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镜”即磨拭铜镜,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职业。从事这种职业的人,被称为“磨镜客”或“磨镜匠”,有点类似于近现代走街串巷、吆喝着“磨剪子嘞抢菜刀”的磨刀人。古时,铜镜需要常磨才能照影。也许自从有了铜镜之后,就逐渐产生了磨镜客。 在汉代文献中,有关磨镜的记述较少,但磨镜的典故却流传甚广,成为后人津津乐道的趣事。磨镜的具体方法,目前最早的文献见于西汉刘安《淮南子·修务训》:刚从模子里铸出来的镜面很模糊,照不出身影容貌;要用玄锡摩擦,再用毛毡用力擦拭之后,人的两鬓、眉毛、毫毛都能在镜中清晰可见。铜镜用得时间长了,会变得昏暗无光,古人称之为“昏镜”,需要重新磨拭才能使用。托名西汉刘向撰《列仙传》中的负局先生,是一位仙风道骨、充满传奇色彩的磨镜客。“负局”就是背着像博具一样的方形平板状磨镜器具。磨镜时,将昏镜镜面放置于平板之上,先将镜面清理干净,再涂以磨镜药,加以磨拭,直至光亮如新。负局先生也不知是何方人氏,听口音像是北方燕代之间的人。他经常背着磨镜器具,给人磨拭昏镜,只收一枚铜钱的费用。他看似以磨镜为业,实则为患者送药治病,可谓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留下名字的磨镜客。“负局”作为磨镜的代名词,成为后世诗文中经常引用的典故,磨镜客亦称“负局人”“负局仙”。 1971年,陕西乾县唐代章怀太子墓出土一面太子妃房氏生前使用的铜镜,镜背内区四面配以青龙、麒麟、鸾凤等珍禽瑞兽,外饰“鉴若止水,光如电耀;仙客来磨,灵妃往照”等一周反书阳文。铭文中所说“仙客来磨”,应是指负局先生之类的仙人扮成磨镜客,来到世间为人磨镜。 与汉唐时期相比,元明清史料中有关磨镜的记载更为详细。有一部传为明代刘基撰《多能鄙事》的书,记录了三条有关磨镜及磨镜药的秘方。第一条是磨古镜,用猪、羊、犬、龟、熊五种动物的胆,先阴干,合和为粉末;再用水湿镜,掺药粉于其上;将镜面翻过来,面向地,不用磨镜,自然就会重见明亮。第二条也是关于磨镜的方子,用鹿顶骨(烧灰)、白矾(枯)、银母砂(对母者,或四六者,亦可等分),研为细粉末,和匀;在铜镜磨拭干净之后,再以此粉末磨镜,使镜面出现光明;用此药磨镜一次,可保持一两年。第三条是有关磨镜药的配制,主要原料为白矾六钱、水银一钱、白铁(即锡)一钱、鹿角灰一钱;先用水银将白铁与沙子细磨如泥,淘洗白净,加入鹿角灰及矾,研磨极细才可使用。 除了历史文献记述与磨镜相关的史料之外,目前还能够见到一些明清时期画家绘制的《磨镜图》,为今人了解和认识这个古老的职业,提供了清晰的图像资料。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有一幅清代《磨镜图》,画面上共计五人,左侧四人为顾客,右侧一人为磨镜客。磨镜老汉坐于木条凳后端,前端放镜,左脚踩着一条绳子,是为了固定正在磨的铜镜;双手握毡团,在镜面上摩擦。条凳内侧放置一个圆筒,顶部可见装有磨镜药的罐、瓶等器皿。画面左侧四人,坐者与立者各有两人。前坐一老翁、一老妇,神情专注地看着磨镜。后立两少妇,一位揽镜自照,镜中容貌自见;另一位怀抱一面大铜镜,望着照镜女子。 1925年2月9日,鲁迅在《看镜有感》一文中对民国时期难得一见的磨镜老翁做了生动描写:“铜镜的供用,大约道光咸丰时候还与玻璃镜并行;至于穷乡僻壤,也许至今还用着。我们那里,则除了婚丧仪式之外,全被玻璃镜驱逐了。然而也还有余烈可寻,倘街头遇见一位老翁,肩了长凳似的东西,上面缚着一块猪肝色石和一块青色石,试伫听他的叫喊,就是‘磨镜,磨剪刀!’”由此看来,清代后期,随着西方玻璃镜的大量涌入,中国古老的铜镜在不知不觉中被取而代之。从已知的西汉早期到清代晚期,磨镜这个与普通百姓生活最为贴近的行当历经近两千年,终于退出历史舞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