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近代史 >

社交与教化:上海市民与戏剧文化(3)

http://www.newdu.com 2017-11-19 文汇报 曾澜 参加讨论

    戏剧报刊的教化功能
    与新型剧场以情感认同的方式教化市民不一样的是,近代戏剧报刊以戏剧改良为武器直接参与社会事务,具备鲜明的警世、教化功能,堪称为上海戏剧文化公共领域的起点。戏剧界改良直接与启蒙救国的政治需求相匹配,其目的就是通过戏剧来启蒙民众以达到救国的目的:“现今国势危急,内地风气不开,……惟戏曲改良,则可感动全社会,虽聋得见,虽盲可闻,诚改良社会之不二法门也”(陈独秀:《论戏曲》,《新小说》1905年第2卷第2期)。近代上海戏剧报刊的创办即是戏剧改良开辟的更具有公共性和教化意味的公共空间。
    作为当时主流报刊之一的《申报》对戏剧报刊的创办无疑有着重要的典范性意义。《申报》创刊于1872年,它虽然不是戏剧专报,但发行量大,影响深远,关注戏剧时间远早于戏剧专报。《申报》创刊不久就开始关注戏剧,最早的戏剧类文章以竹枝词形式出现在1872年4月12日这一期:“自有京班百不如,……金桂何如丹桂优,佳人个个懒勾留,一般京调非偏爱,只为贪看杨月楼。”《申报》还大量刊载了戏曲类广告以及对近代上海戏剧戏园、剧目、演员及舞台表演等方面的评论。这些评论促进了上海剧场及剧场制度的改革,号召戏剧界人士从删除淫戏、力去陈腐、注重社会情状、提倡国家思想四个方面对戏剧进行改良(济民:《改良戏曲谈》,《申报》1921年3月31日),极大推动了近代上海戏剧的改良运动。早期《申报》对戏剧的关注标识着近代上海戏剧的传播方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报刊成为上海戏剧文化建构的另一大教化空间。
    维新运动之后,上海戏剧界开始出现戏剧类专刊。1904年陈去病、汪笑侬等人创办了中国报业史上第一份戏剧专业方面的刊物《二十世纪大舞台》丛报,刊物的宗旨即: “以改恶俗,开通民智,提倡民族主义,唤起国家思想为唯一之目的”(陈去病、汪笑侬等:《招股启并简章》,《二十世纪大舞台》1904年10月第1期)。柳亚子在《发刊词》中亦表达了同样的政治主张:“今所组织,实于全国社会思想之根据地崛起异军,拔赵帜而树汉帜。他日民智打开,河山还我,建独立之阁,撞自由之钟,以演光复旧物、推倒虏朝之壮剧、快剧,则中国万岁,《二十世纪大舞台》万岁。”(柳亚子:《发刊词》,《二十世纪大舞台》1904年10月第1期)《二十世纪大舞台》在内容上以戏剧为评判时局的主要武器,刊登了汪笑侬、孙寰镜等人创作的《安乐窝》《鬼磷寒》《拿破仑》《新上海》等新编的剧作,以此来激励戏剧改良和社会变革。如《安乐窝》即由女丑扮演,批判了西太后不仅反对变法、阻碍社会进步,而且还穷奢极欲、丧权辱国的罪状。
    《二十世纪大舞台》一经问世便传播至诸如汉口、苏州等城市,甚至远销至日本东京、香港、新加坡等地,广受读者欢迎:“夫申江为中原之重心点,舞台为申江之重心点,陈君佩忍、汪君笑侬等,为舞台之重心点,其关系顾浅鲜耶?……采采流水,蓬蓬远春,此曰大舞台之进步也。吾崇拜之,吾将率四万万同胞,合掌欢呼,崩角稽首而崇拜之”(崇鼎:《崇拜“大舞台”》,《二十世纪大舞台》,1904年10月第1期)。香港同盟会机关报亦对《二十世纪大舞台》推崇备至:“戏剧司教育权之一大部分,渐为吾国有心人所公认。是故优界改良之运动,颇有其人。而最得风气之先者,为上海一埠。……刊行优界杂志一种,每月二卷,每卷二毫。其中精神高尚,辞藻精工,歌曲弹词,自成格调。读之令我国家民族之思想,悠然兴发,不能自己”(香港《中国日报》:《绍介“大舞台”》,《二十世纪大舞台》,1904年11月第2期)。由此,《二十世纪大舞台》以改良为核心,为当时的戏剧艺人和社会仁人志士提供了参与社会、评判现实的机会。
    作为近代上海戏剧改良运动的先驱报,《二十世纪大舞台》出版两期后的被迫停刊表明了近代中国戏剧文化转型的艰难。尽管如此,该报刊所倡导的戏剧改良观念以及民族主义精神,开辟了近代上海戏剧文化的公共领域,为后来持续葆有公众关怀的各类戏剧报刊提供了典范。之后,一些类似的戏剧报刊陆续创办。1910年的《梨园杂志》与1913年的《歌场新月》均以启发民智、移风易俗为办刊宗旨。新剧在上海戏剧舞台崭露头角并大受欢迎之后,上海新剧公会1914年创办了《新剧杂志》,专门研究新剧艺术。同年9月,《俳优杂志》创刊,就旧戏与新剧展开讨论。此外诸如《剧场月报》《戏剧丛刊》《鞠部丛刊》《春柳》等报刊,就戏剧理念的变革、戏剧艺术的完善和社会生活、时事政治等发表各方不同的见解,表达了近代戏剧界人士对当时社会时政和国家命运的关切。
    近代上海戏剧不仅在审美上以市民趣味为取向,更是通过新型剧场和报刊传播的方式构建了上海戏剧特有的文化公共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戏剧从单纯社交到审美、教化的功能转型,且其教化功能随着民国时期戏剧艺人日益增长的文化参与、政治表达和民族关怀而更为凸显。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