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声》以纪念北平师范大学及西北师范学院成立四十周年的形式而呈现。师声,顾名思义,本着师范教育之根本,即是教师之初心,教师于教育的固有情怀。她的出现,正是在国家民族危亡之际,师范教育教师之于国家之情怀、之于国民精神之呐喊。 居于师范院校的人们常常怀有一种非常自然的教育情怀。这种情怀并非当下的产物,而更多地来自一种叫作尊师重教传统的中华文化元素。这种传统如清粼的沧浪之水,滋润着中华民族的教育血脉。历史行进到近代,当我们将时间定格在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尊师重教的传统在此以京师大学堂师范馆的方式呈现出来,由此开启了中国教育史上高等师范教育的先声。在文明的长河中,行走在中华大地的学者们不断书写着国人固有的家国意识与教育情怀,而当国家遭遇重大危机、民族处于危亡之时,一种朴素却最为有力的呐喊就化为一种实际的力量,是以就有了抗日战争时期表达教育意志的《师声》。 创刊原始 1942年的中国,正处于抗日战争最为艰难的时刻。各方面都遭受了重大创伤,战争烽火已经烧遍大半个中国,国土大面积为日寇所占据。在这一关乎民族存亡的关键节点上,如何振奋国民的抗战精神、如何以一种决然的中国力量同仇敌忾实为迫切。在此背景下,西北师范学院“学校在古都之基础完全丧失,迁陕之后,又复流离转徙,一切从简”,初到兰州城郊的十里店,办学经费拮据,校舍十分简陋,教学设备奇缺,境况万分艰难。然而,我们注意到,携抗战精神而来的西北师范学院的创建者们,并未因物质的困境而陷于精神之萎靡,而是在国家最为困难的时刻,将中国固有的薪火相传的文化传统坚守起来,“以有余之精神,补不足之物质”,延续着北平师范大学之传统,《师声》的出现就是对此最好的反映。 《师声》以纪念北平师范大学及西北师范学院成立四十周年的形式而呈现。师声,顾名思义,本着师范教育之根本,即是教师之初心,教师于教育的固有情怀。她的出现,正是在国家民族危亡之际,师范教育教师之于国家之情怀、之于国民精神之呐喊。事实上,我们注意到,正是对于师本之坚守,正是秉承忧患意识之传统,《师声》成为了抗日战争时期后方一道抗日亮丽之风景。 出版图景 一本杂志的出现既因时局使然,自然免不了带有时局的诸多特征。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局势的艰难与困顿在《师声》上也显露无遗。《师声》初始定位为学术性半月刊。但从1942年12月17日创刊号出版直到1943年6月停刊,共出版五期,不仅半月刊的愿望没有达成,以后更是无以续存。从各期出版目录中我们亦可看出抗战时期中国学术道路之艰难。 创刊号1942年12月17日出刊,共计24页,刊载十篇文章,分别为李蒸《本校成立四十周年纪念日感言》、黎锦熙《四十年来的国语运动》、王凤岗《中国教育之传统及其动向》、董守义《中国体育之症结》、徐知良《师大精神与今日西北师院之使命》、李瑞征《四十年来之中国社会教育》、《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及西北师范学院校史述要》、佟学海《祝刘立尧先生四十正寿歌》、刘志读《自传》、曹鳌《六书杂说》。 第二期1943年1月1日出刊,计18页,刊载六篇文章,分别为黎锦熙、《增码补注书目答问序》、李蒸《吾国教育方针与西北文化建设》、胡国钰《统计学上中点数及其他百分点数的算法之商讨》、《北平师大及本院成立四十周年纪念会纪录》、佟学海《致谢与自勉》。 第三期1943年2月1日出刊,计11页,刊载有黎锦熙《中国语文之历史的演进》、郑象铣《塔尔寺盛会速写》、齐振鹏《词二首——送黎锦熙、岁暮》、包桂浚译《鱼类脊柱之构造及其发生时所经之步骤》。 第四期1943年3月1日出刊,计12页,刊载有黎锦熙《中国语文之历史的演进》(续)、李嘉言《贾岛年谱自序》、王丕仁《自传》、《教育部训令层转五中全会对〈教育部工作报告之指示〉:免除受师范教育学生之兵役禁用服务未满期限之师范毕业生》、仲澜《筮仪的数学解释》。 第五期1943年6月出刊,计8页,刊载有胡仲澜《从屈原的生平来看人生的意义》(纪念周记录)、曹鳌《转注说》、齐振鹏《安宁堡春游(词二首)》、编者《介绍个优美的读书环境》。 从以上可以看出,《师声》所刊载的文章数逐次减少,页码也呈下降状态。究其端倪,实可用“艰难”二字来概括。在《师声》第五期有这样的一则启事:“本刊因种种关系,未能按月出版,兹届暑假,续出第五期,作为六月号,暑假以后,仍继续刊行,此启。”实际上,到第五期的时候已经有所延迟了。而以后刊物再也没有出版,存在半年的《师声》就此从西北师范学院的舞台上消失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