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出曾伯 ![]() 沈培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 近日,期待良久的湖北京山蘇家壟遺址出土器物的情況,開始有了比較詳細具體的報道。據《楚天都市報》報道,1月16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向媒体公布了2016~2017年考古所獲的部分文物。[1]該報道附有幾幅遺址和器物的照片,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曾伯 ![]() 該考古項目負責人、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方勤稱,“曾伯桼”壺共161字,分別在壺蓋、壺腹兩個部位。經研究發現,其上刻的“哲聖孔武,孔武下遲”,是對曾伯桼品德的讚美之詞;“是楙是則,允顯允異”,是說曾伯桼自我勉勵,以身作則;“克逖淮夷”是說能夠治理淮夷;“溫恭且忌,為民父母”,是說曾伯桼性格溫和恭敬且有威嚴,為執政官;“用其喬繆,[3]惟玄其良,自作尊壺”,是說挑選好的銅料,作了這件銅壺。“豪華陪葬品及這些銘文內容顯示,‘曾伯桼’可能為當地統治者或曾國諸侯。” 從中可以看到部分釋文及其解釋。顯然,銘文跟舊著錄中兩件曾伯 ![]() 董珊先生在看了相關報道之後,以筆名“御簡齋”在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上發表了《曾伯桼壺銘簡釋》一文。[5]董文作了完整的壺銘釋文,並有一些解釋。我們讀了董文之後,覺得還可以對釋文略加修正,現在就按我們的理解將釋文寫在下面: 唯王八月,初吉庚午,曾伯 ![]() 釋文中的“元屖”,考古學家釋讀為“下遲”,董文釋為“忑屖”,讀為“舒遲”。細審照片,釋“下”、釋“忑”皆不確,當釋為“元”字。此銘“孔武元屖”,舊著錄兩件曾伯 ![]() 以往著錄的銘文中有以下三個“黹”字比較難以理解:[13] (1)九年衛鼎:唯九年正月既死霸庚辰,王在周駒宮,各廟。眉敖者膚卓使視于王,[14]王大黹。[15] 《銘圖》5卷383頁 (2) ![]() ![]() (3)乃孫鼎:乃孫乍(作)且(祖)己宗寶黹 ![]() ![]() 這三例中的“黹”所在的語境不一致,難以據之確定它們的讀法。但是,如果將曾伯 ![]() ![]() 過去對曾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