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当代中国文化自信建构过程中的问题 在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建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在马克思看来,人类历史在资本的内在驱动下,以经济全球化的形式,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5]32而经济全球化给每个发展中国家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19世纪40年代,中国逐渐被迫成为资本主义全球化的一环,但是,近代中国却没有能够赢得真正的竞争优势,反而一步步陷入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泥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的序幕逐渐拉开后,中国走上了经济发展的大道。就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建构而言,也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中国应该顺应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实现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从前现代到现代的历史性转型,并以此全面推进文化自信建构;但是另一方面,与世界各国一样,中国也面临着优秀文化价值传统被“解构”“祛魅”等现代性困境。总体来看,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建构过程中,物质文明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而精神文明发展水平与之并不完全匹配。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解放思想,正确估计国内社会发展的阶段特点;审时度势,清晰把握经济全球化的总体方向,敏锐地认识到,“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9]。市场经济原则被引入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全面开启。近40年来,中华民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面对金融危机,中国经济能够保持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到八十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中国经验”越来越能够为世界经济的平稳运行与发展提供借鉴。与物质文明建设相对应的精神文明建设或者说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文化建设问题,同样是党中央十分关切并重视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改革开放初期,党曾提出一系列“两手抓”的方针,如“一手抓精神文明,一手抓物质文明”,十二届六中全会更是专门明确指出了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方向、性质、任务、方法。[10]但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没有完全跟上我国物质文明建设的总体步伐,在世界文化舞台上,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发展仍处于相对落后的尴尬境地。 其次,在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建构过程中,公民的价值诉求还较为混乱。我们知道,价值观是最能够体现民族特质、彰显民族情感、凝聚民族精神的,但也正是价值观这一领域在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首当其冲,遭受了来自多方面的巨大冲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行了市场化改革,实行“走出去、引进来”的发展战略。纵观当前世界经济的发展态势,西方资本主义虽然内部矛盾重重,但仍旧处于强势状态。在资本关系极为活跃的现代市场中,每个人都是特殊的个体,都为了追求自身的特殊利益而从事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化生产劳动,在这里,对于个体而言,社会福利并不是目的,而仅仅是手段,个人的福利才是最终目的,并得到社会的承认和保障。[11]马克思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的变革必然引发社会整体的变革。[5]591-592所以,当市场关系在中国社会大行其道时,当人人利己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则时,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张力、东方价值观与西方价值观的矛盾便日益凸显,影响着每个人的价值选择。不得不承认,市场经济及其背后的资本关系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冲击和消解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价值观念和当代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表现为具体的社会生活领域的价值诉求的混乱。 最后,在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建构过程中,中华民族主流价值观念及其话语的世界影响力还相对薄弱。当前,随着“走出去、引进来”战略的深入发展,中国的经济实力得到了总体提升,在世界各国体现“中国元素”的文化产品逐渐增多,如中式服饰、中式建筑、中式餐饮,等等,不管是在现实的日常生活中,还是在虚拟的影视作品中,都不难发现这一点。但也必须看到,这些“中国元素”仍旧主要限于文化的物质文明层次,而要想让世界真正了解中国人民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品格,理解中华民族和平发展、相互促进的复兴之路,与世界各国在精神价值层次的平等对话与深度交流就是至关重要的。不过,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与传统价值话语在与西方文化的碰撞中,似乎总是处于弱势地位,这不仅成为我国向世界一流强国迈进的文化阻碍,同时也成为威胁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隐患。 这些问题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建构带来一定的挑战。今天,我们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来强调文化建设,首先就需要克服对于文化的褊狭理解。我们知道,在传统的理论视野中,所谓的“文化”即狭义的文化,是指与经济、政治相对应的观念形态,具体的文化结构则由文学艺术、伦理道德、政治法律思想、宗教神学和哲学相互渗透并最终确立,所以,文化及其结构被称作思想的上层建筑或观念的上层建筑。所谓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变化发展,都要由它所赖以形成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即经济基础决定,即便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存在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也是有限度的,没有强大的经济基础就没有强有力的上层建筑。[12]218-205传统理论把文化放在了社会整体发展的附属地位,附属于社会的经济基础,附属于社会的生产力水平。这种思路的一个重要理论前提,即认为经济与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社会结构的不同层次”[12]219,并且经济单向度地决定文化,而这的确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发展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应该说,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甚至更早的历史阶段,强调经济发展并集中一切力量推进经济建设是维护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的最直接、最根本的举措,所以对文化内涵的理解及定位有着特定的时代特点。 但是,这也在客观上造成了我们对经济和文化关系理解的简单化,以为经济发展必然带来文化进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文化建设,这使得当代中国精神文明的建设程度与我国GDP总量日益增长的经济发展现状并不匹配,与我国综合国力日益强大、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的总趋势并不同步。另外,在当代世界,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交流、合作与对话是全方位、多层次和宽领域的,这意味着国家间与民族间的关系不是只有经济关系,也不是只要能够积极把握好经济关系就能实现文化上的彼此认可与互信。实际上,随着现代社会的深入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经济与文化的界限似乎变得不再那么清晰分明,经济的文化含量越来越大,文化的经济价值也越来越大。霍克海默就曾直接使用“文化工业”概念,试图阐明资本主义时代的经济文化特征。[13]无论这样的思想是否能够经得起逻辑和历史的检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对于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而言,对于整个世界历史的演变而言,经济和文化的关系已然错综复杂。 所以,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文化观的基本立场上,反思并超越传统理论话语所奠定的文化观,使之契合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对于我们扫清文化自信建构过程中的现实障碍、寻找当代中国文化自信建构的具体路径具有前提性意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