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产业扶贫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根源 产业扶贫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在笔者看来,其根源在于产业扶贫工作中各相关主体的利益诉求存在差异而导致了产业扶贫工作的异化。 (一)地方政府官员政绩压力,引致产业扶贫问题 由于地方政府面临工作压力和政绩要求,使产业扶贫决策权力过于集中,过分注重产业扶贫的形式而忽视产业扶贫实质内容,由此产生一些“面子”工程。从地方官员的角度来看,发展成规模、周期快的产业扶贫能够较快地彰显政绩。地方政府官员为了尽快完成扶贫任务,选择与地方企业合作开展产业扶贫是一条捷径。但是,企业在具体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并不一定能完成扶贫任务。 (二)地方企业利益驱使,助推产业扶贫问题 企业往往是产业扶贫的中坚力量,地方政府不仅会在政策上支持企业发展,还会将一定的扶贫专项资金补贴给企业,壮大企业的实力,加速推进企业发展。但是,当这种产业扶贫项目不契合市场规律时,企业要完成地方政府下达的各项指标,往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产生额外成本,这会对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基层干部能力不足,加深产业扶贫问题 基层干部的思想素质、责任心、工作能力等对产业扶贫的实际效果有极大影响。作为农民群体的“领头羊”,基层干部通常会努力争取产业扶贫项目。而争取到项目后,如何完成具体的产业扶贫项目建设指标对基层干部提出了硬性要求。一旦产业扶贫项目正式启动,时间紧,任务重,需要统筹协调各方面事务,工作内容繁杂,如果基层干部能力欠缺,将严重影响产业扶贫项目的顺利实施。另外,产业扶贫的实施与农村治理状况息息相关。一些地方由于长期面临基层治理的诸多难题,基层干部的工作难以开展,也会导致产业扶贫机制发生偏离。例如,产业扶贫资源在某些情况下成为村干部开展“村治”的资源。 (四)扶贫对象发展意识、发展能力薄弱,催生产业扶贫问题 贫困户自身的发展意识和发展能力直接关系产业扶贫项目的实施成效。这体现在几个方面:贫困户的受教育程度较低,在产业扶贫过程中缺乏主动性;贫困户对产业扶贫资源分配不公行为采取接受或隐忍的态度;贫困户将获得的产业扶贫资源等作为股份入股企业,由于自身文化基础薄弱和消息不对称等原因,往往被一些不良企业攫取扶贫资源或产业效益,从而造成权益损害。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