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百科 > 文化名家 >

胡冬林:从作家到“守林人”

http://www.newdu.com 2017-11-15 文学报 张滢莹 参加讨论


    
    胡冬林 张滢莹 摄
    长白山脚下的二道白河镇上,曾经有这样一个中年男子的身影:他并不高大,戴眼镜,面容斯文周正,皮肤却因为常年在野外日晒雨淋而干皴黝黑,有时面带笑容,又常常一脸焦虑地奔走往返于镇子和山林之间。他叫胡冬林。
    与胡冬林面对面时,你很可能并不会意识到他是一位作家,而首先误以为自己正在和一位守林人交谈———他口中所谈、心里所想、笔下所写的,全是长白山中生生不息的动植物。5月4日,62岁的胡冬林因病在家中离世,诀别这片他魂牵梦绕的土地。但在朋友们心里,这一次,胡冬林才是永远地留在了那个他终生都要捍卫的野生世界。
    “当人类利益与野生世界发生冲突时,我永远站在野生世界这一边”,这是胡冬林写在散文集《狐狸的微笑》结尾的一句话。我国地大物博,自然资源丰富,但是以此为根据地进行创作并真正将自己的人生浸润在自然文学中的作家并不多,胡冬林却是其中一位。很早,他就曾为了收集写作素材而多次踏访长白山,2007年,为写作《野猪王》以及为新的长篇小说收集素材,胡冬林带着简单的行李家当和四箱子书来到了白河镇,开始了与野生动物朝夕相处的日子。“第一次在大冬天,目睹长尾粉红雀把身子浸在浅水中溅水洗浴;第一次认识山芍药鲜红欲滴的果实;第一次听到小杜鹃悠扬如箫、富于音韵的歌鸣;第一次抓起紫貂臭得要命的新鲜粪便用鼻子闻味,判断它过去多久……”从跟随当地人“跑山”,日行十余公里了解地形地貌和动植物分布,体味种种与野生世界的“第一次”,到在山林里闭着眼睛也能辨识方向,分得清180多种鸟、220多种植物和100多种蘑菇,甚至在山林里拥有了专属“书桌”:“一棵直径1.5米的大青杨的旧伐根圆盘当桌面,4截短原木轱辘摆在四周当凳子,旁边立一根4尺高的原木,绑上一把灰色遮阳伞,短树杈上挂着我心爱的望远镜和数码相机。”
    与鸟兽们日日相处、亲密无间的生活,为他的写作提供了充沛养料:2010年,长篇小说 《野猪王》问世;2011年,重写的 《巨虫公园》出版,后获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2012年,《狐狸的微笑》中的六篇散文获得在场主义散文奖等各种奖项,文集获全国第六届冰心散文奖……对于自然的赞美之情和对生态被破坏的焦虑源源不断地从他笔下流淌出来。今年2月,他刚刚推出了新作《金角鹿》,其他包括《青羊消息》《原始森林手记》《鹰屯》 等作品都将陆续在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推出。
    与山林相处时间越长,胡冬林越热爱它,渐渐地,他从一个纯粹的观察者、记录者成为了保护者:举报毁林、关注松花江治污、追踪黑熊被猎杀事件,最终使不法人员接受了法律制裁。“体验生活的过程,也是发现问题的过程。利益驱动是破坏生态的病根,一个彻底的环保人,无论为人为文都要旗帜鲜明地与之斗争。作品能影响读者,行动能教育民众。”长白山的生态直接影响区域有大约10万平方公里,用他的话来说:“胡冬林的职责,就是拼命守住那10万平方公里。”
    近几年,因为身体状况限制,胡冬林只能半年住在城里休养,半年住在山林。每每回到森林里,他才好像回到了真正的家:“每次一上山,最大的感受就是这里有世界上最新鲜、最纯净的空气。从里到外,从上到下,五脏六腑乃至全身的每一条血管都被这早春生气勃勃的空气清洗一遍……”他有许多事还没做完,许多心愿还没达成,只是这一次,胡冬林也许真的“回家”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