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民族地区发展 >

发展共享农业,为民族地区发展注入新动能

http://www.newdu.com 2018-04-08 中国民族报 赵晔 参加讨论

    发展现代农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三大目标之一。农业作为我国民族地区的支柱产业和民生产业,其能否实现向现代农业的过渡,关系着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能否实现。共享农业,是共享经济在农业领域的具体表现,是指拥有闲置资源的机构和个人有偿转让资源使用权给他人、从而获取一定回报的经济模式。通过发展共享农业,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整合社会资源与农业资源,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从世界范围来看,早在1958年,德国就出现了共享农业的发展模式。目前,共享农业已经成为国外较为普遍的一种农业发展模式。在我国,共享农业近年来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如艾米农场、共享农庄、认养农业等,都是共享农业的发展形式。但在民族地区,共享农业的发展仍处于滞后状态。笔者认为,在民族地区发展共享农业,有助于为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而促进民族地区共享农业的发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从产业要素看,共享农业主要切入点除了土地外,还应进一步涵盖农机设备、技术、人才等多方面的农业生产要素。
    实现农机设备、技术、人才等农业生产要素共享,国外有一些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
    大型的农机设备“价格高、使用率低”的特点导致了农机设备资源浪费、成本被变相提高等问题,而共享农机设备通过作业范围的扩大、作业时间的延长,从而达到了提高利用率、降低成本的作用。如在印度,通过农业机械租赁平台,农民和农村企业家可以将自己闲置的农业机械出租给有需要的其他农民,有需求者可以通过移动App或是拨打客服中心电话来预定租赁农业机械并按照设备使用次数进行交费。这种模式大大提高了农机设备的利用率。
    目前,我国民族地区在农业技术方面存在的服务缺口大、市场不成熟等问题,制约着现代农业的发展。而共享农业科技通过使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对智力资源进行有效的共享,这有助于生产者尤其是小农户获取农业信息和技术服务。同时,促进农场与教育培训部门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示范基地”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实习基地的有效融合,也能培训和储备现代化农业发展所需的人才,加快农民职业化步伐。如荷兰拥有一个由专业的推广机构、农业生产协作组织以及私人咨询服务机构组成的农业科技共享体系,这种综合性、多层次的服务体系,对于实现农业技术的共享起到了重要作用。
    农村人力资源短缺是限制农村经济发展的大问题,共享农业通过人力共享可以解决农业劳动力短缺的“顽疾”。目前美国已经出现了多领域人才共享平台,通过自由职业者入驻审核、项目方发布需求、项目对接、报价方式、资金托管、流程监管、评价机制等,实现了人才的共享。在共享农业模式中,农业生产者完全可以根据农忙和农闲的规律,实现忙时务农、闲时进城务工的工作节奏,不仅可以解决农村人力资源短缺问题,还可以增强人力资源的利用率。
    从产业链条来看,目前共享农业主要存在于种植环节,应尝试向三产融合的全产业链条过渡。
    全产业链条的共享,要包括农、林、牧、渔、加工、制造、餐饮、酒店、仓储、保鲜、金融、工商、旅游、房地产等多个行业。按照产业链的层次,可以将这些行业分为4个产业群:核心产业群、支持产业群、配套产业群、衍生产业群。其中,核心产业群主要是从事农业生产和开展农业休闲活动;支持产业群主要是从事休闲农产品的研发、加工、推介和促销;配套产业群主要是为创意农业提供良好的环境;衍生产业群主要是从事特色农产品和文化创意成果生产加工。民族地区在发展共享农业的过程中,应该将提供休闲娱乐平台、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开发养生度假产业、生产加工农副产品、繁荣文化艺术、开展农耕活动等环节进行衔接,进一步拓展现代农业的产业链,加大现代农业的乘数效应。
    从参与主体来看,要扩大共享农业的参与主体的覆盖范围。
    共享农业参与主体包括农民、农场、企业、游客、购租户、投资人等。目前在我国民族地区,仅靠农民、村集体、农场、政府投资,还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因此,要鼓励实力雄厚、社会责任感强的知名企业参与投资、运营,从而形成多元化经营主体结构。同时,要防范工商资本进入共享农业的负面影响,要从经营范围、准入制度、监管体制等方面加强对工商资本下乡的监管。从经营范围看,要引导工商资本进入农业生产和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从准入制度看,要对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耕地在租赁时间和面积上设置上限;从监管机制看,要从农业经营能力、土地用途、风险防范能力等方面对租赁土地企业进行动态监管。
    从扶持政策看,要针对共享农业发展搭建系统化的扶持政策体系。
    与其他产业相比,农业发展受自然等条件影响较大,这就增加了共享农业的风险性。农业生产的地域性和季节性特征,导致受空间和时间约束下的共享农业的成本较高;农业生产的多环节性,又增加了共享农业的信任和监督成本。基于这些特点,共享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扶持,需要一个完善的扶持政策体系来支撑其发展。比如,通过完善互联网、物流体系等,为共享经济的发展提供基础条件;探索解决产权问题的途径,加快解决共享农业面临的建筑用地问题,为共享农业发展提供土地保障;搭建共享农业多样性发展的平台,将分散零碎的信息集聚起来形成规模,实现土地、农机等农业资源要素的供需匹配和对接,从而实现设备共享、人力共享、农技共享、土地共享、物流共享。
    (作者系辽宁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教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