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近年来,很多学科领域都在关注跨学科或跨界研究,您在《国际史诗学若干热点问题评析》一文中提到“比较诗学”的研究视野,此类研究可以打破学科壁垒与边界,使研究者跳出自身的局限,观察人类共有的文化思维与表达之根,但同时跨学科的比较研究又会对研究者提出更高的要求,对此您有什么样的经验与方法可以与学界同仁分享? 朝:其实所谓跨界不跨界是比较匠气的说法,学富五车、融会贯通的大师,他才不会管你什么领域界限的事儿,他一出手往往就是漂亮活儿,他的境界和眼光就在那儿。像季羡林,高兴了弄一下糖史;像王世襄老先生,鸟笼子蝈蝈罐儿,桌椅板凳,无不是精深学问。我认为,对学术工作是否有兴趣,对文史哲相关知识是否有统揽式的眼光、广博的知识积累,逻辑思维是否绵密,语言表达是否精准,这些都是人文学科学者必备的基本素养。所以说,对一些问题的通盘考虑,会让你具有不同的眼光,你分析问题、回答问题时,你就不大会受限于学科本身。你说我谈论的是一个戏剧学的问题,还是一个历史学的问题?我才无所谓呢。所以所谓跨界不跨界,这都是奇怪的说法。如果是经营领域,原来是搞电商的,后来跨到了金融领域,这是跨界,但学术没有这样的界限。 姚:有时候某些看法是被自己设定的一些条条框框所束缚。 朝:而且是没出息的人才会这样做,因为知识本身是没有边界的。当它作为人类更广阔的精神领域谱系中的特定环节和部分时,我们为了研究方便对其进行分类,用动物学、植物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学科来划定其范围。说你是某某领域专家的时候,是指你要在某个领域从事某项工作,而不是说你只能在这个领域回答问题。当然你要谨慎,跨出去讲话时,你得小心,准备不足说错话会让人家笑话,但不是说我是个历史学家,我谈论文学就犯规。 姚:您今天谈论的话题很有意思,使我受益匪浅,相信也会带给其他青年学者更多的启示,谢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我的采访,我们今天的专访到此结束。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口头传统视阈下藏蒙〈格萨(斯) 尔〉史诗音乐研究”(批准号:16CZW068)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登峰战略优势学科“中国史诗学” 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详细简介: 朝戈金,男,蒙古族。1958年8月出生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文学学士、硕士,北京师范大学法学博士(民俗学方向)。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少数民族文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目前担任的主要国际学术职务有: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主席(CIPSH, 2014-),国际史诗学会会长(ISES, 201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评审专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训中心(CRIHAP)管理委员会委员,国际共识年(IYGU)指导委员会委员等。国内学术兼职主要有:第七届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社科基金评委,中国民俗学会会长,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会长,中国蒙古文学学会副主席,中国大众文化学会副会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少数民族文学委员会副主任。担任《民族文学研究》主编,以及《中国社会科学》、Oral Tradition(《口头传统》美国)、Cultural Analysis (《文化分析》美国)、Aman Johiyal Sudulul(《口头文学研究》蒙古国)、Эпосоведение(《史诗研究》俄罗斯)等十几家中外学术刊物编委。任《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中国文学•少数民族文学分卷》副主编,任第三版《中国文学》副主编,兼任《少数民族文学分卷》主编。 研究领域为民俗学、民间文艺学、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有著作、论文、编著、译著、译文在中国、美国、日本、俄罗斯、蒙古、越南、马来西亚等国以多种文字刊布。代表性成果为《少数民族文学学科的概念、对象和范围》《“多长算是长”:论口头史诗的长度问题》《”回到声音“的口头诗学》《口传史诗诗学:冉皮勒<江格尔>程式句法研究》(著作)、《从荷马到冉皮勒:反思国际史诗学术的范式转换》“Mongolian Epic Identity: Formulaic Approach to Janggar Epic Singing”等。其中后三种先后荣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因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贡献突出,2009年获文化部先进个人表彰及奖章。蒙古文学研究方面的成绩得到学界肯定,当选“中国蒙古学2014年度人物”。俄罗斯萨哈共和国议会于2015年表彰朝戈金在国际学术交流中所做出的贡献。目前担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格萨(斯)尔抢救保护与研究”和“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研究”的首席专家。 姚慧(1982- ),博士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史诗音乐研究、民族音乐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本文原载于《社会科学家》2018年第1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