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近代史 >

郑观应、盛宣怀的捐纳之途(3)

http://www.newdu.com 2018-02-19 文汇报 邵建 参加讨论

    可见,在中法战争和局大定的情况下,已经没有郑观应发挥作用的余地了,彭玉麟也不可能视南北洋大臣以及江苏巡抚的屡次敦促而不见,更不可能为了郑观应而得罪他们,所以趁此机会饬令郑观应回沪料理此前未完事务,也在情理之中。当然,这也并不能说明彭玉麟不够关照郑观应,实际上当郑观应深陷太古债务被拘在港之时,彭曾经代为筹款,郑观应有诗为证:
    深感同人集巨资,为怜公冶困藩篱。竟辞高谊惊流俗,敢累群贤徇己私。一介自严存古道,二难愧附儆浇漓。(彭宫保筹资代余赔太古杨桂轩之累,余辞不受,人以二难见称)冰心自矢盟天日,杨震清廉是我师。(《郑观应集》(下),第1302页)
    不仅如此,郑观应被拘在港的损失远远不止湘军总办营务处,他可能还失去了一次得到更高实职官位的宝贵机会,即郑观应在《致广肇公所董事书》所说的,左宗棠打算提拔他担任厦门道。如果左宗棠确有此安排,那么对于郑观应来说无疑痛失了一次很好的升官机会。
    郑观应的仕途之路颇费周折显而易见,在这一点上,就连作为李鸿章心腹和洋务事业左右手的盛宣怀,同样也是相当波折,可以说照样是花了很大精力、等待了很长时间才最终获得实职。在功名的道路上,盛宣怀比郑观应好不了多少,并非进士也非举人出身,仅为秀才而已。但是盛宣怀父亲盛康的地位就比较高了,怎么也算清朝的中级官僚,官居浙江省杭嘉湖兵备道、按察使、皋台,在江浙官场具有很大的活动能量,而且与李鸿章也素有交情,在官场人脉方面盛宣怀无疑比郑观应更具家庭背景。盛宣怀到了27岁(即1870年)时,由父亲的老友杨宗濂举荐成为李鸿章的幕僚,由于盛宣怀为人确有才干,外加父亲盛康的关系又被李鸿章视为“世侄”,所以很快被委以重任,从事军需后勤,并开始涉足洋务。次年,盛宣怀奉父命开展直隶赈灾工作,此后获以道员补用并被赏加三品衔及花翎二品顶戴,时年28岁,真正开始踏上仕途。此后,盛宣怀愈来愈为李鸿章重用,办赈灾,办轮船招商局,办电报,无一不是晚清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即便是盛宣怀这样的才干、背景与受到的器重,也不足以使他容易得到朝廷实授官职,而是在李鸿章幕府磨砺了9年之后才最终获任天津河间兵备道实职,之后才豁然开朗,逐步升迁,最后官居邮传部尚书、邮传部大臣、内阁成员。关于实授之难,从盛宣怀致军机大臣张之万的禀帖中能够切实体会到,盛在禀帖中请求这个位居高位的“年伯”说:
    父亲耄年需次,既展布之无从,复归田之愿阻。日盼侄得一官,稍十分快慰。闻去年秋傅相入都时,曾蒙年伯恩赐吹嘘,父子中心默慰。傅相初意,俟将商局收回妥帖,即予裁成。侄现拟三月内回津,求销差使。但缺眼非由外出,傅相曾再密言之。此次随办陵差,退食之暇,或与年伯密商位置,伏求鸿施格外,早赐成全,免使夜长梦多,为人捷足。草木有之,敢忘所自。恃爱呼吁,惶惑万分。手肃寸丹,专丁呈赍。(吴伦霓霞、王尔敏编:《盛宣怀实业函电稿》(上),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56页)
    连盛宣怀这样背景的人物想要得到一官半职,都要如此低身下气地求人,更不用说其他人了。再看郑观应老友王之春的经历,王出身文童,早年投笔从戎,先后入曾国藩、李鸿章和彭玉麟处,深受彭玉麟器重与信任,同样磨砺多年,最后才好不容易捞到彭玉麟湘军营务处总办的官职,之后又历任琼州道、湖北布政使和四川布政使,此后擢升山西巡抚,之后相继调任安徽巡抚和广西巡抚,成为地方督抚大员。期间,在1895年,王之春还作为钦差大臣、头品顶戴的“出使俄国大臣”由上海乘船,千里迢迢赴俄国吊唁俄皇亚力山大三世逝世和庆贺尼古拉二世登位。在广西期间,因镇压起义,被传闻有“借法兵法款,以平内乱”的设想,激起了国内民众的“抗法”运动而被革职,后迁寓上海。1903年底,王之春遭爱国志士万福华刺杀未遂,黄兴、章士钊等牵连入狱,轰动一时。事后,王之春回乡静居,从此在政治舞台上淡出。
    常言道“万事开头难”,从盛宣怀和王之春的仕途经历来看,他们与郑观应一样入仕做官并非出身“正途”,对于他们来说,在漫漫官途中最难跨出的一步就是获得实授官职。前二人在获得实授官职之后,稳扎稳打,步步为营,逐步升迁,对于官场规则的理解远胜于郑观应,特别是盛宣怀有着深厚的官场人脉,王之春也有彭玉麟的鼎力支持,且拥有军功、深谙官场之道,所以盛宣怀由李鸿章幕升任天津河间兵备道,王之春由总办湘军营务处升迁琼州道,这些都是郑观应无法相比的。郑观应“商而优则仕”,系半路出家,与官场素无渊源,等到好不容易由彭玉麟奏调入粤,担任总办湘军营务处,又恰逢织布局和太古洋行债务缠身,最后竟为太古债务拘留香港,而痛失大好局面,最终导致郑观应第一次为官生涯过早的夭折,可谓运势不佳、功败垂成。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