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博物馆以中国少数民族特别是云南少数民族的文物藏品为主,特点鲜明,体系结构完整,尤以民族服饰的收藏更为丰富。据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显示,云南民族博物馆囊括了中国56个少数民族共计2000多套服饰藏品。与国内一些大馆和新馆相比,云南民博的藏品库管理条件有限,服饰收藏环境没有针对不同材质类型的文物安排设计;文物出入库盲区较大,不能及时准确地识别文物,没有形成利用现有文物数据信息收藏文物的意识和体制;藏品利用率低,无论在文物展出还是研究方面都远远不够。近年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深入发展,它们可以处理海量、多维度、多形式数据的优势,对于博物馆服饰藏品的定名定级、征集、保护和展示具有重要作用。 寻求民族文物定名与定级的标准 云南民博尝试运用大数据为服饰藏品定名定级提供基础信息资源。以服饰藏品数据为基础,与相关收藏机构、个人等合作,提取不同民族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信息资料,通过海量数据搜集社会各界等对服饰命名的意见,甄选出民族文物科学准确的定名。定级同样要依赖这些数据资料,制定文物的不同等级标准。民族文物的等级标准可参照历史文物的等级标准来制定,但也有不一样的方面,有的服饰材质和装饰是少数民族特有的,譬如火草服、贝类和天然石材的装饰品等要专门制定标准。通过对数据的鉴选,从民族、功能、质地、款式、工艺以及存世量等文物特征来寻求文物定级的办法和制定相应的规则,然后由人工做标签,机器推荐,最后由专业人员来调整和决定。 分析制定服饰征集方案 完善服饰收藏的合理化和精准性 博物馆所掌握的服饰藏品数据,无疑为文物征集提供了较为便利和准确的基础信息。博物馆对馆藏文物的不同地域、民族(支系)、功能、套件数、材质、工艺、文化内涵等数据整理分析,可以让文物征集做到精确有度。例如,针对尚未收藏的服饰、较为珍贵的服饰以及某地域特有的民族服饰特别是少数民族的濒危服饰,需要加强征集力度;如果是某一民族服饰馆藏数量偏多或材质工艺稍差的类型,则可减少征集。通过大数据的分析测定,利用藏品来源地信息,在地图上自动定位获取位置查询统计,展示藏品来源地点收集情况,以便制定出博物馆每一阶段的文物征集规划方案,使馆内服饰收藏更趋合理化和精准性。 保山龙陵花傈僳女盛装 探寻服饰收藏、保护的科学途径 对于服饰藏品收藏,应把握服饰档案文字录入、图片资料扫描和数码照片处理、摄像数字化处理等数据信息,将文物信息系统分类。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是RFID技术,俗称电子标签。但这项技术的问题是电子标签便于伪造,存在安全隐患。如果采用CNN和RNN的计算机深度学习技术,则能够准确、高效地识别文物的数量、造型、颜色和质地等特征,对于文物的出入库将会更加快捷、安全。 利用智能感知技术和无损检测技术,对藏品的健康状态及影响因素进行全面量化分析,可以使文物在损坏发生之前掌握其各项特征,并在计算机内呈现三维模式立体可视化结果,形成一套集藏品表象、内部机构、周围环境影响因素于一体的文物诊断、分析、处理和评价体系,实现完整的“监测—评估—预警—调控”预防性保护流程,真正做到对“问题服饰”的保护从抢救性向预防性转变。鉴于服饰文物大多为纺织品,易发生霉变虫害,必须对服饰的储存条件(室内空气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进行监测,利用人工智能感知技术,将传感器探测到的文物状态数据信息反映到电脑终端,实时监测文物保护环境的变化,达到及时预警的目的。同时,提前设定标准范围值保存全部监测数据,当某一指标超过预设值时,系统将会发出警告信号。 昭通彝族贯头衣 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以藏品入藏时为起始,对登录、保管、保养、流动等各项工作进行智能化监管,利用本体实时定位与识别、出入库智能感知清点、藏品智能化日常巡查等技术手段,既减少人工投入成本,也能使藏品管理的安全问题得到更多保障。 为服饰展提供展出方案 云南民族博物馆自开馆以来举办过多场少数民族服饰展览,服饰展以云南民博深厚的服饰收藏为依托,以丰富多彩的图片和影像资料为辅助进行展出。为了更好地展示民族服饰的内涵,服饰展出需要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大数据的精确算法和人工智能的机器学习算法,可以获得服饰藏品的信息资料,例如藏品家底,展出过、没有展出过以及较少展出的服饰,各种图片及影像等非结构性数据。按照展出任务的目的和要求,由计算机进行比对和匹配生成不同的展出套餐,实现服饰展出的多样化和创新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