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词条 >

骨骼遗存讲述舌尖上的古代中国

http://www.newdu.com 2018-04-03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陈相龙 参加讨论

    骨骼是考古发掘过程中最为常见的一类遗存,也是重要的考古学研究对象。骨骼遗存与现代科技的结合,拓展出多个研究方向,如人骨考古、动物考古、古DNA分析、食性分析等。其中,食性分析是研究古代社会饮食状况必不可少的方法。研究表明,动物组织器官的化学组成与其生前饮食密切相关,通过对相关组织成分(如骨胶原)稳定同位素比值的检测,可以重建人和动物长时段内食物结构状况。这便是食性分析的原理。
    目前,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方法是食性分析领域最主要的研究手段。碳稳定同位素分析可以根据对骨骼中δ13C值的测定来评估人和动物食用粟(谷子)、黍(糜子)等C4农作物与水稻、小麦、大麦等C3农作物的大致比例。氮稳定同位素分析则可以通过测定骨胶原δ15N值来判断人和动物的营养级或对于肉、奶制品等动物性蛋白的消费情况。将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结合起来便可揭示古代人与动物食物结构状况,进而探讨先民生业经济与家畜驯养等一系列考古学家关心的问题。
    食性分析始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考古界,1984年蔡莲珍先生与仇士华先生开始撰文介绍其原理,并在对多个遗址进行研究后指出了该方法在中国考古学领域的发展潜力。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科技考古研究理念的不断深入、实验条件的不断改善,食性分析迎来了大发展,在研究先民生业经济和家畜起源与饲养方式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绩。
    民人以食为天
    《尚书·洪范》中将“食”列为八政之首,所谓 “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史记·郦食其传》)。饮食问题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首要问题。植物考古使得我们对于古人饮食状况和生计方式的认识得以系统化和科学化。其研究揭示,大约在距今9000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中期,中国北方地区已经开始种植粟(谷子)和黍(糜子)两种小米,改变了依赖渔猎、捕捞和采集为生的人类历史。此后,小米便成为黄河流域及以北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然而,由于植物考古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古代社会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有意或无意丢弃、又经埋藏学的后期改造后而被收集的遗存。这些遗存之于食物资源消费的代表性偶尔难免会有偏差,还需从更多角度加以验证、补充和完善。根据食性分析的原理可知,该方法可以直接分析个体对于某类食物的消费比例,这为评估谷物生产对于个体饮食和社群生业经济的影响提供了新的科学指标和研究视角。
    中国北方多个遗址的食性分析表明,距今7000年前后粟、黍已经被燕辽、关中与华北地区人群作为主要的食物来源之一,具体表现为多个遗址人骨的δ13C值明显高于以采食野生植物为生的食草动物。大约距今6000年的仰韶时代中期之后,黄河流域人群的δ13C值显著升高,说明其食物基本以小米为食。这意味着以粟和黍栽培为主要内容的粟作农业生产方式已逐渐发展起来,并成为黄河流域农业社群生业经济的主体。有趣的是,粟作农业经济的繁荣恰与庙底沟文化的强势扩张同步,粟作农业生产方式随庙底沟文化的传播扩散至甘青地区东部、河套地区等农业核心区周边地区,成为多个人群主要的生计方式。
    距今5000年前后,在旧大陆食物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西亚驯化的小麦、大麦、黄牛和绵羊逐渐东传至欧亚大陆东部,并在距今4500—4000年前后传至黄河流域。此后,麦类作物的栽培及黄牛和绵羊两种食草动物的饲养被中国北方地区农业人群逐渐接受。值得注意的是,黄河流域二里头文化至西汉时期人群食性分析显示,粟作农业生产仍是北方农耕人群生业经济的主体,麦作农业及牛和羊的饲养对于先民食物结构的贡献一直停留在较低的程度。从目前食性分析研究结果看,小麦在北方旱作农业区的大规模播种和消费可能发生在东汉后期至隋唐时期。农业核心区以外则呈现出了不同的发展脉络。比如,甘青地区的食性分析研究表明,距今3500年前后人们的食物结构发生了较大的转变,表现为δ13C值的降低和δ15N值的升高,这或许与以牛、羊放养为主的畜牧经济的发展或小麦和大麦种植面积的增加有关。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