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校合作是将学校与博物馆、科技馆、艺术馆、动植物园、天文馆、海洋馆等文化机构纳入一个各有侧重而又相互补充、彼此联系的有序系统,以此来聚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共生价值,博采学校教育和场馆教育之长,实现学校教育为主导、场馆教育为辅助的深入融合发展的一种先进理念和教育模式。我国近代张骞创立南通博物苑并将其视为“学校之后盾”,开启并培植了馆校合作的优良传统。当代随着教育综合改革的推进及场馆功能的拓展,馆校合作的规模和力度不断增大,对学校教育改革、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及课后服务制度的完善具有多重意义。 首先,当前馆校合作打破了传统学校教育的界限,扩大了教育活动的空间,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和视野,将学生学习拓展到学校之外,为课后服务制度的完善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其次,促进了学校资源和各类场馆资源的优化整合。场馆涉及历史、科技、艺术、自然、天文等方面的教育资源,具有情境性、开放性、互动性、趣味性、直观性等特点,有利于弥补学校教育的间接性、封闭性和资源有限性等局限,促进学生学习资源及其呈现方式多样化,为课后服务制度的完善提供了更为有力的资源支撑。如由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和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发起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博物馆友好联盟,实现了不同国家博物馆藏品和教育等资源的优化共享和整合。 再次,促进教学方式的丰富和创新。学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戏剧表演、主题活动、科学实验、学术探索、游戏等方式开展学习、探究、体验和科学实践。在此过程中将抽象的书本知识变成生动的展品,课堂提问回答变成合作学习,听说读写算变成直观感触体验,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课后服务制度的完善提供合理方式。同时,也可以促进教育主体的共同参与和角色变化。丰富广博的场馆教育内容,有利于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师生进入馆校合作共同体中,由局外人转变为参与者,由被动参观者转变为主动欣赏者、学习者、探究者、建构者,由“单向度的”参观者变成合作者。同时,场馆工作人员的身份由以往的引导者、介绍者转变为设计者、参与者、合作者、研究者。为课后服务制度的完善提供完备的主体条件。 当然,馆校合作作为对两类主体基于各自内在状态和需要价值基础上开展的合作模式,在合作过程中难免存在着一些困难和挑战,这直接影响着课后服务制度的完善。一是学校与场馆合作存在着非均衡性、临时性、不稳定性等情况。一些学校和场馆的合作不是自发性的,更多地是依赖于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有些学校为打造自身特色品牌,提升知名度,选择与场馆开展合作,但这种合作很多是临时的、不稳定的,无法实现学校与场馆深层次、稳定的合作,更无法为课后服务制度的健全提供有力保障。二是部分馆校合作缺乏系统性、主题连续性,与学校课外综合实践活动衔接不够密切,有些仅停留于单一的爱国主义教育或者狭义的场馆课程资源开发,没有充分考虑学校的现实情况和学生的具体需求。学生在参观学习过程中走马观花,无法开启主动的知识建构,无法进行丰富而有意义的学习,很难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深入而全面的发展,无法为课后服务制度的完善提供系统支撑。三是部分场馆仍发挥着传统的提供展品、开放参观等基本职能,教育职能得不到很好的发挥。数字化场馆教育资源的开发不够,加上学生受制于安全、师资力量、场馆开放时间等因素,学生课后很难进入场馆参观学习探究,这些因素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校课后服务的空间和可能性。 为贯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理念,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馆校合作应主动承担学生课后服务的责任,充分发挥中小学校课后服务主渠道作用,进而实现创新馆校合作机制,促进课后服务制度完善的可持续化、常态化。课后服务制度是我国现阶段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健全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完善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体制机制、营造健康教育生态的一项重要制度设计。当前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制度已经初步建立,对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帮助家长解决按时接送学生困难、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能力、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课后服务制度设计不够周全、制度实施方式欠缺、制度落实不够到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建立健全课后服务制度,鼓励各地各校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家长需求,探索实行弹性离校时间,提供丰富多样的课后服务。”这为我们健全馆校合作机制提出了明确要求和努力方向。需要社会有序参与,需要学校、社会和家庭合力推进。馆校合作为健全课后服务制度提供了先进理念、良好平台、有效路径,这必将有力助推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第一,建立长期有效的馆校合作机制,将场馆教育纳入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计划,打造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学校教学内容、学生课外活动相适应的主题活动和品牌项目,打造以馆促校,以校带馆的良性合作生态。陕西历史博物馆根据历史文物、节气、节日等举办相关主题活动,如“小满乍来蚕吐丝”教育活动、“汉字好好玩”教育活动、“探秘殷墟宝藏”教育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后活动。第二,建立完善的网络虚拟场馆模式和信息资源平台,解决当前场馆资源与学校教育相脱离、场馆资源分配不均衡、资源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学生课后通过登录场馆的网站,就可以开始互动体验式学习、参观和探究,同时,还可以在网络虚拟场馆平台交流观点、结交朋友,开展跨区域、跨学科的互动式学习,实现不同区域场馆资源的有效配置。第三,着力开展送馆进校的系列主题活动。通过送展品进学校,场馆工作人员到学校宣讲、派发宣传材料、开展科普、播放场馆影片等多样化活动,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转化了学生的思维范式,更新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拉近了学生与场馆的距离。如西安大明宫考古探索中心多次举办学生集体考古体验活动,每年5、6月份通过流动展览、播放考古影片、课堂讲解、学生动手体验等方式举行的“青少年考古课堂”进校园活动,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和考古知识的认识和理解。第四,在充分尊重学生需要、保证学生人身安全的情况下,课后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以多种形式组织学生就近到科技馆、历史博物馆、天文馆、动植物园等场所开展参观探究活动,寓教于“博”,全面而深入的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课后服务制度完善的馆校合作机制是当代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需要我们不断扩大场馆与学校合作的共同区,增进学校与场馆的共鸣区,拓展场馆与学校的共生区,激发二者之间的共创区,真正实现创新馆校合作机制,促进博物馆服务制度完善的良性发展生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