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专门史 >

高华平:《吕氏春秋》与先秦诸子思想的关系(2)

http://www.newdu.com 2018-01-23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高华平 参加讨论

    《吕氏春秋》与名、法、纵横、小说诸家
    对于先秦名家,《吕氏春秋》主要吸收了其名实相副、形名耦合的“正名”思想,批评了“辩者”无用的“淫说”。如《吕氏春秋·正名》篇在批评“可不可而然不然,是不是而非不非”的同时,为“东方之辩士”尹文等辩护,称其与齐湣王之论为“见刑名异充而声实异谓也。”《去尤》《去宥》二篇发挥名家中宋鈃、尹文一派“接万物以别宥为始”的观点,主张以客观、公平和全面的立场认识事物等等。对于先秦法家,《吕氏春秋》虽也强调“法”的重要性,认为执法应该“信赏必罚”,但更重视法家的“术论”和“势论”,主要摄取了法家的“术”、“势”思想。如《吕氏春秋》之《任数》《贵因》《知度》等篇,强调“因”术,说:“三代所宝莫如因,因则无敌。”《慎势》《分职》等篇则完全汲取法家慎到的“势论”学说,认为应通过“督名审实”之“术”,来加强君主的“威势”,使君主实现“无为而治”。但《吕氏春秋》并不赞成法家商鞅一系的严刑峻法或毫无仁爱的“徒法”。故《吕氏春秋·无义》一篇中将商鞅作为“无义”的典型加以贬斥。
    对于农家、纵横家、小说家等学派的思想,《吕氏春秋》也有所汲取和继承。《吕氏春秋》中有《上农》《任地》《辨士》《审时》四篇,专门记载农家学说,保存了大量先秦农业科学的成果;但它对农家思想中“神农之教”一系“君臣并耕而食”的思想,则和《韩非子》一样,是坚决反对的,因为它认为这样会严重破坏社会的等级制度。《吕氏春秋·振乱》《禁塞》等篇批评弱国站在墨家“非攻”立场上的“救守”行为,而为强国的“攻伐之事”辩护,认为“攻无道而伐不义”,“则福莫大焉,黔首利莫厚焉”;《报更》篇把纵横家张仪作为“以德报人”的典型加以宣扬,更可见其对纵横家的立场和态度。《吕氏春秋·本味》篇采用商汤与伊尹的故事,以说明“成己”与“成天子”、“具至味”的关系,历来注家多以为出于“小说家伊尹学派”,则又可见其亦是有取于先秦小说家的。
    《吕氏春秋》成书于战国后期中国社会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前夜,当时中国的学术思想也在寻求一种由分而合的方式和途径。儒家、道家、法家都希望以自己的思想统一天下学术,儒家的《荀子》、道家的《管子》和法家的《韩非子》,就是这三家思想的代表。《吕氏春秋》想在此之外另辟蹊径,对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进行整合。因此,它并不属于儒、道、墨、名、法、农、阴阳、纵横、小说诸家中的任何一家,而只能归入先秦诸子中的杂家。
     
    (作者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先秦诸子综合研究”首席专家、暨南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