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新疆早铁器时代铁器考古发现概述——兼论新疆的铁器来源与冶铁术的传播问题(6)

http://www.newdu.com 2018-02-19 西部考古(第14辑) 卫斯 参加讨论

    
    三、结语
    铁器在新疆出现的时间虽然在公元前1000年前,但冶铁术在新疆出现的时间却在公元前500年左右。这就是说,铁器最初由希腊人、阿拉伯人、雅利安人、粟特人、高加索人等经西亚、中亚带入新疆,当这些民族已经融入当地的塞人、羌人、月氏人、蒙古人及当地的土著民族而成为新疆这块土地主人的时候,冶铁术在此并未诞生。新疆地区因受地理条件的限制,各民族间的文化传播与交流并不是那么迅速、广泛。原始民族的自我封闭意识,远远超过了自然地理上的封闭界限。所以说,早铁器时代无论是希腊人、阿拉伯人、雅利安人、粟特人、高加索人等民族把铁器带入新疆,但铁器作为一种物质文化并未在当地的塞人、羌人、月氏人、蒙古人及当地的土著人之间迅速传播,种种迹象表明:铁器文化从西亚进入中亚地区以后,在一段时间内并未在新疆落地生根。更谈不上经新疆自西向东沿河西走廊向中原传播。
    尽管公元前五世纪至三世纪,新疆地区已呈现出群雄逐鹿,行国(76)漂移,绿洲无数,居国林立的情景,铁器已经在新疆各民族间普遍使用,但源于西亚的冶铁术的传播还仅仅局限于新疆当地各居国、行国之间。只有到了公元前二世纪以后,汉武帝派李广利征大宛,在轮台、伊循等地开垦屯田,中原地区先进的高炉鼓风炼铁技术才传入新疆,从而大大提高了新疆的炼铁技术和质量,生铁冶铸技术也得以在新疆推广使用。
    至于有人说青铜器、铁器皆“最初导源于西亚的青铜器和铁器,首先影响到新疆地区,然后到达黄河流域,这标志着新疆处于金属文化东传的中心环节。”这完全与历史事实不符。虽然新疆属于中亚的一部分,大多地方的地理地貌与中亚其他地区区别不大,北疆的一些大河又将新疆与以西亚、中亚一些国家连为一个大的自然地理单元,考古发现它们又拥有相同的文化渊源。而且西亚、中亚(包括新疆)和我国中原地区发现的早期铁器皆为原始的块炼铁,但冶铁术作为一种科技含量较高的民族文化,要进行远程传播,对西亚、中亚及我国中原地区来说,在时间上并不是渐次到达的。客观的讲,中原与新疆历史上分属于两个不同文化地域范围。一种科技含量较高的民族文化在尚无民族迁徙、民族融合的情况下,大跨度、远程式的传播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前几年,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晚期墓地曾出土过一件“砷青铜齿轮”,有人就推论我国中原地区的冶铜技术是从西域传过来。事实上我国中原地区的青铜器主要是用红铜和锡或铅的合金铸造的。从“砷青铜”的分布地域来看,目前仅在甘肃河西走廊的西部的四坝文化和青海东部的沙井文化中见到,并未渗入“周文化”领地。四坝文化中青铜器多为“铜、砷”二元合金制品(77)。虽然与西亚等地同期遗址中发现的青铜器金相组织一样。但周文化的青铜器、铁器的金相组织,却与我国中原地区的同类器物金相组织一样,而与西亚的同类器物金相组织差别甚大,何谈我国的青铜器、铁器皆“最初导源于西亚的青铜器和铁器”呢?应该说,中国的冶铁术在公元前500年前和公元前800年前后分别独立起源于我国的新疆地区和中原地区,这才是历史事实。
     
    注释:
    (1)唐际根:《中国冶铁术的起源问题》,《考古》1993年第6期,563~564页。
    (2)赵化成:《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前中国人工铁器的发现及其相关问题》,《考古文物研究——纪念西北大学考古专业成立四十周年文集:1956—1996》,三秦出版社,1997年,289~300页。
    (3)安志敏:《塔里木盆地及其周围的青铜文化遗存》,《考古》1996年第12期,70~77页。
    (4)刘学堂:《中国冶铁术的起源》,《中国文物报?考古版》2004年4月2日。
    (5)祝中熹:《中国古代始炼铁及秦人用铁考述》,《陇右文博》2001年第1期,53页。
    (6)白云翔:《中国的早期铁器与冶铁的起源》,《桃李成蹊集——庆祝安志敏先生八十寿辰》,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3年,308页。
    (7)韩建业:《新疆青铜器时代—早铁器时代文化的分期和谱系》,《新疆文物》2005年3期,57~73页。
    (8)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系 陈光祖著 张 川译:《新疆金属时代》《新疆文物》1995年1期,85~86页。
    (9) a.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哈密地区文物管理所:《新疆哈密市艾似克霞尔墓地的发掘》《考古》2002年6期,30~41页。b.陈戈:《焉不拉克文化》《新疆各族历史文化词典》中华书局出版,1996年9月版,351~353页。
    (10)张成安:《浅析青铜时代哈密的农业生产状况》《新疆文物》1997年4期,58页。
    (11)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 哈密地区文物管理所:《新疆哈密市寒气沟墓地发掘简报》《考古》1997年9期,805页。
    (12)新疆文物考古所:《鄯善苏贝希一号墓地发掘简报》《新疆文物》1993年4期,9、10、12页。
    (13)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吐鲁番地区文物局:《鄯善县洋海一号墓地发掘简报》《新疆文物》2004年1期24、27页。
    (14)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吐鲁番地区文物局:《鄯善县洋海二号墓地发掘简报》《新疆文物》2004年1期41、49、47页。
    (15)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吐鲁番地区文物局:《鄯善县洋海三号墓地发掘简报》《新疆文物》2004年1期64~65、68页。
    (16)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大学历史系88级考古专业、吐鲁番地区博物馆、鄯善县文化局:《新疆鄯善县三个桥古墓葬的抢救清理发掘》《新疆文物》1997年2期。15、21页。
    (17)a.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1993年乌鲁木齐柴窝堡墓葬发掘报告》《新疆文物》1998年3期,21~22页。b.北京大学考古系碳十四实验室:《碳十四年代测定报告》《文物》1996年6期,95页。
    (18)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吉木萨尔县大龙口古墓葬》《考古》1997年9期,810、812页。
    (19)张 平:《阿克苏地区天山南麓石堆墓和石围墓的调查》《新疆文物》2007年3期,19~21页。
    (20)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阿合奇县库兰萨日克墓地发掘简报》《新疆文物》1995年2期,25~26页。
    (21) 陈 戈:《阿拉沟墓葬》《新疆各族历史文化词典》中华书局出版,1996年9月版,210~211页。
    (22) 陈 戈:《乌拉泊水库墓葬》《新疆各族历史文化词典》中华书局出版,1996年9月版,51~52页。
    (23) 陈 戈:《四道沟遗址》《新疆各族历史文化词典》中华书局出版,1996年9月版,79~80页。
    (24)陈 戈:《苏巴什墓葬》《新疆各族历史文化词典》中华书局出版,1996年9月版,170~172页。
    (25)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静县文化馆:《和静察吾呼沟四号墓地1987年度发掘简报》,《新疆文物》1988年4期,27页。
    (2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队、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文管所:《新疆和静县察吾呼沟口二号墓地发掘简报》,《考古》1990年6期517;518页。
    (27)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系 陈光祖著 张 川译:《新疆金属时代》《新疆文物》1995年1期,90页。
    (28)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静县民族博物馆:《和静县哈布其罕Ⅰ号墓地发掘简报》《新疆文物》1999年1期23、24页。
    (29)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队、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文管所:《新疆和静县察吾呼沟口三号墓地发掘简报》,《考古》1990年10期886;889页。
    (30)吐鲁番地区文管所:阿拉沟竖穴木棺墓清理简报》《新疆文物》1991年2期,20页。(3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队、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文管所:《新疆且末县加瓦艾日克墓地的发掘》《考古》1997年9期,792、800页。
    (3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队:《于田县流水墓地考古发掘简介》《新疆文物》2006年2期,42页。
    (33)新疆博物馆考古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文物管理所、且末县文物管理所:《且末县扎滚鲁克二号墓地发掘简报》《新疆文物》2002年第1、2期(合刊),4、17、21页。
    (34)自治区文物普查办公室 巴州文物普查队:《巴音格楞蒙古自治州文物普查资料》《新疆文物》1993年1期37页;51页;52页。
    (35)张 平:《阿克苏地区天山南麓石堆墓和石围墓的调查》《新疆文物》2007年3期,19~21页。
    (36)陈 戈:《山普拉墓葬》《新疆各族历史文化词典》中华书局出版,1996年9月版,21~22页。
    (37)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尼勒克县穷科克一号墓地考古发掘报告》《新疆文物》2002年3、4期(合刊)51~53页。
    (38)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伊犁恰甫其海水利枢纽工程南岸干渠考古发掘简报》《新疆文物》2005年1期。15、17、23、24、28、31页。
    (3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尼勒克县哈拉图拜乌孙墓的发掘》《新疆文物》1988年2期18页。
    (40)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与考古学研究中心、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文物局:《尼勒克县加勒克斯卡因特墓地发掘简报》《新疆文物》2007年3期,12、14页。
    (41)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西北大学文博学院考古系:《特克斯县恰甫其海A区XV号墓地发掘简报》《新疆文物》2005年4期,31~33页。
    (42)新疆文物考古研究:《2005年度伊犁州巩留县山口水库墓地考古发掘简报》《新疆文物》2006年1期。35~36页。
    (43)郭 物:《新疆及中原冶铁术来源问题的探讨》《新疆文物》2007年2期,71~74页。
    (44)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伊犁州尼勒克县奇仁托海墓地发掘简报》《新疆文物》2004年3期,60~86页。
    (45)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特克斯县文物管理所:《特克斯县恰甫其海A区X号墓地发掘简报》《新疆文物》2006年1期46、47页。
    (46)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察布查尔县索敦布拉克古墓葬发掘简报》《新疆文物》1988年2期,24~25页。
    (47)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察布查尔县索墩布拉克古墓群》《新疆文物》1995年2期,14~15页。
    (48)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伊犁州文物管理所:《特克斯县叶什克列克墓葬发掘简报》《新疆文物》2005年3期,20~30页。
    (49)张玉忠、邢开鼎:《石河子市南山发现一批2000多年前的墓葬》《新疆文物》1998年3期,100页。
    (50) 陈 戈:《黑山头墓葬》《新疆各族历史文化词典》中华书局出版,1996年9月版,416~417页。
    (51)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塔什库尔干县下坂墓地考古发掘简报》,《新疆文物》2004年3期,55~56;59页。
    (52)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塔什库尔干县下坂墓地考古发掘简报》,《新疆文物》2004年3期,58页。
    (53)自治区文物普查办公室 喀什地区文物普查队:《喀什地区文物普查资料汇编》《新疆文物》1993年3期,77页。
    (54)自治区文物普查办公室 喀什地区文物普查队:《喀什地区文物普查资料汇编》《新疆文物》1993年3期,23页。
    (55)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 阿勒泰地区文物局:《富蕴县塔勒德萨依墓地发掘简报》《新疆文物》2006年,3、4期(合刊),33页。
    (56)吕恩国:《吐鲁番史前考古的新进展》《吐鲁番学研究》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10月版,244页。
    (57)孔令平 冯国正:《铁器的起源问题》《考古》1988年第6期,542~543页。
    (58)(法)亨利·保罗·法兰克富,(法)戴蔻琳口译王炳华记录整理:《中亚地区铁器时代考古文化》《新疆文物》1987年1期,79~82页。
    (59)王炳华:《孔雀河古墓沟发掘及其初步研究》《丝绸之路考古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年11月版,187页。
    (60)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中国考古学中碳十四年代数据集》文物出版社,1992年3月版,272页。
    (6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中国考古学中碳十四年代数据集》文物出版社,1992年3月版,318~320页。
    (62) 陈 戈:《铁木里克墓葬》《新疆各族历史文化词典》中华书局出版,1996年9月版,335~336页。
    (63)(北魏)郦道元注(民国)杨守敬等疏段熙仲等复校《水经注疏》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109页。
    (64)(65)(66)(67)(68)(69):参见:a.李肖:《古代龟兹地区矿冶遗址的考察与研究》《新疆文物》2003年3、4期(合刊)16~26页。B.自治区文物普查办公室、阿克苏地区文物普查队:《阿克苏地区普查报告》《新疆文物》1995年4期,83~87页。
    (70)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克里雅河流域出土金属遗物的冶金学研究》《西域研究》2000年4期,8~9页。
    (71)自治区文物普查办公室 巴州文物普查队:《巴音格楞蒙古自治州文物普查资料》《新疆文物》1993年1期,58页。
    (72)郭 物:《新疆及中原冶铁术来源问题的探讨》《新疆文物》2007年2期,74页。
    (73)王炳华:《丝绸之路考古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年11月版,220页。
    (74)王炳华:《丝绸之路考古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年11月版,219页。
    (75)恩格斯:《致瓦·博尔吉乌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
    (76)所谓“行国”,指“国都”不定的游牧民族而言。例:“督察乌孙、康居行国”。见苏北海:《西域历史地理》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98页。
    (77)甘肃文物考古研究所 吉林大学考古系:《甘肃民乐县东灰山遗址发掘纪要》《考古》1995年12期,1060~1062页。
    The summary of archaeological irons on early iron age of xinjiang
    --And discussions on the iron source and the equitation spread at xinjiang
    Wei si
    Abstract: The irons on early iron age of xinjiang is not native produce, but from West Asia, Central Asia,that was mattered for which The Greeks, Arabs, Aryan, Sogdian, Caucasian and other ethnic migration, mutual fusion, into Xinjiang during the bronze age from early iron age. In a period of time,the iron culture is not falling to the ground in xinjiang after the iron originally from West Asia into Central Asia. Even not to mention the spread from Xinjiang to central China by west to east along the Hexi Corridor. On early iron age the iron in the use process of Xinjiang do not represent the equitation spread process in Xinjiang. The early iron age upper limit can be set in the 1000 BC, the lower bound can be set in the second Century BC in xinjiang. The iron arrowheads as main consumables in a weapon of war and hunting tools, that a large emergence number of times should be as equitation was born in Xinjiang's lower limit of time. The equitation appeared in 500 BC at xinjiang,that equivalent to the lat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t the central China.
    Keywords: xinjiang early iron age irons equitation
    (原载《西部考古》第14辑,科学出版社2017年10月出版。3-21页。)
    作者简介:
    卫斯(1954——)男,山西平陆人,自由学者。原工作于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系山西省委直接联系的高级专家、终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研究方向:西域考古、中国古代科技史、中国文明起源。
    作者邮箱:sivvei@163.com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