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炳棣《读史阅世六十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买回来,已经有一年多了,最近好好花了点时间把它看完。这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系列丛书中的一种,其他我们买过的还有《胡适的声音》,丛书中的《胡适口述自传》,《胡适杂忆》,我们原来就有,不需要再买,想买的《袁氏当国》却是一直没有看到,有些可惜,因为也是唐德刚的作品,应该是可以一看的。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这些年出了不少好书,特别是学术性的,或者说是学者叙述学术性的书。何炳棣的这本书尤其突出,我概括他的最大特点,是在这本书里,作者对于第一流的学术研究的经历,充满深意,对于以学术为家,学术为业,安身立命的意味,传达得最充分,是我看过的所有书中,最浓重的一本。 这也许和何炳棣本人的个性有关系。何不能算是神童,但是从小有大的志向,这个志向就是先考取清华,再留学海外,去做第一等的学问,他似乎从来没有想到过去做官,一心做学问,因此在他的书里面,介绍的各个人士,凡是在海外有过留学经历的,特别是取得博士学位的,都要重点表而出之,而且是什么大学,什么科目的博士,论文如何了得,都介绍得清清楚楚,有一些学位难度轻重,也有所叙及。例如,清华十一级的陈体强,在牛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论文《有关承认的国际法》一出,即被列为国际当代研究国际法的必读书之一,这种荣誉,20世纪华夏子孙中,只有另外一个箫公权攻读康奈尔的博士论文《政治多元主义:一项当代政治理论的研究》可以媲美。这些在何书里,比比皆是。 他书里另外一个特点,是介绍了很多名学者的轶事,通过这些轶事,可以看出国内20-40年代南开中学、山东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以及国外他所就读的哥伦比亚大学、工作的芝加哥大学的一批名流的人格风范,令人神往。由于当时所处的境地、历史背景、社会环境和现在已经有很大区别,所以我们更加怀念那个时代的那些不同寻常的人,是他们给历史增添了色彩。 通篇,传达了何本人奋斗令人崇敬的经历。何炳棣的祖上据传,可以追述到南宋理学家何基,浙江金华人,到他父亲何寿权的时候,家业还有一些,算是大户人家,从小有基本的教育,而且眼界起点不低。他父亲两次考举人没有中,科举废除后学习法政,曾担任宁波法院检察官,后辞职创办金华城东小学,因为乡里太保守,愤然北上到天津,以后再也没有回去过。何寿权48岁生何炳棣,何炳棣的母亲是一个被何家收养的农村女子。 何炳棣父亲对何的成长有直接的影响。在他6岁时候,就有意带他参加一些宴会,不是为了吃,而是为了见世面,七八岁的时候就带他到南开大学校园,开阔其眼界,并且说,这个年头,如果不能出洋留学,一辈子受气,但也明言,家里经济能够供其念最好的小学,南开中学,国内较好的大学,而没有能力供其出国留学,需要通过考清华才能出国,所以何9岁时候,就以考清华为第一志愿,以留学为第二志愿。 另外,何家族里也出过一些人物,对何的成长也有促进作用。最出名的一个是其堂兄何炳松,不满13岁的时候,就中了秀才,后来官费出国,先取得威斯康星大学学士,后取得普林斯顿大学硕士。因为父母催他回国,没有再读博士学位,回国后担任过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所长,暨南大学校长。另外一个叫何德奎,是何炳棣堂侄,也是先取得威斯康星大学学士,后去哈佛读工商管理学硕士,回国担任过光华大学商学院院长,以及上海市副市长,何炳棣读清华时候,何德奎每年资助200元(比何炳棣大21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何德奎与钱锺书是连襟,两人的妻子,分别是杨闰康与杨季康(即杨绛)。 何炳棣从小随父亲到天津,8岁入学天津私立第一小学,插班三年级,后来跳级到五年级,11岁半入学南开中学,到15岁半又被开除。本人回忆说,当时年龄阶段,生活糊里糊涂,不过南开中学给其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其间出了梅贻琦、周恩来、韦君宜这样的人物,不是偶然的。南开创始人张伯苓,杰出的教育家,对于教育有十分深入的理解,与学生同操练、同生活,大家都受到其感召。创校之初,就十分重视智力、道德、体育的全面发展,教学质量之外,还非常重视学生组织社团、发展各种课外活动,注重体育更是名闻遐迩。所以何炳棣本人后来在清华能穿网球鞋跑100米达到12.2秒的成绩。 因为学潮被南开中学开除以后,1933年先考取山东大学,一年后转入清华。虽然山东大学只一年,但终身难忘。在山东大学主修化学,系主任汤腾汉,是德国柏林大学博士,普通化学傅鹰教授,是美国密歇根大学博士,外语系主任是梁实秋,另一位老师泰勒,20年代卜居北平,和清华金岳霖曾经同居生女而不婚,因为泰勒反抗礼教的斗士。语文则是游国恩主讲,另外,山东大学伙食物美价廉,也令人称慕不已。那时候,凡是山西学生考取山东大学的,阎锡山给每人每年200元资助,可见山东大学的地位。 1934年何炳棣入学清华,是清华由留美预备学校改为大学后的第十年级。一入学,就改化学为历史,因为一方面化学老师教学风格不满,学校化学成绩要求比较高,更重要的是,班级有几个同学从一开始就表现出化学根基的扎实,何炳棣数学根基较差,主修化学难免落在人后。这说明何本人的性格。于是,何特别注重西洋历史的修习,在方法上,先彻底牢记教科书上的大问题和细节,再自学较高层次的参考书,结果第一学年第二学期,西洋史考了个E+,自信心立刻上来了。 在清华,名师辈出,国文是俞平伯主讲,说讲到《诗经》里的“春日迟迟”,《古诗十九首》里的“白杨何萧萧”,时说,“迟迟”“萧萧”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简直没有办法”!数学怕花时间,成绩上不去,就去求见数学教务长郑桐荪,郑的女儿郑士宁,是陈省身的妻子,要求放他一马,为的是集中精力攻西洋史。为了提醒自己时刻用功,何还自我诅咒:清华读书期间,如果进城去听一次京戏,留学考试一定名落孙山。那是京戏高潮期,很多名角杨小楼等,是在天津无法看到的,但是何一定要傻瓜式的强迫自己。这样三年下来,各科考试中,西洋史创不少记录,另外中国哲学史也十分突出,另何很高兴。因为对自己的思维能力有了更充足的信心。一生的体会是,只有长期先经过经济、社会、政治、制度、文化的研究,一定深度和广度以后,在去钻研思想史,才能由表及里,深窥思想的真髓。 清华同学中,何印象很深的有姚克广,后改名姚依林,因为姚西洋通史成绩也很优异,而且1934年全校英语背诵比赛第一名。背诵的文章是自己写的,因此可以说是难度很大的,第二名出自福州外交名门,祖父是李鸿章的部下,驻英钦差大臣,父亲也是驻英外交官,本人从小在伦敦受教育,由此推理,姚依林的英文水平是很高的,也可见何炳棣念念不忘的是学术成绩。在清华,何不幸又因为学潮,被两次记大过,不过内中缘由,不是一句两句,导致吴宓专门写信给何的父亲,解释和何本人无关。在清华的三年,何认为是天堂的三年,周围强手如林,十级入学状元李整武,微积分不交作业,华罗庚不满,理学院院长吴正之说,“他不交作业你不用管,他自己在脑子里是会做的!”另外一个九级状元林家翘普通物理水平很高,考试时候老师一起研究出所有的答案,看林家翘是否选择最简捷的一种,结果林给出的答案出乎教授之外,比任何预想的还要高明。还有一个学生叫徐毓楠,经济学很强,以致于其老师赵人儁不得不也尽力钻研高等数学,怕不用功,就落在了徐毓楠的后面。所以,何炳棣有一句话代表清华精神,那是林家翘有一次遇到何对他说过的:“咱们又有几年没有见面啦,要紧的是不管搞哪一行,千万不要做第二等的题目。” 1938年何炳棣清华毕业,一时没有去处,就留校任教,39年随清华迁昆明,准备第五届庚子赔款留美考试,当时注重工学,22门学科,只有工商管理和经济史两门文法方面的科目,何准备考经济史,结果英文87,是全体考生中最高的,经济思想史85分,西洋通史94分,经济地理80分,可惜经济学原理,只有17分,即便如此,平均也达到72分,是历届留美考试从未有过的现象。不过多年后反思,塞翁失马,因为如果考取,二战结束势必完成博士学位回国,以自身的政治立场和应付人事的欠缺,难以度过“百花”“反右”,不如在国外;而且第六届据传要增加“西洋史”“英文”“哲学”等文科科目,所以,尽人事,听天命。 准备第六届的留美考试过程中,又有变故,据说,留英考试命题的陈寅恪在出中国通史的题目时,三道题目分别是,评估近代对上古历史的研究成绩,评估近代对中国近代历史的研究成绩,解释名词,白直、白籍、白贼。因为历史学家之间观点的各各不同,前两道判分出入会很大,而第三道简直是太过偏僻,不符合选拔性的要求。所以如果第六届西洋史考试中,中国通史科目也让陈寅恪出题的话,谁也不知道会偏到哪里去,以致于有人出主意,要上书请求不要陈寅恪出题。同时,何炳棣父亲又在考试之前去世,奔丧回家无法准备,只能暗自叹息,不料,一则,考试延迟三个月,何没有错过报名,二则,后来发现中国通史科目改为明清史,且不是陈寅恪出题,后来了解是郑天挺出的题目,由于何对其中部分题目的回答有新意,郑没有按照原来题目分数给分,而是给了何74分,全体人中最高,可谓天命如此。1944年结果出来,何炳棣平均78.5分,全体22科之中考生第一,同时还有选物理的杨振宁。对比一下,历届中美、中英庚款考试中总平均分最高的是钱锺书,87.95分,可见钱学问之高了。 西南联大,有不少名师印象深刻。例如,郑天挺,号称“北大舵手”,清华人对北大蒋梦麟等都有微辞,但是对于联大后的郑天挺,学问、做人、办事、精神都很倾服,后来郑作为联大教务长,保证了三校的合作。又如,潘光旦,评价英文学习的程度时说,写作能够用英语直接思想之外,还需要能有三分随便,后者尤其是英文登堂入室的精髓。另外,闻一多,也并不是只是“何妨一下楼主人”,一生留下的学术、艺术、社会、政治等方面的记录、交往是如此丰富,以致其子女编印的《闻一多年谱长编》竟然长达1100多页。还有孙毓棠,清华五级,后执教联大,妻子姚凤子为著名话剧明星,孙离开昆明,托曹禺照顾姚,而两人竟然发生暧昧,以致孙与之离婚,丁则良,清华九级最杰出的学术,曾经教杨武之儿子杨振宁研习古文,后来考取中英庚款留学生,回国后有位老党员领导写了本书,请他提提意见,丁太老实,直言相告,后来老党员领导十分不满,反右一开始就成了右派,儿子不能报考大学,只得自学,文革结束后赴美得博士学位,在伊利诺州大学任教,丁本人1957年自沉于未名湖,所幸地下有知,孩子有出息。最好玩的是冯友兰,但凡任何政治学术会议,意见纷纭,做综合报告最好的是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的碑文就是冯撰写的,一个学生到冯家谈到想写硕士论文,题目是“1927年以前胡适对中国文化界的影响”,冯口吃,听了急不可耐地说“这个……题目……很……很好,因为过了1927年,他就没有……没有影响啦!”,情形恍然在目。 何考取中美庚款以后,就读什么大学,有哈佛、哥大、芝加哥与加州可以选择,加州是州立大学,芝加哥还是后起之秀,哈佛与哥大之间,雷宗海认为还是应当选哥大,一个重要原因,哥大在国内有很多校友,如外交界的顾维钧、蒋廷黻,哲学方面的胡适、冯友兰、金岳霖,教育界的蒋梦霖、张伯苓,政治学的张奚若,经济学的马寅初,化学的侯德镑等等,这样出来以后,校友之间有个照应,对各方面都有好处。 何就读哥大以后,在书中提到两个方面的情况令人印象深刻。一个是哥大取得博士候选人资格以后,有一项特权,可以在全图书馆最清净的最高两层中无限期占有一间七八英尺见方的小房屋,有桌椅和书架,可以从书库直接签字后把书拿到自己的专屋,甚至还有图书馆主门的钥匙,即使看书到天明也没有关系,这种对学生的关心和体会,激发了很多学子的热情。一个是要取得博士学位,除了修满博士课程以后,还要进行口试,由五位教授担任考官,轮流考问2个多小时,再等到论文完成,答辩通过,并具有论文出版成书的保证后才能获得博士学位。其中,两次口试固然不容易,而论文能够出书也是全美唯一。只是后来由于多方面原因,坚持印刷成书的做法才取消。 另外,作为研究者而言,资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西方国家图书馆、很多大学的图书资料异常丰富,“原始”到难以想象的程度,例如,何炳棣准备以两淮盐商为研究对象而进入哥大图书馆时,发现有1748年《两淮盐法志》,其中几十页双行小字的成本记录,已经十分罕见。哥大书库中,数百年来英国议会辩论、议会逐年的档案和报告,一架又一架,一行又一行,非官方各种史料和专刊浩如烟海。除了哥大图书馆,像国会图书馆所藏中国方志当时已经达3000种以上,哈佛燕京图书馆仅四川一省的方志就有110种之多。正是由于丰富资料的存在,何用不长的时间一气呵成《扬州盐商:18世纪中国商业资本主义的研究》,投寄《哈佛亚洲学报》不久,就接到用稿通知,虽然要等到一年半以后才能刊出。这篇论文也从此奠定何炳棣的学术开端和研究方向。孙毓棠所谓的需要五年过渡时间,被其一跃龙门而过,从此踏上中国历史研究的新原野。 顺便说一句,陈传席研究扬州盐商也曾经提到十分富有,何炳棣同样指出,根据1748年版的《两淮盐法志》,能够得出的两淮盐商的确富得流油,以致炫耀式消费,诸如千金散去,或者建造楼台馆阁,供文人雅集,定期沙龙,以期用财富换取文化精英的认同感。一位巴黎大学教授若干年以后见到何炳棣还说:“我来美国想见的中国学者只有你和瞿同祖,从1954年开始就注意你的著作,1960年在牛津和剑桥讲学,清代部分特别借重的就是那篇扬州盐商。”其后,所撰写的《中国人口研究,1368-1850:一篇制度及经济史的论文》,也很快被《哈佛亚洲学报》接受,列入《哈佛燕京专刊》出版,《美洲作物传华考》,被《美国人类学家》以首篇显要位置刊出,《中国历史上的早熟稻》被《经济史学报》刊出,成为该报第一篇华裔学人之作,费正清评价说:“第一等大课题如果能做到八分成功,总比第二等课题做到九分成功要好。” 何炳棣后来到芝加哥大学工作。芝加哥大学创始人校长哈波,未满19岁就获得博士学位,口才惊人,能力超群,耶鲁大学想留住他,给出“破格”的年薪,每年1600元之外增加50%,共2400元,再预支五年8000元供出版之用。但是芝加哥的条件是年薪6000元,此外兼任系主任的年薪是4000元,不久,6000元又改为7000元。在经济大萧条的时期,这样的薪水骇人听闻,以致于吸引了全国各地以及海外学人前来,当然,芝加哥有条件给出薪水,是因为学校捐赠人洛克菲勒,石油大王最初很谨慎地只给出了60万,后来随着哈波的豪情步步增加,几年内捐助高达3500万元,是震惊全世界的一笔空前巨款。哈波虽然50岁就早逝,但是把高校定位在研究,不惜重金礼聘人才的创校的精神和原则得到流传,洛克菲勒也说,芝加哥大学是其一生最好的投资。最新报道,全世界七、八百的诺贝尔奖金得主中,出自芝加哥大学(包括学生、教授、高深研究者)的,占有81人。 何第一次与芝大校长见面,李维根他讲,有什么特殊需要?何说,芝大如果要培养第一流博士生,中文图书还要加强,特别是明清两代的资料,有些材料没有原件,只能复印,李维问大约要多少钱?何说也许要10万吧,李维毫不迟疑,说校中有一笔特别款额备校长不时之需,何与同事商量以后,可以尽快准备一个方案报过去。可见芝大是如何办学的。 在芝大,何炳棣完成了几部不朽之作,例如《明清社会史论》,《东方的摇篮》等,有一些作者十分统得意的论文,如《有关孙子老子的三篇考证》,《黄土与中国农业的起源》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