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中国史 > 评论 >

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人格基因(2)

http://www.newdu.com 2017-11-19 北京日报 钱念孙 参加讨论

    君子人格受到历代政治家、思想家、文人士大夫及普通百姓的广泛认同和景从
    孔子塑造的君子人格伴随《论语》的流传而走入人们的心灵,可谓登高一呼,山鸣谷应。儒家学派的后继者如孟子、荀子等,对君子人格的张扬申说自不待言。“君子”一词在《孟子》中出现82次、在《荀子》中出现304次,其继承推广,可谓不遗余力。与儒家学派颇多论争的墨家学派和法家学派对君子人格也欣赏有加,如墨子说“君子不义不富,不义不贵,不义不亲,不义不近”;韩非子说“君子不蔽人之美,不言人之恶”,等等,都是对君子人格的高度肯定。影响深远的道家学派,虽然诸多思想观念与儒家学派判然有别,但在如何看待君子人格这一点上,两者却颇为一致。老子说:“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庄子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他还说:“以仁为恩,以义为理,以礼为行,以乐为和,熏然慈仁,谓之君子”。凡此种种,无不表明道家学派对君子人格的认同和称许。至于被誉为“群经之首”的《周易》,更是对君子人格赞不绝口,推崇备至。《周易》64卦爻辞中,36卦爻辞都谈到君子,其中广为人知的名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张岱年等哲学家认为,这是对君子形象的生动描绘,也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最佳概括。
    儒家学说乃至整个中华传统文化很重要的内容是阐述弘扬仁、义、礼、智、信,以及忠、孝、廉、悌等众多为人处世的伦理和规范。这些伦理规范或者说美好品德最终都聚集、沉淀、融入和升华到一个理想人格即“君子”身上。孔子被尊为“万世师表”、被誉为高于历代帝王的“素王”,最能体现其思想情怀和超迈气质的人格形象,或者说真正让他自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人格模式就是君子人格。由孔子孕育培养、诸子百家呵护成长的君子人格,在中华文化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中,受到上至历代政治家、思想家及文人士大夫,下至社会各阶层人士包括普通百姓的广泛认同和景从。
    从先秦至清末,有关君子和君子文化的描述不仅在汪洋浩瀚的历代典籍中星罗棋布,数不胜数,而且在传统戏剧、民间说唱、民俗礼仪及家教家训中俯拾即是。君子文化及君子形象还渗透和融入到人们日常生活及器物之中,如中国人自古就有爱玉的传统,实缘于“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言念君子,温其如玉”的观念。中国画自宋代以来画得最多的题材是梅兰竹菊,也缘于人们把梅兰竹菊看作“四君子”。苏东坡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原因正在于他推崇竹子劲节虚心、清雅脱俗的君子品格。周敦颐的名篇《爱莲说》,之所以称颂“莲,花之君子者也”,也缘于他欣赏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君子风范。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