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近代史 >

走向抗战丨蒋日记周周读(四十七)

http://www.newdu.com 2017-11-21 浙江大学蒋介石与近代中 佚名 参加讨论

    蒋日记周周读47:国府断然迁都重庆,介石踌躇弃守南京
    (1937年11月14日-11月20日)
    本周的蒋介石日记中,“迁都”成为了关键词,几乎天天见于日记的“预定”栏和“注意”栏之中,如下所列:
    11月14日 预定:一、迁都决议与日期;二、迁都理由。
    11月15日 预定:一、决定迁都日期。
    11月16日 预定:……五、电重庆准备政府地址。
    11月18日 注意:……二、发表迁都日期。
    11月20日 注意:一、迁都命令发表后之敌态如何。
    本日,发表国府迁渝命令……实为内政外交转移之一关键。
    上海失陷,首都南京面临巨大威胁,为坚持“持久抗战方针”,蒋介石于11月13日决定将首都迁移至重庆。
    迁都,不仅使日本占领中国首都,迫使中国投降的企图落空,还能保证国家中枢机构的完整与抗战指挥机构的正常运作。
    国民政府有过迁都的经验。1932年1月,日本在上海挑起“一·二八事变”,中国军队奋起抵抗。国民政府为免受日军威胁,曾一度迁都洛阳。蒋介石在准备对日作战的过程中,也注意战略后方的选择。1935年,中央军进入四川后,他到四川视察,为那里的物产丰饶,人口众多所吸引,确定要将四川为大后方,并做了不少的建设工作。
    11月13日,确定迁都重庆后,国府迁渝工作循序紧张地展开。蒋介石14日写下迁都理由为:
    甲、为长期抵抗之计;乙、不受敌军威胁以打破敌人城下之盟之妄念。
    15日,作为国家最高决策机关的国防最高会议常务会议决定:“国民政府及中央党部迁重庆。”16日,国民政府各机关除其最高长官留南京主持工作外,其余均自是日起离南京,转武汉赴重庆。
    11月19日,蒋介石为国民政府迁渝,草拟致党政机关及各将领电稿。下午他出席国防最高会议,发表《国府迁渝与抗战前途》,强调“持久抗战”为惟一方针,并列举三点抗战必胜要点:一、将四川建设为后方根据地,敌若来犯至少三年,如此长久用兵定要失败。二、国民政府不灭,在国际上就一定站得住,而敌失掉人心必将失败。三、凭着坚强的民族意识和抗敌精神,再多日本也不能亡我。
    11月20日,《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由中央电台广播,正式揭开了国府迁渝之序幕。
    
    设于重庆的国民政府
    与此同时,首都南京正面对日军兵临城下之威胁,日军沿沪宁线北上,来势汹汹。该如何布局应对?是坚守还是撤退?蒋介石在11月17日的日记中写道:对“南京固守与放弃问题,踌躇再四”。
     
    唐生智
    尽管已做好迁都准备,但毕竟是是国民政府首都,是国父孙中山陵寝所在地,如若不战而弃,则难以向国人交代,也有损国际形象。但南京的地形,易攻难守,且国军新败,如果再死守南京,兵力不足,难免重蹈上海的覆辙。南京的弃与守,确实让蒋煞费心神。蒋在11月26日的日记中写:
    南京孤城不能守,然不能不守,对上对下,对国对民,无以为怀矣。
    11月14日,蒋召集军事会议,讨论南京防守问题。何应钦、唐生智、白崇禧、徐永昌等出席。会上,训练总督唐生智自告奋勇愿负责担任防守责任,蒋嘉其志,遂将保卫南京任务交付于唐。11月24日,唐生智正式兼任南京卫戍司令长官,负责南京保卫战。(有学者认为,蒋对南京守卫的方针是“明防暗撤”,并未投入全力)
    方针既定,此后几日,蒋对南京防守情况多有关注。
    11月15日,蒋观察到“敌人进攻延缓,并不积极”,产生“其不进攻首都乎?”的怀疑。
    16日,蒋写道,“战车与枪弹多留存南京”。
    20日,蒋预定要“建立首都阵地”、“南京别动队”、“坚强阵地”等。
    蒋介石时刻关注敌之来犯动态,对南京防守也不曾松懈。
    蒋介石1937年日记
    11月14日 星期日 晴
    雪耻 转危为安之道。
    预定:一、迁都决议与日期;二、迁都理由;甲、为长期抵抗之计;乙、不受敌军威胁以打破敌人城下之盟之妄念。三、保持战斗力,发动游击战;四、沪杭路车辆勿停于钱江北岸。
    注意:一、敌增加大兵来沪,其必大举来犯,二、敌以从意德共同防共之盟,对于苏俄与英国有所牵制,故对华任意侵略,为所欲为。三、速定发动游击战争方案。四、各省主席发表时期。
    本日处理迁都部署与讨论大势,及南京防守计划。嘉乍线兵力单薄,左翼溃堵二次,闻苏州有兵抢劫,中心如焚。
     
    11月15日 星期一 阴晴
    雪耻:失利时更须坚定初衷,贯彻到底。
    预定:一、决定迁都日期。二、约顾孟余谈话。三、全盘作战方略。四、问子文何日到港。五、问军移防新乡。
    注意:一、九国会议宣言软弱,不足为虑,其后共同行动必能实现也。二、敌人进攻延缓,并不积极,其不进攻首都乎?三、对北部队太少。
    昨今两日前方电话不通,未知撤退实情,至为沉闷。闻嘉乍线撤退尤为系念,幸尚留少数部队在原阵地也。本日以国府迁川与大局筹策为多,会客,批阅,办公如常,发镐电。
    11月16日 星期二 雨
    雪耻:电线久断,消息不通,以后再得通话明瞭战情,则快乐莫大也。
    预定:一、今爆破各公路。二、太平与中山门外前进阵地(吴王坟)。三、城防准备。四、邵来会。五、电重庆准备政府地址。六、约戴、孙来谈。六、任黄为豫皖绥靖,何为江浙主任。七、刘为新兵训练处长。
    注意:一、法界官兵之安置。二、约德顾问来谈。三、约岳军来谈。四、战车与枪弹多留存南京。五、军政部设韶关。
    本日会客办公几无暇晷,背痛较烈,上、下昏愚,士人造谣,不利之时更争意见,反动分子乘机而起,前途茫茫,不知何所底止矣。
    11月17日 星期三、雨
    雪耻:当断不断,反受其咎。
    预定:一、发德邻款。二、商定作战部署。三、决委何健为第三战区前敌总司令。四、约达铨来谈。五、约贤初来谈。六、决定各省府主席与副院长。七、查八、八高射炮置地。八、调关军。
    注意:一、使美德联合调停;二、以坦白告英、美、法、俄代表,以我国之实力如此,若会议无坚决制裁之表示,决无效力。三、使英美促进苏俄参战;五、团结内部。
    本日为各省人事问题及南京固守与放弃问题,踌躇再四。会客,与戴王孙孔等谈外交军事会报。
    11月18日 星期四 雨
    雪耻:坚忍不拔。
    预定:一、见川军师长。二、定战区人选。三、各省主席发表时期。四、见芸樵。五、第一军调皖北。
    注意:一、平望被陷后,南浔又陷,敌必由吴兴直攻首都。二、发表迁都日期;三、湘省人选;四、芸樵接事时间。五、预防反侧或内乱。
    本日此心放肆多言,应切戒之。上、下午会客,批阅办公。拟调何键为第三战区副长官,委陈果夫为湘主席,张治中为皖主席或黄季宽,委何雪竹为鄂主席。
    11月19日 星期五 雨
    雪耻:百折不回。
    预定:一、约何健谈话。二、拟对各将领宣言稿。三、约甫澄谈话。四、任达铨为黔主席。五、约敬之来谈。六、约慕尹谈话。
    注意:一、敌军前进行动并不积极;二、九国会约会议形势不佳;三、对芸樵处理及态度以德感之;四、从头做起。
    本日苏州嘉兴皆失守,军心尚固,犹可抗战,惟可用兵力甚少也。决定战略及发表湘主席命令,甚费心神也。
    11月20日 星期六 雨
    雪耻:知止而后能定。
    预定:一、建立首都阵地。二、青岛敌产毁坏。三、汉口敌产准备爆破。四、催桂军就阵地。四、通令敌军狡狯编练伪韩部队来攻。五、重伤兵之处置。六、南京别动队。七、川桂各师派员联络。八、发吴军、周军特别费。
    注意:一、迁都命令发表后之敌态如何;二、坚强阵地;三、筹备转移攻势;四、老派与文人动摇,主张求和,彼不知此时求和乃为降服,而非和议也。
    本日发表国府迁渝命令,与湘皖黔各主席命令,实为内政外交转移之一关键。会客,约各部长会谈商议内政、外交、军事之处置。
    本周反省录
    一、此次战局失败之总因:
    甲、绪战第一星期不能用全力消灭沪上敌军,何部长未将所有巷战及攻击武器发给使用,待余想到战车与平射炮,催促使用,则已过其时,敌正式陆军已在虬江码头与吴淞登陆矣。敬之误事误国,实非浅少。
    乙、误信张治中,以为巷战与夺取虹口之准备皆已完成。明知此人无用,而偏允敬之保荐,乃得如此之结果。此实余用人不当之过,误国误己,一生事业尽于此乎。
    丙、由大场撤至苏州河南岸以后,易朱绍良以张发奎为指挥官,使金山卫、乍浦一带负责无人。而且不注重侧背之重要,只注意浦东之兵力不足,调金山大部移防浦东,乃使敌军乘虚直入,此余战略最大的失败也。
    丁、当苏州河南岸撤退时,张发奎荒(慌)张浮躁,下达命令不确。其间有接到命令时已至翌日四时,不惟毫无撤退准备时间,而且已过其时,而其下退却命令,总部毫无准备,甚至部队尚未开始撤退,而各路桥梁早已破坏,以致各部无法通过,彼此纷杂零乱,被敌机无限制之轰炸,乃至一败涂地,被敌看破我军之弱点,所以敢放肆无忌,视若无人矣。此用人不明之又一罪过也。
    丁、砲兵用之不当,而且技术、胆量皆不能作战,此战争始终不能改取攻势之最大原因,空军不足犹在其次耳。
    其他失败原因甚多,然而以上四者为最大也。
    毛泽东在1937年
    11月15日 目前山西工作原则:“在统一战线中进一步执行独立自主。”
    11月16日 致电高岗,为联合内蒙古边境各旗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任其为八路军骑兵司令。
    11月17日 致电叶剑英。
    《竺可桢日记》中的1937年
    11月15日 听嘉兴已失守,以为谣言。鲁珍电话中云乍浦危险矣。
    11月16日 敌军逼嘉兴。午后开特种教育委员会。
    11月17日 回杭。
    11月18日 敌军占苏州。知天目分校恐慌,于明日赴天目三。
    11月19日 至天目山。
    11月20日  晚闻苏州陷落,国民政府迁都重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