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论“轴心时代”的文化嬗变(20031221)

http://www.newdu.com 2017-12-29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程志敏 参加讨论
德国学者雅斯贝斯在分析世界历史的结
    构时提出了广为流行的“轴心时代” (Axial
    Period)理论。该理论不同于历史上出现过的
    狭隘一元中心论 ,而是从多元的角度较为准
    确地把握住了世界文明史上第一个辉煌而复
    杂的时代。由这个时代造就了直至今天的文
    化状况 ,被“现代新儒家”第三期代表人物杜
    维明先生称作“第I型文明”。这是世界文明
    的源泉 ,也是今天世界文化一体化进程的共
    同基础。在当今 ,东西方文化各自存在着内
    部的转型 ,同时也存在着区域文化之间的碰
    撞与交融。值此重大时代 ,探究文化转型的
    内在机制和外部环境会给今天躁动的思考一
    点方法上的指导与借鉴 ,毕竟文化转型从来
    就是艰巨而繁难的历史课题。
    一
    史前人类已建立起颇具规模的古代文
    明 ,但对“超越”、“终极”的思考却是轴心时代
    以后才开始的。也就是说 ,古代文明虽有建
    树 ,尚不具理性规模和神完气足的人性色彩。
    只有经过了轴心时代的文化转型 ,文化之舟
    才驶入了应然的航道。使人困惑的是 ,当时
    地理上、文化上几乎完全隔绝的几个区域竟
    然产生了相似的历程。
    所谓“轴心时代” ,主要指公元前 800年
    至前 200年 ,人类文明经历了质朴宁静的神
    话时代的远古文明 ,进入人性的、伦理的、理
    性的时代。“最不平常的事件集中在这一时
    期。在中国 ,孔子和老子非常活跃 ,中国所有
    的哲学流派……都出现了。像中国一样 ,印
    度出现了《奥义书》(Upanishads)和佛陀 (Bud
    da)……在巴勒斯坦 ,……先知们纷纷涌现。
    希腊贤哲如云 ,其中有荷马 ,哲学家巴门尼
    德、赫拉克利特和柏拉图。……在这数世纪
    内 ,这些名字所包含的一切 ,几乎同时在中
    国、印度和西方这三个互不知晓的地区发展
    起来。”① 这三个地区的发展便构成了历史文
    明的轴心。
    这个时代的人们开始意识到整体性的存
    在 ,开始探寻根本性的问题 ,在自我的深奥和
    超然存在的光辉中感受绝对。不管后世对此
    命名为“超越的突破” ,还是“反思的突破”② ,
    都说明意识对自身的切入以及反思的巨大作
    用。“直至今日 ,人类一直靠轴心期所产生、
    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
    都回顾这一时期 ,并被它重燃火焰。自那以
    后 ,情况就是这样。轴心期潜力的苏醒和对
    轴心期潜力的回忆 ,或曰复兴 ,总是提供了精
    神动力。”③ 轴心时代的重要性就在于 ,现在的
    一切都是由轴心时代所决定的。
    但雅斯贝斯对各大文明从前轴心时代发
    展到轴心时代的不同道路和方式并未详察 ,
    故而近来有学者对作为轴心时代总特征的
    “超越的突破”的说法持审慎的反对意见 ,认
    为“突破”的提法显示出轴心时代文化对前轴
    心时代文化的关系是对立、反抗、断裂、突变 ,
    而未看到文明发展的连续性。尤其是中国轴
    心时代的变化 ,并不是断裂的突变 ,而是“宪
    章文武、祖述尧舜”式的直接继承与发展。因
    而与其说是“超越的突破” ,毋宁说是“人文的
    转向”。④
    我们认为这种“突破”或“转向” ,是整个
    轴心时代与前轴心时代相比较的结果 ,但真
    正转型却是由轴心时代中几位最重要的哲学
    家开始的 ,并由他们创立的黄金时代将文化
    上的这一重要转型付诸实现。也就是说 ,轴
    心时代总的突破是由孔子、苏格拉底等人在
    轴心时代内部的转向时期所造就的。所以对
    人类整体文化的转型与现今文化的奠基的研
    究就直接地落在了对轴心时代内部和文化转
    型的研究之上。历史曾经赋予过对这段时期
    研究的浓厚兴趣 ,却没有哪一次能在历史材
    料、整体高度以及文化发展史的意义上与当
    今的研究相提并论。雅斯贝斯“不亢不卑又
    满怀‘忧患意识’的哲人心态”(杜维明语 )较
    之黑格尔的欧洲中心主义及中国传统的“天
    朝型模的世界观”(殷海光语 )更高明的原因
    也正在于此。
    前轴心时代的远古文化规模可能十分宏
    大 ,但还没有显示出某种觉醒的意识 ,只是在
    鸿蒙的开辟之中萌动 ;甚至在孔子与苏格拉
    底之前 ,人性的光辉仍晦暗不明。但文明的
    发展此时已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各方面的成
    就已为更高层次的融化吸收和大规模的转化
    作好了充分的准备。政治上 ,希腊奴隶主民
    主制逐渐形成 ,经伯利克里改革后进入黄金
    时代 ,中国周朝采邑分封的领主封建制初步
    成型。文化上 ,礼仪乐舞文字史官之学已蔚
    然可观 ,古希腊的戏剧、建筑、体育、哲学、自
    然科学足为后世叹服。孔子云 :“周监于二
    代 ,郁郁乎文哉 ,吾从周。”(《论语·八佾》)黑
    格尔说 :“一提到希腊这个名字 ,在有教养的
    欧洲人心中……自然会引起一种家园之
    感。”⑤ 这些具有代表性的言论便是这段辉煌
    历史的写照。
    但是 ,伴随着这一时期巨大的危机 ,内在
    的反思也已孕育成熟。极盛而短暂的雅典黄
    金时代随着自由公民的贫困及两极悬殊的分
    化而走向衰落 ,伟大与高贵变得臃肿和懒散。
    哲学上 ,自然哲学转向人文色彩更浓但毁灭
    性更大的智者学派。早期自然哲学的宇宙论
    注重世界的构造及生灭变化 ,在类型化和规
    范化方面建设着人类的理性 ,但其所涉问题
    毕竟与现实生活相距遥远。智者类似于中国
    古代的师儒 ,以教授实际生存技能为业。他
    们既是奴隶主民主制的产物 ,在一定程度上
    又是民主文化的异端分子。在现实的思考
    中 ,智者发掘了与思维和主体相关的意义问
    题 ,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人文观点 ,把哲
    学的注意力转向人 ,转向人的精神和道德本
    质 ,转向生活的实际问题和现实层面 ,在希腊
    人的思想演变过程中起到了伟大的启蒙作
    用。但智者不信任人类获知自然现象最终基
    础的能力的怀疑态度 ,以及为突破思想范围、
    转换思想内容所付出的高昂代价 ,终究使之
    变成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在激情炽烈的时
    代 ,智者的思想在行动上、伦理上均不合时
    宜 ,并且造成诡辩之风盛行、信念混乱和空
    虚 ,社会因此变得虚华与浮躁。正如泽勒尔
    所说 :“智者学说不仅以其哲学的怀疑主义使
    人们怀疑科学的可能性 ,而且以其相对主义
    理论及其某些成员彻底的个人主义从根本上
    动摇了宗教、国家和家庭现存的权威 ,它所提
    出的问题超过了它所解决的问题。”⑥ 智者学
    派在古希腊就已声名狼藉 ,其破坏力与建设
    性一样大。苏格拉底就生活在这样一个特殊
    时期。
    孔子生活的时代与苏格拉底大体相同。
    春秋末年战国初期 ,诸侯分封割剧 ,纷逞僭
    越 ,而周室衰落 ,“王道微缺” (《史记·周本
    纪》) ,出现“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论语·季
    氏》) ,甚至“陪臣执国命”的混乱局面。时局
    的动荡导致文化上“礼崩乐坏” ,作为安身立
    命的天命观、鬼神观和人生观发生急剧变化 ,
    经三代夏商周初步建立起的天人观念、礼乐
    文化以及伦理信仰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史载
    “孔子之时 ,周室微而礼乐废 ,《诗》《书》缺”
    (《史记·孔子世家》)。天子失官 ,教化不修 ,
    庄子有云 :“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 ,郁
    而不发 ,天下之人各为其欲焉以自为方。悲
    夫 ,……道术将为天下裂。”(《庄子·天下》)在
    这个时期 ,社会出现伦理道德滑坡、政治人事
    紧张、信仰虚无化、文化精神扭曲。值此艰难
    时世 ,孔子与苏格拉底等文化圣贤们怀着知
    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救世情怀 ,栖栖惶惶接淅
    而行 ,毅然承担起了文化之任、历史之责 ,甚
    至为此献身亦不惜。正应孟子所谓“五百年
    必有王者兴 ,其间必有名世者”(《孟子·公孙
    丑下》)。
    二
    西塞罗在谈到苏格拉底时说 ,他把哲学
    从天上召唤下来 ,把它安置在城市中 ,引进家
    家户户 ,使它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
    必需的 ,即通常所说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上
    拉回到人间。这一历史评价同样适用于孔
    子 ,苏格拉底使希腊哲学转向人文主义 ,孔子
    则对传统哲学进行了人文主义的阐释和改
    造。文化的嬗变最根本地表现为人性化、伦
    理化与世俗化。
    第一 ,宗教伦理化。这是文明由神话时
    代进入理性时代最重要的环节 ,使得自然宗
    教发展到伦理宗教。作为源初文化整体的宗
    教神话代表着人类生命一体化的情感倾向 ,
    沉积着人类对自然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思考 ,
    是生存的热情、样式和智慧的历炼与发散。
    但以质朴散乱的原始宗教为代表的原始文化
    基本上还停留在感性阶段 ,依靠图腾禁忌与
    巫术力量起作用 ,缺乏逻辑与理性。宗教文
    化向伦理文化或礼乐文化的演进是一个渐进
    的过程 ,早在苏格拉底和孔子之前就已开始 ,
    而最终由两位圣贤完成。
    在伊奥尼亚自然哲学家和智者的攻击之
    下 ,传统宗教的威信日益衰落 ,这种具体的人
    格化宗教缺乏伦理教化和深度理想的弊端日
    益严重。如同荷马、赫西俄德笔下的诸神一
    样 ,希腊人被此流风变得消极、贪婪和饶舌 ,
    这与大众道德教育的缺乏互为因果。苏格拉
    底处处以神的旨意为念 ,“由于献身于神 ,竟
    至一贫如洗” ,⑦ 但他对神的献祭最终因为被
    判“不敬神”的罪名而显得格外有意义。苏格
    拉底赋予宗教以新的智慧和道德标准 ,他给
    神以新的使命 ,故与旧说相冲撞。他劝诫人
    们不要把精力徒耗在无法定论的自然基质研
    究方面 ,而应以德行为念。他说 :“我四处游
    荡 ,不为其它 ,只是规劝你们……应以注重灵
    魂的完善为重。”⑧ 他以身上神圣的精灵为保
    证去督促人们关注德性 ,从而给宗教、文化注
    入了新的生命。善的理念、道德意志代替了
    原始宗教的非理性成分 ,宗教文化从此便有
    了更大发展的契机。
    周文化在宗教方面比夏商文化更具人文
    色彩 ,文王周公之制已向伦理王国迈出了决
    定性的步伐。在此之前 ,作为象征的“绝地天
    通”、“怨天尤人”以及平治水土中产生的五行
    阴阳学说都为宗教的这一变化准备了丰富的
    材料。由夏商的祭祀文化发展到周朝的礼乐
    文化 ,宗教正沿着理性化的道路前进。中国
    宗教与文化浓厚的伦理性质在世界文化之林
    独具特色。孔子对周文化的倾心向往亦表现
    在宗教观上。他在天命观十分流行的时代罕
    言天命、不语怪力乱神 ,同时用伦理的思想、
    理性的方法从政治、社会及个人品德修养方
    面来诠释本属宗教卜筮之书的《易经》 ,如熊
    十力先生说 :“微孔子 ,则《易》犹滥于占卜 ,而
    焉得为哲学界万世永赖之根本大典耶 ?”(《十
    力语要》卷一 )孔子还强调《礼》的人文规范及
    现实典制来淡化人们信念中的宗教意味 ,一
    方面使商周以来的伦理特色愈加强固 ,另一
    方面使超验的宗教文化走上了现实主义道
    路。与苏格拉底所面临的境况大为不同的
    是 ,中国从来就没有过西方意义上的宗教。
    其深刻的原因在于经孔子的加工提炼 ,传统
    文化便种下了拒绝任何宗教化企图的最初根
    苗 ,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圆融自足、抵御外来
    文化同化的作用。人们的安身立命之所被实
    在的道德理想和现实的事务所占据。所以儒
    学虽不是宗教 (可算准宗教 ) ,却以现实的、伦
    理的关怀满足人们对超验世界的渴求。其根
    本之点 ,即在于宗教的伦理化。
    第二 ,哲学理性化、人文化。孔子对前朝
    文化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根据道德哲学
    的原理 ,删《诗》《书》 ,定《礼》《乐》 ,作《春秋》 ,
    阐《周易》 ,把作为浅层技艺的古“六艺”加工
    整合为更具规模更富思想的“六经” ,凭此足
    当朱子所谓“天不生仲尼 ,万古长如夜”(《朱
    子语类》卷九十三 )之盛誉 ,自此教化愈显并
    为后世表范。书载“其为人也 ,温柔敦厚 ,
    《诗》教也 ;疏通知远 ,《书》教也 ;广博易良 ,
    《乐》教也 ;静精微 ,《易》教也 ;恭俭庄敬 ,
    《礼》教也 ;属辞比事 ,《春秋》教也”(《礼记·经
    解》)。总览孔子之制 ,笔削《春秋》之法 ,即见
    他在这一历史嬗变中的深刻用意。
    孔子人文转向的基础和核心在于“志于
    道 ,据于礼 ,依于仁”(《论语·述而》) ,立仁为
    人道主义的终极概念 ,对礼乐文化作了进一
    步的改进和阐发。孔子哲学是仁学 ,也就是
    人学。郑玄训仁“从人 ,从二” ,基本含义就是
    大众为人的伦理准则、使人成为人的路径和
    方法。“四书” ,尤其《论语》对仁的解说俯拾
    即是 ,德目繁杂 ,后人亦多见解。归结起来 ,
    仁作为高度概括的理性概念 ,指“己欲立而立
    人 ,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与“爱人”
    (《论语·颜渊》)。仁既是道德哲学中的“绝对
    命令”和至高的道德理想 ,又指称任何现实的
    道德努力。如果“理性”一词适用于中国哲学
    的话 ,仁的提出便是集理性之大成。
    孔子的“创造性转化”(creativetransfor
    mation)形式上是“好古”之“述” ,这是厚重的
    历史感使然 ,具有“继往”的一面。在礼乐基
    础上提炼出仁学的新境界 ,又有“开来”的一
    面。孔子在对待传统的周礼上主张“克己复
    礼为仁”(《论语·颜渊》) ,但这不是简单的回
    复 ,礼在仁的观照下有秩序、向善、守道等更
    新更深的含义 ,雅斯贝斯把孔子的这一思想
    叫做“复兴古代善的存在”。⑨ 意同“文艺复兴”
    (Renaissance) ,又如“文化守成”(culturalcon
    servationism) ,为当今的文化交汇提供了足资
    借鉴的范例。钱穆先生对孔子的这一转化作
    了精辟论述 :“孔子对当时的礼 ,独有许多精
    邃细密的研究 ,他发明出礼的内心 ,即礼所内
    含之真意 ,此即中国古代的礼所随着民族文
    化大流前进的意义……完成了中国古代文化
    趋向人生伦理化之最后一步骤。”⑩
    苏格拉底通过创造性地阐释古铭文“认
    识你自己”(knowthyself)来拯救当时的文化
    危机 ,从而把哲学的主流转到人文思考之上。
    其处心积虑的德性教导实是一种道德教化 ,
    他关于善的种种说法即是道德哲学的构架。
    苏格拉底对哲学的贡献就是“他建立了一个
    新的概念 ,亦即他把伦理学加进了哲学 ,而过
    去的哲学是只考察自然的” 。苏格拉底把
    “存在”的内涵扩充为最高准则的善 ,这在哲
    学发展史上意味着思想的进一步深入。在善
    的概念和原则的推演中 ,苏格拉底还建立起
    了一个理性主义体系。善不再是具体形象 ,
    如前人所说的水火土气 ,而是抽象的理念 (ei
    dos)。善的标准是知识 ,是理性。亚里士多
    德认为 :“苏格拉底说德性就是理性。” 只有
    当人们认识了善以后 ,才会走向善。这种认
    识不仅是理论认识 ,还包括对价值的洞察和
    现实的信念。这就是伦理学上的理智决定
    论 ,是理性主义人生观的典型。此外 ,苏格拉
    底著名的“精神接生术”是知识学的最初方
    法 ,该体系也是理性主义的最初形态。可以
    说真正的伦理学与理性主义始于苏格拉底 ,
    这就是人文转向在苏格拉底哲学中的两个结
    果。
    三
    美国当代社会学家帕森思继承并发挥了
    韦伯关于“哲学的突破”的思想 ,认为在公元
    前一千年以内 ,希腊、以色列、印度和中国四
    大古代文明先后对构成人类处境之宇宙的本
    质产生了一种理性认识 ,对人类处境本身及
    其基本意义有了新的理解 ,故而称为“突破”。
    华人世界的学者对此普遍持基本肯定又有所
    保留的态度 ,他们认为这段时期中国文化的
    变迁不同于其它区域的文化转型。即使是突
    破 ,也相当温和 ,而更多的是“守先以待后 ,寓
    开来于继往” 。我们认为 ,帕氏的突破说在
    中国文化转型中有另外一层意义 ,那就是指
    源初文化的分化扩充、细致深入 ,以及古文化
    的传播发展 ,即传统文化的世俗化、平民化。
    从远古蒙昧的原始思维中各种关于神圣
    与荣光的传说到有史可考的圣人教诲 ,首先
    便经历了这种文化的世俗化 ,而此后历史上
    大大小小的文化积累发展或变迁亦莫不循此
    而行。如前文所述 ,孔子对传统礼乐文化的
    损益因革所遵之旨 ,相对于古代文本 ,更具人
    间性、淑世性 ,比如论《诗》之“思无邪”“绘事
    后素”即是 ,其尤为彰明者莫过于宗教之伦理
    化 ,以及仁礼的普适性 ,而无论贵贱终要服从
    仁礼之绳规 ,这样就模糊了仁礼的等级界线 ,
    仁礼便能及于世俗。
    形式上 ,古代官师政教合一 ,文化掌于王
    官之手 ,称“王官之学”。至春秋周室衰微 ,天
    下大乱 ,文化也随之四分五裂。《左传·昭公
    十七年》载 :“天子失官 ,学在四夷。”官师政教
    分离 ,官有政而师有教 ,原属贵族文化的六艺
    在礼崩乐坏的危机中凭籍师儒的教化而继承
    下来 ,并广为传播 ,并在传播过程中为适应形
    势的需要作了一定程度的世俗化处理 ,而不
    尽出于典章政教了。这是历史的必然 ,清人
    章学诚说 :“至于官师既分 ,处士横议 ,诸子纷
    纷著书之说 ,而文字始有私家之言 ,不尽出于
    典章政教也。”(《文史通义·经解上》)又说 :
    “盖官师治教合 ,而天下聪明范于一 ,故即器
    存道 ,而人心无越思 ;官师治教分 ,而聪明才
    智不入于范围 ,则一阴一阳入于受性之偏 ,而
    各以所见为固然 ,亦势也。”(《文史通义·原
    道》)由一种规范而至百家自以为道之说 ,甚
    有数典而忘祖者 (如籍谈 ,见《左传·昭公十二
    年》) ,学问偏离原轨 ,文化流入民间 ,皆历史
    使然。孔子出生于破落小贵族家庭 ,以博爱
    泛众之心改造古代学术 ,而自有平民之意识 ,
    也与时势相关。总之 ,以世俗化为经、平民化
    为纬的突破已入历史之轨中 ,孔子“同时是平
    民学的开创者 ,又是贵族学的继承人” , 既继
    承了王官之学 ,又开诸子之学的先河。
    孔子的这种功绩更显著地见于他的教育
    思想和教育实践之中。孔子身当乱世 ,官学
    微而学校不修 ,就连贵族教育也陷于瘫痪。
    孔子担当起“后世与于斯文”之任 ,广收门徒 ,
    教化众生。西方普罗米修斯盗天火入凡俗 ,
    孔子则广传官学于天下 ,泽被平民 ,使平民也
    能参与文化事业 ,并由此进身而能参予政治。
    传说孔门弟子三千 ,身通六艺之贤人七十有
    二 ,可见其文化传播之广泛。孔子教育思想
    中最为光辉之点当属“有教无类”(《论语·述
    而》)与“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在教学中
    始终贯穿平等意识与平民思想 ,其“万世师
    表”之誉很大程度上即由此造就。
    古希腊智者运动也是类似的平民化、世
    俗化运动 ,是奴隶主民主社会的衍生物 ,苏格
    拉底受此流风 ,终身游荡于公民大众与市井
    间 ,从事着“把哲学从天上拉回人间”的世俗
    化工作 ,传播着与儒家相同的现实主义思想 ,
    这比起高尚的本原追问 ,自比极等而次之 ,但
    于文化建设 ,却至关重要。
    孔子与苏格拉底所推动的这场文化转型
    意义巨大 ,产生并影响了以后数千年的文化
    内涵。到目前为止 ,我们仍生活在他们开创
    的文化形态中 ,但我们也正经历着新的嬗变
    与突破。希里尔·布莱克认为 ,人类历史经过
    三次伟大的革命性变化 :第一次是智慧人在
    大约 100万年前从原始人中出现 ;第二次是
    包括上述突破在内的七大古代文明的形成 ;
    第三次就是现时代发生的变化过程 ,这次变
    化的规模之大不亚于人类以前的两次变化。
    这次变化可以说是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开始
    的 ,西方尼采对苏格拉底、柏拉图的批判导致
    总体上对传统文化“一切价值之重估” ,中国
    自洋务维新至五四新文化运动到现在 ,也开
    始了由保守和激进到今天较为全面客观的反
    思。
    人文化、理性化已经不是今天思考的首
    选课题 ,但对此进一步深入理解并拓宽其内
    涵却是后世子孙的永恒主题 ,从孔子、苏格拉
    底对待传统的态度和方法上 ,我们或许更能
    清楚地看到当今激进的后现代主义与保守的
    文化守成主义各自的片面性和局限性 ,从而
    能给当今激烈的文化嬗变一点冷静的启迪 ,
    找到这次文化转型的切入点、路径及方向。
    至于平民化、世俗化 ,则是文化转型的重要手
    段。考文化流变 ,如理性之于神话、文艺复兴
    之于经院神学、宋明新儒学之于禅道玄悟、现
    代之于古典 ,世俗化平民化乃是文化发展的
    必由之路 ,更是文化嬗变的重要工具。
    注释 :
    ①③卡尔·雅斯贝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魏楚雄等
    译 ,华夏出版社 , 19 89年 ,第 8、14页。
    ②关于“反思的突破” ,请参阅杜维明《儒家传统的现
    代转化》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 19 9 2年 ,第 315
    页。
    ④陈 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 ,
    三联书店 , 19 9 6年 ,第 3- 5页。
    ⑤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 ,贺麟等译 ,商务印书馆
    19 59年 ,第一卷第 157页 ,第二卷第 42页。
    ⑥泽勒尔《古希腊哲学史纲》 ,翁绍军译 ,山东人民出
    版社 , 19 9 2年 ,第 100页。
    ⑦⑧ 苗力田编《古希腊哲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 , 19 89年 ,第 208、209、222页。
    ⑨雅斯贝斯《苏格拉底佛陀孔子和耶酥》 ,李瑜青等
    译 ,安徽文艺出版社 , 19 9 1年 ,第 79页。
    ⑩ 钱 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商务印书馆 , 19 9 4
    年 ,第 73、86页。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 ,上海人民出版社 , 19 87
    年 ,第 26- 33页。
    希·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学》 ,纽约 , 19 75年 ,第 3
    页。另请参阅黄秉泰《儒学与现代化》 ,刘李胜等
    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19 9 5年 ,第 8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