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克鼎“国之重器” 现藏:上海博物馆 这是一件“国之重器”,一件被岁月打磨得通体铜绿斑驳的宝鼎。在上海博物馆的百万余件馆藏文物中,大克鼎是精品中的精品,是名副其实的“镇馆之宝”。大克鼎又称膳夫克鼎,是“克”为祭祀祖父而铸造的青铜器,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在陕西扶风出土。鼎高93.1厘米、口径75.6厘米,重201.5千克,与同时期的出土宝鼎相较,绝对是个“大家伙”。数千年时光流逝,宝鼎内壁铸刻的铭文告诉世人:大克鼎的最初主人是“克”,西周孝王时的膳夫,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宫廷厨师长”,专职负责天子宴饮或祭祀献食的各项礼仪工作,属于“天官”。“克”的祖父师华父是周室重臣,辅弼王室,德厚功高。周天子感念师华父的功绩,就任命“克”为出传王命、入达下情的宫廷大臣。官职爵禄世袭,单传嫡长子、孙。“克”知道自己的一切都得之祖父余荫,于是制作了这个大鼎,用来祭祀祖父师华父。 大克鼎是青铜转变期的典型代表,此鼎形制为圆形,方唇宽沿,上有粗壮的立耳,腹部略鼓,下置蹄形足,和造型浑然一体的是口沿下饰有三组从玉器纹饰演变而来的兽面纹,间以六道短棱脊,宽大波曲纹形成带状与环状相结合的浮雕,回环往复,厚重而又有律动感。与大克鼎同时出土的还有七件克鼎,其形制与纹饰都和大克鼎相同,只是“个头”小得多。 据史料记载,大克鼎出土后,被金石、文字学家潘祖荫以重金购得。在这之前,他已拥有西周史颂鼎、大盂鼎,有这样三个无价之宝镇家,潘祖荫自然十分兴奋。他只要听说有青铜器出土,都要“倾囊购之,至罄衣物不恤”。潘祖荫逝世后,因其没有子女,遗产由其弟潘祖年全权处理。潘祖年将潘祖荫的文物、书籍装船运回苏州,青铜器中即有著名的大盂鼎和大克鼎。 大克鼎曾为苏州潘家收藏,抗日战争时期,苏州沦陷,为了防止其落入日本人之手,潘家半夜把鼎埋到地里,保护了国宝。新中国成立后,潘家后人将大克鼎无偿捐献给了国家。1952年,上海博物馆开馆,大克鼎入馆珍藏。 大克鼎鼎腹上有铭文28行,每行基本10字,仅有一行11字,其中,合文2字、重文7字,共计290字。因为体量大、工艺精美、铭文重要,它一直受到诸多学者的关注,其中最突出的是孙诒让的《克鼎释文》与王国维的《克鼎铭考释》。当时大多数学者认为大克鼎是周厉王时铸造,直到1975年,周原又出土了一批青铜器,学者们把新出土青铜器的铭文与大克鼎铭文相互对照比较,提出大克鼎是周孝王时铸造的。 值得注意的是,这段铭文是周天子把土地赏给臣民的记录,对于西周的土地制度、社会制度的研究,都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史料。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