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词条 >

“西伯阴行善”辨疑(2)

http://www.newdu.com 2017-12-26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吕庙军 参加讨论

    对“西伯阴行善”的质疑
    先秦时期直到两汉,学者对文王之德赞美有加。迄至唐代,刘知几认为,孔子盛赞文王“至德”,与历史事实不符。南宋思想家叶适,始对司马迁有关周文王与吕尚“阴谋修德以倾商政”记载提出批评。在叶适看来,德与阴谋两者俨然对立,司马迁的论述自相矛盾,不可谓知德。
    明代学者对《史记》“西伯阴行善”的看法要温和得多,其代表是明代高僧莲池大师沈袾宏。他认为文王之德在历史上是可以信据的,指出司马迁用“阴”系用字不当,有对文王讥诬之嫌,并且建议将“阴”改作“弥”。
    清代学者梁玉绳在《史记志疑》中认为:“西伯归,乃阴修德行善……盖见迁史说文、武志在倾商,累年伺间,虚言成实,遂发此谬谈耳。”梁氏《史记志疑·齐世家》认为:“又引说斋唐氏谓三分有二而犹事商,在众人必以为失时,圣人至诚恻怛出于自然,太史公曾不知此,乃曰阴谋倾商,特战国变诈之谋,殆非文王之事,迁不能辨其是非,又从而笔之,使后人怀欲得之心者藉为口实,其害岂小哉!”他对司马迁的批评可以代表唐代以来的观点,并对《史记》记载“西伯阴谋修德行善”提出了更为激烈的批评。
    迄至近代,有学者根据《史记》的记载,认为文王行仁义是一种权术,不是真心为民。较有代表的学者是李宗吾。他主要根据《史记》记载对文王之德的传统看法产生逆转,与此前学者有所不同,他是相信《史记》记载西伯“阴”、“阴谋”等说法的。
    可见,学者对文王之德抱有程度不同的质疑和批评。学者对“西伯阴行善”、“阴修德行善”、“阴谋修德”之“阴”字都做了贬义的理解,认为文王施行仁义就是一种权术,不是真心为民。更有学者直接否定司马迁关于文王之德的历史记载。也有学者试图弥补罅漏,说“西伯阴行善”当为“西伯弥行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