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伊达拉里亚人起源考(下)(20050319)

http://www.newdu.com 2017-12-29 世界历史 王敦书 叶民 参加讨论
第二,从文字史料的分析来看,东来说和本土说是解释伊达拉里亚人来源的两种迥然不同的观点。但是,考古发现所显示的有关伊达拉里亚人文化起源的资料和解释,却没有那么截然对立。如果说伊达拉里亚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外来文化特色,那么外来文化在亚平宁半岛的出现已不是第一次了。早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来自巴尔干半岛及爱琴海地区的被称为“武士”的民族就已经进入意大利半岛,并创造了亚平宁的铜石并用文化,在地处伊达拉里亚中心的波塞那(Bolsena)湖附近就曾发现这一文化的遗迹[25]。在公元前1800年左右意大利半岛进入青铜时代,最有代表性的两种文化为:亚平宁文化和特拉玛拉文化。前者包括亚平宁山脉及其以东从博洛尼亚到阿普里亚的地区;后者分布于亚平宁山脉以西,以波河平原为中心。就目前的考古发现而言,特拉玛拉文化与亚平宁文化最大的不同点是墓葬制度:特拉玛拉人采用火葬并用骨灰瓮盛放骨灰,而亚平宁文化实行的是土葬。后来,特拉玛拉文化逐渐向南传播,并传入伊达拉里亚地区和拉丁地区,成为意大利半岛青铜文化中后期的典型代表[26]。尽管意大利半岛由青铜时代向以韦兰诺瓦(Villanovan)文化为代表的铁器时代的转变时间是学术界的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但有两个相对确定的时间点可作为参考:意大利半岛青铜文化的高潮期约在公元前1400—前1200年间,而作为南韦兰诺瓦文化的一种典型形态的伊达拉里亚文化的出现是在公元前750年左右,那么青铜文化向铁器文化的转变期便可大致定在公元前1200—750年间。韦兰诺瓦文化的特点仍然是它的墓葬制度:火葬制,并在骨灰瓮上覆盖盖碗或头盔,并陪葬饰物或武器。以伊达拉里亚文化和拉丁文化为特色的南韦兰诺瓦文化都是在这种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7]。
    南韦兰诺瓦文化的共同建筑的代表是圆形棚屋,并形成棚屋村落。墓葬中多使用状如棚屋的骨灰瓮,并放置于石凿的深坑之中。在公元前约750年之后,南韦兰诺瓦文化越来越受到东地中海文化,特别是希腊文化的影响,被称为东方化时期。土葬制逐渐盛行,尸体被掩埋于石凿的壕沟中。陪葬品中,来自希腊的彩绘陶器的数量不断增加,金银器逐渐出现。受东方文化影响的南韦兰诺瓦文化地区多集中于西部沿海。与南韦兰诺瓦文化相比,位于亚平宁山脉北部的北韦兰诺瓦文化直到公元前6世纪中期才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南韦兰诺瓦文化的这股东方化的浪潮在短时期内席卷了伊达拉里亚地区。与此同时,来自于地中海东部城邦的移民逐渐借助这股东方化的影响,将自己的文化同南韦兰诺瓦的铁器文化结合起来,创造伊达拉里亚文化,建立了独特的城邦体制。他们先在康帕尼亚地区建立了新的殖民地,后北上控制拉丁地区,同时还与迦太基联合在海上发展势力,一度成为地中海东部的海上强国。
    从以上的分析来看,伊达拉里亚文化的基本发展走向已被勾勒出来:韦兰诺瓦文化早期基本上是意大利半岛本土的铁器文化,在其向南发展的过程中与来自地中海东部的文化结合起来,从公元前8世纪中期,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伊达拉里亚文化。伊达拉里亚文化是从早期韦兰诺瓦铁器文化中产生的飞跃式发展的结果,而早期韦兰诺瓦文化则是伊达拉里亚文化产生的基础。问题是,希罗多德所述伊达拉里亚人,即逖伦人的殖民和建国是在公元前13世纪,而考古的发现却证明伊达拉里亚文化的出现是在公元前8世纪,二者的差别之大是不言而喻的。但这种差别恰好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来自地中海东部的文化和殖民对伊达拉里亚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影响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连绵不断,体现在政治制度、宗教习俗、社会生活、文字语言各个方面,直至公元前8世纪中期产生了质的突变。因此,希罗多德笔下的逖伦人在伊达拉里亚建国上的传说并非捕风捉影,戴奥尼苏斯的论断也是事出有据的。
    目前,虽然根据古代文献及考古资料还无法对伊达拉里亚人的起源问题进行确切的历史复原,但我们可以断定,伊达拉里亚文化的起源是意大利本土的青铜文化、铁器文化的渐进发展与东地中海城邦的殖民文化的结合而成的,它们所产生的是铁器文化的中晚期的伊达拉里亚文化的飞跃式的发展模式。伊达拉里亚人的起源决不是由单一的本土因素或殖民因素决定的,因而伊达拉里亚文化既同上述两种文化,即本土文化和东来文化有着必然的联系,又显露着自己独特的文化个性。
    --------------------------------------------------------------------------------
    [1]亚里斯多德的《政治学》中记录了伊—迦结盟这一史实,见亚里斯多德:《政治学》第3卷第9章,颜一、秦典华译,苗力田主编:《亚里士多德全集》第9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希罗多德:《历史》(希波战争史)第1卷,王嘉隽译,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165—167章。
    [3]国内对于伊达拉里亚人起源的研究,见朱龙华:《罗马文化与古典传统》,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4—41页。朱先生认为,伊达拉里亚文化是罗马人最先接受的外来文化。他还提及伊达拉里亚人起源的东来说和本土说问题。施治生:《伊达拉里亚文明》,刘家和、王敦书编:《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第10章第1节,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310—312页。施先生提及了有关伊达拉里亚人起源的东来说、本土说和综合说。胡庆钧先生有关埃特鲁里亚人(即伊达拉里亚人)东来说的观点,见胡庆钧、廖学盛编:《早期奴隶制比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25页。
    [4]赫希俄德:《神谱》第1010—1015行,张竹明、蒋平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56页。
    [5]希罗多德:《历史》第1卷,第94章。
    [6]斯特拉波:《地理志》(Strabo,Geography)第5卷,哈佛大学出版社(罗叶布古典丛书)1988—1999年版,第2章第2节。
    [7]塔西陀:《编年史》第4卷(上册),王以铸、崔妙因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244页。
    [8]戴奥尼苏斯:《罗马古事记》(DionysiusofHalicarnassus,TheRomanAntiquitues)第1卷,哈佛大学出版社(罗叶布古典丛书)1968年版,第29—30章。
    [9]荷马:《伊利亚特》(TheIliadofHomer)第2卷,伦敦人人丛书本1912年版,第840行。
    [10]希罗多德:《历史》第1卷,第57章。
    [11]修昔底德:《波罗奔尼撒战争史》第4卷,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109页
    [12]G.B.比拉尼西:《论罗马的辉煌与建筑》(G.B.Piranesi,DellamagnificenzaedarchitetturadeiRomani),罗马1761年版。P.J.马里特的观点以书信体的式样登载在法国1764年11月4日的《欧洲文学报》(GazetteLitterairedel’Europe)周日版副刊上。
    [13]见M.帕罗蒂诺:《伊达拉里亚的起源》(M.Pallottion,L’OriginedegliEturschi),罗马1947年版;Fr.阿尔台姆:《伊达拉里亚人的起源》(Fr.Altheim,DerUrsprungderEtrusker),德国巴登—巴登1950年版。
    [14]此典型观点见L.帕雷蒂:《伊达拉里亚的起源》(L.Pareti,LeOriginiEtursche),罗马1927年版;见H.H.斯库拉德:《伊达拉里亚诸城市与罗马》(H.H.Scullard,TheEstruscancitiesandRome),伦敦1967年版,第290页注29。
    [15]李维:《建城以来史》(Livy,Aburbecondita)第5卷,哈佛大学出版社(罗叶布古典丛书)1984年版,第33章第2节。
    [16]见R.布洛赫:《伊达拉里亚人》(R.Bloch,TheEtruscans),伦敦1965年版,第54页。
    [17]R.布洛赫:《罗马的起源》(R.Bloch,TheoriginsofRome),伦敦1960年版;H.H.斯库拉德:《伊达拉里亚诸城市与罗马》;A.阿尔福迪:《早期罗马与拉丁人》(A.Alfoeldi,EarlyRomeandtheLatins),密西根大学出版社1965年版。
    [18]见D.J.汉姆布林:《伊达拉里亚人》(D.J.Hamblin,TheEtruscans),荷兰时代—生活国际出版社1978版,第96页。关于皮亚琴查的青铜肝脏模型的说明,见此书94—95页。
    [19]有关这方面的观点及两河流域的脏卜史见刘健:《脏卜与古代两河流域的史料学》,《世界历史》1999年第2期。
    [20]斯库拉德:《伊达拉里亚诸城市与罗马》,第52页。
    [21]斯库拉德:《伊达拉里亚诸城市与罗马》,第46—47页。
    [22]布洛赫:《伊达拉里亚人》,第56页。
    [23]修昔底德:《波罗奔尼撒战争史》第4卷第109章。
    [24]与大多数学者的观点不同,汤因比认为雷母诺斯岛的文化是由伊达拉里亚地区传入的,尽管二者有着共同的文化渊源。见A.J..汤因比:《汉尼拔的遗产》(A.J.Toynbee,Hannibal'sLegacy)第1卷,伦敦1965年版,第358—359页。
    [25]斯库拉德:《伊达拉里亚诸城市与罗马》,第58页。
    [26]布洛赫:《伊达拉里亚人》,第21—27页。
    [27]斯库拉德:《伊达拉里亚诸城市与罗马》,第24—28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