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习心得、资料 >

“南海一号”考古价值远高于经济价值

http://www.newdu.com 2017-12-29 文汇报 刘栋 参加讨论

     
    沉睡在海底800多年的南宋古船“南海一号”昨日整体浮出水面,向世人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南海一号’的发现和打捞,将为‘海上丝绸之路’提供最可信、最典型的标本。‘南海一号’堪称‘海上敦煌’。”广东省“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开发项目负责人、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黄伟宗如此形容这次规模空前的古沉船打捞。
    中国水下考古跻身世界前列
    “从1987年‘南海一号’最初被发现到现在,20年来一直引领着中国水下考古事业的发展。‘南海一号’整体打捞的方式,是由中国水下考古人员首创的,在全世界都是一次技术上的创新和突破,这也标志着中国的水下考古事业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魏峻告诉记者。
    耗资7100多万元对古沉船进行整体打捞,究竟意义何在?对此,魏峻向记者作出了解答。“对‘南海一号’的打捞和发掘,从水下考古的意义上说,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将沉船、文物与其周围泥沙按照原状密封在沉箱内,一次性吊浮起运,然后迁移到岸上,再进行考古发掘,目前这种整体打捞的方式在世界水下考古领域还没有先例。”
    不光是水下考古技术上的飞跃,“南海一号”更是创立了一个多学科参与的水下考古新模式。“以前水下考古都是主要由文物工作者完成的,这次的打捞和考古,我们集合了多学科的专家一同进行。”
    “南海一号”的考古价值更是不可估量,“‘南海一号’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年代最久远、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沉船,对研究我国古代造船工艺、航海技术等都提供了典型标本。其搭载的文物不光是瓷器,还有很丰富的金属器物,这些对于解开‘海上丝绸之路’的诸多秘密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其文物考古价值远远高于经济价值。”魏峻表示。
    古沉船不会出现“水土不服”
    在很多地下考古中,都曾出现过将文物发掘出后,由于保存技术上的问题,反而对文物造成了破坏。“南海一号”出水之后,会不会重蹈以往在地下考古中出现的“水土不服”现象?对于这个疑问,考古专家表示“南海一号”通过用沉箱进行整体打捞,将有效地保护古沉船。沉船的保存地也将模拟水下的环境,其水质、温度和环境等指标与出水前的海底完全一样。
    “为了妥善保护好古沉船,广东省文化厅会同广东省科技厅专门设立了一个科研课题,对文物的保护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南海一号’在送入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后,将会完全密封起来。博物馆将会为古沉船专门制作一个大的‘海水玻璃缸’,这里面的所有指标都将模拟海底的环境,可以说‘南海一号’将会比在海底保存的更好。”魏峻向记者介绍说。
    在被送入有着“水晶宫”之称的博物馆后,“南海一号”将会沉寂一年的时间,预计到明年年底才会正式对外开放。“‘南海一号’有30.4米长,10多米宽,我们之前只对沉船周边4平方米左右的区域进行了考古发掘。‘南海一号’上保存着极为丰富的文物,等到‘水晶宫’完全装修布展好之后,游客将可以欣赏到考古人员在水下真实的考古工作。”魏峻说。
    尽管“南海一号”已成功浮出水面,但古沉船的真实面目短时间内仍无法看到。“如果将沉箱打开,‘南海一号’将有散架的风险,因此目前最稳妥的保护方式就是在沉箱中一直装着,直到找到能确保打开后不让其受损的办法,这个时间可能需要很久。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