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塞、抛撒、谩骂、随意掉头……车水马龙中,总有令人看不顺眼的或是野蛮行为发生,人们总说,这是不讲文明的表现,而与此相对的,出行时要遵守的规矩与礼仪,人们将其称之为“汽车文化”或“交通文化”的一环。有人说,这种文化是现代社会所独有的,其实,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老祖先就有了这方面的文化和礼仪。 1 道路通畅 要想用先得学习 我们先研究一下,在秦汉之前的周王朝时期,道路的修建情况。 其实据史料记载,在先秦时期道路建设就有一定轨制,不同地区不同级别的路段,有相应的幅宽限制与质量指标,即所谓京师“九经九纬”,京畿“经途九轨,野途五轨”等规定。以“轨”为单位来测定、验收,可以等同于今天的八车道高速、四车道国道、省道、村村通之间的区别。同时,在严格的等级制度下,其御道、国道、驰道、驿道、大道、街道,有明确的功能区分,因而有相应的通行礼仪与秩序规定,那也是必须遵守的,这就相当于今天的快车道、慢车道、非机动车道以及斑马线前要让行,市中心不能乱鸣笛这样的规定。 我们知道,再完善的制度,都是写在纸上的,关键看落实。那么在先秦时期,严格的道路修筑制度和出行礼仪,能不能落实好呢? 还是看一个故事。《韩非子·内储说》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楚国《茅门之法》曰:“群臣、大夫、诸公子入朝,马蹄践溜者,廷尉斩其辀,戮其御。于是楚太子入朝,马蹄践溜,廷尉斩其车辀,戮其御者。太子大怒,向楚王泣曰:“为我诛戮廷尉!”王曰:“法者,所以敬宗庙、尊社稷也。故能立法从令,尊敬社稷者,社稷之臣也。焉可诛也?”于是太子乃请罪。 看到了吧,太子想徇私枉法,结果最后落得个请罪的结果,可见当时对出行礼仪执行的严格程度。 对于道路的记载,从古文献中可以找寻到痕迹,最早出现在商朝。据记载,商人已经懂得夯土筑路,并利用石灰稳定土壤。到了西周时期,西周镐京有九条纵向大道、九条横向大道,每条道的幅宽均为九轨,即路面可允许并列九辆大车,甚至西周时还设置了专门负责道路建设的官职。此外,在《礼记·王制》和《国语·周语》等文中,对道、途、路、径的修筑规格、质量,对道桥及行道树的日常管理与维护,也都有《条例》可供依循。 2 动静有度 这才能彰显气质 道路有了,怎么才能走得更优雅、更从容、更专业,才能避免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走得失去了分寸和身份呢? 先看一段文字记载。《周礼》中不仅对道路的规划建设作了规定,还明确要求:不许宵行夜游,不许横行径逾,不许在街上或市场中吵闹斗嚣,不许尾随外宾、围观外客。对于大家上街怎么走,西周时期也有明确规定。《礼记·王制》中要求:“道路,男子由右,妇人由左,车从中央。父之齿随行,兄之齿雁行,朋友不相逾。轻任并,重任分,斑白者不提携。”可以看出,当时人们走路,也要受到道德的约束,实行男女分途,人车分流,礼让老弱与负重者先行,甚至给予必要的扶助,这和今天的出行要求有异曲同工之妙。 如果就此结束,那就太小看西周的出行礼仪了。 既然要出行,就不可避免会遇到尊者、同辈,怎么办呢?“趋礼”解决了这个问题。 所谓“趋礼”,即地位低的人在地位高的人面前走过时,一定要低头弯腰,以小步快走的方式对尊者表示礼敬。行走礼仪中,还有“行不中道,立不中门”的原则。与同辈见面怎么办呢?拱手礼。拱手礼是最普通的见面礼仪,方式是双手合抱举至胸前,立而不俯,表示一般性的客套。 除了写在书上的出行礼仪外,还有一套风俗性的“交通礼仪”约束着古人:出行时讲究“饯别”“祖道”“馈赠”之礼,返回后还有“接风”“洗尘”“团聚”之礼。 好麻烦,但这还不算完。 《礼记·玉藻》中这样写:“君子在车,则闻鸾和之声,行则鸣佩玉。”此外,《周礼·夏官·大驭》中载:“凡驭路仪,以鸾和为节。”所谓的鸾、和,指的是悬挂在车上的铃铛,乘车前行时,铃铛的响声都是有规矩的,就像今天的汽车喇叭。在《大戴礼·保傅》中,对于乘车出行有更高的要求:“马动而鸾鸣,鸾鸣而和应。其声曰和,和则敬,此御之节也。” 好歹今天的喇叭能够控制,古时候“鸾和之鸣”要相呼应,恐怕只有老司机才能掌握。那在西周时期,要成为老司机难不难?难! 西周时期,周王官学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御是指驾驶马车的技术,讲的就是如何成为老司机。 御包括五种技能:鸣和鸾,谓行车时和鸾之声相应;逐水车,随曲岸疾驰而不坠水;过君表,经过天子的表位有礼仪;舞交衢,过通道而驱驰自如;逐禽左,行猎时追逐禽兽从左面射获。用现代的眼光看,这基本都属于特种驾驶技术了。最关键的是,这是古代贵族子弟才有机会学的,普通人,想一想就好了。 3 礼仪教育 真是从娃娃抓起 西周时期,小孩从出生开始,对礼仪的学习就伴随一生。 《礼记·内则》中详细记载了家庭教育的内容:“子生,男子设弧于门左,女子设于门右……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男鞶革,女鞶丝。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让。九年,教之数日。十年,出就外傅。” 从这个简单的记载不难看出,西周时期的礼仪教育不但从娃娃抓起,而且对男女的教育方式还有区别。 真是不厌其烦。试想一下,如果生活在西周王朝,在如此多的礼仪要求之下,如果不是从小就学习礼仪制度,恐怕会有很多“失礼”的时候。 为何礼仪教育,在西周时期如此繁复呢? 西周是中国奴隶社会礼制建设的顶峰,又为封建社会礼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礼仪制度史上占据至关重要的位置。众所周知,周礼是由周公创立的,其实西周的礼仪教育早在灭商之前就开始了,灭商后周公对其进一步系统化、制度化,内容和今天的教育出奇一致,也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种。其特点主要有:王室高度重视,从娃娃抓起,家庭、学校与全社会共同参与,重视情景教育与实践教育等。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戴庞海曾系统地分析过西周时期的礼仪教育制度。在他看来,西周时期的“礼”和“仪”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礼是抽象的,是由一系列的制度、规定及社会共识构成的,既作为人际交往时应遵守的伦理道德标准,又作为社会的一种观念和意识,约束着人们的言谈举止。而仪则是礼的具体、有形的表现形式,严格遵循和依据礼的规定及内容,形成了一套系统且完整的程序和形式”。 除了家庭教育之外,学校教育也是西周人学礼的重要方式。在《礼记·学记》中记载:“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司马迁在《史记》中认为,礼的学校教育,要从三代时期开始,一直延续下来。 当时的社会教育机会那就更多了。古公亶父带领族人止于岐下,最终“豳人举国扶老携弱,尽复归古公于岐下。及他旁国闻古公仁,亦多归之”算是最具历史价值的。虞芮争讼的两国国君在文王面前相谓曰:“我等小人,不可履君子之庭。”可以说,家庭、学校、社会的三位一体教育,让西周的礼仪制度取得了巨大成果,这也是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的重要因素。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