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山”、“学海”这两个词源于汉代。 汉代辞赋家杨雄在其《法言·学行》中有:“百川学海而至于海,丘陵学山不至于山”,意思是说百川奔流不息,所以能够到达大海,而丘陵静止不动,因而永远也达不到山高。以此比喻学习勤奋则进益,停止则事不成。后来人们就用“学海”来比喻博学多才。宋度宗咸淳九年(1273年),学者左圭将唐宋名家野史杂说汇集成书,辑有几十集,一百种,定名为《百川学海》,这是我国成书最早、影响较大的一部笔记丛书。到了清代,著名藏书家、学者曹溶又将唐宋至清代名家的零篇散帙总为正续两集,分经翼、史参、子类、集余四类,定名为《学海类篇》。明代人王文禄将明代的有关学术思想、生产经验以及风俗习惯等方面的著述辑录百种,汇为一书,定名为《百陵学山》。由于这几种书都是汇集百家著述而成的,因此人们渐渐将 “学山”改为 “书山”,比喻书为知识的宝山。从而演变出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副激励人们要勤奋学习的名联。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