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习心得、资料 >

城市革命 (下)

http://www.newdu.com 2017-12-29 理想城市论坛 柴尔德 参加讨论
7) .文字的发明--或者我们可以说是文书(Scripts)的发明--使得闲职人员开始对精密科学和预测科学--代数学、几何学和天文学的进一步精确化。回归年的正确测定和历法的发明具有明显的好处,这一点清楚地被埃及人和玛雅人的记录所显示。因为它能使统治者成功地调整农业生产活动。但是,同样地,埃及人、玛雅人和巴比伦人的历法,象任何其它基于单一自然单位之上的制度一样,也是互异的。历法学和数学是早期文明的共同特征,而且它们也是考古学家的标准--文字--的必然结果。
    8) .由集中的社会剩余财富供养的其他专职人员,转向新的艺术表达方面。蒙昧人甚至在旧石器时代就尝试过艺术,有时候取得了令人瞠目的成功,他们描绘他们看到的动物甚至人,手法具体又自然。新石器时代的农民从不做这类事情;他们从不试图抽写自然物,但是他们喜爱用抽象的几何图形来用作自然物的象征,这种几何图形最多可能通过一些特征表示古怪的人或者动、植物。但是,埃及、苏美尔、印度和玛雅的艺术家--工匠--专职的雕塑家、画家或者印章雕刻家,再一次开始雕刻、塑造和描绘人或物,但已不再是猎人们古拙的自然主义手法,而是根据概念化和复杂化的风格进行创作,创作的风格在四个城市中心各异。
    9) .社会剩余集中的另一个用处在于支付购买本地弄不到的原材料,这些原材料或用于工业或用于祭礼。正常的"对外"贸易跨越了相当长的距离,这是所有早期文明的特征,而且,尽管这种长距离的贸易也流行于后来的野蛮人中,但是在公元前3000年的旧大陆还没有得到肯定的证明;也没有在玛雅"帝国"之间的新大陆得到证明。从那以后,正常的贸易从埃及至少延伸到叙利亚海岸的巴比伦,而美索不达米亚则同印度河谷有贸易往来。
    国际间交流的物品最初主要是"奢侈品",但又包括工业原料,这些原料在旧大陆显然是金属,在新大陆或许是黑曜石。在这种意义上讲,第一批城市对长距离贸易换回的重要物资的依赖程度,远远高于任何新石器村庄。
    10) .因此,在城市里,专职的工匠既由别人提供他们工作所需的原材料,也受到基于地域而非血缘的国家组织的保护。流动不再是被迫的。城市是一个共同体,工匠不仅在政治上而且在经济上也属于这种共同体。
    然而继之,就安全来讲,匠人们依靠着庙宇或者王室,而且又与下层阶级相连。农民群众获得更少的物质利益;因为,比如在埃及,金属器并没有代替农业生产中的旧的石器和木器。但是恐怕最早的城市社会都肯定被一种新石器时代村庄还不具备的稳定性联系在一起,即使这种联系还不完美。农民、工匠、祭司和统治者组成了一个社会,这种组成并不仅仅基于共同的语言和信仰,而在于每一个人都做着互相补充的事情,都渴望整个社会的福利。事实上,最早的城市证明了它同有机体的协调性相近似,有机体的特征是功能互补和相互之间的依赖,比如,有机体的构成细胞之间的相互依存,当然,这只是非常牵强的近似。不管与生产力相关的剩余集中多么必要,在统治阶级和大多数人民的经济利益之间都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少数的统治阶级占有大量的社会剩余,而广大的群众只留下微薄的生活品,并再被有效地排斥在文明社会的精神享受之外。所以统治者还必须通过意识形态的手段保证社会的稳定性,这种手段对于保持在庙宇或墓冢的神龛还没有流行的野蛮人的稳定性来说,已经足够了,而现在这种手段则须佐之以新的国家组织的压力。在最古老的城市里,是不允许对神的怀疑和另立新派的。
    这10个特征概括了最古老城市所具有的共同因素,然而考古学家最多也不过是依靠零星的和常常是有歧义的文字材料的辅助才能够探测到这些城市。比如,没有什么城市规划的特殊因素(elements)能被证明是所有这些城市的特征的体现;因为一方面埃及和玛雅的城市还没有发掘;另一方面新石器时代的村庄常常环之以围墙,复杂的排水系统能够排去斯卡拉布雷叶(Skara Brae)的奥卡迪(OrCadan)小村庄的污水;在前哥伦布时代的普埃布洛人中有二层的楼房等等。
    共同的特征十分抽象。具体地说,埃及、苏美尔、印度和玛雅诸文明在庙宇的设计,文字的特点和他们的艺术创作上都不相同。鉴于这些不同,又因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证明旧大陆曾经有一个高于其他文明的中心(比如说埃及),也没有证明中美洲与其他城市中心有任何联系,上述四个地区的革命可以认为是互相独立进行的。相反,旧大陆所有后来的文明都可能被看作是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和印度文明的直系后代。
    但这并不是谁生谁的关系。比如,青铜时代克里特岛或者古典希腊的海洋文明--更不用说我们自己的文明--与它们久负盛名的祖先的差异远大于它们之间的差异,但使文明降生的城市革命并不从零开始。它们能够,可能也确实从三个被认为是最初的文明中心所积累的财富中吸收了养料。对文化素养的吸收更为明显。即使今天,我们还使用埃及人的历法和苏美尔人划分日子和小时的方法。我们欧洲人的祖先不必自己发明这些对时间划分方法,也不必重复他们所进行的天文观测。他们全盘接受--并且对5000年前已经精确化的各种制度只做了很小的改进。但是,在某种意义上物质上的吸收也是一样。埃及人、苏美尔人和印度人积累起巨量的剩余粮食。同时,他们又必须从国外进口像金属,建筑材料及奢侈品之类的原材料。社会控制着这些自然资源,它们可以做为城市剩余的一部分用于交换。剩余产品被用来养活专职人员--工匠或统治者--只要工匠和统治者在技术和组织上的成就大大地丰富了野蛮人的经济,那么群队继之也同样能够生产出大量的剩余产品。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