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现代化新征程的全面开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首先筑牢乡村的振兴,而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是我国乡村全面振兴的短板,同时也是重点和难点。 由于历史、自然与地理的原因,边疆民族地区乡村多分布在山地、高原、峡谷、荒漠等地理条件相对劣势的地域,社会发育程度相对滞后,贫困问题较为突出。在新中国成立前,一些民族诸如独龙族、怒族、基诺族、佤族等,其社会发展形态依然停留在原始社会后期阶段,仍然过着刀耕火种、渔猎、采集的生活。在这样的发展起点与地理环境下,边疆民族地区乡村的发展状况与当前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整体发展目标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因此,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必须加快边疆民族地区乡村的振兴。 边疆民族地区乡村的振兴,要紧紧围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不断促进农业农村的现代化,不断提升乡村社会的文明程度,不断促进乡村良好生态的发展,不断实现乡村的和谐稳定,不断激发乡村的发展活力,使边疆民族地区乡村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都得到全面提升。 第一,按照产业兴旺与生活富裕的要求,建设富裕乡村。 发展乡村经济,不断脱贫致富奔小康是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第一要务。目前,影响边疆民族地区乡村面貌与乡村群众精神面貌的根本因素之一,是落后的生产力与粗放的生产方式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不适应。千百年来,边疆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在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中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如今,一些乡村还因循着传统的自然经济模式,靠山吃山,一家老小蜗居在有限的土地上,年复一年地进行粗放的农耕劳作。这进一步加深了乡民心理上的封闭,他们宁愿划地为牢,也不愿意或者不敢开拓新的生产领域。因此,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和目标,就是要引导农户改变粗放的经营方式,要面向市场、优化结构,从传统的一家一户生产转向现代农业,要依靠信息与技术手段,开展适度规模经营,不断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首要的任务就是不断改善边疆民族地区乡村的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条件,进而逐步改善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立足当地实际发展优势产业与特色经济,使乡村走上稳定、持续的致富之路。边疆民族地区的实际表明,产业的发展不仅有助于农户过上富足的生活,而且也为激发乡村的发展活力和村民积极向上、不断拼搏的生活热情带来了强劲的内生动力。 笔者近期调研了独龙族乡村的脱贫致富之路。独龙族是我国的人口较少民族之一,分布在高山峡谷与崇山峻岭之中,千百年来几乎与世隔绝。在2010年国家实施独龙江乡整乡推进独龙族整族帮扶工作的推动下,独龙族乡村在基础设施、安居温饱和社会事业方面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如果说国家的帮扶使独龙族乡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那么,产业的发展则使独龙族村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在发展产业之前,村民们更多是依靠从大自然中采集有限的生活资料,进行低水平的农耕,得以度日;2007年以后,当地政府利用独特的气候、海拔以及土壤优势,尝试推广草果种植。在推广之初,部分农户受“靠山吃山”认知的影响,甚至丢弃了政府免费发放的草果幼苗。然而,在政府的持续引导下,5年之后,草果在市场上获得了较大收益,大力促进了农户致富增收,也使一度沉寂的乡村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农户的生活质量提高了,也亲身感受到了市场经济的浪潮,迅速增强了商品意识和竞争意识,他们的思想更加活跃,表现出更多的创造力。这些新思想的注入,恰恰是乡村振兴的宝贵资源。正如唯物主义所指出的:人们的社会意识和思想观念无不来源于社会实践,其中最根本的影响就源于特定的生产方式。在边疆民族地区乡村脱贫致富的过程中,产业的发展以及产业面向市场的过程不断改造着人们的客观世界,也改造着人们的主观世界。因此,边疆民族地区乡村的振兴,不仅在于乡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也在于使乡村开发出特色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以及农户依托产业发展,以全新的精神面貌形成乡村建设的内在动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