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岁高龄的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史专家、教育家张岂之先生,精神矍铄,思维敏捷。在西北大学桃园校区的寓所里,张岂之先生告诉记者,自己每天都要坚持读书、看报、写作,天气晴好的时候常常去附近的丰庆公园散步一小时。 谈起学术研究之路,张岂之深情地追忆恩师侯外庐先生。“侯外庐关于中国思想史的专题课给我很大影响,他将社会史研究与思想史研究密切结合,从哲学观点、逻辑结构、思维方式和社会意识等角度剖析思想家观念的内部结构和本质特征,注重对社会思潮作比较全面的考察,主张既要尊重中国思想学术自身的特点,也要参照西方思想学术成果,对思想家的研究必须做到‘横通’与‘纵通’相结合。由此,我开始中国思想史研究。”1952年,受时任西北大学校长侯外庐的邀请,张岂之来到西北大学任教。此后几十年,张岂之主要在西北大学工作,任教于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并有很长一段时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思想史研究室担任侯外庐的助手。 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张岂之一直坚持兼和、守正、日新的治学理念。他告诉记者,所谓的“兼和”包括“兼”与“和”,“兼”指兼容并包,不仅是一种方法,还是一种世界观;“和”指和谐统一。“兼”与“和”不可分割。兼和理念在中国思想史研究中主要表现为对“理论化的中国社会思想意识的发展史”的把握,即要求在对众多思想家、学术思潮和流派、文化典籍等分析的基础上,不断提炼融合,形成具有一定体系性的研究成果。 “在研究评价上,兼和理念要求我们拥有宽广的学术眼光和心胸,注意听取不同的意见,取长补短。”他说,在学术研究的整个过程中,既要以平等的眼光、开放的胸怀对待历史上的学派、思潮和人物,又要通过对思想史特别是其中理论思维演变脉络的清理,揭示某种内在的逻辑,力求体现或接近历史的原貌。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张岂之引用荀子《劝学篇》中的“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为例说:“学术研究中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学术研究不断深化的动力。由于有了兼和的理念,我一直强调将学术研究与文化普及相结合,深入浅出、雅俗共赏,弘扬和普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坚持实事求是的学风 “所谓‘守正’,指做正派的人,在学术上走正道,做人和做学问都要实事求是。中国思想史研究面对着独特的研究对象——中国思想文化,古人往往称之为磨砺德行的‘为己之学’,而不是装点门面的‘为人之学’,强调学术研究中为人与治学的统一,也就是道德文章的统一。”张岂之说,只有做正派的人,做严谨求实的学问,走学术研究的正道,才能确立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学风。 “面对当前浮躁的学风,更应该提倡守正。学者要有清醒的头脑,坚守学术岗位、维护学术尊严,不要任意地跟随炒作。”张岂之告诉记者,中国思想史学科研究生培养工作一直坚持守正的理念,特别注重对研究生人品和学品的培养,要求为人治学相统一。“这是研究中国思想文化史的基本条件。在某种意义上,中国思想史学科研究生培养是学术研究的延伸。提倡守正理念有助于研究生较早确立研究的意识和理想,了解研究的程序和甘苦。” 学术研究的生命力在于创新 对于“日新”,张岂之解释为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大学》中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思是要天天除旧更新,不间断地更新又更新,蕴藏着积极创新、不断变革的精神。学术研究的生命力就在于这种不断创新的活力,如果思想僵化,缺乏创造性,就难以取得学术上的进步。 “在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中,学界不断有新资料发现,而新的研究视野和方法让不少经典文献重新呈现出新的理论价值和活力。我们既要不断跟踪学术研究前沿,做精深的学术研究,也要关注社会现实生活和人们的实际需要,与时俱进,用合适的方式将自己的学术成果通俗化,并准确地表达出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 仔细地解释完自己的学术理念后,张岂之先生补充道:“这三个理念密不可分、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简言之,兼和是基础,没有多样性的统一,中国思想史研究将是单调的、贫乏的、杂乱的;守正是指导,没有对学风、文风、作风的规范,真正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学问家将难以诞生;日新是灵魂,没有不断的创新和变革,学术研究将会停滞不前,步入低层次重复的恶性循环。” 张岂之引用侯外庐回忆录《韧的追求·自序》自勉:“……我从事史学研究,就像石匠和拓荒人的乐此不疲。拓荒何乐?乐在有目标,有知己,有成群的同伴。” 张岂之表示,“我的研究不是拓荒,而是传承前辈学人的研究成果。尽管如此,我也有和前辈学人同样‘乐此不疲’的感受。”乐于学问而不疲,道出了张岂之做学问的境界和情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