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甘肅簡牘博物館、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出土文獻與中國古代文明研究協同創新中心中國人民大學分中心三家單位編著的《地灣漢簡》[1]於近日出版,圖版清晰、裝幀精美。地灣漢簡與居延漢簡簡、肩水金關漢簡、馬圈灣漢簡以及未來將會陸續刊佈的懸泉漢簡,一同構成了西北漢簡的資料寶庫,爲研究河西史地和漢代社會、經濟、軍事等諸多方面提供了珍貴的第一手資料。在充分吸收肩水金關漢簡、居延新簡等各批次河西漢簡整理經驗的基礎上,整理者在該書中還史無前例地增加了“發掘日記”和“簡牘形制尺寸表”兩部分重要內容,這爲我們更進一步地了解和研讀這批簡文提供了非常大的幫助。同時,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整理者的良苦用心,值得我們學習和讚揚。近日,筆者翻檢是書,偶覺部分簡文的釋讀似乎還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故作此札記,以供學界批評。 1.月二日月一日 月一日□□86EDT2:15 按:“月二日”,整理者釋作“……”,其圖版如下:
從殘留墨跡來看,“……”處應有三字,其中後兩字當是“二日”;第一字餘筆似與第二欄之“月”相近。故此處“……”當作“月二日”。 2.□□弓弩……86EDT5:18B 按:“弓弩”二字整理者未釋。觀圖版,此二字之寫法在河西漢簡中爲較爲常見之寫法,其字形對比如下:
另,“弓弩”二字之上似有兩字,難以辨識,故暫時釋作“□□”。 3.元鳳四年十月己卯 86EDT15:7 按:“卯”,整理者釋作“□”。查《太初日曆表》[4],在(昭帝)“元鳳四年(前77)十月己□”的限定條件下,符合此條件的干支紀日有十月己未(初八)、己巳(十八)、己卯(二十八)。根據殘筆,其左上角與“卯”相似,或爲“卯”,即“己卯”。另,居延漢簡中“卯”的寫法亦與此相類,如下:
4.…… 長守富也高而不危所以長守貴富貴□□□□□ 86EDHT:17A 聖王□□解祐吉兇憂或卒至毋時君子不敬何以輔之毋86EDHT:17B 按:此爲《孝經》殘文。《孝經·諸侯章》載:“在上不驕,高而不危;制節謹度,滿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長守貴也。滿而不溢,所以長守富也。富貴不離其身,然後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蓋諸侯之孝也。”[7]類似的語句在肩水金關漢簡中亦有記載,如下: 上而不驕者高而不危制節謹度而能分施者滿而不溢易曰亢龍有悔言驕溢也亢之爲言 73EJT31∶44A+T30∶55A 此簡爲《孝經·諸侯章》與《周易·乾》混合改編而成。這枚簡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漢代河西地區《孝經》的流布和孝悌思想傳播的一般情況。對於孝悌思想在河西邊地的傳播,張英梅認爲:“西漢孝悌思想並不是直接運用《孝經》或《論語》的內容傳遞的,而是汲取兩者的精華部分,將其重新組合成一種簡短明瞭的句子,進而傳遞其孝悌思想。並通過對孝悌人員的選拔進一步督促孝悌思想的傳播和擴散,最終實現其孝悌文化的培養。”[8]此處,簡73EJT31∶44A+T30∶55A與簡86EDHT:17A所見《孝經》與《周易》等其他典籍混編的現象或與張英梅所説的情況類似,即汲取《孝經》與其他典籍的精華整合成一些更爲簡潔明白的語句,使《孝經》以及孝悌思想能夠更好地傳佈。另外,我們將86EDHT:17A號簡與73EJT31∶44A+T30∶55A號簡進行對比,可以發現簡73EJT31∶44A+T30∶55A所記“上而不驕者,高而不危;制節謹度,而能分施者,滿而不溢”是上舉傳世本《詩經·諸侯章》前半句的改編,其後編入《周易·乾》的內容;簡86EDHT:17A所記“長守富也。高而不危,所以長守貴。富貴”則是傳世本《詩經·諸侯章》後半句部分的改編。該簡背面所書“聖王□□,解祐吉兇,憂或卒至毋時。君子不敬,何以輔之,毋”暫不明出自何種典籍,但其形式或與73EJT31∶44A+T30∶55A號簡一樣,是在改編後的《孝經》文句後編入其他典籍的內容。由此,我們推測,西漢時期在河西邊塞屯戍之地可能存在一個由時人所改編的、較爲實用的《孝經》版本,而這個版本的《孝經》中融入了如《周易》等其他典籍的內容,其目的一如張英梅所説“將其重新組合成一種簡短明瞭的句子,進而傳遞其孝悌思想”。 值得我們進一步思考的是,此兩簡分別是由傳世本《孝經·諸侯章》與其他典籍混編而成,且在內容上似乎可以前後相接,因此我們推測,這兩枚簡或是出自彼時改編後的《孝經》的同一章,也即二者爲改編後《孝經》某一章的不同部分。 5.元始三年二月尉丞卿行 86EDHT:91A 按:“元”整理者釋作“□”。觀圖版,該字僅餘一筆,似是“乚”。在西漢皇帝年號中第二字爲“始”字者分別有武帝“太始”(前96—前93),宣帝“本始”(前73—前70),成帝“建始”(前32—前29),成帝“永始”(前16—前13),平帝“元始”(1—5)以及孺子嬰“初始”(1)等。我們進一步查看《地灣》簡文發現,平帝年號“元始”在此中出現頻次較多,且“元”字最後一筆“乚”與86EDHT:91A號簡該字的殘筆甚爲相似,其圖版對比如下:
由此可見,該字當釋作“元”。 6.□年卅二 元始三年二月丙戌86EDT5H:129 按:“戌”,整理者未釋。該簡紀年爲元始二年(2年)二月,查《太初日曆表》[9],是年二月朔日爲癸未,則此處“丙□”當指二月之具體某一日。是年二月干支符合“丙□”分別是“丙戌”和“丙申”。“丙□”二字圖版及“戌”字字形對比如下:
從殘存筆畫來看,“丙”下之字存有一橫筆,且橫筆右上角存有一“丶”畫;右下角似是豎彎鉤一筆的殘留。按此分析,該字爲“戌”的可能性爲大。 7. □病凡十匹 □今三十八匹 □□痩十六匹 新(田)病十二匹 86EDT5H:142B 按: (1)“田”當爲衍文,今據圖版刪。 (2)“新”,整理者釋作“□”。該字左部似从“亲”,右部似从“斤”,當是“新”。“新病”,居延新簡EPF22:817號簡載:“〼□中也,薪病者三日一飲,久病者〼”[12]。劉金華《邊地漢簡散見醫方拾遺》認爲:“‘薪病者’似與‘久病者’相對而言,則‘薪’即‘新’之誤。”[13]居延、金關等漢簡中關於“新”的寫法於此相近,如下:
(3)該簡第三欄因被後書之流水號覆蓋,難以辨認,整理者釋作“……”。其圖版如下:
此處當有六字,前兩字漫漶不識,其後四字當作“痩十六匹”。其中,該簡“痩”字與其他批次河西漢簡中“痩”的寫法十分一致,如下:
另,該簡第一欄記“今三十八匹”,第二欄分別有“十匹”“十二匹”的記載。經計算,第三欄正好爲“十六匹”,此亦可爲證。 [1] 甘肅簡牘博物館、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出土文獻與中國古代文明研究協同創新中心中國人民大學分中心:《地灣漢簡》,上海:中西書局2017年。 [2] 甘肅簡牘博物館等編:《肩水金關漢簡(肆)》中冊,上海:中西書局2015年,第154頁。 [3] 甘肅簡牘博物館等編:《肩水金關漢簡(肆)》中冊,上海:中西書局2015年,第279頁。 [4] 朱桂昌:《太初日曆表》,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第59頁。 [5] 張德芳主編,馬智全著:《居延新簡集釋(四)》,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2016年,第185頁。 [6] 張德芳主編,馬智全著:《居延新簡集釋(四)》,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2016年,第284頁。 [7] (清)阮元校刻:《十三經註疏》卷二《諸侯章》,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影印本(附校勘記),第2574頁。 [8] 張英梅:《試探〈肩水金關漢簡(叁)〉所見典籍簡及相關問題》,《敦煌研究》2015年第4期,第112頁。 [9] 朱桂昌:《太初日曆表》,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第594頁。 [10] 甘肅簡牘博物館等編:《肩水金關漢簡(肆)》中冊,上海:中西書局2015年,第86頁。 [11] 史語所簡牘整理小組:《居延漢簡(叁)》,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怨言研究所2016年,第189頁。 [12] 張德芳主編,張德芳著:《居延新簡集釋(七)》,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2016年,第595頁。 [13] 劉金華:《邊地漢簡散見醫方拾遺》,簡帛網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60,2005年11月11日。 [14] 史語所簡牘整理小組:《居延漢簡(壹)》,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14年,第106頁。 [15] 甘肅簡牘保護研究中心等編:《肩水金關漢簡(壹)》中冊,上海:中西書局2011年,第268頁。 [16] 張德芳著:《敦煌馬圈灣漢簡集釋》,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2013年,第188頁。 [17] 張德芳主編、張德芳著:《居延新簡集釋(七)》,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2016年,第214頁。 (編者按:本文收稿時間爲2018年5月13日21:37。)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