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曰:“贤才,国之宝也。古圣王劳于求贤,若高宗之于傅说,文王之于吕尚,彼二君者,岂其智不足哉?顾①皇皇②于版筑、鼓③刀之徒者,盖贤才不备,不足以为治。鸿鹄之能远举者,为其有羽翼也;蛟龙之能腾跃者,为其有鳞鬣④也;人君之能致治者,为其有贤人而为之辅也。山林之士,德行文艺⑤可称者,有司采⑥举,礼⑦送京师,朕将任用之,以图至⑧治。” 〔节选自《明通鉴》卷五〕 注释 ①顾:却。②皇皇:急切地。③鼓:操。④鬣(liè):脖子上的长毛。⑤文艺:文化和技能。⑥采:访求。⑦礼:尊敬地。⑧至:最,大。 译文 (朱元璋)下令说:“贤才,是国家的宝贝。古代圣明的君主辛劳地寻求贤才,就如殷高宗对傅说、周文王对吕尚的访求那样。那两位君主,难道是才智不足吗?他们急切地在筑墙的和屠夫之类人中求贤,大概是因为没有足够的贤才,就不能把天下治理好。鸿鹄能够飞得高远,因为它们有翅膀;蛟龙能够腾飞跳跃,因为它们有鳞鬣;君主能够把天下治理好,是因为有贤德的人才辅佐。乡间和草野的人士中,只要品德操行和文化技能方面有值得称道的,各级官吏就应该择取推举,尊敬地送他们到京都来,我将要任用他们,以求达到天下大治。” 解读 这是明太祖朱元璋对大臣们说的一段话,主要内容是要重视人才。首先摆出观点,“贤才,国之宝也”,然后从两个方面举例:一是历史上贤君对人才重视的例子;二是大自然中鸿鹄和蛟龙腾飞的例子,都是从正面列举。最后指出寻访、重用人才的方向和目的,是为了使天下大治。这样,观点鲜明,论据典型充分,突出了古代帝王对人才的看重,这对我们今天也是个有益的启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