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8:□□□□□。有不從律令者,都吏監者□舉劾,問其人,其人不亟以實占吏其名吏(事)官└,吏三問之而不以請(情)[1] 簡文前五字未釋,參考圖版可補“□ 給 事 酉 陽”,( ![]() ![]() ![]() ![]() ![]() 另外,“都吏監者□舉劾”中的未釋字,圖版作“ ![]() 1796+1969: ![]() ![]() 簡1796上端自正中殘損,其中“善”字,圖版作“ ![]() ![]() 1910:□諸犯令者,其同【居】、典、伍或□告相除,除其當坐者;同居、典、伍弗□告,鄉嗇夫得之,除鄉嗇夫及令、丞,[3] 簡首,“諸”字前一字,整理者注:“□,簡首略有殘損,疑為令首的‘●’符號。”[4]查圖版,“諸”字前尚有兩處墨跡,且有兩個字的間距,顯然不是“●”符號。其中“ ![]() ![]() ![]() ![]() 2142:●令曰:縣官□□官(?)作徒隸及徒隸免復屬官作□□徒隸者自一以上及居隱除者,黔首居 ![]() 查圖版,整理者釋“縣官□□官(?)作徒隸”,恐釋讀有誤。“縣”,圖版作“ ![]() ![]() ![]() ![]() ![]() ![]() ![]() ![]() 1149+C4-3-7:□者以失期不從其事論之└,均□教狱史、內<冗>佐居新地者,皆令□□□新地日,其 ![]() 簡文“均□教”中的未釋字,左旁筆畫磨損,圖版作“ ![]() 1986:令曰:縣都官獄史毋能治獄計獻(讞)者而官吏有能治獄計獻(讞)者,令教其縣,縣萬五千戶以上毋過二人,[7] 簡文“官吏”之“吏”,圖版作“ ![]() 1857:□└。自今以來,令諸嘗受詔有案行覆治而能中詔以賜者,及雖不身受詔,詔吏之所遣事已,上其奏[8] 簡首未釋字,圖版作“ ![]() 0901: ![]() “可(何)以□”中的未釋字,整理者注:“原簡僅存‘言’形,疑是‘論’。”不確。 比對0901簡前後筆跡,其屬同一抄手無疑,然0901簡中該字圖版作“ ![]() ![]() ![]() 1850:□賜└,及諸上書言事而賜者,其賜皆自一衣以上及賜它物,直(值)其賜,直(值)千錢以上者,其或有辠䙴(遷)[11] 簡首未釋字,紅外圖版殘損,作“ ![]() ![]() [1]陳松長主編《嶽麓書院藏秦簡》(伍),第124頁。 [2]陳松長主編《嶽麓書院藏秦簡》(伍),第135頁。 [3]陳松長主編《嶽麓書院藏秦簡》(伍),第136頁。 [4]陳松長主編《嶽麓書院藏秦簡》(伍),第159頁。 [5]陳松長主編《嶽麓書院藏秦簡》(伍),第181頁。 [6]陳松長主編《嶽麓書院藏秦簡》(伍),第186頁。 [7]陳松長主編《嶽麓書院藏秦簡》(伍),第199頁。 [8]陳松長主編《嶽麓書院藏秦簡》(伍),第207頁。 [9]陳松長主編《嶽麓書院藏秦簡》(伍),第64頁。 [10]裘錫圭《裘錫圭學術文集》(肆),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年,第327頁。 [11]陳松長主編《嶽麓書院藏秦簡》(伍),第208頁。 (編者按:本文收稿時間爲2018年3月9日15:47。)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