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父逐日、羿射九日、鲧禹治水……这些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都来自于一部先秦古籍《山海经》。虽然具体成书的年代及作者不详,但《山海经》以山为经、以海为纬,记录了上古先民眼中的世界,这里有大河大川,有奇珍异兽,是中华文库中的瑰宝。青铜文化与这本古籍并没有太大的联系,但从青铜器独特的纹饰上看,人们仿佛又从繁缛的饕餮纹、凤鸟纹、夔龙纹等纹饰中,找到上古神兽的神秘身影—— 作为一朵古老的艺术奇葩,青铜艺术的美,不仅在其巧夺天工的制造工艺,也体现在其精美的纹饰造型上。商周时期是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器型繁多,浑厚凝重,铭文增多,纹饰富丽。青铜器上的各种纹饰,属于中国绘画一个独特的类型,饕餮纹、夔龙纹、龙纹(爬行龙纹、卷龙纹、双体龙纹)、蛟龙纹、蛇纹(蟠虺纹、蟠虫离纹)、鸟纹、凤纹、波纹等都属于常用的青铜纹样,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独特地位。 “又北三百五十里,曰钩吾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铜。有兽焉,其状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如婴儿。”——《山海经·北山经》 饕 餮 出身名门的大嘴“吃货” 饕餮纹,一种早期的流行青铜纹饰。在现代生活中,对于那些既懂得吃、又了解美食文化的食客,人们会称之为“老饕”,其实,这里的“老饕”是“饕餮”一词的升级版。不久前,张艺谋执导的电影《长城》公映,除过马特·达蒙、刘德华等中外演员外,影片中的另一个主角就是“饕餮”。 那么,有人要问这个从古至今都是“热词”的饕餮,到底是什么呢? 饕餮,念作 tā o tiè,一般认为饕餮是一种怪兽,其最早出处见于《山海经·北山经》。文中讲到,钩吾山上盛产玉石,山下有蕴藏丰富的铜矿,山中有一种兽,身似羊,却长着人一样的面孔,眼睛长在腋下,牙似虎牙,但爪又似人手,发出的声音像婴儿声。 西汉志怪小说集《神异经·西南荒经》中记载:“西南方有人焉,身多毛,头上戴豕,贪如狼恶,好自积财,而不食人谷,强者夺老弱者,畏群而击单,名曰饕餮。”从文中所记来看,“饕餮”贪吃贪财,贪得无厌,任性奢侈,且没爱心,孤寡穷人都不接济。所以人们把缙云氏之子与浑沌、穷奇、祷杌“三凶”相比,称其为“饕餮”。 事实上,饕餮到底是什么,古人也弄不清楚,只好在神话小说中进行想象。再从字面上看,“饕餮”两字都有一个“食”字,说明其与“吃”有关。民间传说中,饕餮是龙的第五子,除嘴馋身懒、好吃好喝外,它还是品尝美味、鉴赏佳肴的“美食家”。著名戏剧家曹禺先生,就在话剧《北京人》的第一幕中这样写道:“他(江泰)最讲究吃,他是个有名的饕餮,精于品味食物的美恶……” 饕餮的最大特点就是贪吃,据说,这只神秘怪兽没有身体的原因,就是因为它太能吃,居然把自己的身体也吃掉了,只剩一个大头和一张大嘴。当然,这里不乏夸张的成分,自古以来,饕餮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吃货”。 饕餮纹是青铜器上常见的纹饰之一,它出现于重器鼎上的频率很高,盛行于商代至西周早期。有学者曾表示,理解“饕餮”是理解青铜器文化思想的关键。青铜器上,饕餮是一种非常狰狞的兽形头像,图形的主要特征就是张开的大口。 有学者认为,饕餮纹就具有告诫之意,它要人们戒贪,贪得无厌会导致自我毁灭。饕餮是古人融合了自然界各种猛兽的特征并加以想象形成的,兽的面部巨大而夸张,装饰性很强,研究者称为兽面纹,常作为器物的主要纹饰;而铸着饕餮形象的鼎,在功能上当作盛饮食的器具,同时也是权力与地位的象征。 “有五采鸟,三名,一曰:皇鸟,一曰:鸾鸟,一曰:凤鸟。”——《山海经·大荒西经》 凤鸟 翱翔四海的美好化身 凤,在汉族传说中,为众鸟之长,是羽虫中最美者,飞时百鸟随之,尊为“百鸟之王”。在古人的心中,凤是吉祥之鸟。 甲骨文里,“凤”字多作高高的羽冠、丰满的翅膀和长长的尾羽、宽大有力的足爪。按照《山海经》中的解释,“凤鸟”称“凤凰”,又称“七五彩鸟”。《说文解字·鸟部》中记载:“凤,神鸟也。天老曰:‘凤之象也,鸿前麟后,蛇颈鱼尾,鹳颡鸳思,龙文虎背,燕颔鸡喙,五色备举,出于东方君子之国,翱翔四海之外……见则天下大安宁。’”简单说,“凤鸟”即是一种神鸟,是美好、幸福的化身。 凤鸟纹是青铜器纹饰之一,商代凤鸟纹多短尾,西周多长尾高冠,常施于鼎、簋、卣、壶等顶上及边口,也有的全器满施凤鸟装饰。早在 3000多年前,凤鸟被人们理想化,并赋予了种种神秘的色彩。 相传,商周两朝的兴起,都与凤凰有关。《诗经·商颂·玄鸟》有言:“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讲的是商族人的祖先殷契是其母简狄吞了“玄鸟”之卵所生,因而商族人以“玄鸟”为部族图腾。据史书载,周人将兴,凤鸣岐山,周人视之为吉祥之兆。 因此,商周时期的艺术品都出现了大量的凤鸟纹或凤鸟造型。此后,凤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在中国传统装饰艺术中,大到建筑,小到服饰,都能看到它的身影,成为一种美的象征。 西周青铜器纹饰表现着人与天的关系,以动物纹为媒介,祈求将人的意愿与天沟通,运用形式感以达到某些心理效应。在宝鸡地区出土的众多青铜器中,有不少别致的凤鸟纹饰及精美凤鸟造型的青铜器。2003年 1月 19日,出土于眉县杨家村的逨盉,通高48厘米,重 12公斤,造型精美。它是西周盛酒器,从铭文得知逨盉是单氏家族第八代子孙逨为祭祀皇高祖单公而做的一件礼器。逨盉将天上飞翔的凤鸟、水中遨游的巨龙、地上奔跑的老虎巧妙结合在一起,呈现出一幅龙腾虎跃凤呈祥瑞的精彩画面。 逨盉的盖做成展翅欲飞的凤鸟,凤首高昂,双翼振展,器身与盖以虎形链及双环相连。商周时期,人们将凤视为可通天地人神的祥瑞之鸟,因此青铜器上的凤鸟纹饰,既有祭祀之意,也表达了美好愿景。后来,随着朝代更迭,凤鸟纹都作为一种装饰纹样广为流传。 “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山海经·大荒东经》 夔龙 吼声震天的一足异兽 这个字念 kuí,夔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条腿的怪物。《山海经》中记载,夔是上古时代的神兽,古时生于东海流波山,形状似牛,全身都是灰色的,没有长角,只长了一只脚,每次出现都会有狂风暴雨。它身上还闪耀着光芒,似日光和月光,它的吼声和雷声一样震耳欲聋。后来黄帝得到这种兽,用它的皮制成鼓,并用雷兽的骨做成槌,敲击鼓,鼓声响彻五百里之外,威慑天下。 这样看来,“夔”是一个“声震四海”的战斗型神兽。那么,夔是如何与龙联系到一起的?《说文解字》中解释,“夔,一足,踔而行。”更多的古籍中则说,夔是蛇状怪物,“夔,神魅也,如龙一足。”原来,这个颜值差点,但威力十足的神兽,因外形的关系,被我们想象力丰富的古人“赐名”为“夔龙”。 夔纹,也常称作夔龙纹,是商周时期青铜器上常见的一种爬行动物纹饰。在商晚期和西周时期青铜器的装饰上,夔龙纹是主要纹饰之一,形象多为张口、卷尾的长条形,外形与青铜器饰面的结构线相适应,以直线为主,弧线为辅,具有古拙的美感。青铜器上的龙纹常被称为夔纹和夔龙纹,自宋代以来的著录中,在青铜器上凡是表现一足的、类似爬虫的物象都称之为夔,这是引用了古籍中“夔一足”的记载。 中国著名的青铜器专家马承源先生表示,“凡是蜿蜒形体躯的动物,都可归之于龙类。”宝鸡地区出土的大量青铜“国宝”中,都有“夔龙”的身影,这种纹饰为何被广泛使用,又有何寓意呢? 有不少学者认为,联系黄帝擒夔制鼓的传说,及殷墟出土的鳄皮夔鼓文物看,“夔”即是“鳄”。唐代人杨筠松所著《龙经》这样解释道:“夔龙为群龙之主,饮食有节,不游浊水,不饮浊泉。所谓饮于清游于清者。”由此可见,夔龙纹象征着神权和王权,饰有夔龙纹的青铜礼器、玉器或兵器,都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威与尊贵。 受青铜器的影响,古代的玉器、瓷器等工艺品中经常使用简洁、明快的侧身夔龙纹作为辅助装饰,俗称“拐子龙”,被沿用至今。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