耕。末次冰期过后,全球气温回升,大石器系统文化越过长城,进入内蒙古高原地区。(13) 虽然不能由此说明农耕向北传播,但可以看到黄河流域的营采集或者农耕的民族,在向北迁徙,在变好了的北方草原地区开拓新的生存空间。黄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主要以栗作为特征的,历史时期一些周边的游牧或半农半牧民族纷纷加入单一农耕生活的行列,而更北的北方沙漠草原地区由于干旱少雨,农耕所需的相应自然条件不具备,因此农耕的传播受阻。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