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年底,一部《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纪录片火遍大江南北。2017年4月29日,该片获得第50届休斯敦国际电影节纪录片评委会特别雷米奖。是什么原因让这样一部没有当红明星参演,而只有工匠修复师主演,没有曲折的情节,而只是娓娓道来故宫的文物医生和他们的文物修复日常工作与生活故事的影片赢得票房和口碑双丰收的呢?究其根本,文物保护与修复的主题应该是主因之一。近年来,随着文化强国建设的不断推进,文物与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文物保护与修复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关注。探讨文物保护与修复技艺的传承路径成为一个颇为关键的问题。 首先,加强文物保护与修复技艺的传承是时代的呼唤,社会形势使然。我国是一个文化遗产大国,在50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根据2017年12月23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通过的《国务院关于文化遗产工作情况的报告》,我国目前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766722处,国有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87万项。这些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是我们国家的文化名片,也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截至2017年7月,我国共有52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居世界第二。2017年11月14日,在巴黎举行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缔约国大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中国当选世界遗产委员会委员。在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中,文物无疑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的文物资源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堪称世界一流。如此众多的文物保存至今实属不易,但随着时间流逝,受到自然气候以及各种社会环境变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文物受到损坏的情况不可避免,加强文物保护与修复工作势在必行。但在当前,全国范围内从事文物保护和修复的专业人才只有数千人,与需要保护和修复的文物数量相比,存在极大差距,文物修复人才奇缺是一大现实难题。加强文物保护与修复人才的培养工作迫在眉睫。我国传统的文物保护与修复技艺是先人智慧的结晶,学习借鉴进而传承前辈的经验是当前文物保护与修复工作必须要做的,也是培养后辈修复人才的一个重要学习路径。以新中国建立后成长起来的老一代文物保护与修复专家为例,他们在对待文物时心生敬畏,修复工作竭力做到减少对文物本身的伤害,即使在一个小细节上也是谨慎至微,比如为给青铜器除锈,他们采用酸梅泥、乌梅糊和红果泥糊在青铜器上慢慢除掉锈迹的办法,需要工时很长,但这些材料性柔不伤铜器。诸如此类的工作经验,正是这些专家修复理念与方法的精华沉淀。如果我们不着力加强对这些传统修复技艺的传承学习,在当前新材料新方法不断涌现的情况下,很可能这些传统技艺就会被逐渐遗忘。而单纯的采用新材料新方法,对文物修复与保护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将传统修复技艺与现代修复技术相结合,二者相辅相成,才是完美的修复法则。 此外,传统文物保护与修复技艺是对有形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修复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着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为中华文明的展示、传承及传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加之以往对传统修复技艺传承缺乏足够的重视,一些复杂传统的文物保护与修复技艺出现流失甚至存在失传的危险,对其加强保护和传承成为现实急切的需求,这对我国文物事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其次,传统的文物保护与修复技艺的传承方式存在一定限制性,需要革新。中国传统的文物保护与修复技艺的传承主要通过师承关系,由师傅口传心授、言传身教带徒弟,经过多年实践磨练得以心领神会,进而掌握该技能。这种技艺传承方式一般需要较长的时限,而且囿于师傅的精力等原因,所教徒弟人数也有限,因此使得该技艺的传承面很窄,不能适应我国当前急需大量修复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因此,沿袭传统的文物保护与修复技艺传承路径的同时,还需要我们大胆创新,探索更为广阔的学习道路。要革新传统文物保护与修复技艺的传承路径,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即是通过各种手段记录下老一代专家进行文物保护与修复的技法和绝活,对传统文物保护与修复技术进行深度的挖掘与整理,转换成文献或者影视资料供学习者参考,进而扩大传统修复技艺的传承传播范围。而这个问题的解决就需要口述史方法的引入。 再次,口述史的发展如火如荼,其研究理论与方法不断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拓展,除了与历史学、人类学、民俗学、社会学、档案学、新闻学等多种学科交叉发展外,在文化遗产学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领域,口述史的应用可以说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将口述史方法应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通过传承人的口述,将其技艺转换成文献或者视频的资料得以留存,进而扩大传播范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起到了助推剂的作用。文物保护与修复技艺本身也是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述史的研究方法应用于其传承路径的探索具有可行性。 最后,引入口述史是文物保护与修复技艺传承路径的一个新探索。从理论上讲,将口述史方法应用于文物保护与修复技艺的传承中,通过对文物保护与修复专家开展口述访谈,以录音、录像、照相、文字档案记录等方式将与文物保护修复直接相关的各种技艺科学记录下来,进而开展研究,一方面可以将濒临失传的技艺从绝境中抢救恢复,另一方面记录的资料还可以整理出版,甚至编修成为教材,进行更广层面的有形展示与传播,为更多的后来者学习文物保护与修复技艺提供参考借鉴。当然,从理论到实践还需要努力做许多准备工作,具体操作过程中可能还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比如如何调动文物保护与修复专家积极参与其中,如何有效保护传统文物修复技艺的发展流派等等,这就需要从法律层面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从思想层面与文物保护与修复专家进行沟通交流,阐明口述史工作开展的意义等。无论如何,引入口述史的研究方法,为扩展文物保护与修复技艺传承路径提供了一个新思路,通过口述史扩大文物保护与修复技艺传播范围,激发更多的文物保护与修复技艺爱好者、学习者以及研究者加入这个行列,在社会上形成一种尊重老一代文物保护与修复专家,将传统文物保护与修复技艺发扬光大的社会风气,这对我国文物工作乃至文化强国的建设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本文系北京联合大学人才强校优选计划资助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