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民族人口流动迁移日趋活跃,加之国家人口政策的调整和民族成份的认定、恢复或更改等因素的叠加影响,传统的民族人口分布格局正在逐渐发生改变。少数民族人口的分布变动对于区域人口的合理布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都有密切的关系。因而,对少数民族人口的分布及其变动的研究应引起重视。 一、文献回顾 少数民族人口分布与变动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一直是民族人口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已有研究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分析少数民族人口在全国范围内的增长状况、分布情况及扩散趋势。二是在地带及省域尺度的研究上,对局部区域的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及变动进行分析。三是分析少数民族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通过梳理文献发现,关于中国少数民族人口空间分布及变动的相关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也在不断拓展。但这一领域的相关研究仍存在以下几点局限性:(1)多数研究都集中在少数时点上,纵向长时间比较研究存在不足;(2)相关研究多以地带、省市等尺度展开,以县级尺度展开的研究尚不多见;(3)研究的区域多集中在民族地区,对全国层面少数民族人口总体分布格局及其连续性变化研究仍显薄弱;(4)对影响民族人口分布的量化分析存在不足。基于以上分析情况,本文整理了1953—2010年六期全国人口普查分县民族人口数据资料,利用arcgis10.2和Geoda等空间分析软件对中国少数民族人口空间分布及变动趋势进行分析,并选取历史、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等方面的数据来探讨它们对少数民族人口分布的影响。预期通过本研究从县级尺度发掘中国少数民族人口的基本分布格局和空间变动特征,同时分析各项因素对少数民族人口分布的影响强度,为民族人口的管理和科学合理布局,以及推动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二、数据与方法 (一)数据来源与处理:本文主要数据来源于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2000年和2010年6期全国人口普查分县民族人口数据,其中在第一次人口普查中西藏地区人口以整个区域的形式呈现。文中提及的少数民族人口指除汉族之外的各少数人口数的总和(未识别民族人口数包括在内,但不包括外国人加入中国籍的这部分人口)。影响因素分析中采用的社会经济数据来源于2001、2011年的《中国县(市)社会经济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部分地区的缺失数据,由该地区相应年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的相关数据补充。 (二)研究方法 为研究少数民族人口的分布特征、演变状况及相关要素对少数民族人口分布的影响,本文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分析方法:一是空间自相关分析;二是香农-威纳指数;三是地理探测器。 三、少数民族人口分布与变动 1953—2010年的近60年里,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镇化的推进以及国家民族和人口政策的调整,少数民族人口的区域分布特征、空间集聚趋势和扩散发展态势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一)少数民族人口分布“西多东少”的梯度分布特征显著,东部地区少数民族人口比重增幅最为明显。少数民族人口分布总体上呈梯次变化,具有鲜明的地带性特征。从各区域的变化情况来看,东部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增幅最为显著,且少数民族人口的增长幅度显著高于同期总人口增幅。各区域少数民族人口的差异化发展,推动着民族人口空间构成、地带格局的变化。 (二)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性,其空间分布格局总体稳定。中国县级尺度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比在空间上并非随机分布,而是相似类型的县市集聚分布,其空间集聚特征十分显著,整体上其集聚趋势在增强。 (三)少数民族人口向全国扩散趋势显现,大中城市和东部沿海地区成为少数民族的重要集聚地。少数民族人口高度集聚于民族传统区域,但受改革开放以来户籍制度的改革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人口流动迁移趋于活跃,向全国其他区域迁移扩散的态势越来越明显。各大中城市,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的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城市群已成为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重要集聚地,仅京津冀在2000—2010年期间少数民族人口增幅就达250多万。 (责任编辑:admin) |