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19世纪末,德国学者李希霍芬提出“丝绸之路”的概念,成为学界打开中外交流史研究大门的钥匙。近年来,在我们整理域外汉籍的学术实践过程中,逐渐发现了这一概念的局限,中外经济交流与文化交流的路线并不完全是重合的,或许用“汉籍之路”来描述古代亚洲的中外文化交流也有其必要性。以古代东亚汉籍文化交流诸个案为例,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源流与脉络。汉字是古代东亚最基本的语素文字,以汉字为基本符号的汉籍,不仅承载了中国文化的记忆与辉煌,也承载了东亚其他国家的文化记忆,更是东亚各国文化交流的记述者和见证者。 关 键 词:域外汉籍 汉籍之路 文化交流 汉籍 高丽本 日本本 安南本 作者简介:孙孙晓,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秦汉史、域外汉籍文献。 项目成果: 教育部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项目。 汉籍即汉字书写、刊刻的书籍,域外汉籍是指域外国家或地区存藏的汉字书籍。过去,学者们对域外汉籍或有涉猎,但其角度基本是文献发现和整理,而作为一个专门学科,从文化角度进行深入研究,则是近10年的事。目前,域外汉籍研究方兴未艾,在国内形成了许多学术重镇。学者们通过研究域外汉籍的具象形态与传播途径,从而构建不同的学术理论模式。早在20世纪90年代,法国学者陈庆浩先生提出了“汉文化整体研究”设想。①近些年,北京大学安平秋教授则对域外汉籍做出发散性解读,指出其核心是流传到域外的中国版古籍,其次为域外地区抄写、翻刻的中国古籍,复次是域外学人用汉字撰写的著作;南京大学张伯伟先生以“汉文化圈”来诠释域外汉籍形成的时代背景;复旦大学葛兆光先生则凭“异域之眼”,审视域外汉籍所展现的中国与东亚的文化关系;浙江工商大学王勇先生基于多年对日本汉文化的深入研究,提出“书籍之路”的构想。②所有这些同仁的努力,均给域外汉籍的研究,提供了不同的想法与视角。 我们一直致力于《域外汉籍珍本文库》的整理与编纂,③这个项目是把中国所不见存而庋藏在国外的珍稀汉籍引进回来,整理出版。迄今为止,我们共整理出版了800本近3000种汉文古籍。在长期的编纂实践活动中,我们总是在反复比对各种汉字古籍文本的异同,追溯汉籍传播的途径,思考汉籍文本所承载的特殊意义,并逐渐形成了自己成型的看法,这就是这里要讨论的“汉籍之路”。 一、丝绸之路与汉籍之路 我们认为,中国历史上的对外文化交流有两条道路:一条是丝绸之路,一条是汉籍之路。丝绸之路主要是中外物质文化交流的道路。丝绸之路的概念,是19世纪后期由德国学者提出的,各国研究者接受了这一概念,并习惯用它来解释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但是,现在看来,这一概念有一定的局限。首先,中外文化交流不仅仅是简单的以货易货,还有精神文化的沟通。丝绸之路概念缘起于对东西方商贸交流的研究,对精神文化的关注稍显薄弱。其次,中外交流不完全是中国与西方的交流,也包括与东方其他各国的交流。尽管到了今天,丝绸之路的概念经过开拓,形成沙漠丝路、草原丝路、海上丝路三个部分,可是仍然无法包容中国与东亚、东南亚诸国交流的内容。再次,中外文化交流与经济商贸交流的线路,也不完全相同,在历史时间上也有较大的差异。所有这些,便是我们提出汉籍之路(Bookroad)的原因。④ 汉籍是精神文化的载体,汉籍之路是中外精神文化交流的道路。沿着汉籍传播的轨迹,寻找中外精神文化交流的道路,应该是当代学者的责任。王勇先生用“书籍之路”的概念⑤来研究中日文化交流,就很有新意。但是仔细琢磨,书籍之路的提法不如汉籍之路明确,探究的范围也不应该局限在两国之间,应该把汉籍之路作为打开古代中外精神文化交流史的钥匙。 汉籍之路的概念发萌于《域外汉籍珍本文库》丛书的编纂工作。在海外汉籍的版本调查、珍稀文献的收集整理过程中,我们逐渐认识到汉籍文献流传海外的一些特点。在古代,汉籍的传播是互动的、发散性的和点面结合的。在近代,汉籍的传播是被动的、线性的,珍贵的文献被不平等交易或战争掠夺到海外。毫无疑问,汉籍传播的形式与道路,无法与传统意义上的丝绸之路重合,而这方面的工作又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内容。这样,突破丝绸之路的传统思路,构建研究中外文化传播与交流的新的理论模式,也就成为必然要求。丝绸之路是一条商贸的道路,汉籍之路是一条文化的道路。区别这两条道路,对于厘清我们概念的误会,拓展研究的视野,将会有一定的意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