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藏秦簡《教女》部分圖版、釋文以及《醫方雜抄》釋文都已先後公佈。我們在學習過程中,産生了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寫在這裏,請教大家。 北大秦簡《教女》: 昔者帝降息女殷晦之(野),殷人将亡,以教其女曰:凡善女子之方,固不敢剛。姻(因)安從事,唯審與良。 (034)[1] 簡文“善女子之方”,朱鳳瀚先生注云:“方:《詩經·大雅·皇矣》:‘萬邦之方’,毛傳曰:‘方,則也。’《禮記·樂記》:‘樂行而民鄉方’,鄭玄注:‘方猶道也。’”漢廣陵國銅鏡“有君子之方銘花瓣鏡”銘云:“有君子之方:視父如帝,視母如王,愛其弟,敬其兄,忠信以爲常。”[2]此鏡時代爲西漢早期,去秦不遠,鏡銘主旨爲訓教男子之道,可與北大秦簡《教女》相參。鏡銘“君子之方”應與簡文“善女子之方”相對,“善女子”即美好、美善的女子,也與“君子”相對。 北大秦簡《教女》: 今夫聖婦,自教思長。曰:㾏(厓)石在山,尚臨中堂。松柏不落,秋尚反黄。羊矢竝下,或(短)或長。水(最)(032)平矣,尚有潰皇(惶)。老人悲心,雖惡何傷。晨爲之鬻,晝爲之羹。老人唯怒,戒勿敢謗。夫與妻,如表與裏,如(陰)與陽。女子不作,愛爲死亡。唯愛大至,如日朝光。(027) 簡文“㾏(厓)石在山,尚臨中堂。松柏不落,秋尚反黄。羊矢竝下,或(短)或長。水(最)平矣,尚有潰皇(惶)”,朱鳳瀚先生語譯作:“有棱有角的厓石在山之邊緣,但所臨則是山中間寬平之堂。松柏枝葉不會脱落,但到了秋天還會反黃。羊矢落下,有短有長。江湖之水是最平靜的,但還會使人有決潰之恐惶。”應該來説,這四句不好理解,朱先生所譯尚有可補充之處。 原釋“尚有潰皇”之“潰”作,何有祖先生告知字按形體应釋作“濆”,可讀“濆皇”作“濆湟”,將“濆”與“湟”相對,分别取上湧和往下之義。其將“濆”與“湟”視作對文,可與“羊矢竝下,或短或長”中“短”、“長”相對互參,很有道理。據何説,“水(最)平矣,尚有濆皇(湟)”可以理解爲,水是最平靜的,但也有濆涌起和下落的時候。 “羊矢”,朱鳳瀚先生謂之尚未能確知,同時引“《孟子·尽心下》:‘曾晳嗜羊枣,而曾子不忍食羊枣。’朱熹集注:‘羊枣,实小黑而圆,又谓之羊矢枣。’”疑“羊矢”指羊棗。較朱熹注“羊枣”爲“羊矢枣”更早的是《爾雅·釋木》“遵,羊棗”郭璞注:“實小而圓,紫黑色,今俗呼之爲羊矢棗。”以“羊矢”代言“羊矢枣”可備一説。這種棗實小、圓、黑,實乃普通小棗。[3]“羊矢竝下,或短或長”或是説羊矢棗這類尋常小棗從樹上落下之時,個頭也有長有短。以生活常見之物爲喻,頗爲順暢。[4] 前兩句“尚臨中堂”之“尚”,“松柏不落”之“落”,“秋尚反黄”之“秋”有學者分别改釋“谷”、“磬”、“躮”。[5]此三字簡文作、、,審看可知,第一字雖略殘損,但尚存的輪廓與“秋尚反黄”之“尚”形體無異,非“谷”字之形;第二字、第三字也屬於秦漢簡中“落”、“秋”之常見字形。故原釋三字不誤。 “㾏石在山”之“㾏”,朱鳳瀚先生讀“厓”,同“崖”,可從。崖,可指山或高地陡立的側面。馬融《長笛賦》:“惟籦籠之奇生兮,于終南之陰崖。”也可訓作岸。《荀子·勸學》:“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楊倞注:“崖,岸。”從文意看,前一訓釋稍勝。此句或指陡立處的石頭立於山上。“尚臨中堂”之“尚”,這裏爲副詞,作用與下文“尚有”之“尚”同。臨,有到達、來到之意。《楚辭·遠遊》:“朝發韌於大儀兮,夕始臨乎於微閭。”王逸注:“暮至東方之玉山也。”中堂,簡文應是某一具體位置,可指廳堂之中。《文选·張衡〈西京赋〉》:“促中堂之陿坐,羽觴行而無筭。”薛综注:“中堂,中央也。”也可指庭院。三国曹丕《感物赋》:“掘中堂而爲圃,植諸蔗于前庭。”簡文“㾏(崖)石在山,尚臨中堂”大意是説石頭立於山上陡峭處,還能來到廳堂之中(或庭院之內)。 “松柏不落,秋尚反黄”,我們對朱鳳瀚先生語譯稍作補充。這裏“反”或讀作“返”,歸、返回義。《列子·湯問》:“寒暑易節,始一反焉。”松柏之葉雖不落但會季節性發黃,此“反(返)”用法似與後世“返春”、“返青”相類。 有學者認爲這幾句總的是用比喻的手法,來揭示媳婦與家族的關係。[6]这種意見是有一定道理的。四句是通過比喻來教諭女子之道,也大致能和《教女》中的一些內容相呼應。前兩句“㾏(厓)石在山,尚臨中堂。松柏不落,秋尚反黄”是説像立於山上陡峭處的石頭也有登堂入室的時候,即便像松柏這樣葉雖不落但秋天顔色也會變黃。這兩個比喻一正一反藉此告訴女子在家中處境不好,日後也會有轉機(因此不要埋怨、消沉,應如後文“老人悲心,雖惡何傷”、“老人唯怒,戒勿敢謗”),即便處境好也不會永遠如此(因此不要懈怠,如下文所謂“女子不作,愛爲死亡”)。后兩句“羊矢竝下,或(短)或長。水(最)平矣,尚有濆皇(湟)”,是説從樹上稀稀拉拉掉落的羊棗,個頭會有長有短;水是最平靜的,但也有涌起和下落的時候。這兩句也應是暗喻人生和家庭處境的。 總體而言,這四句體現了樸素的辯證觀點,應是告誡女子——人的地位和處境是會變化的,以此勸導女子家庭境遇和處境在如意時或者不如意時,要看得平常、學會忍耐,更不要懈怠,從而引出後文的內容。 北大秦簡《醫方雜抄》: 令蠶毋死,取礜大如指,冶之,入一斗水中。蠶生,以洒(洗)桑,食之。一曰,取男女相會之所以奉布,(4-261)以新器盛水漬之,有頃,以浴蠶種,而祝之曰:“今日庚午,浴啻(帝)女,毋單(憚)虫虺校(咬)(4-263)也,毋單(憚)男女姚也。”即。自用布善。(4-262) [7] 以上簡文有兩條內容,第一條爲飼蠶法,第二條爲浴蠶禱祝。後者“取男女相會之所以奉布,以新器盛水漬之,有頃,以浴蠶種”句,田天先生認爲“是用新器盛水,將男女相會(應指性交)所用之布浸入其中一段時間,再用此水清洗蠶種”。此説是也。以男女性交所用布浸水洗蠶種,大體上也是屬於污穢壓勝的範疇。[8]在簡文中的效用體現在兩方面:一是防止蟲虺等咬殺蠶種;二是壓禳“男女姚”。此處“姚”或讀作“佻”。《爾雅·釋言》:“佻,偷也。”郭璞注:“謂苟且。”《左傳》昭公十年:“《詩》曰:‘德音孔昭,視民不佻。’”“視民不佻”孔穎達疏:“其視下民不偷薄苟且也。”《楚辭·離騷》:“余猶惡其佻巧。”王逸注:“佻,輕也。”《廣韻·蕭韻》:“佻,輕佻。”簡文“男女姚”或謂男女行爲輕薄、放縱,不莊重。[9]田文所引的《農桑輯要》卷四引《務本新書》云:“忌蠶屋內哭泣叫喚,忌穢語淫辭。”[10]正可參對。蠶忌諱男女間輕薄、放縱、不莊重的行爲,而以男女性交所用布則能以穢物壓禳這些行爲給蠶所帶來的不良後果。 北大秦簡《醫方雜抄》: 擇良日可以入蠶者,善騷(掃)徐(除)家室內中、堂、呈(廷),已。即入室內中,禹步三,祝曰:(4-258)“空= =以= =(空矣,空矣,空矣),啻女且下里(理),三旬而已。里(理)且偽(蟻),負子裹結。若東鄰移,大者(4-257)毋趒(跳),小者毋恿(踊),啻女已偽(蟻),遺女(汝)三車(蛹)。”(4-256) 這組簡內容是爲蠶順利孵出至結繭來預防老鼠所作的祝禱。簡文“入蠶”即將蠶種置於蠶室之內進行培養、孵化。“里(理)且偽”,田天先生讀“偽”爲“蟻”,指初生之蠶。偽、蟻雙聲疊韻,其説可從。這句是説帝女作業、蠶種出蟻。“負子裹結”之“裹結”大概指蠶吐絲作繭,而後文“遺女(汝)三車(蛹)”或許是指煮繭取絲之後、無用的蠶蛹,故可遺留給老鼠食用。結合上下文,“里(理)且偽(蟻),負子裹結”應該就是祝禱希望達到的效果。因此,可以認爲這則祝禱涵蓋了蠶種入室孵化、出蠶蟻,再到吐絲作繭的全部農事過程。 同時,祝禱所謂“啻女且下里(理),三旬而已”,北大秦簡《祠祝之道》06-004、L-001作“啻(帝)女將下作,三旬而去”。[11]這裏“三旬”似非虛構的時間,而應當是有所本。一般認爲,傳世文獻中關於蠶種孵化到結繭所用時間的記載以漢代《春秋緯》中的《春秋考異郵》爲最早。[12]《齊民要術》引《春秋考異郵》云:“陽立於三春,故蠶三變而後消;死於七,三七二十一,故二十一日而繭。”繆啟愉先生指出:“《春秋考異郵》……所説是北方養的三眠四齡蠶品種,但二十一天只是湊‘三七’之數,實際是不夠的,就是早蠶至少也得二十三四天才老熟。”[13]《春秋考異郵》記載的是漢代蠶種孵化到結繭所用時間,距離北大秦簡《祠祝之道》、《醫方雜抄》所處時代較近。因此,北大秦簡所載“三旬”即三十天,應與此相關,反映的是秦簡所處時代蠶種孵化到結繭這一農事生産所耗的時間。北大秦簡時代早於《春秋考異郵》,這爲探討我國先秦時期養蠶技術補充了新的資料。 [1] 朱鳳瀚:《北大藏秦簡〈教女〉初識》,《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2期。以下《教女》篇釋文以及朱鳳瀚先生之説未出注者皆引自此文,不另説明。 [2] 徐忠文、周長源:《漢廣陵國銅鏡》圖21,文物出版社,2013年;王綱懷:《漢鏡銘文圖集》第109頁,中西書局,2016年。 [3] 《孟子•盡心下》:“曾皙嗜羊棗,而曾子不忍食羊棗。公孫丑問曰:‘膾炙與羊棗孰美?’孟子曰:‘膾炙哉!’公孫丑曰:‘然則曾子何爲食膾炙而不食羊棗?’曰:‘膾炙所同也,羊棗所獨也。諱名不諱姓,姓所同也,名所獨也。’”這則典故中曾子不忍食羊棗,而引起公孫丑的疑惑,究竟羊棗味道如何,孟子答疑其味不如膾炙,曾子不食羊棗並非羊棗有特別之處,而僅僅因其父“獨”嗜羊棗。可見,羊棗並非名貴品種,即便尋常人也未必有很多人喜好其味,故而有曾皙“羊棗所獨也”。 [4] 王寧先生以爲“羊矢”即羊屎,參看王寧:《讀〈善女子之方〉散札》,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論壇討論區,2014年12月18日(http://www.gwz.fudan.edu.cn/foru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449&extra=page%3D10)。按:讀“矢”作“屎”,可也。但以羊屎爲喻,“羊矢(屎)竝下”稍顯滑稽、粗鄙,且“或長或短”也不容易在上下文中求得其喻義。或朱先生説稍勝。 [5] 王寧:《讀〈善女子之方〉散札》;審良:《北大秦簡〈善女子之方〉訓釋小札》,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論壇討論區,2014年12月12日(http://www.gwz.fudan.edu.cn/foru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421&extra=page%3D3)。 [6] 參看審良:《北大秦簡〈善女子之方〉訓釋小札》。 [7] 田天:《北大藏秦簡〈醫方雜抄〉初識》,《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5期。以下《醫方雜抄》篇釋文以及田天先生之説未出注者皆引自此文,不另説明。 [8] 以男女性交所用布,雖爲男女共用之物,但似乎屬於與女性相關的污穢壓勝。正如學者所指出:“在古代術士眼裏,女性是各種污穢的淵藪,與女子有關的穢物是世間所有穢物中最不潔、最不可接近的東西。基於這種觀念,女子的經血、經衣、褌襠、汗衫、陰液、便液以及女子人體本身都被當成了極有威力的辟邪靈物。”參看胡新生:《中國古代巫術》第197頁,山東人民出版社,1998年。 [9] “姚”亦或讀作“窕”。《方言》卷十:“窕,淫也。九疑荆郊之鄙谓淫曰遥,沅湘之間謂之窕。”《廣雅·釋詁一》:“窕,婬也。”王念孫疏證:“淫,與婬通也。”簡文所處情景爲浴蠶,故讀“姚”作“佻”、訓作輕佻,較讀“姚”作“窕”、訓作淫,稍勝。 [10] 石漢聲校注,西北農學院古農研究室整理:《農桑輯要校注》第133頁,農業出版社,1982年。 [11] 田天:《北大藏秦簡“祠祝之道”初探》,《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2期。 [12] 《後漢書·方術列傳》“樊英傳”:“善風角、星筭、河洛七緯,推步災異。”李賢注《春秋緯》有《演孔圖》、《元命包》、《文耀鉤》、《運斗樞》、《感精符》、《合誠圖》、《考異郵》、《保乾圖》、《漢含孳》、《佑助期》、《握誠圖》、《潛潭巴》、《説題辭》。參看《後漢書·方術列傳上》卷八十二上第2721-2722頁,中華書局,1965年。 [13] 賈思勰撰,繆啟愉校釋:《齊民要術校釋》第326、328頁。 (編者按:本文收稿時間爲2018年3月2日20:53。)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