駮南亭長孫章 就三兩 入七十五石 周宣載 畢 86EDT1:6+12 該簡釋文無誤,需要說明的是簡文記載人名“駮南亭長孫章”,又見於居延漢簡75·1:“駮南亭長觻得壽貴里公乘孫[竟]□ 傳〼”[1]“竟”字加了“[]”號,依體例是“釋文未能十分肯定”。該字簡形作“ ![]() ![]() •右十月過書 86EDT1:18 該簡中的“過”字,原釋作“□”,因簡文模糊,我們曾懷疑是“勑”字,[2]後讀簡,知此字應釋為“過”。此字簡形作“ ![]() ![]() ![]() 長七尺黑色 86EDT14:4 “長”,原釋作“□”,簡文字形作“ ![]() ![]() ![]() 泥溺不以時詣營白馬少二匹其一匹今月亖日下餔時 86EDT5H:26 “泥”,原釋作“ ![]() ![]() ![]() ![]() 萬一千八百一十枚長亖尺 …… 六百枚長三尺 肩水候蘄伐欃木已 86EDT5H:54 該簡右下方殘存數字,原釋作“……”,簡形作“ ![]() ![]() ![]() ![]() ![]() ![]() ![]() 塢中空倉中以所帶絳枲繩 86EDT5H:113 “帶”,原釋作“□”,簡文字形為“ ![]() ![]() ![]() ![]() □伐取慈萁 86EDT5H:202 慈萁,原釋作“□□”,簡文字形為“ ![]() ![]() ![]() ![]() ![]() ![]() 已定滿 86EDT5H:238 “滿”,原釋作“□”,簡文字形作“ ![]() ![]() ![]() □積三十餘日 86EDT5H:250 “日”,原釋作“□”,簡文字形作“ ![]() ![]() ![]() □□□□□廿五 □第君□卅□ 尹少卿婢卅 86EJC:14 “韋第君”之“韋”,原釋作“□”,簡文作“ ![]() ![]() ![]() ![]() 參考文獻: 1.甘肅簡牘博物館等編:《地灣漢簡》,上海:中西書局2017年。 2.張德芳主編:《居延新簡集釋》(壹-柒),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2016年。 3.甘肅簡牘保護研究中心(甘肅簡牘博物館)等編:《肩水金關漢簡》(壹-伍),上海:中西書局2011-2016年。 4.簡牘整理小組編:《居延漢簡》(壹-肆),臺北:中研院史語所2014-2017年。 5.白海燕:《“居延新簡”文字編》,吉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4年6月,指導教師:馮勝君教授。 6.李洪財:《漢簡草字整理與研究》,吉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4年6月,指導教師:林沄教授。 [1]居延漢簡整理小組:《居延漢簡(壹)》,臺北:中研院史語所,2018年,第228頁。 [2]孫占宇、馬智全:《〈地灣漢簡〉研讀札記(一)》,簡帛網2018年5月19日。 [3]魏振龍:《讀〈地灣漢簡〉札記之二》,簡帛網2018年5月15日。 (編者按:本文收稿時間爲2018年6月19日10:35。)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