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网络史学正在成为历史学的一门新兴分支学科。它伴随着互联网的产生而兴起。网络史学是一种新生事物,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以及计算机操作技术在史学界的广泛应用,客观上使网络史学这一史学分支学科的成立成为可能。因此,从理论上对其加以概括并适时进行学科理论建构,对于繁荣历史学以及推动历史学的现代化至为重要。 【关键词】网络史学 史学理论 边缘交叉学科 网络史学是历史学与网络相结合的产物。虽然其本质上仍是一门历史学科,然而其存在形式确为电子史学,从而有别于传统的纸质史学。网络史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可以看成是历史学在信息时代的一种新存在形式。然而,由于其发展程度还极不成熟,留有大量研究空间,其所蕴涵的许多理论问题亟须给予创新性回答。目前国内外对这一前沿学术问题,虽已开始关注,但所探讨的问题多集中在历史学如何利用网络以及历史档案资料的电子化等方面,还缺乏对于网络史学所涉及的学科建构及相关理论问题的讨论。因此,从理论上对网络史学这一新兴历史学科进行构建,适时而迫切。 一、网络史学的成立 网络作为人类文明的新成果,已成为当代人类“数字化生存”④不可缺少的手段,越来越多地融人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目前,网络已成为现代文明社会快速传递各种生活信息,发表研究成果和交流经验的重要媒介。与此同时,网络也深刻影响到人类知识体系中各个学科的发展,并产生了与之相关的各种新兴交叉学科。网络法学、网络伦理学、网络教育学、网络传播学、网络文化学等相关学科也异军突起,网络与历史学的联系也日益紧密,网络与历史学相结合而产生的新兴交叉学科——网络史学也呼之欲出了。 互联网的普及以及史学网站的发展、史学文献及其他史学资源的电子化、掌握计算机操作技术的史学工作者的崛起,这三方面内容为网络史学的成立奠定了前提。 ———————— ①参见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海南出版社l996年版;泰普思科:《泰普思科预言——21世纪人类生活新模式》,卓秀娟、陈佳伶译,时事出版社l998年版。前书明确提出了当代的人类已处于“数字化生存”方式中,后书则明确解析了数字化生存的具体方式以及对人类社会的深刻影响。 1.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以及史学网站的发展为网络史学的产生提供了新平台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为网络史学的产生创造了前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提供的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的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2.53亿人……中国网民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一位。比去年同期增长了9100万人,在2008年上半年,中国网民数量净增量为4300万人”。④尽管网民的普及率仍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但中国网民的规模无疑是全世界最大的。 从宏观角度来看,中国的网民数、家庭上网计算机数继续保持了强势的增长趋势,其中,IPv4地址数量为1.58亿个,年增长率为33.7%。2008年6月份,中国IPv4地址拥有量已经超过日本,跃升至世界第二位。我国的域名注册总量为l485万个,同比增长61.8%。中国CN域名数量为1190万个,同比增长93.5%,已占我国域名数量的80.1%,是我国域名数量增长的主要拉动因素。中国网站数量为l91.9万个,年增长率为46.3%。其中CN下的网站数为l37万,占总网站数的71.4%。中国互联网国际出口带宽数达到493,729Mbps,年增长率为58.1%。目前人均拥有水平为20Mbps/万网民,比2007年12月增长了2Mbps,中国互联网国际出口连接能力不断增强。②上述信息说明,近年来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十分迅速,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互联网信息时代。 另一方面,史学网站和相关网页的迅猛发展有利于网上史学讨论的开展,有利地催发了网络史学的产生。在网上涉及历史内容的信息非常之多。例如,在谷歌搜索栏中输入“历史”两个字,就会发现有关“历史上的今天”的网页有745万个;有关“历史的天空”的网页有380万个;有关“历史故事”的网页736万个;有关“历史人物”的网页739万个;有关“历史小说”的网页792万个;有关“历史的尘埃”的网页34.3万个;有关“历史论坛”的网页883万个;有关“历史论文”的网页40万个;有关“历史课件”的网页223万个;有关“历史地图”的网页751万个。在百度的首页搜索栏中输入“历史”两个字,就会发现能够搜索到的相关网页数量为7910万篇。网易还辟有专门的历史频道(http://history.163.corn/)。可以肯定地说,史学网站和相关网页数量的多少反映了历史学与网络的结合程度。 目前史学专业网站比较著名的主要有:史学研究网、中国史学、中国读史网、史学评论网、历史风云网、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网、血铸中华、历史资源网、中国历史网、中华万年网、中华文史网、中国918爱国网、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网、中国世界中世纪史研究、唐研究、中国古代史教学研究网、史海泛舟网、史学连线、古风文史、中学历史教学资源在线、辽金史研究、历史回廊、中华人网、中日网、国学参考、中国基础教育网历史频道、北洋水师、千千历史园地、历史教育网、中国历史课程网、中学历史教学园地、中学历史在线、中国历史博物馆等数十个专业网站。如果再加上各大网站的历史栏目,历史爱好者及历史工作者的个人博客,仅中文历史相关网站及网页,就应在数百个之多。再加上世界各主要国家的历史专业网站,世界知名大学的历史网站,世界范围内的历史网站的数量相当可观。这些足以说明网络史学的产生已有足够的信息平台。 ———————— ①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8年7月),WWW.cnnic.net.cn/71K 2008-9-28。 ②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8年7月),WWW.cnnic.net.cn/71K 2008-9-28。 2.史学文献及其他史学资源已大量电子化为网络史学提供了资料集结 进人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历史学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其迅猛的发展势头主要表现在史学文献资料的电子化和史学资源的网络化。到目前为止,中国大陆地区史学文献电子化的典型工作主要有:中国古籍善本查阅系统数据库、中国基本用典电子文库·国学宝典、《二十五史》全文检索系统数据库、《四库全书》原文电子版数据库等。学术资源网络化的典型“数据图书馆”主要有: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数字图书馆、超星数字图书馆等。“数据库类”主要有:中国学术期刊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及其旗下的万方数据和中国数字化期刊群等。以上这些网站的建立给我们建构网络史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另外,以光盘、u盘、移动硬盘等为代表的电子存储设备大大缩小了历史文献的存储空间,提高了历史文献的保存质量,使历史文献的携带与转移较以往更为方便。 当然,上述这些电子图书馆或大型数据库还远远不能满足网络史学发展的需要,还远没有达到需要什么史料就能马上找到什么资料的程度,然而,现阶段文献史料及相关史学资料的大规模电子化,已为网络史学的成立提供了基本史料保障。 3.掌握计算机操作技术的史学工作者的大规模崛起为网络史学提供了人才条件 在当代,计算机操作技术已成为史学工作者学习与工作的必备技能。历史工作者为了快速获得相关学术信息,就不得不利用互联网资源和搜索引擎来搜索他们想要的资料和信息。而为了加强学术交流,向各个专业刊物递交学术论文,也不得不尽量利用网上电子邮件传递。这一切都要求史学工作者熟练地掌握计算机操作及输入技术并运用得得心应手,才能胜任其所从事的工作。因此,计算机操作技术已成为历史专业人才的一种必备技能,绝大多数中青年史学工作者早已完成了“换笔”的现代化转型。而且在当代大学和学术科研机构培养出来的历史专业人才,大都掌握计算机知识、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于是,一大批能够借助于网络手段来研究史学问题的新一代史学工作者的崛起,不仅使史学与网络结合得愈加紧密了,而且也为网络史学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才条件。上述三个方面说明,网络史学产生的主客观条件都已具备了。当然,这并不等于说网络史学作为一门学科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它的真正成立还需要广大史学工作者从理论上乃至实践上进行深入探索,并使之愈加完善。 二、网络史学的特性 网络史学作为一门历史学边缘交叉学科,并没有失去历史学所应有的特性,即其仍然以客观历史作为研究对象,承载着记录历史、传承文明的学科重任,秉承历史真实的价值基础。这点与传统的纸质史学毫无二致。网络史学建立在传统纸质史学之上,它不能脱离传统纸质史学而独立存在,并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传统纸质史学的伸延和发展。当然,由于网络史学是历史学与互联网相结合的产物,这也就必然地决定了网络史学的学科特性,即其本质上不是“纸质史学”而是“电子史学”。归纳起来,网络史学有如下一些特性: 1.网上史学学术资源的共享性 网上史学学术资料即电子化的史学文献等资源,与纸质的文字史料、以及以实物体现的考古文物有很大区别。由于网络的特性,所有纸质的或其他任何形式(如图片等)资料,一旦被电子化,只要在网络上发布,就会立即成为所有人的共享之物。同样地,一旦历史资源进入网络,也就自然成为所有史学工作者所共享的学术资源。而且网上的资源,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成倍增加,因而,所共享的资料也会无限增加。这将会大大改变传统纸质史学时代的资料收集方式及其效能方式。 一个重要的改变是,网络史学工作者在收集大多数历史资料时不再受时间、地域等自然因素的制约与限制。由于网上所有的历史资源都是公开的(有些需交一定费用),所以也就难以形成纸质史学中的那种史料垄断状况,也就绝不可能出现由于垄断孤本的或绝版的原始史料而成为史学专家的情况。同时,由于网络本身所具有的特性使网络史学工作者在获取史学资料上较以往更为便捷了。以前需要几天甚至几个月才收集到的资料,现在只要在专业搜索网站的搜索栏中输入相关的检索词,就可以在数秒钟之内找到需要的资料。既然你可以找到,别人也当然能够找到,是为共享。尽管当下历史资料被电子化的部分还非常有限,被共享的资料还不够全面,但只要假以时Fl,随着大量历史资源的不断电子化,今后这种共享性将会体现得日渐完美。 2.史学学术信息获取的便捷性与即时性 在传统史学时代,史学工作者获取史学学术信息的途径是非常有限的,主要通过阅读纸质的专业书籍及学术刊物(当然也包括参加学术会议及聆听课堂讲授等)获得。纸质史学书籍及史学专业学术杂志的出版发行周期较长,等到其所承载的重要学术信息传递到史学工作者手中时,往往与信息发布的时间相差久远,在时间上相当滞后。这种滞后性减慢了在单位时间内的学术信息流量,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术的快速发展。 然而,在电子史学即网络史学的背景下,学术信息的获取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互联网把我们带入到一个多元、平行、无边界的信息世界之中,所有的学术信息都像河水一样在网络里自由流淌。与学术资料共享相适应的,是网络学术信息获取的广泛性和即时性。史学工作者可以通过互联网即时地获取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任何一个单位发布的最新的和最前沿的史学学术新成果,甚至于不受任何障碍地收集到广泛而不同的学术信息并且是即时性的。这可以使史学工作者在网络史学的时态下,跟踪史学学术的最新动态并及时地掌握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与全世界各地的史学同步发展。 3.史学论著发表空间的“无限性”与传播的迅捷性 在纸质史学时代,史学工作者发表史学研究成果是要通过向杂志投稿并被采用后出版发表来实现的。传统的传播媒介对稿件的要求很多,对稿件的审查制度也非常烦琐,学者所持有的学术观点,能否得到认同,取决于其是否符合学术主流,更要受到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及相关学术观点的约束。因此,学术观点自由地、随意地抒发受到当然的限制。而且作品本身在发表时还会受到篇幅、排版等诸多限制,很多有见地的学术文章由于受到史学杂志版面的限制而不得不忍痛割爱,即使有幸得以刊发,其发表周期也相当漫长。 上述这些情况在网络史学的背景下基本不复存在。首先,网络的虚拟空间是“无限”的,这也就意味着网上各种史学网站、各类史学博客可以发表学术文章的空间版面也是“无限”的,不会受到纸质史学杂志版面的限制;其次,由于网络史学传播载体的非纸质化,使网络史学工作者发表史学学术文章的程序变得相当简单。史学工作者只要选择好想要发表自己论文的网站,就可以通过简单的复制加粘贴的方式将自己的学术文章直接发表到史学专业网站上去。然后这篇文章就可以在网上即时性地发表并传播了。尽管专业史学网站对发布的文章也有编辑、审查等与传统纸质出版机构相同的发布程序,但学术文章的发布完全简化甚至省略了纸质史学那种印刷、发行、征订、运输等一系列非常复杂的过程。此外,作者还可以通过在网站上免费申请、注册自己的主页,建立自己博客的方式,将自己的文章即时地发表上去。总之,网络个人博客的建立,为史学学术文章及时发布提供了优越的平台。这也是史学进入电子信息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 4.学术研究参与者身份上的平等性 在纸质史学背景下,对学术参与者的专业性要求非常之高,多数不具备专业水准的“业余”级成果是不可能获得发表的。然而在网络史学的氛围下,由于网络本身所具有的平等性,使得连接互联网的每一台主机即为信息发布的始端,亦为信息接受的终端,从而使参与网上史学的讨论完全不受身份上的限制——只要对历史感兴趣,任何人都可以在网络中发表白己的见解,并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史学学术大讨论之中。 即便在史学内部,因由传统纸质史学塔式结构所造成的学术身份的不平等,亦会受到网络史学特性的挑战,从而使史学研究工作者真正地获得了站在同一个平台之上的机会,大大地消解了学术权威者的话语霸权。在网络史学的氛围下,无论是著名的学者还是普通的学生,也不管文章是发表在专业的史学网站还是普通的网站上,只要该文是原创的,只要文章立意新颖、资料翔实、文笔流畅,有价值、有品位,那么就有同等的几率获得人们的肯定和青睐,并可能获得高密度的点击率和转载率。 5.学术多样性与“百家争鸣”的真正实现 由于互联网的无边界性和虚拟性,意味着史学工作者在投稿上具有充分的选择权。他既可以将自己的学术成果发表在国内的学术网站上,也可以发表在国外的学术网站上;既可以发表在友好的学术网站上,也可以发表在敌对的学术网站上。虽然有些网站也存在对学术文章相应的管理和审查制度,但是由于当代世界的多元性和多样性同样地反映在网络上,使得在网上持有不同观点和不同立场的史学学术文章的发表变得更加容易。比如在甲历史网站上不能够披露的史实,在乙历史网站上就能够得以披露;在甲历史网站上能够披露某一史实的某一部分,那么在乙历史网站上就能够披露这一史实的另外一部分。也就是说,在这种网络资讯的背景下,历史的真实性才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再现和还原。学者也就有了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自由度来表达自己学术上的异见,这自然造就了网络史学背景下学术观点的多样性,使得学术意义上真正的百家争鸣成为了可能。任何学术观点都可能进行讨论和交锋,甚至于可以在网上即时地与国外学者进行讨论。总之,网络史学使得学术多样性和学术争鸣体现得更为充分。 6.史学大规模跨文化交流的可能性 在网络史学背景下,不仅学术文章的发表不受空间版面限制,而且与不同国度、不同地域同行的交流也变得相当容易。互联网具有无边界特性,传统意义上的地理障碍和国界障碍不复存在,交流是即时的,费用是低廉且可以承受的,从而使得大规模的史学跨文化的交流成为了可能。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历史学家可以通过互发E—mail的方式来实现这种跨文化的学术交流。或者也可以通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史学网站上发表自己的观点来达到史学学术跨文化交流的目的。这既能使世界各地产生的史学新理论、新成果在最短的时间里汇集到一处,又能让一个新的史学思想瞬间遍及世界的各个角落。这一网络史学的重要特性在纸质史学的背景下是不可想象的。 三、网络史学规范之建构 尽管网络史学作为电子史学的存在形式与以纸质史学作为存在形式的传统史学有所不同,然而,它们本质上却都是历史学科。既然是历史学科,就有一个学科规范问题,即处于发展形成中的网络史学也要建构起自己的学科规范。 1.规范史学网站的建设 网络史学主要是通过史学网站这样一些平台来运作的。网络史学的繁荣依赖于史学学术网站的建设和繁荣。因此,构建网络史学学科规范,首先要规范史学网站的建设o(1)建设专有且永久性的学术网站。如果某个史学网站想要形成自己的品牌,就必须风格独特,具有域名的专有性、品牌的不可替代性以及知识产权上的无可争议性。即其域名一定是惟一的,网站对发表的学术资料拥有知识产权,发表的论文或上传的资料都要有自己的标志或痕迹。当然这取决于是否拥有完整的治史原则、史学理念以及高超的计算机技术,诸如建网工具以及其他专有的计算机程序等等。 (2)组建史学网站管理机构。史学网站应组建相应的管理机构,借以维护网站的正常运转。第一,设立史学网站管理委员会。该委员会委员应由史学及网络专家组成,负责制定出一套符合网络史学特点的史学网站的管理条例。条例中应包括史学网站各个历史栏目与板块的规划和设计标准、史学公共栏目的审核标准等内容。 第二,在史学网站管理委员会之下设立若干职能部门,由相关专家组成,具体负责相关部门并承担的相应责任和义务。例如,史学网站编辑部的成员可由精通电脑网络技术并有丰富编辑经验的史学工作者组成。其主要任务就是负责对投向该史学网站的大量史学文章进行审查、遴选和刊发工作。网络技术部可由网络管理部门的有关技术人员组成,其中包括网站咨询顾问、史学网站内容编辑人员、美术设计人员、页面制作人员、软件程序开发人员、服务器维护人员以及相应的技术问题应急处理人员等。这一部门主要负责组织史学网站版面的设计、网页制作、网页的定时更新、网络史学学术文章的技术编辑与发布、网站服务器的定期维护、全天候的网络在线技术支持等工作。史学网站推广部可以由一批熟悉网络资讯、对历史学感兴趣、了解互联网最新动态并且具有较强沟通交往能力的人员组成。这一部门主要负责将自己所在史学网站的域名以及IP地址注册到著名的搜索引擎站点上。史学网站业务部是由对历史较为了解、懂得广告销售业务、有较强沟通能力的人员组成。这一部门主要负责销售或出让史学网站广告位。 (3)确定专业史学网站的功能定位。专业服务功能是史学网站得以成立的基础,也是推动网络史学发展的重要路径。它是在网络史学运作环境下,史学工作者的网上学术互动平台。因此,其网络史学专业服务功能定位应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提供在线免费查阅的电子史学文献(如电子化的古籍及各种电子版的史料等);第二,提供在线免费查阅的网络化史学学术资源(其中包括各种网络化的史学学术资料、史学学术论著和论文);第三,及时刊发史学界最新研究成果,发布史学界最新的学术研究动态和最新的史学理论研究成果;第四,在史学网站中设立若干史学论坛和史学贴吧,为广大的史学工作者和史学爱好者在网络中开辟出来一块可以让他们发表不同见解、畅谈历史的大讨论区。讨论区可分为专业讨论区和非专业讨论区。 (4)史学网站对所发布史学信息实施学术管理。对于将要在特定网站上刊发的文章或学术信息进行审查,主要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史学网站编辑部人员)操作。下面几条审查原则应具有一定的普遍适用性和参考性:第一,不得有攻击国家,煽动国家分裂,破坏国家统一的内容。第二,不得有破坏宪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内容。第三,不得有煽动民族仇恨,破坏民族大团结的内容。第四,不得有侵犯国家、集体和公民合法权益的内容。第五,不得有恶意扰乱社会秩序的内容。第六,不得有对他人恶意攻击,恶意诽谤的内容。第七,不得有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教唆犯罪的内容。第八,不得有剽窃他人史学理论学术成果的内容。第九,不得有违背史实,自我杜撰的内容。此外,拟刊发的文章是否为原创,是否有学术价值等等都是衡量的标准。网站专业管理人员依据相关的规定来决定哪些信息可以在该史学网站上发表,哪些信息不宜在该史学网站上发表。 2.建立网络学术资料的信誉等级制度 目前电子化的历史资料已有很多。此外,属于个人回忆性的传记史料以及口碑史料也不断地上传,还有中外各种语言的网络史学论著等等。更主要的是,时下出版的纸质学术专著与学术论文,也已开始出现大规模引征网络历史资料的现象,并且逐渐形成了一些共识性规则。于是,也连带地引发了网上资料引用及规范性问题,并且在当下的学术规范化与道德化建设中显得异常重要。 在史学研究中,无论是网络史学中电子文本化的史学资料,还是传统史学中的纸质文本史学资料,它们在引文规范性上都具有共同属性。即基于传统史学纸质文本史学资料建立起来的史学引文规范性,也同样适用于网络史学电子文本化史学资料的引文规范性。这方面可以参考纸质史学引征成果的相关规定,即网络史学工作者在引征网上史学论文资料的过程中除了要标明其作者、篇名外,还应详细地注明它的出处、作者、刊名、著作名、发布的网络地址以及发布时间等等。目前纸质出版物也出现了引用网上资料及观点的倾向。这也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了电子学术文献的标准化与规范化的迫切性问题。 总之,建立网络史学的信誉等级制度,保护著作权,确定网络史学学科规范,对未来的学术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3.制定网络史学之学术认定标准 任何学科都有自己的学科标准和学术规范。建构网络史学也同样离不开相关学术认定标准、网上史学文章的权威评价机构以及权威评价机制的建立。 (1)网络史学的学术评价及认定标准问题。由于纸质史学与网络史学具有学科同质性,所以纸质史学的学术评价及认定标准可适用于网络史学的学术评价及认定标准。在纸质史学中,我们对于学术认定的标准取决于论著是否使用第一手资料,是否原创,篇章架构是否符合学术规范,以及论著的转载率、发表刊物的级别等等。这些当然也适用于电子史学的学术评价。然而由于网络环境的独特性,故其学术评价与认定也会有所不同。 点击率与转载率固然可以成为网络史学论著学术评价与认定的重要指标。但是也应当看到,仅靠点击率和转载率来进行判断似有不妥。除了点击率与转载率之外,还要考虑论著的主题、作品讨论的内容,是否原创,发表在什么网站上,文章字数,是否符合学术规范,以及网络史学作品本身之通俗与严肃的区别等等,并可套用纸质史学的评价机制进行判断。总之,随着网络史学权威评价机构及权威评价标准的建立与完善,这一问题将会得到圆满解决。 (2)建立网络史学专家学术委员会。作为网络史学学科,应组建属于自己的一批网上学术评价及学术认定专业队伍。应聘请大批既精通电脑网络技术又学识渊博、学术声誉又很高的史学专家,组成若干个专家委员会(如国家一级、省级、市级,以及跨地区、各专业分委员会等等)0由专家委员会负责网络史学的学术规划,网络史学学术网站管理办法,以及学术标准的制定、修改及终止等等。定期召开网络史学学术讨论会,出版网络史学专业刊物——可以是电子版的也可以是纸质版的。由他们来按专业对即将在网络上发表的史学学术文章进行审查后作出删改或取舍,使那些好的作品获得发表,而那些毫无学术价值、粗制滥造的文章没有机会出现在专业的史学网站上。 (3)实施网络史学学术奖惩制度。由于网络史学具有发表文章迅捷、获得资料便利、广泛和多元等特点,这就使得在网络史学中的学术侵权、学术抄袭等剽窃行为较以往的传统纸质史学更加容易且不易被发现。因此,建立一套系统完善、与网络史学学科建设相适应的规范性措施和奖惩措施,就显得极为必要。这里所述之网络史学学术奖惩制度,主要应包括黑名单制度、著作权保护制度、权威史学学术网站的监控制度以及全球(至少是全国性的)史学网站的联盟协作制度、实施统一的网络史学共同标准等等。 总之,由于网络史学的特点,网上的学术抄袭和学术剽窃相对较易,这就需要有一套强化治理网上学术环境的措施,进而构建起一个科学规范的网络史学。 四、网络史学工作者必备之素质 网络史学既然是历史学的分支学科,那么,网络史学工作者同样也必须具备从事基础史学研究的必备素质,如史识、史才、史德等,同时还必须具备从事网络史学工作的特殊技能,既计算机操作及网上作业能力。其实,近年来由于史学工作者大都完成了“笔”的换代工作,即计算机已取代传统的笔、纸的书写方式,这使当代史学工作者具有“两栖”性质,既是纸质史学工作者,同时又是网络史学工作者,故对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1.掌握网络知识与计算机操作技能 由于网络史学形式上是电子史学并且离不开网络,这就要求史学工作者应掌握最基本的网络理论知识。比如,如何上网,如何利用网站搜索引擎搜索自己想要的史学学术资料,如何在相关史学网站和史学论坛上进行注册,如何在史学论坛和贴吧中发贴,如何在史学学术网站中发布自己的学术文章,等等。 2.具有使用和运用网上历史信息资料的辨别能力 对于史料的考订、互证和辨伪,这已是传统纸质史学常用的非常成熟的研究方法,如考证法、比较研究法、版本目录学研究法等等。这些方法自然也是网络史学的研究方法。只不过在网络中运用这些方法,在形式上会发生一些变化。例如,在网络中,判断一个新发布的历史事件的真伪,需要通过不同国家并具有不同价值观的网站对同一事件报道的差异性和相同性来进行互证。即只有把那些在具有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价值观倾向的史学网站上发布的相关内容进行比较,才能够客观、理性地把握历史真相。另外,对于网上发布的史学学术文章是否原创的判断也是一个难点。由于网络的特点,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出现大量的史学学术文章。然而,这些文章在相互转裁、摘录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大量的重复和变异,这就需要网络史学工作者具有在这些庞杂的学术信息中找出该学术原始文本的判断能力。 3.具有能够适应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化素质 由于网络史学学术交流的无边界性和开放性,使网络史学处于一种容纳不同文化背景的史学学术氛围中,这就要求史学工作者的文化素养必须与之相适应,即具有能够适应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化素质。 第一,网络史学工作者必须具有较强的外语运用能力。网络史学的出现使大规模的跨国界史学学术交流成为了一种可能,这就对我们史学工作者的外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网络史学学术资料获取的广泛性和即时性,网络史学工作者在网上搜索到的资料中有一部分必定是第一手的且未经翻译的外文资料,如果我们不懂相关资料的语言,无法理解这些史学学术资料的含义,就必定会影响我们网络史学工作者自身学术水平的提高。第二,网络史学工作者必须具有极强的网上沟通能力。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互联网的出现将全世界的网民都集中到了同一个对话的平台上,这使得网络史学研究主体的交流与互动较以往变得更为频繁。因此,也只有沟通能力较强的人才会在这个互动过程中获取更多的史学信息。第三,网络史学工作者必须具有更加开放的心态。由于网络史学所承载的媒体发表空间的无限虚拟性和信息流动的瞬息性,造成了学术观点发布的随意性和交流的无边界性。不同观点都有机会发表,不同主张都有机会表达。这就决定了史学工作者必须要进一步地解放思想,大胆地发表个人见解,敢于接受不同学术观点的挑战,并且还要学会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史学观点进行交流。 4.遵守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 遵守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是史学工作者的基本素养。追求并还原历史的真实性是基本的治史原则。不能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提高文章的转载率和点击率就按照自己的意愿随意篡改历史、胡编历史。尤其是在学术资源具有共享性、抄袭别人的学术成果十分容易的网络史学背景下,要求史学工作者必须具有更高的道德自律。如尊重史实,尊重相关的法律,维护民族利益,传承中华优秀文明,自觉抵制抄袭、剽窃行为,发表学术原创、行文规范、观点客观公正的研究成果。 五、网络史学的价值 网络史学是历史学的一门新兴学科,其价值体现在对传统史学学科优势的继承和发展,又体现在其自身对信息时代的适应及学术作为。 1.网络史学使传统史学的存在形式实现了新的飞跃 网络史学是历史学在信息时代、网络时代的一种新型存在形式,是历史学走向现代化、走向信息化的一个标志。即网络史学使传统史学由纸质史学的学科存在形式,转型为电子史学的存在形式,使其在表达、传播等方面都实现了跨越式的进步。历史学借助于网络,在更大的范围内、在更为辽阔的“虚拟空间”里实现了扩张。在传播范围、传播速度方面,实现了新飞跃。 2.网络史学发展了历史学的传播教化功能 网络史学的信息载体不仅有语言文字,还有声音和图像、动画以及其他符号,这种多种传播符号的综合形式,具有声像并茂的视听效果,较传统史学主要用文字来叙述历史事件借以教育、感化人们的方式具有明显优势。因此,网络史学更具有直观性、可视性和丰富性的特点,在发展历史学的传播教化功能方面更有长处,更容易为大众所接受。 3.网络史学成为网上阅读的重要内容,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日深现在网上所拥有的历史事件、历史故事等基础性的历史知识内容已相当丰富,并且每天都在不停地上传,含量在不断增加。如网上有关领袖人物或其他历史人物的秘闻、佚事,历史上的战争等军事史内容,以及民俗、历史故事等等,已成为人们网上阅读生活的重要内容。总之,借助于网络传播,使历史知识得到空前的普及,大大加速了历史学的大众化进程,对民众的历史观也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从而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也将会日益加深。历史学是一门“常新常青”的人文科学。“史虽旧域,其命维新”,道出了史学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历史学是一门非常古老的学科,她之所以能长盛而不衰,就是因为其因时而变、不断地改变自身的存在方式来适应新的时代。她可以吸收各种知识体系中的精华和方法,拿来为我所用,并且亦可以融人她所处时代的任何命题,来体现不同时代“资政育人”的史学主题。能够不断地改变自身的存在形式来发掘自身的潜力,可以说网络史学便是历史学在信息时代的最好体现。 (作者焦润明,辽宁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邮编:1l0036) (责任校对:张旭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