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专门史 >

清华“三剑客”“四剑客”之说(3)

http://www.newdu.com 2018-03-06 文汇报 尧育飞 参加讨论

    当年并无“四剑客”之称
    那么,所谓清华园“四剑客”的实际情况究竟如何?
    季羡林1930年入清华大学,1934年毕业,在西洋文学系。李长之1929年入北大预科,1931年考入清华生物系,两年后转入哲学系,因恋爱等个人问题延迟至1936年毕业。林庚1928年入物理系,两年后转中文系,1933年毕业并留校。吴组缃1929年入经济系,一年后转入中文系,1935年肄业,任冯玉祥国文教师及秘书。四人同在清华园的时间不过三年左右。
    在季羡林《清华园日记》中,“林庚”首次出现是在1933年8月22日,季与林的第一次见面则在8月31日。那天下午,林庚找季羡林,很谈得来。季羡林1934年7月毕业后即回山东老家教书一年。也就是说,他们四人同在清华且相互之间都有交往的时间不足一年。
    四人中,核心人物当为李长之。季羡林是李长之小学、中学同学,林庚则是1930年李长之在北大读书时相识,极有可能李长之此时因林庚而结识吴组缃。
    1933年至1935年,李长之先后主编《清华周刊》《文学季刊》《益世报·文学副刊》等,季羡林、林庚、吴组缃常受邀在这些刊物上发表文章。在李长之现存作品中,直接将他们名字嵌入作品的便有诗歌《梦林庚》(1934)、《送季羡林赴德国兼呈露薇》(1935)、《孩子的礼赞——赠组缃女孩小鸠子》(1934),但其中并无一处使用“清华四剑客”的称号。而目前可见的吴组缃先生文章和日记,也未见提及这一称呼。
    四人中有三人是转系生,在短短几年创作大量诗歌、小说、散文和评论作品,日后皆成文史大家,这一人才现象值得学术史研究者注意。但从史料出发,1930年代并无“清华四剑客”称呼。
    由此,关于“清华三剑客”称号的来源,已不言自明:20世纪30年代,这些清华学生深受《三剑客》(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的影响,私下曾以这样的称号互相标榜或冠给老师,但在彼时彼地,并无任何文字证据表明当日曾有这样的“剑客”称呼回荡在清华园中。数十年之后,有人追忆起当年清华园读书生活,为彰显往昔的流金岁月,纷纷提出令人印象深刻的“三剑客”“四剑客”之说。而后来的文史研究者习焉不察,将这些头衔当作可靠的文史材料。
    顺便说一句,近年一些说法如北大“中文四老”“清华四才子”(陈铨、张荫麟、李长之和钱锺书或张荫麟、夏鼐、吴晗及钱锺书)等也颇为流行,实则彼时彼地根本没有那样的称呼。其中即使部分出自研究者的概括,不少也名不副实,如夏鼐和钱锺书并无交集,李长之与陈铨更是隔代人物,将他们强拉一起并称并不妥当。品评历史人物使用四贤、八骏、十才子之类的诨号,固然吸引眼球,但悖谬史实地乱安头衔则适得其反。毕竟,历史常常不如说书来得惊艳。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