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地灣漢簡》研讀札記(七)

http://www.newdu.com 2018-06-25 武汉大学简帛网 馬智全 参加讨论
(甘肅簡牘博物館)
    

    駮南亭長孫章  就三兩  入七十五石  周宣載  畢  86EDT1:6+12
    該簡釋文無誤,需要說明的是簡文記載人名“駮南亭長孫章”,又見於居延漢簡75·1:“駮南亭長觻得壽貴里公乘孫[竟]□ 傳〼”[1]“竟”字加了“[]”號,依體例是“釋文未能十分肯定”。該字簡形作“”,比較模糊,參照地灣漢簡“孫章”之“章”作“”,二者形體接近。居延漢簡75·1出土於肩水金關(A32),與地灣(A33)鄰近,簡文名籍同是“駮南亭長”,很可能是同一人。又肩水金關漢簡73EJT37:100:“橐他駮南亭長孫章陽朔三年正月家屬符”,所見籍貫也是“觻得壽貴里”。考慮到這些因素,居延漢簡75·1中的“孫[竟]”或可修訂為“孫章”。
    
    右十月過書  86EDT1:18
    該簡中的“過”字,原釋作“□”,因簡文模糊,我們曾懷疑是“勑”字,[2]後讀簡,知此字應釋為“過”。此字簡形作“”,相似字形如“”(86EJC:2)、“”(73EJT10:99)等。“過書”為漢簡常見文書名,如肩水金關漢簡73EJT22:8:“·騂北亭永光四年十月過書。”73EJT24:34:“·騂北亭河平三年四月過書刺己未朔。”因此該字當釋“過”為是。
    
    長七尺黑色   86EDT14:4
    “長”,原釋作“□”,簡文字形作“”,參考漢簡名籍簡常見“長七尺”的記載,如居延漢簡EPC:34:“戍卒南陽武當縣龍里張賀年卅長七尺二寸黑色。”該字可釋為“長”,參考字形“”(EPT68:57)、“”(73EJT6:83A)等。
    
    溺不以時詣營白馬少二匹其一匹今月亖日下餔時  86EDT5H:26
    “泥”,原釋作“ ”,筆者未檢到字書收錄,簡文字形作“”,或可釋為“泥”,參考字形“”(86EDT2:2B)[3]、“”(EPT51:119)。“泥溺”為埋沒、湮沒之意,梁蕭琛《難范縝〈神滅論〉》:“咸由祖述者失其傳,以致泥溺。”簡文所指,或為陷入泥淖之意。
    
    萬一千八百一十枚長亖尺  ……
    六百枚長三尺   肩水候蘄伐欃木已  86EDT5H:54
    該簡右下方殘存數字,原釋作“……”,簡形作“”“”“”“”“”“”“”,依據殘存字形及文意,或可釋為“□□三百五十枚”。
    
    塢中空倉中以所帶絳枲繩  86EDT5H:113
    “帶”,原釋作“□”,簡文字形為“”,或可釋為“帶”,參考字形“”(EPT68:26A)“”(EPT68:186)等。“所帶”一詞為漢簡屢見,如EPT59:3:“駟望隧長杜未央所帶劍刃。”EPT68:20:“憲以所帶劍刃擊傷譚匈一所。”EPT68:186:“良即取所帶劍。”73EJT5:73:“以所帶劍對歐種。”可以參考。
    
    □伐取慈萁  86EDT5H:202
    慈萁,原釋作“□□”,簡文字形為“”“”,其中“慈”字形可辨,“萁”模糊難識。“伐慈萁”屢見漢簡記載,如居延新簡EPT52:312:“助河南伐慈萁”,字形作“”“”;EPF22:291:“令卒伐慈萁治薄”,字形作“”“”。簡文所記,或為一事。
    
    已定滿  86EDT5H:238
    “滿”,原釋作“□”,簡文字形作“”,因殘缺而難釋,考慮到“辭已定滿三日”等漢簡文書習語,此字或可識為“滿”。參考字形如“”(36·2)、“”(73EJT22:8)等。
    
    □積三十餘日  86EDT5H:250
    “日”,原釋作“□”,簡文字形作“”,可釋為“日”。“餘日”為漢代習語,如居延新簡EPT51:248:“出入五十餘日。” EPT52:401:“行道卅餘日死。”參考字形“”(EPT51:248)、“”(EPT52:401)等。
    
    □□□□□廿五
    □第君□卅□
    尹少卿婢卅   86EJC:14
    “韋第君”之“韋”,原釋作“□”,簡文作“”,可釋為“韋”。參考字形“”(EPT56:186)、“”(73EJT37:22A)、“”(73EJF3:242)等。
    
    參考文獻:
    1.甘肅簡牘博物館等編:《地灣漢簡》,上海:中西書局2017年。
    2.張德芳主編:《居延新簡集釋》(壹-柒),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2016年。
    3.甘肅簡牘保護研究中心(甘肅簡牘博物館)等編:《肩水金關漢簡》(壹-伍),上海:中西書局2011-2016年。
    4.簡牘整理小組編:《居延漢簡》(壹-肆),臺北:中研院史語所2014-2017年。
    5.白海燕:《“居延新簡”文字編》,吉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4年6月,指導教師:馮勝君教授。
    6.李洪財:《漢簡草字整理與研究》,吉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4年6月,指導教師:林沄教授。
    
[1]居延漢簡整理小組:《居延漢簡(壹)》,臺北:中研院史語所,2018年,第228頁。
    [2]孫占宇、馬智全:《〈地灣漢簡〉研讀札記(一)》,簡帛網2018年5月19日。
    [3]魏振龍:《讀〈地灣漢簡〉札記之二》,簡帛網2018年5月15日。
    
    (編者按:本文收稿時間爲2018年6月19日10:35。)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