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青海探秘西宁年家是年羹尧后裔吗

http://www.newdu.com 2017-12-28 西海都市报 佚名 参加讨论

    ■年羹尧戎马一生,屡立战功。然而,风云骤变,弹劾奏章连篇累牍,直至被雍正帝削官夺爵,赐自尽,留给人们一个千古之谜。
    ■在大清王朝,威名举国皆知的“年大将军”身败名裂、家破人亡,族中任官者一律被革职,嫡亲子孙被发配遣边充军。曾经叱咤风云的年大将军,落此下场,令人扼腕叹息。
    ■“门源永安城”“年大将军的两位如夫人葬在了青海”“西宁年家是年羹尧的后裔”,很久以来,青海人都有这样的说法。
    在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有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湟水河中上游,这里西通西藏、新疆,东接甘肃兰州,北连河西走廊,南濒黄河,是“丝绸南路”“唐蕃古道”上的重镇和交通枢纽,被称为“海藏咽喉”,它就是高原上的美丽城市西宁。
    青海地方史学者李逢春先生认为,为了开发和建设这一方宝地,西宁人是从五湖四海走到一起来的,历史上数次移民就是一个例证。所以,青海汉族来自南京等一些说法在民间流传已久。那么,西宁年家是年羹尧后裔吗?
    地方史学者说年羹尧
    西宁地区,在古老羌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吸收、融合了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农耕文化,融入青藏高原、河套地区的草原文化,还吸收了从丝绸之路传来的西域文化,形成了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随着历代戍边、屯田等活动,黄河流域的汉族进入了河湟流域的西宁地区。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各族人民在青海大地上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
    所以说,西宁是一个多种文化元素共存的地区,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根据我省著名地方史学者考证,我省门源刘氏家族与汉高祖刘邦有着直接的渊源,孔家庄的孔氏人家也是孔子的后裔。
    我省地方史学者朱世奎先生说,雍正二年(1724年)初,年羹尧下令诸将“分道深入,捣其巢穴”。各路兵马遂顶风冒雪、昼夜兼进,迅猛横扫敌军残部。在这突如其来的猛攻面前,敌军土崩瓦解。这次战役历时15天,大军纵横千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横扫敌营,大获全胜。“年大将军”的威名也从此震慑西陲,享誉朝野。
    这一段历史对于许多青海人来说并不陌生,年大将军也在青海大地上留下了许多踪迹,门源永安城就是其中的一处。现在的永安城已经没有了的史书中记载的模样,但从残存的城墙中我们仍可看到它当年的宏伟和坚固。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一座古城岿然屹立,吹来的微风中仿佛还有当年的烟火味,站在城头,好像还能听到当年的金戈铁马声。据当地人说,永安城里埋葬了年羹尧的两位如夫人,有些人从这里挖出了铜元、印章一类的东西。
    年姓后裔追根溯源
    根据这一史料我们可以肯定,年羹尧曾经到过青海。那么,我们假设一下,年大将军在离开青海时,出于对这片土地的眷恋,是不是留下了本家族的一些人;或者他出事后,家族受到牵连,有人千里迢迢来到青海,在这里生活了下来;还有一种可能是当地的一些人家,仰慕年将军的威名,改姓为年;或者说是从外地一些年姓人家迁徙来到高原,他们与年羹尧没有任何家族关系。
    带着种种假设,6月16日,记者采访了年烜、年煜、年靖海、年福海四位年家人,请他们为我们追根溯源。
    已经是80岁高龄的年烜说,关于我族溯源很难找到文字史料,传说有二。一是说我先祖在清嘉庆年间由安徽巢湖移居到西宁,与西宁另一年家不是同族,是武功世家。二是说,我族系清代年羹尧将军后裔。先祖年光汉曾说“西宁年氏一族是大将军年羹尧遗留在兰州的幼子年寿一支的后裔。”长兄年炳在遗稿中写道:“我西宁年氏,相传为清康熙抚远大将军年羹尧后裔,随军留在湟滨之裔。其后遭遇雍王朝变故,子孙蒙难,遂隐姓埋名,藏身四方,至嘉庆朝,恢复原姓,始乃定居西宁。故我等以前所见家谱牒庚,最早为嘉庆朝先世,以上朝代湮没焉。”但是,由于年代久远,家族的谱系在那个年代被烧毁了,寻本溯源很难有定论,现在非常遗憾。
    年煜说,从《西宁府续志》中可以看出,我们年姓人家在清朝嘉庆年间(公元1800年),就定居西宁城内宏觉寺街,虽然家境清贫,但不气馁,自强自立,以孝悌忠信仁义道德的传统古训教育子女,耕读传家读书明理。在我的记忆中,我们家老宅门前有两棵大榆树,而且还很大,看样子年代非常久远了。所以,先祖常常以“双榆主人”或“双榆草堂”自居。那时候,祖屋中藏有一红绸中堂,用金粉写就先祖阵亡过程,每逢年节悬挂于上屋,让儿孙诵读瞻仰。
    年靖海告诉记者,听祖上说,年家的坟茔迁过几次。年家的老坟原在西宁南滩,因为洪水泛滥,先祖年光汉和族人一起将坟茔迁到了西宁东郊曹家寨。事后深感家业兴旺,但无系统谱牒记载,先祖创业之艰辛有遗忘之虞,愧对先祖,便经过多年努力后修成了《年氏家谱》。谱籍原来存放在宏觉寺街祖屋宗龛内,逢婚丧嫁娶生儿育女时,及时在家谱上填写,我们小时候曾经看见过。1987年,年家的坟茔又从南滩迁到了大堡子。在迁坟的过程中,我看到规模非常大,还有许多陪葬品,耳环等首饰很多,衣物虽然已经腐烂了,但有些地方还是能看出色彩艳丽、做工精美。
    对于年家的人来说,家谱消亡使得他们失去了一切关于家族渊源的文献记录,现在他们只能根据先辈的口头传说和其他史料来寻找相关线索。但是,欣喜的是年氏族人保留了一些珍贵的先祖墨宝,其中双榆主人年兆亨的《诗品二十四则》让记者大开眼界。
    年福海说,先祖年兆亨自幼苦读四书五经,谙熟韬略,文武兼备,决心步其父辈鸿鹄之志,投笔从戎。承恩袭职云骑尉,在清代时任哈拉库图营守备及西宁镇标中营守备,因功授朝庭牒文并赴北京觐见大清皇帝。《西宁府续志》记载任哈拉库图营守备,据现存的亲笔书写的扇面可以知晓,当时是在宣统元年。后来,他坚持“耕读传家”的家风培育后代,在南大街经营杂货铺为业。从这本诗集可以看出他的敬业齐家的精神。
    高原民族融合的见证
    我省地方史学者靳育德先生说,据《路史》记载,上古时,姜太公帮助周武王建立周朝后,受封而建立了诸侯国齐国,所以姜太公又称齐太公。有一本叫《路史》的古书里说:“齐太公后有年氏。”也就是说,姜太公的后代中有一支姓年。到了明朝时期,具有数千年悠久历史的年氏又有新的血液加入。这新的血液,就出自严姓。年姓的望族居怀远郡。据《明史·年富传》记载,“年姓本姓严,后讹为年。”年氏望出怀远,即今安徽怀远县。明代永乐户部尚书年富,即怀远人,原本姓严后改为年。
    由于年家家谱的不存在,我省的地方史学者对西宁的年家是否与年羹尧有渊源不敢下结论。但是,我们可以看得出,年姓人家是迁入青海的,他们在高原上与众多民族共同生活,是青海的建设者,是高原历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年姓家族的变迁,也是高原民族融合史的见证。(作者:祁万强 )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