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田野研究 >

[杨善华孙飞宇]“社会底蕴”:田野经验与思考(5)

http://www.newdu.com 2017-12-29 中国民俗学网 杨善华 孙飞宇 参加讨论

        面子、攀比与社会竞争
    如果说家本位的文化与“人缘、口碑和道德分层”这套运行机制、基本的生存需要密切相关,并构成了社会底蕴的重要基础。在这一基础之上,还存在着某些社会性因素,与村民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密切相关。在一个村庄共同体中,村民之间的熟人关系必然会与上述的道德分层结合在一起,给每一个村民都带来压力。我们发现,这些社会性因素可以用“面子、攀比与社会竞争”来总结。
    学界对于人情、面子等方面的讨论已经有了很多成果,但正如前述所论,这些讨论大多要么是从“国家—社会”的视角,要么是从“社会科学”的视角出发,将其视为在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机制或者国家、制度视角下需要加以“匡正”的“冗余”。如果从一种整体性的视角出发,将其作为一个整体的社会有效组成部分,那对于它们的理解或许会更加切合行动者自身的世界。
    2004年,我们在山西榆社县农村访问过一户人家,问被访人什么开支最大,回答说是人情开支,一年要3000多元。根据当地的送礼标准,这个开支的确较高。被访人解释说,这是因为他有8个兄弟姐妹,而他妻子有9个兄弟姐妹,当时这些兄弟姐妹的孩子都到了嫁娶和生育的年纪,结婚要办酒,生孩子也要办酒,所以开支很大,也很无奈。虽然“受罪”,但这个钱不能省,否则就会断了和某个兄弟姐妹的关系,还要被村里人笑话,这个面子他丢不起。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面子、人情、攀比等等都与生存性的智慧、家本位文化有普遍而直接的关系,这是一套整体性的内在逻辑。
    在某种程度上,“面子”表达的是个人对他人给予肯定和尊重的需求(要实现这种需求,个体就必须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主流的规范,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以及个人对自己“沦落”到社会“底层”而被周边人看不起的恐惧。不在中国文化之内的赫胥黎(1971:20)也提到类似情况:“尽管传说中的古贤人能用一种冷静而理智的眼光,对舆论是多么的毫不在乎,我却还没有运气遇到任何一个实际存在的贤人,对待敌意的表示能完全泰然处之。”
    另外,得到他人,尤其是比自己地位高的人的肯定,在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现有社会地位的稳固甚至提升。这不仅满足了当事人感到自己超越他人的虚荣心,也意味着他未来有可能会因此得到更多资源,从而在社会地位方面进一步超越他人。失去面子,则意味着有可能因为得不到他人的肯定和承认而地位下降,甚至跌进社会“底层”。这不仅意味着当事人“人生之旅”的失败,也意味着当事人愧对祖先的嘱托。在这个意义上,当事人的“面子”与其做人的成就,以及这种成就是否得到他人的肯定相联系。
    在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中,面子常和“竞争”关联在一起,而“竞争”在中国最常见的形式是“攀比”。在中国农村社会,攀比的内容无一不与个人及其家庭成员的人生成就相关,这也都与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人性要求有关。在改革开放后的30年间,攀比也表现出时代特色。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人们第一比盖房;第二比儿子结婚娶了什么样的媳妇、婚礼的排场大小和参加者的级别;第三比有没有生出孙子和儿女乃至孙子女出息如何。作为中国城乡社会中现实的人,为了面子,他们不能不参加这样的攀比(竞争)。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本文从观念、制度、风俗习惯和伦理等角度对“社会底蕴”概念做了一个初步探索。被中国社会五千年经历的风风雨雨洗刷和筛选留下的这笔具有深刻精神内涵的文化遗产之所以能传到今天,并继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首先源于它具有能满足人的根本需求,并具有相对较低的践行成本特征;其次,在社会变迁的历史进程中,这些传统的社会底蕴并非以一种消极对抗的形式出现,而是一种不断与新的历史条件相结合,并由此不断生发出建设性和包容性的面貌。如前所述,这一特征对理解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历程和建设具有中国主体性特征的社会学具有重要意义。自清代以来,在学界存在着关于传统和自我认同的种种焦虑,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民众早已通过自身在日常生活中的行动和选择对此做出了回答。
    中华民族在历史上饱经战乱,近现代又因多次遭受外敌入侵而灾难深重,是什么样的精神力量支撑着这个民族发愤图强,战胜强敌,从而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的传统文化及其在20世纪社会—政治变迁过程中演化的各种具体形态堪称民族精神力量的重要源泉。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经历了汉唐盛世后养成了一种内在的大度和自信,这使它能在“和而不同”的前提下实现开放与包容,但这种开放和包容又不意味着它会调整其底蕴。这种社会底蕴是“活”在千百万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实践中,历史沿革或许会对其造成影响,但这一影响并不一定是单向的,也并不意味着这一“底蕴”没有价值。在建设自身传统的过程中,中国的社会学如何认真反思哪些使我们做出各种学术判断和秉持各种学术取向的“执念”,并做出有所超越和建设性的努力?对于“社会底蕴”的讨论或许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社会底蕴与现代社会新的构成要素之间的互动机制和在这一机制影响下中国社会当下以何种形态呈现,是在提出“社会底蕴”概念后应进一步探讨的问题。限于篇幅,我们将这一讨论留待下一步进行。就此而言,本文希望通过提出这一概念,促进社会学对相关问题的深入和系统的探讨。
    (本文刊于:《社会》2015年第1期,注释和参考文献参见原文)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